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5~2000年,对杨干象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虫口密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树高、胸径、材积)损失率回归预测模型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胸径、材积生长明显下降,其关系呈直线、对数回归关系;高生长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呈多项式回归关系;杨干象防治指标确定为:5年生以下杨树为2头/株,6~8年生杨树为3头/株,9年生以上杨树为4头/株。  相似文献   

2.
绍兴市通过3a的工程治理,有效遏止了日本松干蚧的危害。平均虫株率从综防前1年的26%降到工程结束后的14.0%以下;平均虫口密度从0.063头/cm^2。降到0.0027头/cm^2。开展日本松干蚧工程治理,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保障,完善测报网络,搞好虫情监测是前提,突出营林措施.提高森林的自控能力是基础,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是重点,综防措施的协调应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黄褐天幕毛虫发生规律及其飞机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天幕毛虫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在卵内越冬,第2年4月下旬孵化,主要危害栎树、山杨、白桦、黑桦等阔叶树,5月上旬~6月上旬为暴食期。虫口密度与林分组成的关系为栎树纯林和栎树比例在9以上的林分平均虫口在118头/株以上,危害重;而栎树比例在4以下的林分平均虫口在50头/株以上,危害轻。采用飞机超低量喷洒22.5%杀虫优油剂,防治效果为93.61%。98.05%。  相似文献   

4.
结合日本松干蚧的发生危害特点和国有林场的管理现状,经连续3年的防治实践,我们探索出"专业人员虫情监测、选择最有效防治方法、编制防治规划、林区自主招工、班组制作业"的日本松干蚧治理模式。防治后虫口密度由6.2头/10 cm~2下降至0.6头/10 cm~2。平均防治成本2287.5元/hm~2。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了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5.
杨树苗期棉铃虫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市林业的发展,杨树育苗面积逐年增大,近几年在杨树苗圃地棉铃虫发生严重,造成幼苗断头、多头,严重影响了苗木质量和产量。6月上旬在前茬作物为玉米的杨树苗圃地调查显示:苗木密度为3700株/667m2,虫口密度为每0 1头/株,苗木受害率为15%,蛀头苗为3 5%。为了防治该虫,提高防治效果,为林业生产提供优质壮苗,我们对杨树苗期棉铃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1 棉铃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1 1 生物学特性 棉铃虫在我市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达15℃以上时,开始羽化,第1代5月上中旬为幼虫孵化期,5月下旬至6月…  相似文献   

6.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第一代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人工剪除越冬茧蛹,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可降低虫口基数.在低虫口密度时,采取生物制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樗蚕的发生和危害;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药剂防治美国白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蛾是主要食叶害虫,近几年来在辽宁省北宁市大面积发生,平均每年发生面积2666.7hm2,最高虫口密度475头/株,平均虫口密度为37.5头/株,危害相当严重,直接影响北宁市林业建设,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美国白蛾产生的高毒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为有效防治美国白蛾,开展了无公害绿色新型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碧绿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00倍液进行人工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4.4%以上。  相似文献   

8.
外斑埃尺蛾在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大面积发生,为山东省新纪录.该虫主要危害刺槐、核桃、枰柳、板栗、山楂等树木,1年发生4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蛹在寄主四周土中1-2cm深处越冬,次年4月份成虫羽化。幼虫具有暴食性,大发生时,能在短时间内将树叶吃光,导致树木枝条枯死或整株枯死。鸟类、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及气象条件是影响种群变化的主要因子。综合治理措施应以营林为基础,保护生态平衡,提高林分自控能力;利用黑广肩步甲进行生物防治,可使虫口密度降至2头/百叶以下;人工杀灭越冬蛹、黑光灯诱杀成虫及喷施生物农药等,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飞机喷洒绿色威雷、吡虫啉防治松褐天牛林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运五”农用飞机喷洒绿色威雷防治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施药后12小时,挂于飞防区松林中饲养笼内的松褐天牛死亡率为47.5%;24小时后,死亡率为100%。喷药32天后,室内饲喂的松褐天牛死亡率为70%;喷药15、22天后,飞防区诱捕器平均诱捕量分别为0.5头和1.2头,对照区分剐为2.3头和3.3头。飞防后,通过样地(株)调查,非发病区松褐天牛虫口密度为1.6头/株,虫口减退率为74.6%;在松材线虫病发病区飞机喷洒吡虫啉缓释胶囊后,当年秋季调查,松材线虫病痛死株率为4.8%,与防治前的上一年度相比,发病率下降了72.4%。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集度指标方法,对板栗栗绛蚧(Kermes nawai Kuwana)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栗林进行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在虫口密度>0.3头/10cm时,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回归方程为:m^*=3.107 1.512X^-,相关系数Y=0.7957;应用Iwao提出贯序抽样公式,在Tm≥Tn时,需要进行防治;对江山市高虫口栗林进行化学防治,35%快克乳油1000倍喷雾防治效果达93.17%。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在坎布拉林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在林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受害虫梢调查,在室内进行了虫梢测量与描述.结果表明该虫在青海省1 a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于4月中旬出蛰蛀食危害松梢,5月中下旬开始蛀干危害并繁殖下一代.母坑道单纵坑型,平均长度5.1 cm,母坑道密度平均0.05条/10 cm2,新一代虫口密度平均1.35头/10 cm2.8月下旬新一代成虫集中羽化扬飞,造成突发性危害,至11月中下旬转入主干基部越冬.  相似文献   

12.
油松毛虫是一种暴发性强、繁衍快的毁灭性害虫,其危害特点主要是幼虫取食油松针叶。笔者阐述了油松毛虫在山西省沁水县的生活习性及危害情况,并总结了2016年在端氏林场采用的飞防防治油松毛虫的技术。机型选择法国小松鼠350 E直升机,用药为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沉降剂、药剂、水的比例为1∶30∶89,每架次装药量600 kg进行超低量喷雾,用药量6 kg/hm^2.防治前虫口密度为80头/株,防治后3年平均株虫口密度分别为41. 250头/株、0. 075头/株、0. 015头/株,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使用1500倍夜常规喷雾,对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发生不同程度的轻度、中度、重度进行喷药防治,通过防治前和防治后开展了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防治后虫口减退率为75.4%,翌年同期杨树食叶害虫虫口密度平均是0.92头/株,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防治食叶害虫,效果极为明显,且具有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崇信短肛棒XiuBaculum chomgxinense Chen et He主要危害辽东栎、千金榆。摘叶试验表明摘叶量为70%时,材积损失为2.624m^3/hm^2。被食率为30%时,材积损失为2.08m^3/hm^2,虫口密度为3.8%。防治费225元/hm^2,在叶片被食率为30%时防治,每防治1hm^2可挽回损失607元,虫口密度3.8%可作为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有效的油松毛虫生物防治方法,笔者在山西省阳泉市狮垴山林场开展了林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3种放蜂密度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8×104头/hm2放蜂密度的控制效果最好;3种放蜂密度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防治效果为:虫口密度8×104头/hm23×104头/hm25×104头/hm2,说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油松毛虫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掌握松墨褐天牛成虫在信阳新县羽化时间,监测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林间的松墨褐天牛虫口密度,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至2012年的5-8月,笔者在河南省新县采用松墨天牛引诱剂监测松墨褐天牛,结果表明:新县松墨褐天牛羽化初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底为羽化末期。虫口密度与引诱效果成正相关,在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密度大的林分,引诱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小陇山张家庄林场黑河自然保护区作为试验区,通过林间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的生物学特性,调查了树龄51a受害华山松单株的虫口密度,采用聚集信息素诱捕技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当地1a发生1代,6m以下树干虫口密度较大,老龄幼虫在木质部和韧皮部间越冬,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成虫扬飞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交配产卵,8月中下旬可见到新孵化的幼虫开始危害,11月中旬老龄幼虫在坑道中越冬。  相似文献   

18.
光肩星天牛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决策的角度出发,在研究光肩星天牛生活习性的基础上,进行了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量、木材价值以及防治费用关系的研究。统计分析得出虫口密度与木材损失量的关系方程为 V=0.0048N~(0.76):确定经济阈值为1头/株。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梨木虱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梨木虱喜在隐蔽处危害,造成梨树早期落叶。单叶最大允许虫口密度,叶柄基部为3头,叶片上10头。以不使全园出现早期落叶树为前提。梨木虱的防治虫口指标为全国平均每叶0.4头若虫。“严冬浇冻水、重点防治第一代若虫和以若虫虫口指标确定防治时期”是目前防治梨木虱经济、高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袋蛾生物防治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袋蛾是林业的一大害虫。在1998-1999年试验的基础上,2000-2002年在刺槐小片林和林网内对综合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和实践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t制剂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寄生蝇的寄生率在片林中达到25%,在林网中达21%;而大山雀的招引率也很高,平均达70%。3种生物防治方法综合使用后,刺槐片林大袋蛾老熟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由防治前的47.4头/株下降到防治后的0.39头/株,林网内由46.9头/株下降到0.78头/株,而相似的对照区大袋蛾平均虫口密度刺槐片林为34.8头/株,林网37.6头/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