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国梁  吴银娥 《茶叶》1991,17(3):14-17
根据农业部指示,于1979年在鄞县福泉山茶场建立国家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即浙江省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总投资122.73万元。经过10年努力,业已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2.
《茶叶》2006,32(4):197-197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16.7公顷,苗圃86.7公顷,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约2亿株。  相似文献   

3.
茶苗供应     
正邵武市进士茶树良种推广专业合作社,连续专业技术繁育茶苗22年,是福建省优质茶苗基地之一。今年提供优质茶苗有:黄观音、金萱(台茶12)、黄玫瑰、金观音、肉桂、梅占等国家级高香型品种。另有良种茶树扦插穗条销售。联系人:廖春辉(农艺师)手机:13960627196  相似文献   

4.
夏成鹏 《中国茶叶》2005,27(1):31-31
采用以苗育苗方法进行茶树良种繁育.可充分利用苗圃资源.加快茶苗繁育速度并降低扦插成本。若其成活率与使用母本园的插穗扦插相当.则能大大提高茶苗出圃量,可解决优质茶树良种母穗不足的矛盾。2002年9月至2004年4月.笔者在浙江省苍南县五凤乡半山茶场进行以苗育苗扦插试验,就插穗新鲜度和叶位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提高以苗育苗短穗扦插的繁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茶叶》2005,31(4):F0004-F0004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刘祖生教授任顾问,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16.7公顷,苗圃约86.7公顷,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约2亿株。  相似文献   

6.
肖飞  李秀峰  李云 《茶叶》2010,36(2):115-1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名优茶由于其色香味形独具而被广泛推崇为高尚饮品,同时也成为茶业效益的主要支柱。茶树良种作为名优茶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扦插育苗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系数大、苗木生长健壮且整齐等优点,成为了茶树良种苗木繁育的重要手段。当前汉中市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还不到1%,为了加速汉中市无性系茶树良种化进程,汉中市农科所进行了茶树无心土短穗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无性系良种具有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优、市场竞争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茶树良种的推广已被国内外茶叶生产单位所重视。目前,短穗扦插是各地最常用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的繁育方法。但是,除南方少数省(区)外,我国大多数茶区从扦插到出圃移栽要跨2~3个年度,需时14~18个月,育苗时间长,土  相似文献   

8.
白毫早在皖南茶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毫早在皖南茶区的适应性刘金根(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东至·247282)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位于皖南山区,是农业部定点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该场先后引进国家级、省级良种59个,白毫早是其中之一。该品种于1990年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引进...  相似文献   

9.
《广东茶业》1998,(3):32-34
茶叶原产中国,是我国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之一,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经济作物,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传统群体茶树品种由于产量低、品质差,无法形成大宗名茶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大大影响了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茶树品种的更新换代已成为目前生产的当务之急,引种繁育推广名优茶良种势在必行。该项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农业部农垦局陈欣成局长等领导亲临罗定市连州现场考察,并批准在连州仙境茶叶有限公司原有良种茶园基础上成立“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繁育示范基地——广东省罗定市高香型名茶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同时列为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罗定市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三年来,在农业部农垦局和广东省欧广源副省长、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财政厅、华南农业大学以及云浮市、罗定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下,基地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引进茶树优良品种28个,建立母本示范园80多公顷,初步示范鉴定出一批适应当地发展的高香型茶树良种,建立育苗基地10公顷,累计繁育良种木苗3000万株,供生产推广应用,促进罗定市茶业的发展,使品种结构由原有单一红、绿茶产品向五大类,20多个花色产品方向发展,基地的名优茶产品“连州银毫”等10多个名优茶19次获国家银、铜质奖和广  相似文献   

10.
《茶叶》2002,28(4)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刘祖生教授担任顾问。现在良种茶树母本园250亩,苗圃350多亩,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5000余万株。  相似文献   

11.
福建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是我省安溪县茶农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技术成就,为加速我省无性系良种繁殖,扩大无性良种栽培面积做出了重大贡献。“八五”期间加速繁育福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武夷肉桂、八仙茶,积极扶持有希望的稀有茶树品种的繁育工作。加强茶树苗木的管理,育苗采取国营、集体、专业户三结合,建立高标准、种性纯的母体园 为加速改造换种,提供更多的良种苗木,使福建茶叶沿着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何盛银 《茶叶》2002,28(1):41-42
1999年 9月 2 1日 ,浙江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在浙大华家池校区签订了共建“浙东茶树良种繁良基地”的协议。几年来 ,浙东茶树良种繁良基地经历了量扩张、质的提高 ,已成为浙江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1 缘起于良种镜岭镇人民政府何以能攀高亲 ,与浙江大学高等学府签约共建基地 ,缘起于茶树良种。1 992年秋寺下坑村民盛再根从县农业局引种了原浙江农业大学选育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 1 7。茶苗70 0 0株。经过几年观察 ,浙农 1 1 7茶树春季发芽早 ,在新昌与乌牛早相仿 ,茶锋挺壮 ,色泽特好 ,且生长势旺 ,抗病抗冒力都比较…  相似文献   

13.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能保持良种纯度,繁育系数也大,是当前加快茶树良种繁育和推广步伐、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的主要途径。目前,茶树多在夏季扦插育苗,但据浙江临海市茶农多年的实践结果,秋季扦插育苗,比夏季扦插育苗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1.稳收春茶。夏插用的茶树穗条,需在采制部分名茶后的4月中旬对母本园实施重修剪措施予以培  相似文献   

14.
何盛银 《茶叶》2003,29(2):68-69
自1992年秋,新昌镜岭镇寺下坑村从县农业局引进了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117以来,经过几年观察,浙农117发芽早,芽壮色绿,品质优良,引起茶农特别关注,镜岭由此引发茶树良种热,创建"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一个新品种开辟一条农民致富路,使镜岭镇成为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的热土.  相似文献   

15.
谈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体会朱跃进,张升强(浙江省义乌市农业局·义乌·322000)我市于1990年10月开始在杨梅岗农场建立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先后从8个县(市)引进了9个茶树良种,种植了良种母本园6公顷,通过几年的努力,良繁基地业已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2010,(11):45-45
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是农业部在江西省定点的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江西省农业厅定点供苗单位,我场以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技优势为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度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无检疫性病虫害。  相似文献   

17.
茶树良种繁殖中,大部份采用茶籽直播和无性扦插繁殖来建立良种母本园,该方法花工多,投资大,成本高,推广良种繁殖速度较慢,需长达5—6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利用现有成龄茶树作砧木,嫁接建立茶树良种母本园,只需几个月的时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0,(3)
松阳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快速、高效育苗技术。调整育苗季节——茶苗夏插:以往的茶树扦插繁育时  相似文献   

19.
推广无性系良种是实现“三高”茶业的基础,罗定市连州仙境茶叶公司基地建设,坚持重点引进良种,大规模扩大良种繁育,大面积生产应用良种的发展道路。几年来,从国内引进毫香型、花香型等高香无性系茶树良种20多个,建立以遮光网为主体技术的高标准苗圃10公顷,累计繁育良种茶苗3000多万株供公司发展和当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首批参试品种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苗快速繁殖是茶树良种繁育企业快速应对市场,解决茶农对种苗迫切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光照喷雾扦插在茶树快速育苗中得到广泛关注。文章归纳了在全光照喷雾育苗条件下影响茶树扦插生根的内在因素(内源激素、营养物质、酶活性、酚类物质等)和外在因素(外源激素、光照、温度、水分、基质等)及其作用,以期为茶树全光照喷雾扦插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茶树快速育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