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无花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在其栽培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威海市充分发挥气候、土地、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使威海无花果产业得以迅猛发展,逐步成为一个对果农致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的支柱产业。笔者分析了威海市无花果的栽培历史、产业发展和加工销售现状,指出了无花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品种结构、制订完善标准、加强产后处理、推广设施栽培、鼓励休闲农业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以期为威海市无花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无花果在我国虽已有千余年栽培历史,但集约栽培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基本上处于宅旁园地零星种植的状况,近几年才应消费者需求开始进入到真正的商品化生产阶段。作为典型的特色农业,如何加快无花果产业发展呢?无花果的"特色"无花果的特色首先在于其营养和保健价值,这是无花果产业化的基础。无花果不仅味美可口、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丰富。无花果的果实柔软甘甜、性味甘平、无毒,主开胃,止泻痢,治五痔、咽喉痛、脱肛、便秘等症;还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降血压、助消化等功效。研究还表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是古中国和西域交流的主要通道,古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不仅走向了世界,还带回了十分丰富的西域文明,特别是古代中国前所未见的几种西域农作物——丝绸之路开辟后,葡萄的广泛种植引起了葡萄酒的流行和人们对葡萄纹饰的喜爱;石榴传入后主要用于食用和观赏,它被赋予了吉祥的象征,而且还出现在很多诗歌中;我国的西瓜产量也已跃居世界第一。这三种水果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它们的广泛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国的物种资源,而且改善了中国人的饮食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5,(9):114-117
主要论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别,以及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的战略目标等研究领域。从广义上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和积淀,逐渐发展成各国之间进行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的渠道,新丝绸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伸与发展。在战略上以经贸活动为主,多维度推进,打造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5.
<正>花果真的是不开花就会结果吗?不,它有花。无花果属桑科,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其小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在我国虽已有千余年栽培历史,但无花果的集约栽培历史较短,近年来才被作为第三代保健型水果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启了产业化的进程。无花果价值连城无花果药用及营养价值高。无花果被人们称为"抗癌斗士"和"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无花果可食率高,鲜果可食用部分达97%,干果和蜜饯类达100%,其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
无花果是威海最古老的栽培树种之一,也是威海著名的土特产品.威海无花果以庭院栽培为主,尤以威海市区、荣成北部和乳山南部的镇村尤多.90年代中期前后规模化栽培面积快速扩大,现今威海无花果总面积为468公顷,产量0.75万吨.无花果树在北方不能自然越冬,在南方由于降水多而光照寡、昼夜温差小,口味稍淡.  相似文献   

7.
中国无花果业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挺 《世界农业》2002,(7):47-48
无花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公元前2500年,古代埃及浮雕上的图画和古代希伯来经典上已有无花果的记载。无花果原产阿拉伯半岛南部的肥沃地带,后逐渐传播到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和所有的地中海沿岸各国及小亚细亚各地。中国无花果栽培历史已有1000多年,主要分布于新疆的阿图什、库车、疏附、喀什、和田等地,陕西的关中地区及江苏、上海、山东、河南也有分布。一、无花果的药用、食用价值无花果树的果、根、茎、叶均可入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即有“无花果实味甘,微辛平,有小毒,主五痔肿瘤……”的记述。…  相似文献   

8.
王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62-1565
阐述了关隘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分析了丝绸之路上古关隘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问题,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古代关隘文化旅游开发进行一些思考,提出了丝绸之路上古关隘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予以总体定位,策划了丝绸之路古关隘旅游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我国关隘旅游开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700年无花果是埃及人的重要食物。公元前2400~2200年,古代埃及第12王朝时代的墓碑上刻有关于无花果的记载。 我国大约在唐代(618~906年)或唐代以前就有传入,栽培历史也有1000多年。唐代段成式(860年)《酉阳杂俎》中曾描述过:无花果“生长繁茂,无花而实,一月而熟”的特性。明  相似文献   

10.
广东无花果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花果产业在广东地区发展迅速。本文从现有品种、栽培模式、经济效益等方面综述了广东无花果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广东无花果产业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广东无花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威海市草莓、无花果栽培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草莓设施栽培面积近1500公顷,无花果栽培面积近1000公顷,其中设施栽培面积近50公顷,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草莓和无花果栽培基地,近年来威海市农业科学院课题组在乳山市新自然农民专业合作社观光采摘园日光温室内进行草莓套种无花果栽培技术研究试验,11月份~来年4月份采摘草莓,5~10月份采摘无花果,实现周年采摘,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其设施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无花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功能;其栽培适应性广,鲜食、加工均佳,故在欧美和亚洲等国家的果品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在13世纪初引进,因其药理功能多而强,故很快传布全国,但一直限于用作中药材,因此品种一直处于原始、野生、脱化状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纯天然绿色产品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无花果产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无花果为桑科榕属植物,果实营养丰富,兼有食用、药用、食品化工等价值,具有"抗癌斗士"和"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的美誉[1]。无花果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在温暖干热的环境中生长良好[2],可作为庭院、园林绿化树种进行栽植,‘青皮’‘波姬红’等耐寒无花果品种在北方露地进行栽培,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辽宁[3]、吉林等地开始进行无花果的设施栽培,并占据了一定市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无花果产业从小到大,无花果加工产品从单一到丰富,种植面积由2012年不足2万亩到目前的近50万亩,无花果栽培种植遍及全国各省份,品种资源保存110余种。中国无花果产业快速、稳步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无花果产业现状如何?未来又该如何发展?作者采访了数位无花果行业从业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本草纲目》中记载:无花果"味甘平,无毒,主开胃,止泻痢,治五痔,咽喉痛"。无花果原产阿拉伯南部,后传入叙利亚、土耳其等地,目前地中海沿岸诸国栽培最盛。无花果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最新考古证实人类种植无花果的历史已达一万年之久。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长期研究考察推断,无花果正是《圣经-旧约》中"亚当"和"夏娃"偷吃的智慧果;而无花果那美丽宽大的叶片,则自然成为《圣经》里描述的人类第一套服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和静县党的十八届3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不仅为和静县林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云南的食用菌产业如同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样,历史悠久,从原始的上山采到人工栽培,从小背篓经济到出口创汇,从边远山村到繁华都市,千百年来,食用菌作为一种干家万户喜闻乐见的商品广为流通。  相似文献   

18.
<正>一、庭院果树栽培的价值和意义庭院种果树是我国传统的栽培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庭院果树栽培有以下意义:绿化、美化环境;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户收益;保存稀有果树资源,发展名、特、优生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庭院种植果树,美化了生态环境,给人舒适感。要加强对果树的科学管理,促进庭院美化、绿化、香化,使我们的庭院焕然一新。二、庭院果树栽培的原理(一)庭院果树的树种与品种选择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荣成市无花果栽培历史悠久,现已由"小水果"变成人们发家致富的"大产业"[1],近几年栽培发展迅猛,栽培面积及规模不断扩大,但生产上凸显出许多问题,如果农在管理上存在很多误区、市镇两级技术力量薄弱、生产及加工资金缺乏及政策扶持不够等,制约了无花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无花果的生长结果习性及栽培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当前贵州黔南无花果栽培情况来看,无花果栽培比较容易且适用性高,农户明确无花果栽培要点,科学、合理的进行无花果栽培,可以在1a之内多次收获果实,让广大消费者品尝到风味香甜、口感独特的无花果或无花果副食。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无花果栽培为例,从无花果生长结果习性分析展开,就无花果栽培要点予以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农户正确栽培无花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