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参栽培基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参栽培基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方法]以吉林省东北山区的5个主要人参产区(抚松、长白、集安、靖宇、敦化)的林下土壤、老参地土壤和人参栽培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利用形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结果]结果表明,与新林土相比,栽参土和老参地不同人参产地的微生物总数普遍降低,其中栽参土中细菌总数降低了48.6%~63.7%,老参地降低了57.1%~82.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新林土相比,栽参土和老参地放线菌的数量分别降低了60.0%~75.3%和42.1%~77.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真菌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参土真菌总数是新林土的1.6~3.9倍,老参地是新林土的2.8~6.3倍。3类土壤微生物分布具有不同的季节性规律。[结论]为克服人参连作障碍,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人参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人参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人参别名假人参、东洋参、台湾野参、土高丽参、人参菜等,因主根粗大如人参故名土人参,为马齿苋科假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100年前引入台湾,现台湾广为种植。嫩茎叶凉拌、炒食、作汤均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滋补强壮的保健功效。近年来土人参已安家落户重庆,因抗虫耐病,是一种极好的无公害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3.
白浆土人参床土的物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长白山区的另一类主要栽参土壤——白浆土人参床土的物理特性及其对人参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白浆土人参床土的物理特性基本可以满足人参生长对床土物理性状的全面要求。但与暗棕壤人参床土相比,其质地较粘,团聚体质量不高,持水性强而供水能力较差;床土的砂粘比例(物理性砂粒与物理性粘粒之比)和其物理特性的好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以6:4为宜;床土的水分状况与人参红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白浆土床土的质地粘重与团聚体质量差等不良物理性状,是造成其含水过多、排水不畅和红皮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土人参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土人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系统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培比,营养液培养的土人参叶片MDA的累积量随着营养液浓度的提高先降后升,以1倍营养液浓度培养的含量最低;同时土人参叶片中SOD、POD、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ASA含量在营养液浓度小于1倍浓度时均有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土人参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性响应。与土培相比,除水培外,处理所用的几种营养浓度都提高了土人参根系活力,且以1倍营养液浓度时活力最大。因此,初步推断营养液在低浓度时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土人参生长;高浓度营养液抑制土人参生长;1倍营养液浓度最适宜土人参生长。  相似文献   

5.
土壤容重对床土水分特性和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容重处理的田间和微区床土进行了栽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对床土持水性影响很大,改变床土孔性,使有效水和无效水分布发生变化;适当增加床土容重,有助于人参生长,提高人参表观品质,与最低床土容重处理相比,田间试验4年生和5年生人参单株增重率分别为8.3%和46.4%,微区试验3年生人参单株增重率为44%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海南地方习用药材土人参的质量标准,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中药质量标准研制的要求,对土人参药材的性状、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多糖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明确了土人参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建立了具有专属性的薄层鉴别方法;规定土人参药材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8.0%、醇溶性浸出...  相似文献   

7.
土人参别名绿蓝菜、假人参、紫人参、高丽参、飞来参等,为马齿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土人参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土人参的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根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气虚乏力、体虚发汗、月经不调等;叶入药可通乳汁、消肿痛.由于土人参种植容易,无病虫危害,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用农药,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高档绿色蔬菜和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参林矛盾,发展人参生产,在比较研究长白山区现行栽参土壤基础上,在公主岭少腐殖质中厚黑土上开展了栽培人参试验。获得了平均单产鲜参1.28kg/m~2、高产处理1.47kg/m~2的结果。三年生育情况、产量和品质,一致显示施用占床土重5%至30%草炭、15—30kg/m~2猪粪处理,无明显差异;施用磷酸二铵低于等磷量的重过磷酸钙(5%水准);掺砂显著(1%水准)低于无砂。讨论了土壤理化因素对人参生产的影响。初拟了较长白山区栽参土壤为低的宜参土壤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1林下参的特性1.1野山参与林下参的区别野山参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中,其种子自然落地或被鸟类、野鼠等吞食(或携带)后而排出体外,落入林下土壤里,在适宜的林下土壤条件下,生根发芽,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既不被移动,又不经任何人工管理,在同一地方自然生长多年甚至百年以上的人参统称为野山参。林下参则是模拟自然条件生长于深山密林下的野生人参,这类人参是将人工采集的园参或林下野生人参的种子播撒在适合野山参生长的树冠下的土  相似文献   

10.
土人参别名绿蓝菜、假人参、紫人参、高丽参、飞来参等,为马齿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土人参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土人参的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由于土人参种植容易,无病虫危害,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用农药,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高档绿色蔬菜和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1.
人参菜简介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菜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名土人参,俗称土高丽参、土洋参、菲菠菜、玉参、飞来参等。以采收嫩茎叶或地下膨大肉质根供食用,茎叶柔软多汁,质地细嫩。人参菜原产于热带美洲中部,分布于西非、南美热带和东南亚等地区,在我国南方多处于野生状态,生长在村寨屋前檐后,也常见于生长在屋顶上,群体一般较整齐,栽培驯化容易。  相似文献   

12.
以人参6种病原真菌及其6种拮抗细菌和4种拮抗放线菌为受体,研究了新林土、三年生人参根际土壤、撂荒10年老参地土甲醇提取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根际土壤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生长的影响存在抑制和促进2种类型,对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的影响表现为抑制;对受体真菌、细菌、放线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综合比较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病原真菌。新林土中本身存在着影响受体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组分,栽培人参后,该组分活性增强,表明人参根际土壤中物质和组成的变化与人参病原真菌、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人参根际化感作用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试验以人参根际土壤提取物处理新森林土,研究了根际化感作用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地土壤中含有促进人参病害发生和抑制人参生长的自毒性物质,造成人参发芽率、种子酶活性、根系生活力降低,发病率提高,从而形成人参生长障碍。  相似文献   

14.
张显才 《农技服务》1994,(12):33-33,31
<正> 市场上出售的人参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野山参、移山参、新开河边条参、曾通参、西洋参、关东刺人参等:30余种。加工后的产品有红参、白参、糖参、礼品参、大力参、原皮参、扒皮参、皮尾参及人参片、人参粉等,产品近百种。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宜选购野山参和移山参,其次是新开河边条参,(胜过高丽参和日本参),再次是普通参。  相似文献   

15.
土人参别名绿蓝菜、假人参、紫人参、高丽参、飞来参等.为马齿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土人参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土人参的根、茎、叶程种子均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根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气虚乏力、体虚发汗、月经不调等;叶入药可通乳汁、消肿痛。由于土人参种植容易,无病虫危害,生长过程由不需要施用农药,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高档绿色蔬菜和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6.
土人参别名绿蓝菜、假人参、紫人参、飞来参等,为马齿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土人参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土人参的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根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气虚乏力、体虚发汗、月经不调等,叶入药可通乳汁、消肿痛。由于土人参种植容易,无病虫危害,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用农药,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高档绿色蔬菜和药用植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抚松县全力做优以人参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通过人参文化、参旅融合的抚松人参发展模式,助力人参产业发展进程,打造抚松区域经济新引擎。全力培育打造人参品牌,集中建设"抚松人参"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全县工商注册的人参业户1687户,人参企业336户,各类合作社218个;参业龙头企业48户,有7户参业企业通过中药  相似文献   

18.
土人参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新型保健蔬菜,它以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风味独特而被美食家认为“土人参补胜似人参”。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在土人参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栽培技术以及组织培养等方面,但在营养学、药理学、育种学及加工利用方面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甚至还存在空白。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加强对土人参进行科学研究,并借助于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笔者介绍了一种新的遗传改良方法即离子束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土人参别名玉参、高厘草,喜生于村旁、山坡等地,是一种多年生观赏兼药用的直立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可达40厘米,茎少分枝,叶互生,卵形肉质,长7~10厘米,宽3~4厘米,基部楔形,肉质根,形似人参,所以称之为土人参.土人参有润肺、益气、健脾功效,对痰多久咳、劳伤等有一定疗效.土人参又是餐桌上一道营养丰富、味道极鲜的野菜.它适应性广,耐粗放栽培,很适宜农家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土人参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影响土人参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其中对外植体的选择及灭菌、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植株诱导、快速繁殖、生根培养中的培养基及激素的选择、组培苗移栽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论述了土人参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