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学  任义平 《警犬》2004,(6):28-29
犬的训练是人与犬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过程,这种影响和适应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食物、机械、口令和手势等刺激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养犬》2020,(1)
正什么是训导员的不良行为?训导员的不良行为是指训导员在对犬的饲养、管理、训练和使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给犬加以各种不良刺激。训导员不良行为的发生,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一、训练中容易出现的不良行为(一)使用口令不当。训练每一课目,都有规范的口令,由于课目不同,使用的口令也不同,即使训练同一课目,由于环境的关系以及犬执行口令时具体情况的差异,所使用的音  相似文献   

3.
正在警犬的训练使用中,除了口令之外,手势是训导员与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训导员经常会用手来指示犬完成一些动作,比如:追踪、鉴别训练中的嗅嗅源、搜索训练中的指嗅、扑咬训练中的指向等等,有了手势的正确指引,犬就能更好地理解训导员的意图。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如果和犬有一定距离,依靠手势就不能完全达到准确指示犬的目的,影响了警犬训练和使用效能的充分发挥。比如:在搜爆检查中,需远距  相似文献   

4.
《养犬》2020,(2)
正口令是以一定语言组成的具有指令性的声音刺激,主要通过犬的听觉引起相应的活动。在犬训练使用或调教过程中,口令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口令作为指挥犬行为的信号,使犬根据不同的口令及其音调的变化,顺利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动作。犬具有敏锐的听觉分析器,它不仅能对  相似文献   

5.
于汝清  陈树新 《警犬》2004,(1):21-21
所谓RECALL是指犬在训练和使用中,具有在训导员的口令刺激下,能随时终止作业而迅速回到训导员身边的能力。RECALL具体表现为训导员为了防止突然出现的危险或错误,而将犬及时地唤回。例如在搜爆犬使用过程中,如果犬对某处有明显兴奋反应,这时训导员为了防止犬触及爆炸物,而将犬及时唤回;又如在扑咬过程中,训导员如果在放出犬以后,突然意识到被扑咬对象是“无辜”的,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军犬训导员经验不足,训练中不注意细节,对犬的认识不到位,军犬在服从训练中往往会形成很多不良联系,如对一个口令做出多个动作等,这些不良联系不仅会影响训练的进程和效果,还会大大降低训导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了解和掌握纠正军犬在距离训练中不良联系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在实操训练中加以灵活运用,对后续应用性科目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机械刺激法训导员要根据犬的抗压能力和耐受程度,来选择是否使用刺钉脖圈或电脖圈等强度较大的刺激工  相似文献   

7.
机械刺激是工作犬训练的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机械刺激产生的痛觉,迫使犬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制止犬的某些不良行为。弱刺激产生弱反应,强刺激产生强反应,超强刺激则可引起超限抑制或神经症。但在实际训练中,超强刺激到底该有多强,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值来衡量。  相似文献   

8.
刘占斌 《警犬》2011,(9):26-26
机械刺激是工作犬训练的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机械刺激产生的痛觉,迫使犬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制止犬的某些不良行为。弱刺激产生弱反应,强刺激产生强反应,超强刺激则可引起超限抑制或神经症。但在实际训练中,超强刺激到底该有多强,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值来衡量。  相似文献   

9.
口令是由一定的语言组成的声音刺激,在训练中作为条件刺激使用。口令本来对犬是无关刺激,只有将一定的口令和相应的非条件刺激结合使用后,才能使犬对口令形成条件反射。由于犬的听觉系统非常发达,具有锐敏的听分析器。它不仅能对口令形成条件反射,而且,还能对同一口令的不同音调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所以在训练中,只有正确使用口令和把握口令的声调,才能使训练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少辉  何佳 《警犬》2002,(2):4-6
训练是警犬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变普通犬为警犬的唯一途径,而且是使用的基础,训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警犬工作的全局。作为警犬的复杂综合刺激者——训导员,在训练中更是起主导作用,在长期与犬交往过程中,其性格必然对犬的神经活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俗语说:“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犬”。因此,训导员性格与警犬神经类型的科学结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超常刺激”是指在一个普通的刺激物上积累数个不同的刺激,以达到比普通刺激更为有效的刺激形式,其实质也是一种刺激的累加现象。能引起犬行为的刺激往往不是一种而是多种的,它们有时单独产生作用,有时综合产生作用以起到刺激增效的目的。在犬的训练过程中,使用普通刺激手段达不到的训练效果,而使用超常刺激手段则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2.
于毅  朱融璞 《警犬》2004,(7):31-32
犬的训练中,训导员除了要掌握好各种训练手法外,关键在于是否能牢固地吸引住犬的注意力,提高各种刺激信号传输接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方杰 《警犬》2003,(2):35-36
警犬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反射活动。机械刺激属于非条件刺激,正确的运用机械刺激,能使犬对所训科目快速形成条件反射,并能保持姿势正确,还能使条件反射得到巩固,从而达到动作的规范化。如何将机械刺激合理地运用到训练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养犬》2015,(1)
<正>训导员与搜爆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搜爆犬都在接受着训导员的引导,训导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搜爆犬的行为。训导员在训练中要始终让搜爆犬保持高效的训练状态,通过恰当的心理状态来引导、刺激搜爆犬,使搜爆犬保持高度的精神状态,积极的服从训导员指挥,参加搜爆训练,及时、高效的完成训练任务。训导员不同的心理状态会通过训导员的不同行为表现出来,直接导致搜爆犬训练的效果不同。在搜爆犬训练中,训导员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15.
任义平 《警犬》2002,(2):35-36
机会训练法是指训导员采取足以能诱使某种行为的影响手段或利用犬的某一自发行为,通过与口令、手势结合使用,以建立条件反射或增强训练效果的一种手段。在随行科目的训练中主要是采用该手段,也称为“诱导”训练法。  相似文献   

16.
衔物前来是指犬能根据训导员的指挥,兴奋、迅速地将抛物、送物衔在口中回到训导员左侧坐好,训导员在伸手接物的同时,下“吐”的口令后,犬能自然松口,将物品吐在训导员手中。初期训练时,大多数犬往往会出现衔取不来、途中吐物、速度迟缓的现象。为了使训导员在训练中少走弯路,笔者就犬衔物前来的训练方法和技巧,谈一谈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17.
《养犬》2016,(4)
正当犬听到口令后就坐下(不管使用哪种方法),训练就结束了吗?不对,这个训练只完成了一半,犬必须接受另外一半的训练,即没有口令时不能坐下。在训练或工作的环境中,信号没出现时,犬不会出现该行为,否则该行为的训练没有完成。训导员想让犬有稳定的行为表现,就要达到下列要求,训练时必须把每一项当成训练目标,成为训练过程中的独立部份:1.信号出现,犬的行为立刻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环境对动物发生的作用叫做刺激。刺激是引起行为的外因,能影响行为的方向,改变活动的准备或影响反应阈值等等。环境刺激大体有化学性、物理性和辐射性3类。犬对化学性刺激尤为敏感,。主要是通过嗅觉来感知这种刺激。物理刺激中,声音和触觉是重要的。辐射性刺激以对光的视觉刺激为主。每头犬面临的环境刺激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9.
一、在训练犬扑咬前要培养好训导员与犬的"亲和关系"。警犬在初与主人接触时,对人和周边事物十分警惕,在建立"亲和关系"时要坚持"特别关爱,耐心引导"的原则。切不可有对犬大声训斥,胡乱刺激的行为发生。一般要经过二三个月与犬朝夕相处,对犬细心呵护后,才能逐渐使犬感觉到训导员是其最可信赖的"伙伴",这时方可进行扑咬训练。这个阶  相似文献   

20.
警犬的训练和使用是一项要求人与犬密切结合的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过程。这一过程中,作为训练主体的人能否准确判断犬的行为所代表的含义,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采取正确的措施,共同完成训练使用任务,是一名训导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否则,即便犬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出了某种含义,如果训导员无动于衷或不能正确引导犬,犬的作业能力将无法很好地培养起来,使用任务也无法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