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江门市新会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近几年,新会区实施稻—稻—板地大头菜模式,每a(年)冬种板地大头菜面积约350hm2,一般每667m2种植产值达3000元以上,本文介绍了稻田冬种板地大头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江门市新会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光温资源丰富,近几年,新会区实施稻--稻--板地菜模式,每年冬种板地蔬菜面积约0.13万公顷,0.67公顷增收2000多元,本文介绍了稻田冬种板地蔬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田板地冬种花椰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稻田板地冬种花椰菜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期安排、培育壮苗、田块准备、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技术。该技术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省工节本、帮助稻农增效增收,还可培肥稻田地力,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白术稻田免耕与传统栽培的大区对比试验,研究稻板白术栽培技术的优势与机理。结果表明,稻田免耕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白术的养分吸收与早发;稻板白术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提高品质和增产增收的优势。并对稻板白术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冬种板地菜栽培技术是利用冬闲稻田和冬季的光温资源,在收获晚稻后不经犁耙整地就种植蔬菜的栽培方法.它是一项既省工省本,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壤肥力的先进技术.板地宜栽的叶菜有白菜、菜心、生菜、菠菜、芫荽、芥兰、芹菜、茼蒿等.近年我市的水稻产区多采用这种冬种栽培技术,每年的种植面积约0.1万hm2.现以菜心、白菜为例,将冬种板地菜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到过顺德均安镇的人,除了知道均安镇是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故乡外,一定还知晓镇内流传的一句话:均安大头菜,个个都个大!不错,大头菜作为均安的农业特色产品之一,品质优良,不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加工后的大头菜香脆可口,更是远近闻名的送礼佳品。现将“均安大头菜,个个都个大”的种植经验从4个方面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门市新会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近几年,新会区实施稻--稻--蕹菜模式,每a(年)冬种蕹菜面积约250hm2,一般每a(年)11月中旬至3月底冬种蕹菜2~3茬,每667m2冬种2~3茬蕹菜产值累计达12500~18750元.本文介绍了稻田冬种蕹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1979年以来,我们在桃源县的部分潜育化稻田和黄泥田中,采用玉米—稻或稻—玉米与冬种油菜进行水旱轮作,其效果良好。只是单种玉米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前期光饱和,后期光补偿)。因此,我们于1983年在该县茅草街公社观山岭大队进行了本试验,以玉米高秆禾  相似文献   

9.
通过食诱剂、稻田养鸭及两者组合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的研究表明,7月稻田养鸭+食诱剂试验区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诱捕量少于食诱剂试验区,但差异不显著;8月稻田养鸭+食诱剂试验区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诱捕量显著低于食诱区,8月15日和8月30日分别减少18.3%和32.7%,表明稻田养鸭和食诱剂有协同增效作用,减少了稻田中稻纵卷叶螟成虫数量。应用食诱剂显著降低了稻纵卷叶螟引起的水稻卷叶率,食诱剂、稻田养鸭和稻田养鸭+食诱剂的平均保苗效果为49.87%、68.47%和82.63%,表明稻田养鸭和食诱剂有协同增效作用,降低了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危害程度。鸭子的捕食造成了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减少、优势集中度提高,在叶冠层活动以及个体微小的蜘蛛种类有存活优势,稻田养鸭对稻田蜘蛛的群落结构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山州在稻田种养模式探索上做了许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养鱼,到辅以稻鱼工程设施(即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溜),发展到探索稻—鱼—鸭、稻—鱼、稻—泥鳅、稻—虾(小龙虾)、稻—鳝鱼等种养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与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及休闲农业相结合,成立合作社,开办休闲农庄,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综合效益。本文对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以其节本高效等优势得以迅速推广。对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详细操作流程、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实地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油—稻免耕直播的油菜产量较油—稻旋耕直播仅减少3.8%,但水稻产量增加5.6%,且较冬闲—稻免耕直播增加13.7%;油—稻免耕直播的总成本较油—稻旋耕直播减少12.0%,净收益增加18.3%;油—稻免耕直播、油—稻旋耕直播的净收益较冬闲—稻免耕直播分别增加58.1%和33.6%。表明冬种油菜可有效增加稻田系统的农民收入,且油—稻免耕直播可作为今后重点推广的一种水旱轮作节本增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21—2022年,贵州省印江县、思南县、德江县、遵义市等地进行了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示范,本文总结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养蛙稻田选择不合理,蛙沟、防逃网、防鸟网、食台建设不规范以及农户在养殖过程缺乏稻田养蛙基本知识,对黑斑蛙疾病防控欠缺等问题,介绍了稻田养殖黑斑蛙的关键技术,为贵州省山区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基础上,将河蟹养殖引入稻田,建立鱼—蟹—稻共生系统,旨在进一步利用稻田水体和空间,更好地控制稻田病虫害,提高稻田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稻田板地冬种大白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期安排、育苗、田块准备、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该技术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省工节本、增效增收,还可培肥稻田地力,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5.
稻田板地冬种无公害结球甘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稻田板地冬种结球甘蓝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期安排、培育壮苗、田块准备、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该技术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省工节本、增效增收,还可培肥稻田地力,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6.
茗岙乡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引进6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稻曲病抗性及品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血糯品种成熟期最晚,但其叶片为深紫色,可作为彩色稻用于各种田间图案制作;2个香稻品种成熟期较早,稻米香味浓;2个优质品种产量构成因素较均衡,产量较高,米质有嚼劲。这6个特色、优质水稻品种均较抗稻曲病,米质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9,(19)
稻田养蟹是利用稻田的空间资源及生物资源,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下,让河蟹和水稻和谐共生,稻蟹双收,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米产量与品质及农田的总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模式建设。介绍全州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用生态系统原理,汲取传统农业精华,与生态农业技术相结合,优化配置稻田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实践"猪—沼—稻—灯—鱼"、"稻—灯—鸭"、"稻—稻—食用菌"等稻田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茬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试验于2009-2010年在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宿迁点)进行,共设计7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和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田间出苗率、生长发育进程、群体动态、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抗逆性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浅旋后播种的田间出苗率明显高于板茬播种和稻田套播,其中浅旋机械均匀撒播田间出苗最高;稻茬浅旋机械均匀撒播各生育阶段群体茎蘖总数和穗数均最多;稻田套播麦冬前抗冻性较强,浅旋后播种比板茬播种和稻田套播更能抗御干旱灾害;稻茬浅旋机条播每穗粒数最多,稻田套播千粒重最大,稻茬浅旋机条播产量最高,稻田套播产量最低,浅旋后播种的最终产量比稻田套播和板茬播种高.机械均匀撒播基本实现了冬小麦均匀播种、播量可控的目标,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了温、光、热等自然资源,可在稻茬冬小麦播种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运胜 《农技服务》1997,(7):11-11,20
<正> 在我县稻田耕作制度中,油—稻—稻、肥—稻—稻面积各占约50%。为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加稻田有机质含量,促进作物季季高产,近年来,我县在油—稻—稻耕作制上推广油菜撩枝,早稻撩穗收割,在肥一稻—稻耕作制上推广早稻、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