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开始下降,设施栽培的蔬菜,如不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则易受低温危害,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降低大棚的经济效益,所以要采用一些增温措施,确保大棚蔬菜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沿海地区双大棚四膜覆盖全封闭和正常揭膜通风条件下的棚内外气温和10 cm深地温分别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双大棚四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全封闭还是在揭膜通风管理的条件下,晴天和阴天棚内气温与外界气温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2)在江苏沿海地区采用双大棚四膜覆盖栽培,只要加强调温管理,在出现极端低温的情况下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大棚蔬菜可以安全越冬。(3)晴天上午外界气温超过18℃时要逐步开启内外大棚通风窗口,揭除小棚膜,增加光照,调节温度;下午外界气温低于18℃时要逐步关闭小棚膜和内外大棚通风窗口,以保温防冻,促进生长。(4)阴雨天气要尽可能关闭大棚膜,保持棚内温度,防止冻害伤苗。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6,(6):25-29
为了更好地指导江苏沿海地区早春大棚西瓜生产,利用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PT1000温度传感器),连续测定不同覆盖层数大棚内温度,探讨了双大棚多层覆盖保温增温效果及对西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大棚+地膜"方式覆盖平均增加气温5℃左右,最低气温增加2℃左右,平均增加地温7℃;"双层大棚+地膜"方式覆盖平均增加气温7℃左右,最低气温增加4℃左右,平均增加地温10℃;"双层大棚+小棚+地膜"方式覆盖平均增加气温12℃左右,最低气温增加8℃左右,平均增加地温14℃。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西瓜,建议采用"双层大棚+小棚+地膜"方式;3月中旬移栽西瓜,建议采用"双层大棚+地膜"方式;4月上旬移栽西瓜,建议采用"单层大棚+地膜"方式。综合种植效益比较,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西瓜种植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4.
杨慧 《西南园艺》2002,30(2):39-39
大棚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其产量、质量以及效益都有很大影响,只有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 温度控制。目前大棚蔬菜品种主要为喜温蔬菜及少数耐热蔬菜,如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丝瓜、西瓜、豇豆等,这些蔬菜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所以棚内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若棚内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在生长前期(初花期、初果期)要求温度较低,后期(盛果期)温度略高。夜间大棚内气温尽量保持在15~20℃,当外界夜间最低气温高于15℃时则整夜通风。2 湿度控制。早春气温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有棱丝瓜肉质细嫩 ,味清甜 ,品质比本地丝瓜好 ,经济价值颇高。昆明地区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14.7℃ ,最高气温一般不高于30℃。有棱丝瓜是喜温蔬菜 ,生长适温30℃。在昆明地区栽培有棱丝瓜气温稍嫌偏低 ,栽培时间和技术不易掌握。我们用3年时间摸索出昆明地区有棱丝瓜栽培技术 ,现分述如下 :1露地栽培有棱丝瓜大棚或露地栽培均可,一般以露地栽培为主。1.1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直播或将育成的苗移栽至大田。5~7月是昆明气温最高的季节 ,适宜有棱丝瓜的生长。1.2品种适宜昆明地区种植的品种有 :绿园1、2号 ,夏优 ,金喜 ,金夏 ,夏棠 ,泰国肉…  相似文献   

6.
《吉林蔬菜》2022,(4):55-55
冬至节气过后,将迎来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段。当前正值大棚番茄定植,瓜类蔬菜播种育苗的关键期,对当前蔬菜生产要强化管理。一要科学播种育壮苗播种时,应避开阴冷天气,抢晴天在大棚内采用电热丝等加温设施和控温仪,增加苗床地温、催芽等措施,提高出苗率;播种后要及时搭建小拱棚,加盖无纺布保温增温,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即将定植的大棚早熟栽培番茄、茄子等秧苗,选温度较高晴天及时移栽,浇好定根水,灌根防病,搭内棚保温促成活发根。  相似文献   

7.
冬暖棚菜用甘薯越夏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冬暖棚越夏栽培菜用甘薯,需用60目防虫网覆盖大棚通风口,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及消费习惯的优良品种,于冬暖棚蔬菜全部收获前30天育苗,加强苗床管理,7~8片叶时剪苗移栽,667 m2栽3.5万~4.5万株,及时查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并注意防治病虫害,移栽后35天左右即可开始采收10 cm左右的茎尖销售。  相似文献   

8.
春季在最低气温降至-5.7℃时,采用蒸汽防冻技术可使大棚内平均最低温度保持在0.8℃,比棚外最低气温高6.5℃,比未防冻大棚(CK)高4.3℃。秋季,可使棚内最低气温比棚外最低气温高4.9℃,比未防冻大棚(CK)高3.1℃。初步计算,蒸汽防冻使塑料大棚散热系数降为3.29。应用蒸汽防冻技术,大棚蔬菜病害并未加重。蒸汽防冻与一般加温防冻技术相比较有大棚内增温均匀,对人和蔬菜安全以及不用电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低温阴雨天气是影响大棚蔬菜的主要障碍。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生产期间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造成蔬菜减收,严重时造成绝收。因此,加强低温阴雨时期的管理是大棚蔬菜栽培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健 《蔬菜》2000,(9):27
在冬季大棚蔬菜生产中,因低温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高大棚内温度,对保证蔬菜的高产稳产有重要作用,现介绍几种提高大棚内温度的方法。 一、增加覆盖物 夜间在大棚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比不加覆盖物可提高1~2℃,在原来的草苫子上面再重新加一层薄苫了,可使大棚内温度提高2~3℃。在原来的草苫上面再覆盖一层薄膜,增温效果更好。 二、大棚周围熏烟 寒流到来之前,在大棚周围点火熏烟,可防止大棚周围的热量向高空辐射,减少热量的散失。 三、经常打扫、擦洗棚膜 经常打扫和擦洗棚膜,把薄膜上面的灰尘和污物及积雪及时…  相似文献   

11.
大棚西瓜移栽后管理主要是创造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1缓苗期瓜苗定植后缓苗期一般5~7天,此阶段以提高地温为主,密闭大棚和小拱棚,要求棚内白天气温不高于32℃,地温保持15℃以上,促使瓜苗早发新根。早春夜间温度低或遇到连阴低温天气,要采取保温措施,夜间棚内气温低于10℃时,小拱棚上可再加一层薄膜或草苫。要及时清理棚膜上灰尘,增加光照。缓苗后10天左右,若墒情不足可选在晴天上午浇一次跑马水,促使扎根。2伸蔓期缓苗后瓜苗进入伸蔓期,此期白天气温要保持在23~28℃,超过30℃开始放风。…  相似文献   

12.
早春气温低 ,地温也低 ,晴天少 ,阴雨天多 ,这时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增温比较困难 ,蔬菜生长缓慢 ,叶色差容易发黄 ,这主要是低温的原因。采取下列措施可适当提高大棚温度。1 采取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可以适当增加地温 2~ 4℃。土地整平以后 ,进行地膜覆盖前一定要灌足水份 ,  相似文献   

13.
南通地区地处长江人海口.本地区大棚西瓜早春栽培一般于1月中旬播种。1月份气温较低,正常年份1月中旬平均气温4℃,日均最低气温-4℃.日均最高气温11℃。1—2月份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单靠太阳光增温育苗很难成功。因此.本地区农户多采用简易竹环大棚、运用电加温线增温.并用多层薄膜覆盖保温来培育早期壮苗。该育苗方法具有育苗期早、成苗率高、苗体健壮的特点。非常适合1家1户为单位的育苗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王新文 《蔬菜》1999,(10):7-8
利用冬暖式大棚栽培越冬茬茄子一般在白露至秋分播种,小雪至大雪定植,大寒至立春进入采果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其中抓好定植后的管理是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一、缓苗期管理茄子是喜温性作物,定植后地温偏低是影响其生长发青的主要出素。因此,在管理上要以提高棚温为重点。定植后15天内,要使棚温达到30~32℃以上,以利提高棚内地温,促进发根缓苗。午间要开顶窗通风,且时间宜短不宜长。不能放门风,更不可放底风。要进行地膜覆盖,对垄沟要进行中耕松土,以增温、保墒,一般不浇水。要早揭晓盖草苫,使棚内夜间气温不低于1…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大棚草莓花期冻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和 《落叶果树》1992,24(1):37-37
烟台市大棚草莓栽培,近年已达到1500余亩,1991年因花期冻害损失较重,为此我们在烟台市的芝罘区、牟平县、莱阳市等地进行了花期冻害的原因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并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一、大棚草莓花期冻害的原因 调查中发现,受冻花多为3月上旬开放的花(棚内平均气温10℃以上),开花后又出现春寒,在棚内增温效果不好情况下,花期温度降至0℃以下时就会使花托变黑,发生冻害。一般花期最低温度应不低于5℃。特别是保温差的简易大棚,受外界气温影响,加上不注意花前放风降温,就会造成草莓提早开花,花后遇寒流气温骤降,就很容易发生冻害。调…  相似文献   

16.
大棚蔬菜生产在武汉城市菜篮子工程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对武汉1951~2016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2014~2015年冬季大棚小气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汉1月平均气温为3.5℃,冬季46%的天数为阴天,40%为晴天,不利于大棚内温度升高,但在大棚设施环境条件下,武汉1月白昼温度晴天、阴天分别比棚外提高11.4℃和4.9℃,能满足半耐寒性蔬菜正常生长。武汉初春冷空气活动频繁,50%的年份稳定通过10℃的时间在3月下旬及之后,晴天少、阴雨天气多,大棚升温难,难以满足喜温蔬菜生产的温度条件;秋季秋高气爽,75%以上的年份入冬时间在11月16日之后,且晴天多、阴天少,对大棚升温有利,适合发展秋延大棚蔬菜生产。建议调整大棚蔬菜生产结构,减少春季喜温蔬菜比重,增加秋延茄果类蔬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7.
张士泉  张路 《蔬菜》2003,(12):37-37
冬季大棚种一茬扁豆,每667m2稳产1 500 kg,早春豆角类蔬菜缺市时上市,可卖高价。根据市场需求,一般选用天星红扁豆、上海大刀青、无锡红镶边绿扁豆等品种。12月中旬播种,大钵育苗,移栽前施足有基肥,提高棚内地温,3月上中旬移栽,行距1~1.3m,株距50~60 cm。缓苗前期内温度保持在28~30 ℃,缓苗后降至25~28 ℃,超过30 ℃时通风,低于20 ℃时闭棚,外界气温连续3 d最高温度在25 ℃左右、平均气温接近20 ℃时撤棚膜。开花后20 d左右,荚果成熟度达70 %时采收,每采收1次补施1次稀粪水,其他管理同常规栽培。大棚种扁豆缺市卖好价@张士泉$江苏省滨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瓜甜瓜》2005,(2):53-53
大棚里种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于是有些菜农就以为“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到大棚里选留菜种。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大棚里的蔬菜生长期温度与外界自然温度不大一致,大棚里的蔬菜抗逆性差,授粉程度低,种子成熟度不高。由于大棚面积有限,常年育苗,不易调换茬口,随种子、土壤传播的病原菌会周而复始地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9.
(三)黄瓜栽培技术黄瓜是立体栽培套种的第三茬蔬菜。在移栽芹菜同时,在芹菜哇埂上开好黄瓜定植沟,看气温、地温情况及时定植黄瓜。6月10日左右开始摘瓜,套种的黄瓜的盛果期正是一般春季大棚,黄瓜生产的后期,此时露地直播黄瓜还未下来。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提供了花椰菜、莴笋等喜冷冻蔬菜育苗,不需要阳畦或改良阳畦培育。仅借用冬闲大棚,增设简易自控电热温床,掌握适温低限节能技术,在1月中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其苗龄比阳畦常规苗缩短65—80天,每亩成苗节支69元。试验证明菜花、莴笋苗期适温低限范围,地温在13-18℃;气温在8-25℃的环境下,能在短期内培育出适龄壮苗,增产幅度在15—50%之间。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花椰菜,莴笋育苗冬季长时间占用育苗设备的问题,而且技术易掌握,在京郊试用,效果显著,深受菜农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