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甜高粱农艺性状与产草量和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5份甜高粱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产草量、营养成分含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5个引进品种(系)在甘肃临夏山旱地区均能正常生长,但均达不到完全成熟。农艺性状在各品种(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株高与鲜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干物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主茎叶片数与酸性洗涤纤维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中性洗涤纤维呈显著正相关(P < 0.05),与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全株叶片数和节间数与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均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节间数与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 0.05)|茎粗和单株茎重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单株鲜重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株高与粗蛋白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3类,第1类8个品种(系),典型特点为品质最优,产量较低|第2类5个品种(系),典型特点为高糖,产量、品质中等|第3类2个品种(系),典型特点为产量最高,但品质较差。综合分析认为,以品质较优为目的时,应选择植株较低、茎秆粗壮和分蘖数较少品种|以单位面积产草量和营养物质产量较高为目的时,应选择植株较高、茎秆较细和分蘖数较多品种。 [关键词] 甜高粱|农艺性状|产草量|品质性状|相关性|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盛世和WL-525HQ的主要营养成分(干样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粗脂肪)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盛世全株的风干样干物质含量高于WL-525HQ,差异极显著(P<0.01),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也高于WL-525HQ,差异显著(P<0.05);WL-525HQ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高于盛世,差异显著(P<0.05); WL-525HQ叶的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比盛世的高,差异显著(P<0.05);在全株、茎、叶的盛世和WL-525HQ营养成分中表明,叶的各项营养成分含量都高于全株、茎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鸭茅系世界著名多年生冷季型优质牧草,在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系统地探明我国鸭茅品种(系)在表型水平上的多态性及变异规律,本研究对我国鸭茅8个品种和1个新品系单株的物候期、抗锈病能力、越夏率、生长速度、鲜干草产量、鲜干草茎叶比、鲜干比、分蘖数、植物学表型性状及DUS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各鸭茅品种(系)生育期、抗锈病能力、越夏率、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差异明显,以‘02-116’新品系表现较为突出;2)供试12个表型性状在品种(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变异系数变幅为21.64%(倒二叶长度)~106.20%(穗叶距),穗叶距、株高、茎上部节间长度、倒二叶宽度、株幅等性状与鸭茅产量显著相关;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68.225%,鸭茅植株株型的形成和生长速度的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由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株高、穗叶距等共同决定;4)各品种(系)在7个供试DUS性状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群体差异;5)品系‘02-116’与品种‘川东’、‘古蔺’等在主要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选出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探讨其各农艺性状与全株产量、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生物学产量方面,以京单28、雅玉青贮26及CK732表现好;在品质方面,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综合考虑,京单28表现最好,而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产量、品质与农艺性状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产量与株高、叶长、穗长成正相关;而NDF和ADF含量与绿叶数、叶宽、茎粗成正相关,与籽粒产量、叶长、穗粗成负相关,其中,NDF和ADF含量与籽粒产量分别成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从产量、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方面综合考虑,CK732、京单28和雅玉青贮26表现优良,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中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吕文坤  曹致中 《草业科学》2009,26(12):50-55
通过田间试验及纤维含量测定,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主茎长、节间数、节间长等形态学性状与其纤维含量的关系,为在田间选择低纤维苜蓿单株提供有效地优势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品种(系)间,各形态学性状、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节间长(29.91%)>主枝侧枝数(22.45%)>主枝茎粗(20.82%)>分枝数(19.76%)>节间数(12.57%)>主茎长(8.87%)>ADF(4.18%)>NDF(3.24%),各形态学性状与NDF和ADF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长与NDF和ADF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主枝侧枝数与ADF也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形态学性状与NDF和ADF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本试验中记为A)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本试验中记为K)轮作对其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种植5年的紫花苜蓿(A)和草地早熟禾(K)为前茬,在2块草地上分别种植紫花苜蓿(A)和草地早熟禾(K),即形成AA,AK,KA,KK 4种种植模式,以AK和KA为轮作处理,AA和KK为连作对照。研究了轮作对紫花苜蓿和草地早熟禾各刈割茬次的株高、干草产量、干鲜比、茎叶比、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等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3茬,AK轮作草地早熟禾的株高较KK连作提高6.31%~9.47%,且在第2茬差异显著(P<0.05)。KA轮作紫花苜蓿的株高较AA连作提高6.72%~9.02%,且在第2茬差异显著(P<0.05)。AK轮作的草地早熟禾年干草产量较KK连作提高8.54%,KA轮作的紫花苜蓿年干草产量较AA连作提高11.57%。AK轮作草地早熟禾的干鲜比较KK连作在3茬间差异显著(P<0.05),且增加幅度大于KA比AA的增加幅度。不同轮作模式对茎叶比的提高在后2茬差异明显。AK轮作下,草地早熟禾的粗蛋白含量比KK提高14.16%~15.95%,增长幅度优于KA比AA的增加幅度。AK轮作和KA轮作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在不同茬次较KK连作和AA连作模式差异显著(P<0.05)。紫花苜蓿与草地早熟禾轮作可以提高后茬牧草的株高、干草产量、茎叶比和干鲜比以及粗蛋白含量;并且降低后茬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究紫花苜蓿与草地早熟禾轮作下牧草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为今后豆-禾牧草轮作、草种搭配以及模式排布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生产特性,试验对收集的20份(种质1~20)秣食豆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叶鲜重、荚鲜重、株高、分枝数、茎粗、鲜干比、叶茎比)和营养品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质10(ZDD01937号秣食豆)的单株鲜重最大,种质2(ZDD07617号查干花秣食豆)和种质10的单株干重最大,种质12(ZDD18057号茶秣食豆)的株高最高,种质1(ZDD01936号秣食豆)的分枝数最多,种质20(东农秣食豆)的茎粗最粗,种质6(ZDD07601号大赉茶秣食豆)的鲜干比最大,种质3(ZDD07628号靖宇茶秣食豆)的叶茎比最高,种质7(ZDD07616号大安黑秣食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种质5(ZDD18062号秣食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及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分枝数分别与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及叶鲜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茎粗分别与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及荚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加权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种密度对紫花苜蓿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5个播种密度下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德宝品种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播种密度下,紫花苜蓿的单株分枝数、单株叶片数、体积、干质量、鲜质量5个性状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体积、根干质量、根鲜质量3个性状,随密度的增加也有减少或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根长与株高2个性状比较稳定。对鲜质量影响最大的是鲜体积,其次为单株叶片数,单株分枝数和株高。除单株叶片数外其余性状均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试饲用玉米(Zea mays)不同株龄的株高、株干质量、叶片干质量、籽粒干质量、株鲜质量、穗位叶面积、株初水分含量、饲用系数、经济系数等主要数量性状,以株龄的旬龄为自变量,以测试数量性状为因变量,经数量转换,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初水分含量频率的概率单位与株龄(旬龄)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数量性状的频率...  相似文献   

10.
测试了2006年处暑、白露、秋分3个节气5个品种饲用玉米(东陵白、青贮王、科青1、科多8、巡天)的主茎单株干物质产量、初水分含量、株高、茎秆干重、叶片干重,对处暑至秋分期间饲用型玉米经济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均值95%置信限,对秋分季节饲用型玉米经济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用型玉米经济性状均值间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以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为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紫花苜蓿单贮、30%全株玉米+70%紫花苜蓿混贮、50%全株玉米+50%紫花苜蓿混贮、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混贮5个处理,研究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效果和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混贮处理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介于全株玉米单贮、紫花苜蓿单贮之间,且与2组单贮的差异显著(P0.05),其中30%全株玉米+70%紫花苜蓿混贮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各混贮p H值与全株玉米单贮相比差异显著(P0.05),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的p H值最接近全株玉米单贮;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含量均达到80%以上,无丁酸产生;混贮各处理的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低于紫花苜蓿单贮,高于全株玉米单贮,其中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的处理氨态氮含量最低,为8.21%。通过V-Score青贮发酵品质评价体系评分,各混贮处理的发酵品质均优于紫花苜蓿单贮,以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发酵品质最佳,是攀西地区开展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长特性及全株营养品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黑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小黑麦品种(系)均完成了生育周期,生育期在118~148 d。小黑麦鲜、干草产量分别为20.00~27.55 t/hm2、11.14~16.55 t/hm2。T-138鲜、干草产量最高,T-133蛋白质产量最高。小黑麦的干、鲜草产量与植株分蘖数和枝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株蛋白质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与鲜干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T-133和T-138小黑麦品系综合性状较优,在试验区适应性表现较好,可作为陇中半干旱区优质饲草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不同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状况,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评价了44个玉米品种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4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品种间IVDMD、ADF、NDF和WSC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44个玉米品种秸秆各品质性状近似正态分布,其变化范围分别为38.60%~51.74%(IVDMD)、27.01%~35.67%(ADF)、51.55%~65.81%(NDF)和4.69%~12.21%(WSC)。各性状变异程度不同,WSC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达23.59%。相关分析表明,IVDMD与ADF和NDF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WS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ADF含量与NDF含量极显著正相关,WSC含量与NDF和ADF含量极显著负相关。根据各性状的相关关系,筛选出5个秸秆IVDMD和WSC含量高而ADF和NDF含量低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添加铁和锌肥的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铁、锌及其互作对河西走廊地区紫花苜蓿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锌及铁锌配施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P0.05),降低了粗纤维含量(P0.05)。单添加铁对粗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粗纤维含量(P0.05)。单施锌和铁显著(P0.05)提高了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1),铁锌配施对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铁和锌均极显著增加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用价值(P0.01),但铁锌互作对它们的影响不显著。铁锌配施组合为F_1(9kg/hm~2)和Z_1(15kg/hm~2)时,紫花苜蓿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15.
对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若干农艺性状、草产量、营养品质进行评价与筛选,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以筛选出综合表现优良的饲用燕麦品种.结果 表明:综合表现优良的品种是甜燕2号、甜燕1号、牧王;旗叶叶面积与粗蛋白含量极显著正相关,鲜干比与粗纤维极显著正相关,干草产量与中性洗涤纤维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饲用价值显著负相关,相...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21,(1):43-47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与甜高粱混贮品质的影响。将紫花苜蓿和甜高粱经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和甜高粱的鲜质量比例分别为10:0,8:2,6:4,4:6,2:8,0:10)混合均匀放入聚乙烯青贮袋中常温避光保存,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分别在30 d和90 d时,对混贮饲料进行发酵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甜高粱比例的增加,pH值、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氨态氮/总氮的比例显著下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升高,有机酸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对比30 d和90 d,混贮的pH值、粗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和氨态氮/总氮变化差异极显著,干物质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随着甜高粱的比例增加,混贮的发酵品质呈升高趋势,混贮的营养成分呈降低趋势。故综合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的分析,将紫花苜蓿与甜高粱以6:4的比例进行混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地区不同垂穗披碱草居群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垂穗披碱草居群产量和营养品质状况,本研究分析评价了45个垂穗披碱草居群的产量性状和粗蛋白质(CP)、可溶性糖(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4个品质性状。结果显示,居群间产量、CP、WSC、NDF和ADF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45个垂穗披碱草居群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近似正态分布,其变化范围为2 062.59~18 597.73 kg/hm2(鲜草产量),529.42~4 682.60 kg/hm2(干草产量),13.88%~23.92%(CP),1.59%~6.03% (WSC),57.34%~64.97%(NDF)和35.06%~47.23%(ADF)。各性状变异程度不同,产量性状变异均达62%以上,品质性状中WSC变异系数最大,达31.19%。相关分析表明,CP与NDF和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DF与ND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WSC含量与ND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和ADF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各性状的相关关系,筛选出5个CP和WSC含量高而NDF和ADF含量低的垂穗披碱草居群。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野豌豆属(Vicia)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开发和利用野豌豆属种质资源,本研究以收集的7份窄叶野豌豆和13份救荒野豌豆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并采用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隶属函数分析对20份野豌豆种质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野豌豆种质材料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5.08%~25.93%,平均变异系数为16.62%,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茎叶比和复叶宽,分别为25.93%和21.66%。W20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23 241.67和3 044.45 kg·hm-2。W7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7.39%;W1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W17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含量最低,分别为26.04%和19.33%。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叶轴长、复叶长、干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与复叶宽和鲜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聚类分析将20份野豌豆种质材料分为4个类群,第1类群具有植株较高大、叶轴和荚长较长、千粒重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等特征,可作为多目标性状选育的中...  相似文献   

19.
21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在河南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法对21个玉米品种(每个玉米品种5个重复)进行分区组种植,以研究其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抗倒伏性和品质,及其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以京科青贮932、伟科106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抗倒伏性能。2)伟科106、京科青贮932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含量,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较低,品质较优。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生物学产量与籽粒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选用绿叶多和绿叶重、茎重和茎粗、穗部产量均优且有一定植株高度的品种有利于获得高产;粗蛋白与粗脂肪、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从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品质、抗倒伏性能和农艺性状方面综合考虑,京科青贮932和伟科106表现最佳,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品种在河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施肥配比对山东鲁西地区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可为该地区紫花苜蓿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所选用的紫花苜蓿品种为"三得利",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就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紫花苜蓿初花期测定各处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含量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氮、磷、钾3种肥料均有助于改善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提高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降低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而只有当氮、磷、钾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配比施用时才会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