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生活在城市高楼大厦当中,闲暇之余人们普遍向往进入旅游景区旅游,而这也对旅游景区园林绿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将旅游景区园林绿化工作充分做好,是实现旅游景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本文阐述了旅游景区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旅游景区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广州市海珠湿地核心区—"花溪景区"内植物种类及其配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景区内植物种类共140种,隶属于67科,其中乔木38种,灌木43种,地被植物27种,湿生、水生植物32种。陆生植物群落多以常绿阔叶群落和落叶阔叶群落为主,水生植物群落以挺水植物为主。植物配置主要有乔木+地被植物结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结构、乔木+灌木+水生植物结构、乔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结构、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结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模式,配置手法上多采用孤植、片植、丛植、群植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旅游景区绿化的覆盖率或绿化特色也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同时,也成为景区获得游客好评缺一不可的标准。但是旅游景区的园林绿化工程在不断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队伍忽视设计图及绿化成活率,绿化工程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绿化工程项目考评体系缺乏等。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阐述了完善当前旅游景区园林绿化工程的策略,希望各大旅游景区能采用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天竺山景区中园林绿化建设的体会总结,提高自己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古隆中景区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隆中景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隐居十年的地方 ,著名的“隆中对”、“三顾茅庐”的发生地 ,属于国家级“4A”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植物生长茂盛 ,品种繁多 ,春花秋实 ,四季景色宜人。为了解景区的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 ,对园林绿化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我们对古隆中的植物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调查。1 古隆中景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古隆中景区位于襄樊市城西 1 3km处 ,主景区面积约 1 2km2 ,主峰隆中山顶海拔30 6m ,森林覆盖率 6 5% ,植被覆盖度 90 %以上。这里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  相似文献   

6.
王俊祺 《现代园艺》2014,(20):144-144
在环境逐渐改善的今日,城市的景色也在逐步提高,在城市内的景区尤为明显。目前在杭州的景区内,绝大部分公园的环境布置都采用了花坛、花境、园林小品及摆花的形式,本文通过对杭州西湖景区的各类花境、摆花小品、花坛等环境布置的手法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布置的形式、手法、经济等方面进行考虑,将环境布置手法的应用到更广泛的范围中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西晋中和顺县爱情山景区地被植物的现状调查,简要分析了本景区现有地被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对今后本景区建设中地被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思路,也为本景区整体园林景观特色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玄武湖景区植保工作现状,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景区植保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郭锦 《现代园艺》2014,(8):157-157
针对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作用,进而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景观中配置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园艺》2019,(23):140-142
海绵城市是针对城市中的雨洪管理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指现代城市建设应该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以及维持生态平衡能力的功能。然而,目前将"海绵"理念应用到村落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景区村庄"这一新的概念,更是缺乏对其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构建和实际案例的应用。基于此,阐明景区村庄的由来及含义,分析景区村庄中为何要引入"海绵"理念,同时探讨海绵型景区村庄的海绵体空间类型与有效建设途径,最后以实际案例作为引证,为我国现代化景区村庄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原生态景观是旅游景区最宝贵的资源,若能合理地利用到旅游景区设计中,将为景区带来较好的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原生态景观在景区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园林绿地的不断增多,园林废弃物产量日渐增大,继续采用传统的简单处理方式,不但会加大财政负担,更会带来极大的生态环境压力。通过将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园林废弃物引发的环境问题,还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通过全面调研其日常的园林废弃物实际情况,从产量、来源及组成成分等方面进行调查,并统计出园林废弃物产生的数量、种类等数据,以期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3.
红色旅游景区不仅要弘扬红色人文景观,还要重视绿色自然景观的营造。对植物景观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营造植物景观,充分发挥植物功能的重要前提。从园林植物美学特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理论及方法、红色旅游景区园林植物景观研究、园林植物五感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力求为红色旅游景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提供可行性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郑小明 《现代园艺》2021,(6):108-109
园林绿化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需要利用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使植物多样化,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就地被植物的分类、特点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地被植物的应用原则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结合徐州市龙腰山景区的地理位置,从而对其建设规划进行分析,分别从建设目标和原则、功能分区、植物的原则等角度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龙腰山景区的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休闲场所。  相似文献   

16.
地被植物因其观赏性强,生长周期短,能够起到固土护坡、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地被植物分类广泛,也使得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有着诸多的原则和形式。本文就从地被植物的定义和分类出发,首先对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其次从园林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原则、形式以及应用策略出发,探讨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对园林绿化中更好地选择地被植物形成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工程中大量栽植了多种地被植物。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地被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形式进行论述,拓展了地被植物的选择范围和应用形式,提高了园林景观的整体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竹子的研究大多着重于材料学方向,对于竹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本文着力于研究竹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总结了与竹相关的主要旅游开发项目,浅析竹在旅游景区中应用的发展趋势,使竹更多更广地运用于旅游景区的建设中,让游客更能体验竹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概述地被植物的类型、园林绿化应用特点,分析豫南地区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发展和应用地被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君  朱玲 《中国园艺文摘》2013,(11):108-109,F0003
草花是提高绿地景观色彩变化和丰富植物群落的一种有效种植形式,是地被植物栽植的一种自然形式,应用草花色彩亮丽、品种繁多、合理搭配成片的特点,达到丰富景观层次,进行生态园林建设。结合明孝陵景区的景观特点,运用不同的草花品种特点,从而达到适宜明孝陵景区特点的景观效果,营造明孝陵景区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