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加快金针菇转潮的技术要点如下。1.及时清理料面。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上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好原有菇原基,这样有利于快速转潮。2.适当通风降温。在出菇阶段,为了采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会在菌袋上覆盖一层薄膜,以保证金针菇生长所需的湿度,并创造一个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微环境。但高  相似文献   

2.
<正>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针菇的转潮做一介绍:1.及时清理料面。子实体菌盖直径达1~1.5厘米、菌柄长14~15厘米时采收,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上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  相似文献   

3.
1 及时清理料面 子实体菌盖直径1-1.50厘米、菌柄长14-15厘米时即可采收,采后及时清除料面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原有菇原基,协调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四大因素,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供菌丝生长发育,加快转潮。  相似文献   

4.
秀珍菇,又名袖珍菇、黄白侧耳、环柄斗菇、姬平菇、小平菇等。其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朵小形美,菇盖直径1~3厘米,有浅灰色和乳白色两种,菇柄粗壮,长2~3厘米,中实、色白。秀珍菇质地脆嫩,清甜爽口,营养丰富。是菌中新秀,颇受市场欢迎。秀珍菇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为20℃~25℃,长菇最适温度为18℃~22℃,8℃以上的温差刺激有利于原基分化。培养基含水量60%~65%时菌丝生长正常。子实体生长发育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好,低于70%子实体不易发生,超过95%时出现菌柄抽长、不长菇盖的畸形菇。菌丝生长阶段如果菇房通风不良使二氧化碳浓度…  相似文献   

5.
<正>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鲜空气。金针菇在催蕾期和子实体生长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在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6%,子实体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但在子实体长到4厘米高时,则需要控制菇棚内的氧气含量,此后若菇棚内氧气含量较高,金针菇菇柄短,菇帽容易开伞。金针菇催蕾期和子实体生长前期要补氧。每天将菌袋外覆盖的薄膜揭开,并在早晨和傍晚打开棚室前后通风口,通风1小时,然后将菌袋外的薄  相似文献   

6.
<正>平菇生产进程中,因为管理办法不到位,环境条件不适宜,常易形成畸形菇。生产中应查明畸形菇形成的起因,采取有效防治办法。1.球形或烧瓶形平菇的菌柄呈球形或烧瓶形,外表不平或扭曲呈波浪状,菌盖不能形成,只有很小的一点或有显然的冰凌状条纹。这是由病毒感染所致,运用病毒K、病毒A、消菌灵喷雾或涂抹防治。2.花椰菜形平菇的子实体原基不断增大,小柄强烈分杈,形成好像花椰菜的半球状。这是因为栽培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所致。应加强通风,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湿度。3.珊瑚形平菇菌柄不长粗或不形成菌盖,而又延续反复  相似文献   

7.
吕美芳 《河北农业》2014,(12):14-15
一、白金针菇特性白色金针菇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蕾形成适温10℃左右,子实体生长适温5—8℃。发菌期比黄色金针菇长,出菇温度比黄色金针菇低。产量低于黄色金针菇。发菌不充分不易出菇。转潮时间比黄色金针菇略长。在较强光线下白色金针菇亦为白色。我省一般在10—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出菇。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合理搔菌可以、(1)明显提高金针菇第1,2潮菇的产量和质量。生物利用率比对照提高约9.0%.(2)出菇整齐,采菇期集中。第1潮菇的采收期多数为3~5 d,比对照缩短6 d.(3)转潮快。第2潮菇的采收期比对照提前约15d.(4)搔菌有效地抑制病害的蔓延。搔菌的发病率为0,而对照为17.0%.  相似文献   

9.
秀珍菇是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品种,筛选出产量高、价格低廉的培养基配方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金针菇渣是金针菇生产后的废弃物,菇渣中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研究尝试利用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渣栽培秀珍菇,通过试验发现,培养基质中增加金针菇渣的含量秀珍菇菌丝的生长速率变慢,原基形成时间推迟。出菇结果显示,随着金针菇渣含量的升高,秀珍菇的子实发育形态正常,但重量下降,生物转化率相比对照棉籽壳培养基下降。随着转潮次数的增多,金针菇渣含量高的配方产量逐步降低。金针菇渣含量为40%时净利润最高,可部分代替棉籽壳作为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00,(4)
金针菇营养丰富,其干品蛋白质含量高达13.79%,还含有一种扑菇素,具有抗癌作用。将金针菇加工成罐头,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可提高经济价值。具体方法如下。 1.原料选择与处理选用新鲜、菇形完整、无畸形、无杂质、无异味、无病虫害、颜色洁白或乳黄色、菌盖直径为1.5厘米左右、菌柄长约15厘米左右的金针菇作为原料,剪去菇根,然后浸在水中洗净。 2.预煮杀青将金针菇放在100℃沸水中煮3~5分钟(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宜),捞出后迅速放在清水中冷透,然后筛选分级。菇盖直径1.5厘米左右,菌柄长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而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仅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5厘米。培养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壳89%,麸皮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  相似文献   

13.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白色金针菇与黄色金针菇比较,一般生长势较弱,生理成熟较晚,耐二氧化碳能力和耐湿性差,抗病力弱,容易受高温的危害。在出菇管理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多种异常,影响产量和质量。一、肥胖菇菌盖肥大,菌柄粗短。1.原因①菌种块上出菇;②搔菌过晚或现蕾后搔菌;③料面干燥,菇蕾稀少  相似文献   

15.
1、覆土。当菌丝在培养料内长透之后,于菌床上盖一层1厘米厚的砂壤土或菜园土,一般可增产10%左右。2、重力刺激。菌丝长满后,在菌床上面放一定重量的石块、砖块、瓦块等重物,对菌丝施加重力刺激,会在其镇压物周围出现许多原基。3、磁化水处理。在菌丝长满至第一潮菇形成时,用4000高斯磁化水处理,能提前7-15天出菇,生产周期可缩短10天左右;增加1—2个潮次,磁化水处理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1覆土当菌丝在培养料内长透之后,于菌床上盖1层1厘米厚的沙壤土或菜园土,一般可增产10%左右。2重力刺激菌丝长满后,在菌床上放一定重量的石块、砖块、瓦块等,对菌丝施加重力刺激,会在镇压物周围出现许多原基。3磁化水处理在菌丝长满至第一潮菇形成时,用4000高斯磁化水处理,能提  相似文献   

17.
<正>1.适时采收。出菇期的管理,应面对市场的需求,以5~7成熟的平菇供应市场,可收到价高、易销的效果。及时采摘油亮肥嫩的子实体,不仅避免不必要的营养损耗,而且对下一潮菇的及早转潮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避免孢子的形成。2.渠道式出菇。袋培平菇打出的通氧孔洞,被浓密的菌丝交织密封,形成一道菌柱,以此孔作为输养渠道可加快幼菇的生长。具体做法:及时疏蕾,只保留或促使孔洞处的菇蕾的形成与生长,以便菌袋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认定编号国品认菌2008005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品种来源由德国菌株经分离选育而成柄略长;菌盖为茶褐色,直径6~21厘米,盖厚1.2~1.7厘特征特性"华香5号"菇体大小较均匀,干菇个体大,米,柄长3~7厘米,柄径1~1.8厘米,盖顶较平,鳞片较多;采用不脱袋出菇方式栽培时,菌龄约110天左右,出菇密度中等;转色宜中等略偏深,通风较干燥的环境可培育出优质花菇;发菌温度为23~26℃,低于20℃时发菌期延长,高于28℃时菌丝易老化;出菇温度为5~24℃,最适出菇温度为12~20℃,出菇时需要8℃以上的温差刺激,气温高时开伞较快。110%。产量表现"华香5号"的生物学效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9.
张科 《北京农业》2005,(1):20-20
菇棚建造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和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相似文献   

20.
<正> 白色金针菇与黄色金针菇比较,一般生长势较弱,生理成熟较晚;耐二氧化碳及耐湿性差,抗病力弱,容易受高温的危害。在出菇管理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异常,影响产量和质量。 1.肥胖菇。菌盖肥大,菌柄粗短。原因:①菌种块上出菇;②搔菌过晚或现蕾后搔菌;③料面干燥,菇蕾稀少或只在沿袋壁四周出现少量菇蕾。防止办法:①适时搔菌,刺激料面同步现营;②在菇蕾出现后再撑开袋筒,防止料面干燥;③在沿袋壁四周见有菇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