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2003—2012年山西省晋城市耕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其指标权重,对晋城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采用GM(1,1)模型对未来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晋城市耕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从2003年的Ⅲ级变成2012年的Ⅱ级,耕地生态安全状态从2003年的"敏感"状态变成2012年的"较安全"状态;2013—2017年耕地生态安全程度预测将达到"较安全"水平,安全状况上升趋势较为显著;晋城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差异明显,不同县(市、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科技投入水平、环保投入力度、土地利用结构和耕地质量等因素,导致晋城市耕地生态安全格局分布的差异性和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1992 ~2012年的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为研究单元,从自然资源、饲料供给、渔业生产现状、农业基础、渔业科技支撑、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对云南省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运用因子分析法从19个指标变量中提取可解释92%信息的3个主成分因子;并分别定义为基础生产力量特征因子、综合环境质量特征因子、成灾度特征因子;运用回归法完成主成分因子和综合得分的计算和排名,并用熵权法验证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2012年云南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最强,1992年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最弱.据此,提出了提高云南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结合信息熵对湖北省201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型城镇化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规律;12个地市发展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低水平-颉颃阶段.湖北省城镇化建设需要从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和“襄十随”的城市群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以民生发展为目标,兼顾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为例,从耕地的生产性、耕地的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2003-2012年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2011年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值最高,2003年分值最低。2003-2012年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增长趋势,其中,2003-2007年耕地可持续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2007-2012年处于中度可持续状态。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各类工业废弃物治理率低和人口基数大是制约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对耕地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期为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省沿边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尔指数对云南省沿边地区2007-2016年的GDP总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云南省沿边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差异逐渐缩小;沿边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是造成沿边地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组合赋权法,结合Arc GIS软件对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为稳定增长;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表现出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效应带动了中心区域周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区县为研究单元,选取综合指标,借助arcgis9.3、geoda10.0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重庆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总体空间分异特征呈现出"一圈"高,"两翼"低的态势,"一圈"、"两翼"内部分别形成了圈层与单中心发展格局.2000-2010年重庆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空间集聚显著,但总体的空间差异逐渐减小;Moran散点图显示位于一、三象限区县数量较多,表明呈现空间异质性区县数量不多,空间分布不均衡;期间部分县域集聚类型发生变化,但"高高"、"低低"县域分布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状况关系到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该研究在明确城镇化、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基于P-S-R模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得到警度判定值,以对云南省17年以来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云南省1996~ 2012年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指标总价值进行三次曲线拟合,通过系数分析云南省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最后分析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畅 《湖北农业科学》2016,(17):4619-4624
基于对云南省2000与2012年湿地调查结果,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建立了云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对2000及2012年云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2000与2012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11 995.6亿与16 446.65亿元(当年价),分别相当于当年GDP的496.44%和59.53%;2000-2012年,云南省的实际GDP增长了243.87%,实际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却降低了8.02%;云南省的实际人均GDP增长了213.01%,实际人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却降低了16.28%。人类加大了对湿地的开发与利用,湿地原本的自然属性被人类的经济、社会行为所破坏。  相似文献   

10.
王群  刘宗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48-6850,6888
综合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查阅2012年《农村经济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选择19个相关指标对西南地区5省(市、区)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3个主因子并进行综合得分排序,把西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为四川省,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类型;第二类为云南省和重庆市,属于中等发展水平类型;第三类为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属于较低发展水平类型。该研究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与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明  李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68-12469,12472
云南省作为我国西部最为典型的山区省份之一,人地矛盾不断突显。该研究以土地利用变化为核心,构建人地关系评价体系,对云南省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旨在为协调云南省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孙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12-15914
选取云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分析的变量指标,采集《云南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中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RHL值和泰尔指数,对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经济增长对城乡差异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及城乡经济差异演变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城市经济发展以向下收敛为主,农村经济发展以向下发散为主,导致城乡发展分离趋异,总体表现云南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地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镇的发展;城乡差异发展趋势显示库兹尼次曲线的倒“U”形特征。为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加速总体经济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当扶持贫困农村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差异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农业区划、耕作制度特点、整治工程措施特性,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质量等5个指标所组成的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把云南省划分为5个一级土地整治类型区:滇中中山湖盆高原整治区、滇西南中低山宽谷盆地整治区、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整治区、滇西北高山高原整治区和滇东北中山山原整治区。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云南正处在从起飞迈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朱汝霞  骆华松  吴俊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77-8380,8382
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新一轮农业经济振兴的着力点,该研究在运用区位商法分析云南各地市农产品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机遇、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云南省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高原农业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建设旅游农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云南优势特色农业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产业创新集群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和对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文章结合云南实际,从全新的视角提出"基于科技产业创新集群的云南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探索培育提升云南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路径与有效对策,加快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从2009—2011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其他资料看,虽然3年连旱对于马铃薯生产有影响,但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该种旱情有可能常态化,而且云南省水利设施的储水量占降雨量的比例明显偏低,因此对云南省干旱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加强水利建设、加大抗旱作物马铃薯等的发展,除应对可能会加重的干旱外,也充分地运用云南省的光热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制糖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云南也已成为中国第二产糖大省。制糖业的发展关系到云南省600万蔗农的切身利益,发展好制糖业是解决云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但云南制糖业仍然存在甘蔗种植劳动力资源不足、优良品种研发和推广滞后、原料不能满足制糖生产需要、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以及制糖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装备存在差距的问题。在国家对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应把握好自身优势,抓住机遇,通过加大对制糖业的扶持,实行甘蔗种植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行结构调整,重视科技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制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淑婧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8):1519-1522
【目的】对2001-2012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促进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综合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2001-2012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山东省农业信息化产值与总GDP增长速度脱节;2003-2007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基础水平提高较快,而后增长速度变缓;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总量与水平亟待提高;"十一五"后期及"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潜力有明显提高。【建议】应加强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民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业的配套服务能力、加大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大农业信息化的科技含量、鼓励农业科技成果创新,以促进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2—2017年有关国内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研究文献的搜集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在产量、效益、品质齐增,产业体系初具雏形的同时,又面临着品牌建设滞后、市场开拓缓慢、产业化发展层次低、农业投入机制不完善、生态文明缺失等问题。以因地制宜的品牌规划和全方面的市场拓展为引导,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态文明体系、完善农业人才培育机制、构建重点化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是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突破口。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总体营销战略的研究、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监督机制的研究、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及实证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