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冬小麦的生长及水分利用特点,依据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6年冬小麦生育期物候观测资料,建立了估算水分适宜性的水分适宜度模式,分析了天水市冬小麦生长期间的水分适宜性。[结果]水分适宜度模型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冬小麦的水分适宜性动态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从1981~2006年,冬小麦冬前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上升明显,以每10年0.02的速度上升;越冬期的水分适宜度逐年降低,以每10年0.01的速度下降。[结论]冬小麦的越冬期和拔节生长阶段水分的适宜性最好,旺盛生长阶段的水分适宜性最差。  相似文献   

2.
陇东地区苹果生产水分适宜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陇东地区水分对苹果生长的水分适宜性特征。【方法】运用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4~2006年)和平凉农业气象观测站(2004~2006年)的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及两地气象站197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Penma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对苹果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估算,建立估算水分利用程度的水分适宜度模型,并分析西峰地区苹果产量与水分适宜度的相关性。【结果】陇东地区苹果的水分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水分适宜度均在0.50以上,川区(崆峒)的水分条件优于塬区(西峰),苹果初始生长期及成熟后期的水分适宜性逐年代下降,但旺盛生长期变化不大;水分适宜度与苹果产量相关性最显著的时期为初始生长期,其次为旺盛生长期,果实成熟后水分适宜度对来年苹果产量影响较小。【结论】建立了水分适宜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陇东地区苹果的水分适宜性进行评价,从而为当地的苹果种植区划及科学灌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陇东南旱作区大樱桃气候适宜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陇东南旱作区大樱桃的气候适宜性,为当地大樱桃种植区划及推广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陇东南大樱桃主产区天水市各地2004-2006年物候资料及1990-2008年气象资料,建立估算大樱桃温度、降水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对大樱桃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估,并分析大樱桃不同生育期气候适宜度与气候产量的相关性。【结果】陇东南旱作区天水市种植大樱桃温度适宜度较好的是河谷区和渭北区;降水适宜度较高的为关山区和河谷区。温度对气候产量影响的显著时期为花期和萌芽期;降水影响气候产量的极显著时期为果实膨大期,其次为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天水市河谷区大樱桃种植的综合适宜性最高,多年平均综合气候适宜度为0.66;其次是渭北区,多年平均综合气候适宜度为0.57;关山区最低,多年平均综合气候适宜度为0.40。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对天水市大樱桃种植影响表现为,河谷区综合气候适宜度为上升趋势,渭北区变化不大,而关山区有所降低。【结论】天水市除关山区种植大樱桃有低温冻害的风险,综合适宜度较低外,其余各地均可栽培大樱桃,最适宜栽培区为秦州、麦积的藉渭河谷地,但应警惕大樱桃花期寒潮、强降温及晚霜冻的影响,加强对春季低温冻害的防范。  相似文献   

4.
昆明蚕豆气候因子适宜性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昆明蚕豆气候因子适宜性。[方法]该研究结合昆明蚕豆生理生态特征,建立了温度、降水和日照对蚕豆生长发育的适宜度模型,进而分析气象条件的适宜程度。[结果]多年平均气候条件下,在蚕豆整个生育期内,温度和日照适宜度总体较高,降水适宜度较低,开花结荚期温度较低和降水不足是蚕豆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对2013年蚕豆气象因子适宜度分析表明,2013年蚕豆温度适宜度和日照适宜度总体较高。降水适宜度除苗期在0.6以上外,其余生育期的水分适宜度都较低。[结论]2013年蚕豆在整个生育期中综合气象条件为中等偏上水平。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能客观反映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可为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简单适用的粮食作物气象适宜度计算模型.[方法]利用2001-2016年山东省郯城县逐日气象资料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发育期及单产资料,采用近年研究中主流气象适宜度模型和该研究自称的主推模型2种模式,分别计算了2001-2016年郯城境内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气象条件适宜度,并对比分析了2种模式下气象条件适宜度与气象产量的相关性.[结果]主流模型较主推模型计算出的气象适宜度普遍偏低;水稻生长发育气象适宜度计算中,主推模型表现较好;小麦生长发育气象适宜度计算中,2种模式均表现欠佳;玉米生长发育气象适宜度计算中,主流模型表现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35年吉林省玉米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吉林省50个气象站1981~2015年的气象数据及玉米产量数据,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吉林省分区域玉米逐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气候适宜度模型,并利用加权分析法计算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的单要素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各区域基本是日照时数适宜度最高,其次是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最低;并进期多数情况下温度适宜度最高,降水适宜度仍然最低;而生殖生长期日照时数适宜度最高,温度和降水适宜度不同区域不同年份高低不定。因此,水分是影响吉林省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关键气象因子。各时期降水适宜度均呈西低东高的特点,导致气候适宜度基本也是西低东高。气候适宜度在各区域生殖生长期以及东部的并进期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其他各生育时期各区域均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格尔木地区适宜枸杞种植的气象条件及其栽培技术要点。[方法]以宁杞1号为试验品种,根据格尔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0~2011年对科技示范户种植园的观测资料以及对应的气象资料,对该地区枸杞种植的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宜种植枸杞的气象条件和范围,并根据适宜性分析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结果]格尔木地区枸杞全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467.6 h,日照百分率69%,光能资源丰富,可满足枸杞生长发育需要。自然降水不能满足枸杞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应采用灌溉方式解决补给矛盾。枸杞整形修剪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春季修剪注意留好夏果枝,盛果期注意结果与生长的平衡。[结论]该研究可为格尔木地区枸杞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汪清县气象局观测站自1960年到2019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玉米物候观测资料,对汪清地区玉米气候适宜度展开分析,主要从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光照适宜度方面分析,最后进行玉米气候适宜度的评价,发现汪清地区玉米温度适宜度呈现升高的趋势;水分条件能够较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各生育阶段,水分适宜度年际间波动较大,但均呈平稳趋势;光照条件较适宜玉米生长。并且利用分析结论开展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葫芦河流域西芹产业带为例,分析总结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要点。[方法]根据西吉国家基本站与葫芦河流域3个区域自动站资料,结合西芹生物量和发育期观测,建立西芹生长和气象要素回归方程,分析总结了西芹生长期气象指标、西芹气象灾害指标及气象服务工作要点。[结果]春季低温对西芹播种期、出苗期的影响北部大于南部,要求偏北区域适当晚播。从南往北4个地区西芹适宜出苗期从4月中旬~5月中旬依次相差10d左右;正常气候条件下,受26℃以上高温影响,硝河以南7月中旬后不适宜西芹生长,要求葫芦河流域西芹产业带重心向北倾斜;西芹外叶生长期出现的冰雹对产量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气象服务于农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袁雅萍  蒲金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93-17595
运用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8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麦积国家基本气象站同时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28年气温升高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08年天水年平均气温以0.04℃/a的线性趋势上升,其中升温幅度最大的为春季,最小的为夏季。受气温升高的影响,冬小麦全生育期温度适宜性逐年代变好,拔节期~抽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温度适宜度线性上升明显。冬小麦返青以后,各生育期提前比较明显,起身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分别以0.97、0.50、0.40、0.36d/a的速度提前。全生育期天数以O.59d/a的速度减少,1988~2008年全生育期减少了20d。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间隔日数分别以0.57、0.16d/a的速度减少。冬小麦生育期天数减少,有利于气候资源的充分利用,但也增加了生长后期的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11.
朱凤云  杨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91-4492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叶面肥PBO在杏树上的增产效果。[方法]2004~2007年于杏树花前1周、新梢长出7~8片叶、6月初、7月中旬各喷施1次150~300倍液的PBO,喷洒清水为对照。[结果]与不喷施PBO对照比较,喷施4次PBO的杏树,4年平均短果枝率比对照提高25.1个百分点,成花率提高34.4个百分点,坐果率提高21.0个百分点,单果重提高18.8 g,优质果率提高15.9个百分点;4年平均每株产量提高7.86 kg,平均每公顷产量提高12 900 kg,增产260.8%,增产效果显著。[结论]杏树喷施PBO可抑制新梢的旺长,增加贮藏营养积累,增强保水力,提高短果枝率比例,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提高成花率、坐果率和单果重,是取代环剥、扭梢和多效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野古草水淹后恢复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娅  曾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12-10114
[目的]探究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水淹处理后不同恢复生长期的生长差异。[方法]通过设置对照、水淹根部(植株置于水中,仅地下部分被淹没)和水淹2 m(植株置于水中,顶部距水面2 m)3个水淹深度以及40、60、90 d 3个水淹时间,观察了野古草在出水后不同恢复生长期的生长情况。[结果]短期水淹后,野古草在整个恢复生长期的分蘖数保持不变。90 d的长期水淹后,其分蘖数在恢复生长初期迅速增加,且分蘖数增加速率都高于对照植株,在恢复生长后期生长速率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植株。长时间的水淹会使野古草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减少,但在出水后的整个恢复生长期地上部分生物量会迅速增加。[结论]野古草植株在水淹后仍可进行恢复生长,长时间水淹后其生长在恢复生长初期表现更明显,说明该物种对水淹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供水条件下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方法]滴灌水量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设置:高水5 250 m3/hm2、适水3 750 m3/hm2、少水2 250 m3/hm2和亏水750 m3/hm2;灌水次数与灌水定额根据小麦生育期需水特点、湿润层大小和地区气候特征设定,全期共滴灌7水。[结果]春小麦株高直线增长期在拔节中期~扬花期,高秆品种(新春19)此期较长且增长速率较大。滴灌小麦的分蘖高峰期在拔节前后,LAI高峰期均在孕穗~扬花期,主茎绿叶数在孕穗期达最大数目。滴灌供水不足造成个体生育期提前,株高降低,LAI高峰期前移,且最高LAI值降低,个体营养体弱小;过量滴灌造成生育期延迟,群体LAI过高,麦株营养生长过旺,影响穗部发育,影响产量;适量滴灌春小麦个体生长稳健,产量节构优化,产量高。[结论]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滴灌水量反应有差异,矮秆品种新春22受水分调控较大,故应注意保证适量供水以确保高产。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冬小麦作物需水量近45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冬小麦生态需水量随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利用1961~2005年山西冬小麦产区各县的气象资料和区域各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根据区域冬小麦物候规律将山西冬小麦区分为5个区域,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结合作物系数,分别计算5个区的冬小麦作物需水量,并结合同期降水量,分析各发育期冬小麦作物的需水、缺水变化规律,需水、缺水年际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山西冬小麦各区域作物需水量在436.1~446.0 mm之间,表现出由轻旱-干旱-重旱区域作物需水量逐渐增加的趋势 以抽穗~灌浆期需水强度最大,冬前分蘖期和春季的拔节~灌浆期需水最为关键 生态缺水量平均为260 mm,缺水率在60%以上 各生育期返青~拔节期缺水率最大 气候变暖背景下,区域冬小麦生态需水量基本表现出下降趋势,而生态缺水率呈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需水量下降比较明显,缺水率则较小,从90年代开始随着暖干化趋势明显,作物缺水率也日益严重。[结论]抓好关键期水分利用、优化灌溉制度对提高冬小麦产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下不同类型野生杏光合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田间栽培收集于新疆伊犁地区的野生甜仁杏1号、野生甜仁杏2号、野生苦仁杏1号和野生苦仁杏2号等4种类型天山野生杏的2年生树苗为材料,持续26 d的田间自然干旱胁迫处理,研究野生杏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特征。【方法】对二年生野杏苗水分胁迫处理第5和26 d测定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Gs),细胞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并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取样分析水势、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等参数。【结果】水势与膜透性的适应性变化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水分胁迫第26 d净光合速率在胁迫初期的基础上下降幅度在不同类型之间有差异,下降幅度依次为:甜仁杏1号>甜仁杏2号>苦仁杏1号>苦仁杏2号。【结论】天山野生杏在水分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对净光合速率下降的贡献在类型之间有差异。在野生杏叶绿素a/b比值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与净光合速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半干旱区径流聚集工程技术下人工云杉林木的发育状况及生态环境效应.【方法】在定西市安定区对漏斗式聚流抗种植的云杉×沙棘混交林和燕尾式聚流坑种植的云杉纯林的土壤水分状况、林木发育状况进行测定.【结果】在年均降水量480mm的条件下,径流聚集工程有效拦蓄了降水径流,保障了林木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云杉×沙棘混交林与云杉纯林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云杉混交林相比,云杉纯林具有较大造林密度和林木蓄积量,具有更高的经营利用价值;而云杉×沙棘混交林具有复层拦蓄,具有更好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效益;在生长期(2005~2014年)年降水量450.9 mm的情况下,云杉纯林与混交林2 m内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为16.91%和12.43%,说明云杉纯林土壤水分适宜性高于混交林,具备更好的土壤水分条件.【结论】半干旱区漏斗式聚流坑和燕尾式鱼鳞坑径流聚集工程效果显著;在节水工程实施中云杉纯林和云杉×沙棘混效林均表现出了较高适宜性和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付国赞  张庆瑞  梁臣  程志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82-15984
[目的]保证豫西黄土丘陵旱坡地仁用杏树优质高产,提高种植农户经济效益。[方法]用8种中药材与3种仁用杏设计立体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仁用杏树生长、开花结果、病虫害危害及中药材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同一仁用杏品种,中药材丹参、半夏对其生长和发育影响较弱,王不留行、圆叶锦葵对其生长和发育胁迫明显。同一种中药材品种,对仁用杏超仁的生长胁迫效应较弱,对一窝蜂的生长胁迫较强,龙王帽居中;对一窝蜂的生育指标降低幅度较小,对龙王帽的生育指标降低幅度较大,超仁居中。立体种植模式的中药材随仁用杏园郁闭度增大,其植株重及药材产量逐渐下降,多数中药材品种在郁闭度0.5以下生长良好,半夏在郁闭度0.6以下生长和产量不受影响。[结论]仁用杏、中药材立体种植组合应选择长势较强的仁用杏品种和植株矮小的中药材品种进行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对焉耆盆地籽瓜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研究了焉耆盆地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对籽瓜产量、鲜瓜重和出籽率影响,并计算各生育期的需水量。[结果]2012、2013、2014年,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的籽瓜产量差异均较显著,尤其2012和2013年达到极显著水平。2012年灌水次数处理对籽瓜产量有显著影响。灌水次数对鲜瓜重有显著影响,而灌水量对其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进一步说明灌水量对鲜瓜重的影响极大,而籽瓜出籽率在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次数下表现均不显著。籽瓜产量与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籽瓜全生育期最佳需水量为3 600 m~3/hm~2,最佳灌水次数8次左右。当全生育期供水量小于3 600 m3/hm~2时,籽瓜产量随耗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全生育期供水量大于3 600 m3/hm~2,产量不增反降。籽瓜各生育期需水量中,苗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6.8%,开花坐果期占26.9%,果实膨大期占38.2%,成熟期占18.1%。[结论]该研究为掌握籽瓜的需水规律,充分分配并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