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既需要学习西方景观思潮的先进经验,也需要深入挖掘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精髓,寻找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继承古典艺术精神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重要景观要素,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设计一直受到园林设计师的广泛关注。从技术手段、水景形式以及植物造景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设计,以期为现代园林的水体设计提供借鉴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园林有着独特而又精湛的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时下欧美等西方园林设计统领着整个风景园林设计界,临国日本的造园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而有着如此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在这一股股国际浪潮中渐渐被忽视,作为传统文化高度表达的中国传统园林面临同样的境遇。我国传统园林如何与现代设计结合?如何运用创新的手法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急需当代风景园林师深刻反思。从若干问题出发,探讨继承并传承我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以期继承传统园林之思想和技艺。  相似文献   

4.
殷武 《花卉》2015,(13):45-46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地域特征是其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延续到了中国现代的风景园林和西方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本文以江西省的风景园林为例,来分析地域特征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规划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曹雪芹用文字建构出的古典园林形象,园内集合了各类园林风格,在景观处理上力求"天然图画",在山、水、建筑、植物的景观布局方面都各具特色,堪称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设计特征以及建设理念等,提出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中的发展与应用的措施,以期在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结合借鉴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理念,让现代风景园林建设获得进一步发展,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一片和谐自然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7.
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中,色彩景观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色彩鲜明的景观容易吸引游人的眼球,增强人的视觉分享能力,丰富人的心里的美感效应。因此,色彩景观的设计能够体现设计者的风格,使风景园林建设的别具一格。本文就园林中色彩景观设计中的色彩搭配与造型配置的艺术特色、手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古典园林是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配置不可缺少。植物景观配置不仅能表现古典园林的生机,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分析这些文化意蕴,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弘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9.
莫玉秀 《现代园艺》2019,(11):106-107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广西古典园林是非常有特色的景观,其设计理念推动了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主要对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并分析广西古典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启示,以推动我国园林设计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实现"绿色城市"建设目标,近些年城市风景园林数量也不断增多。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园林景色,发挥园林的生态效应,突出风景园林工程的价值。基于此,首先提出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含义与意义,分析景观生态设计原则,进而探究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现代景观设计汲取营养和挖掘内涵的重要宝库。以北京大观园酒店庭院景观设计为例,来分析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及空间处理手法,并与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特性——大众公共活动空间的特性相结合,从而营造既符合现代都市居民的需求,又亲近自然的多元化景观空间。这有助于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标志性景观的创建,从而避免因盲目模仿而产生的雷同作品。  相似文献   

12.
史文倩 《中国园艺文摘》2013,(6):121-124,F0004
"新中式"景观是现代景观设计风格中的一种,是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的一种新型设计手法。它不仅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邂逅、碰撞的结晶,更是人们在崇尚异国文化后,心灵得以回归,转而皈依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成果。通过对河南鲁山田园大汤山温泉度假项目景观设计的分析,从理念及设计手法等多方面入手,力图对"新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城市景观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其中彰显的符号特色、文化内涵直接影响城市形象。通过分析"食用菌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指出合理应用"食用菌符号",有助于优化城市景观设计体系,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提出合理提取"食用菌符号"元素,丰富"食用菌符号"的功能等应用策略,提升城市景观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趋势的调查、优势分析及现状调查,综合论述如何在现代景观风潮中创造具有中华民族风韵的景观作品:将中式景观特色整合并加以提炼出的"新中式"建筑风格、小品、铺装等景观元素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当中,因地制宜地布置在居住区的各个功能分区中并赋予实用功能,坚持以绿色生态思想为根本、低碳设计等设计原则,通过构思和合理布局,将文化内涵、历史文脉及意境设计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5.
始建于16世纪初的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建园之初,文徵明曾多次作有拙政园图。从文氏《王氏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卅一图》探析明代拙政园的原貌,可以了解到明代江南文人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和"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深邃意境。对当代园林景观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As the world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and as global urbanization continues to unfold, our ecosystems and landscapes will be increasingly domesticated and designed.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sustainable landscap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and imperative tasks for scientists and stakeholders of all sorts. To accomplish this task, 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an and must play a critical role. Landscape architects intentionally modify and create landscapes, and their imprints and influences are pervasive and profound, far beyond the physical limits of the designed landscapes.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disciplinary enterprise that integrates the science and art of studying and influe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the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landscape ecology are directly relevant to sustainability. However, neither landscape ecology n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likely to achieve its expected goal if they are not truly integrated to produce a sustainabl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unity of man with nature” and its associated design principles can provide useful guidelines for this integration as well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e discuss several principles and models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cluding “unity of man with nature” philosophy, “peach blossom spring” ideal, “world-in-a-pot” model, and Feng–Shui theor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lthough differences in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and design tradition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ll continue to exist, interactions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under the theme of sustainability. To promote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we urge landscape ecologists to work proactively with landscape architects to integrate pattern–process–scale and holistic perspectives into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17.
王正  邢路生 《中国食用菌》2020,(2):234-236,239
从食用菌景观的设计、食用菌景观色彩、地形地貌、水景设计、生态设计等方面,从设计学的角度讨论了展园的设计方法。将食用菌景观与展园其它景观融入主题文化开展设计,体现了食用菌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独特园林景观和特色文化,展现了城市的形象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杨静 《中国园艺文摘》2012,(7):92-94,100
目前国内住区景观设计中多元化的设计风格,使得中国本土设计文化受到巨大冲击。为促进中国园林景观设计文脉的延续,以上海临港书院景观设计案例为载体,初步探索如何运用"新中式"风格来设计文化生态型的居住社区,如何围绕地域文化风格特色来进行设计定位,将当地文化、中国古典园林手法、现代审美艺术相互融合,塑造一个具有中式风格、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的住区景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吉祥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清 《北方园艺》2012,(4):92-95
中国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赋予植物一定的文化寓意,从而表达某种吉祥意愿。因此,加强对中国传统吉祥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有利于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进一步把握及提高植物造景水平。在中国传统吉祥植物资源归纳及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传统吉祥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手段及形式,探讨了其对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从田园城市概念产生的背景、田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对国内外城市规划中的影响、成都建设田园城市所具备的条件这4个方面阐述了田园城市在“成都·世界田园城市”意境规划设计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分析,总结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成都建设城市规划中的美学价值:可形成大面积的绿色视野,营造成都独特的休闲文化气息,构建田园意象、自然文化景观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