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液体肥在使用时直接喷施于植物叶片上,使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养分,由于叶片吸收养分比根系吸收养分速度快,补充养分及时。与土壤施肥(固体肥)相比,有效成份损失少,用量少,利用率高。因此,随着喷灌节水技术的普及,液肥用量占化肥总用量比例逐年增加。现有液肥包括①微量元素类,该类液肥可迅速补充微量元素缺乏症,用量少,见效快,但不能补充氮、磷、钾常量元素;②氨基酸类,该类液肥中也添加有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它能提供易被植物直接转化利用的氨基酸,对作物有调节及补充营养作用,但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各类营养成份,…  相似文献   

2.
<正>在橡胶树栽培中,施肥是一项公认的指施。可是,只有通过施肥使胶树营养成分达到平衡,才能获得最好的生长和产量;盲目地施肥是无济于事的。 在任何情况下,对某种肥料需要与否的有效诊断,应包括下列土壤和植物等五个方面,即: (a)正确的土壤分类。 (b)肥料试验的结果。 (c)施肥历史和立地环境。 (d)土壤养分状况。 (e)叶片养分状况。 这里只讨论最后一个方面。 早先,科学工作者把植物分析当作判断土壤肥力的生物学方法,而现在的趋势是运用叶片分析作为植物营养状况的指  相似文献   

3.
《绿色大世界》2012,(1):191-191
10d施一次肥,肥料提供的养分足以维持1星期,故约10d施肥一次最为合适。施肥时,视植物的特性和所需的养分而定。例如,开花及结果实的植物,需要浓度较高的磷肥。不要在阳光猛烈下施肥,因为太强的阳光可能会让肥料产生化学作用,令叶片烧焦。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的真菌与植物的根共生,可形成菌与根联生的复合吸收器官,叫做菌根,而参与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菌。植物有了菌根,就能通过无数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扩大根的吸收面积。  相似文献   

5.
磷(P)是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养分之一,而土壤中大部分的P难以被植物所直接利用。菌根共生是林木提高P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菌根真菌可以与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形成菌根共生关系,促进植物P吸收和生长发育。不同类型的菌根共生对P养分具有偏好性。菌根真菌通过外延菌丝增加P吸收表面积、释放分泌物、调控磷酸盐转运蛋白与相关基因机制协同作用,促进林木对土壤P养分的高效利用。菌根共生体形成及其养分获取受到土壤p H值和养分状况、林龄、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从不同菌根共生体的养分偏好性、利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评述有关林木菌根共生影响P养分利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对于促进菌根共生在林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植物根系形态及其结构是其在生长介质中的分布和空间造型的表征,也是植物寻找和吸收养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土壤养分胁迫或异质分布的环境中,根系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来实现养分的高效吸收是其重要的生理学挽救机制,即根系会对环境养分逆境表现出不同的吸收策略.杉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该区域大部分土壤为酸性红壤和赤...  相似文献   

7.
金边巴西铁树(Dracaena fragrans cv.“Lindenii”)是常绿木本观叶植物,其叶片宽大,密生于茎上,叶边缘有黄色纵条,是近年来从外国引入我国并受欢迎的一种室内观叶植物,它在夏秋季生长快速,同时需要养分也多,一般要求提供充足的肥料。本试验通过施用三种不同性质的肥料,测定植物对不同肥料的反应来进一步摸清金边巴西  相似文献   

8.
"植物营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针对目前西藏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内容不系统、与地方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基于西藏地区植物营养的生产实际需求,从植物营养学基本研究方法、植物营养物质吸收与利用效率、土壤—养分迁移损失、气候变化下的营养转化与植物吸收4个方面提出了"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绿色大世界》2010,(9):88-88
10d施一次肥,肥料提供的养分足以维持1星期,故约10d施肥一次最为合适。施肥时,视植物的特性和所需的养分而定。例如,开花及结果实的植物,需要浓度较高的磷肥。不要在阳光猛烈下施肥,因为太强的阳光可能会让肥料产生化学作用,令叶片烧焦。  相似文献   

10.
《绿色科技》2012,(1):191
10d施一次肥,肥料提供的养分足以维持1星期,故约10d施肥一次最为合适。施肥时,视植物的特性和所需的养分而定。例如,开花及结果实的植物,需要浓度较高的磷肥。不要在阳光猛烈下施肥,因为太强的阳光可能会让肥料产生化学作用,令叶片烧焦。  相似文献   

11.
《绿色大世界》2010,(7):158-158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12.
一、土壤、肥料及植物分析化验的意义土壤和肥料都是我们熟悉的,是经常和它打交道的。同时,“土”、“肥”是农业“八字宪法”的一部分。我们能用眼、手、鼻来初步区别它的一些性质,靠经验也能知道土壤和肥料的好坏,但要进一步了解一些看不见的性质,就必须靠土壤肥料的分析化验。具体地说,就是要分析化验肥料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土壤的养分、水分和空气状况,有没有特殊的性质(如:盐、碱、毒质),以及土壤的耕性怎  相似文献   

13.
叶面施肥是将无毒无害并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有机、无机水溶液,按一定剂量和浓度喷施在植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养分供给的作用,属根外施肥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叶面能直接吸收利用低浓度、少量的水溶液肥料。通过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弥补...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3种不同肥料配方的3个浓度梯度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红花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提高了土壤的EC值,降低了土壤的pH值,使土壤的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处理效果一般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施肥增加了红花槭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2.6%~21.3%,4.4%~16.3%和10.5%~20.1%,不同的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以Ⅰ2、Ⅲ3、Ⅱ1处理效果较佳;土壤肥力的提高尤其是土壤中N含量的增加,促进了植物光合色素的合成,进而提高植株的光能固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包膜化肥主要有热固型树脂包膜肥料、包裹肥料型包膜肥料。大多数化肥产品都是水溶性的,这些化肥施入土壤后,容易流失、分解或被固定,养分利用率提高15%。近年来,我国开发出的包膜化肥生产技术,采用水渗透性能不同的包膜材料包裹在水溶性肥料表面,使肥料养分能持续缓慢地释放,提高肥效。包膜化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包膜材料在土壤中可以降解;(2)通过包膜释放养分;(3)可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4)适合机械化施肥。包膜化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根系养分离子吸收动力学研究在植物的矿质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的研究为阐明养分吸收特性、鉴定和筛选养分吸收高效的基因型提供了有利的手段。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吸收动力学特性是植物效率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基因型植物根系对营养离子的吸收特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植物根系吸收营养离子的动力学特性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吸收动力学参数来描述的。  相似文献   

17.
对海东市乐都区药草台林场不同坡位成年青杨叶片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进行研究,揭示青杨在不同坡位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青杨叶片C含量明显高于全球植物叶片C含量均值,各坡位间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坡位间N含量差异显著,均低于全国和全球植物叶片养分N含量平均水平;各坡位间P含量差异显著,均未达到全国和全球植物叶片P含量平均水平。文中对叶片养分含量特征及含量高低原因进行分析。青杨各坡位叶片C∶N值均高于全球植物C∶N化学计量特征平均水平,C∶P值明显低于我国阔叶林C∶P均值,各坡位N∶P值在13.07~17.42范围,表明青杨在上坡生长中受到氮限制,在下坡环境中受到磷限制,而在中坡环境下受到2种元素共同限制。结合该区域土壤养分分析,建议该地区上坡和下坡青杨林养护需追加氮肥和磷肥,确保青杨林正常生长所需养分;注重叶片堆肥和人工追肥2种方式来解决青杨生长中养分不足的问题;同时以林下经济和林下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做好青杨林水土保持工作,以减少上坡表层土壤细粒被强风搬运到下坡沉积造成的土壤肥力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雷竹Phyllostachysviolascens‘Prevernalis’林开展穴施缓释肥和沟施缓释肥实验,以常规撒施复合肥为对照,通过对雷竹林土壤养分、竹株(包括地上茎、竹枝、竹叶、竹鞭和竹根)生物量干质量和植物组织养分的分析,研究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对雷竹林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雷竹林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常规施肥处理下降最多,达到0.52个pH单位;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量由大到小均为常规施肥处理>穴施缓释肥处理≈沟施缓释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积累较施肥前分别增加26.40%、20.74%和3.98%;竹株总生物量干质量为常规施肥(985.37g)<穴施缓释肥(1 276.49 g)≈沟施缓释肥(1 119.85 g);竹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为常规施肥<穴施缓释肥≈沟施缓释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穴施和沟施缓释肥促进了竹株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综合肥料利用效果,穴施和沟施缓释肥处理显著优于常规施肥,穴施对雷竹地上部分养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沟施对雷竹地下部分养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  相似文献   

19.
细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还能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细根结构和功能是衡量植物根系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林木细根结构和功能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壤养分、水分、温度和土层、海拔以及营林措施等方面综述环境因子对林木细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分析林木细根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的含硼化肥能以100%以上的增长率促进树根生长,它很可能成为重新造林工作的关键。该肥料增强了树根与菌根之间的共生关系,而这种共生关系有助于树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和营养成分。含硼化肥施于小树苗和其他植物时,能促进菌根的生长,从而刺激根部发育并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