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太行山主要植被类型根系分布及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太行山五种主要植被类型根系系分布及其改善土壤孔隙状况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乔,灌,草70%以上的根系分布在0cm-20cm深的土层中,因而该土层土壤容重比荒坡降低15.04%-36.15%,且在土壤总孔隙度提高的基础上,土壤的毛管孔隙度占总孔隙度比例与荒坡相比平均提高4.50%-6.37%,  相似文献   

2.
澳洲坚果蛀果螟D.AIronside澳洲坚果蛀果螟[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ombrodelta(Lower)卷蛾科Tortricidae]的幼虫可在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ila和M.tetraphylla)...  相似文献   

3.
垅王帽仁用杏生长与结果习性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王帽”仁用杏在陕北安塞县川地根系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20-60cm的土层中,水平分布集中在距主干60-180cm的范围内。根系1年有3次生长高峰,其中果实采收后根系生长量最大。花束状结果枝,短果枝占全树枝数的70%,其上完全花比例高,果实发育呈“慢-快-慢-快”的“双S”曲线。果实出核率12.6%,出仁率3.50%-3.77%。  相似文献   

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标准地,分别按径阶选定样木,测定根粗大于1cm的根系生物量,同时用土柱法测定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8.2%-30.8%,概系生物量与林木径阶的变化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于0-20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5.
钙镁和覆盖对澳洲坚果生长、产量及衰退的影响D.J.Firth等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树的衰退是一种严重的失调症,造成减产、生势衰落和树冠密度减小,这种症状通常只出现在10年生以上的结果树。衰退一般发生在土壤贫瘠的果园,...  相似文献   

6.
用ABT生根粉3号对澳洲坚果水渍苗处理,各处理浓度对澳洲坚果水渍苗根系恢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100mg/kg生根粉3号促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研究摸索出与林带果树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主要是“三大一早“即大塘,大肥、大苗,“春分“至“清明”定植,苗木随起随载;在林带靠农田一侧开挖20-30cm宽、60-70cm深的隔离沟,在树冠外围种植适应性强的绿肥;合理整形修剪,控制主干高度为50-70cm,增加树冠高度到4m左右,整个树高控制在4.5-5m;合理配置主枝,第1层主枝3-4个,第2层主枝2-3个,两层间隔120-140cm,第3层主枝1-  相似文献   

8.
在澳大利亚,澳洲坚果扦插繁殖被认为不可能替代嫁接或芽接。如今,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扦插繁殖可以生产出根系发达的优良植株,有几个商业苗圃已在销售扦插繁殖的澳洲坚果种苗  相似文献   

9.
简述世界主产地及我国澳洲坚果虫害主要种类及防治概况詹儒林(中国热带农科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湛江524091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是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开始大面积商...  相似文献   

10.
由于国际市场上咖啡价格的波动 ,需要寻找一种能获得更稳定经济收益的生产策略。咖啡与澳洲坚果间作是最佳选择之一 ,为此 ,对墨西哥近似夏威夷纬度的Actoyac咖啡产区的澳洲坚果树潜在产量进行分析。从夏威夷历年物候条件与产区现有条件 ,测定适于澳洲坚果种植的气候和土地条件。结果表明 ,Actoyac地区的澳洲坚果树潜在产量比夏威夷的低 4 0 %。 (HA .1999,6 9(5) :592 )墨西哥韦拉克鲁斯Actoyac地区咖啡种植地间作澳洲坚果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1.
特呈岛红海榄支柱根系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海榄是重要的红树植物之一,其大量的支柱根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红海榄支柱根在纵、横2个方面的分析,提示红海榄支柱的分布格局。对5种红海榄群落的研究表明,在垂直方向红海榄支柱根的分布高度为0~150 cm,其中大部分集中在30~80 cm。在水平方向上,红海榄支柱根主要分布在冠幅的20%~70%位置,即离树干基部54~190 cm区域,呈双峰分布,拥有2个密集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新鲜带皮澳洲坚果在田间和室内不同堆放形式的3种处理,在气温14~26.5℃、相对湿度90%~98%的条件下,摊放或堆放70d内,各处理果仁酸值、过氧化值变化不大,均<1,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果仁感官品质正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云南在8个地区开展了1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比较试验,植后5年的资料表明:品种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而地区间的差异极显著;初次结果的产量和品质以云澳4、8、10和13号等四个品种较好;在最低气温-3.8℃的条件下,果树基本无寒害。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根钻法研究黔中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不同层次土壤(0~20 cm和20~40 cm)细根的分布情况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并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细根单位面积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在0~20 cm土层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中单位面积根量是20~40 cm土层的3~6倍;土壤中养分含量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马尾松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与土壤中有效性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与马尾松胸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养分含量对生物量、根长密度的综合影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2=0.903、0.917),土壤养分(0~20 cm、20~40 cm)对马尾松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78、0.934),与树高线形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澳洲坚果是世界上著名的坚果之一,其果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广泛喜爱。目前种植澳洲坚果的国家有20多个,其中澳大利亚产量最大。随着澳洲坚果商业化种植区域的扩展,座果率低成为制约澳洲坚果产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文中以澳洲坚果繁育系统为主题,从澳洲坚果的花部特征、花期、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自交亲和程度、主要传粉媒介、异交率、花粉有效散布距离、座果率、生理落果、花粉直感效应、杂交及育种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新研究表明,澳洲坚果的壳果质量、种仁质量、种仁回收率和含油率都与父本有关,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果实之间的差异,从而证明花粉亲本对果实质量有直感效应的影响。为有效保证市场供需,需结合澳洲坚果繁育系统特点进行经营管理,以促进澳洲坚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森林的发育过程,林木个体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以及林分水平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细根生物量与林分年龄的联系,目前仍然了解有限。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同一林分在19年和32年生时林分水平(单位面积)和单株水平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动态,分析了影响细根生物量变化的林分与土壤因子,旨在明确林分年龄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和潜在的机制。【方法】在生长季内的5月、7月和9月,采用土钻法获取土壤0~30 cm深度细根并测定生物量,同时测定林分特征和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结果】随林龄增加,落叶松人工林单位面积细根生物量显著下降,而单株细根生物量变化不显著;与19年生林分相比,32年生林分土壤表层(0~10 cm)细根生物量占总细根生物量的比例明显下降,土壤亚表层(10~20 cm)和底层(20~30 cm)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增加,呈现出细根向深层土壤增生的趋势。土壤表层(0~10cm)单位面积细根生物量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与林分密度和胸高断面积、土壤铵态氮浓度变化有关,但是单株细根生物量受林分和土壤因子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林分发育过程中,落叶松细根生物量降低,细根的资源吸收策略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生根促进剂种类、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对尾赤桉201-2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及扦插基质对尾赤桉201-2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ABT-1#600 mg/kg对扦生根效果最好,成活率高且生根数多;半木质化的绿枝+70%的红心土和30%的粉河沙作为扦插基质效果最佳,平均成活率达90.8%,平均生根数18.3条,平均生根长16.7 cm。  相似文献   

18.
对1a生川滇桤木幼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川滇桤木苗木的幼林生长有显著影响。1a生幼林施肥处理下的苗高、地茎和冠幅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长13.01%、20.37%和11.52%,且差异显著;2年后肥料效应对地径影响显著,比对照增长21.13%;对苗高、冠幅的作用减弱,分别比对照增长6.97%和7.20%。1a生和2a生幼林施肥处理下,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系鲜重、根系干重的平均生长量均明显高于未施肥处理的对照,且差异显著;叶片相对含水量也高于对照,且1a生幼林茎叶的相对含水量差异显著,而2a生幼林差异不显著。2a生川滇桤木新造幼林根系从0.2~1.5cm范围内均有分布,其中0.20~0.45cm范围根系最多;0.46~0.59cm范围内次之;0.60~0.99cm和1.00~1.50cm范围内最少。  相似文献   

19.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县,采用生长季内连续钻取土芯法进行根系调查取样,研究刺槐细根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南坡与西北坡刺槐累积细根面积存在显著差异。西北坡刺槐累积细根面积大于东南坡,分别为东南坡的1.58倍(4月)、1.86倍(7月)和1.24倍(10月)。同时,东南坡与西北坡刺槐累积细根面积都表现出10月>4月>7月的动态变化。东南坡与西北坡刺槐细根面积在各土层所占比例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同坡向刺槐细根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无论在东南坡还是西北坡4月和10月约70%的细根分布在0~150cm土层,30%分布在160~250cm土层。7月约80%的细根分布在0~150cm土层,20%分布在160~250cm土层。不同月份间,刺槐细根面积在0~40cm土层所占比例变动较大,而40~150cm土层变动较小。刺槐细根面积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与剖面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昆明山海棠根插总体平均成活率26.17%,插根长度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插根粗度对成活率有显著影响。0.4~0.8?粗度插根成活率明显高于0.8~1.2?、1.2~2.0?粗度的插根,成活率依次为36.30%、24.44%、17.78%。插根第30天形成愈伤组织,第54天初始发芽。6月初至7月中下旬为萌发高峰期,萌发过程延续至9月中旬。1年生根插苗木平均高(茎长)35.9?,最高达126?;平均地径0.43?,最大0.9?;平均根数6.9条,根平均长度18.62?,根平均粗度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