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茶文化研究已经广泛深入展开并取得丰硕成果,但以笔者所见,已有研究对其中蕴涵的茶道精神缺少关注和揭示;同时,在《红楼梦》中,茶做为尘世生活中的重要"色相",它是贾宝玉由"色"入"空"的辅助物之一,茶与禅的关系在其中有多层次反映,值得特别审视和细加厘定.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既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画卷。其中,作者曹雪芹凭借自身的经历和社会阅历,对茶具的选用、摆放,对烹茶之水的讲究,在诗词中经常逗露的茶情,随意地向读者显露了他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阅读《红楼梦》,在作者的笔触中,我们可以进入到一个充满韵味的茶文化王国。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奇葩,其内容包含了我国明清时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文化思想均有所涉及。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在《红楼梦》中占据了大量篇幅,是《红楼梦》的重要部分。本文将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并探讨研究其中包含的饮食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4.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总共120回,其中有112回讲到茶,其中对名茶、茶具、择水、茶俗、茶礼皆有涉及。本文从茶事活动、茶对人物的塑造两个角度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浅作评述。红楼茶品,精茗叠见;红楼茶事,亦雅亦俗;曹雪芹展现了全方位的中国茶文化,也借茶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已从去年10月23日起在中央台开播。84集每晚一集得播到春节。我很想一集不拉地看下去,但想到这三个月内每晚就要这样被锁在电视机旁,又有些不心甘情愿:是不是等到重播(估计那时一次得播二、三集)再去看呢?我正为此犯难。 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高峰自然是《红楼梦》。《红楼梦》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创造精神,提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地位。从“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口碑也能看出,《红楼梦》主要是在知识分子中流传,它的普及和影响的程度,则赶不上《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在中国真正算得上是一部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作品。它超越阶级、民族、信仰、地域、长幼、尊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的古典名著。自清代乾隆年间刊行以来 ,二百多年传诵不衰 ,毛主席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 ,并对全书有独特评价 ,它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一位博学多才 ,知识面广 ,学术很深的文学家。其中不但对当时社会经济、民俗世情、封建道德、人物性格作了客观反映 ;对山水、林木、花鸟、诗歌、衣着、饮食、医药等方面都有生动的描述 ,特别是书中讲到茶处很多。 12 0回《红楼梦》中 ,就有 112回讲到茶 ,并对茶具、茶类、茶诗、茶联、茶礼、泡茶、品茶等等都有相当的讲究。可以说 ,《红楼梦》中…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里的饮茶风俗《解放日报》社陈诏《金瓶梅》是一部反映明代后期社会百态的长篇小说,其中有关饮食生活部分,其繁丰和细腻程度,足堪与《红楼梦》媲美。略有差别的是,《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世代簪缨的诗礼之家,他们无论饮茶、饮酒,豪华、讲究而且高雅,不失大...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之中实际上深刻的揭示了封建文化必然衰落的根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从四大家族逐渐衰落以及四大家族各个关键人物,逐渐凋零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人性的压榨和摧残,是《红楼梦》揭示封建文化对人衰亡的基本规律。因为对于任何社会制度来讲,如果不能更好地发展人性,如果仅仅把人作为社会生活的工具或者某种文化的附庸,那么这种文化和这种制度,是必然要灭亡。封建文化不能够使得人们得到更好的生活,这是红楼梦所揭示的,也是封建文化必然衰亡的根本原因。《红楼梦》之中的各个关键人物,实际上都是处于封建文化的奴役和压迫之中的。封建文化奴役压迫的过程之中,人性得到了压抑式的发展,不能充分的施展对于人性的展望,是《红楼梦》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如获至宝似的一口气读完了邹德秀同志的《中国农业文化》一书。这是一部为我校增光添彩,为中国文化研究作出贡献的佳作,是作者继《绿色的哲理》问世之后一部关于文化的专著。如果说《绿色的哲理》是对农业理论的、综合的、整体的研究,那么《中国农业文化》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农业,研究农业的文化价值,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文化现象。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人物性格创造得成功与否,是一部作品能否激动人心的关键。中国古典小说诸如《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等,都是作成功塑造典型人物性格的典范,其良好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