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能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即可增种一季晚秋作物,又不影响油菜产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多年的试验和生产经验,将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间套作等技术内容进行集成推广。  相似文献   

2.
秋马铃薯稻草覆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包括整地、选种、播种、施肥、覆盖稻草、田间管理等,为秋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四川省秋马铃薯产量,结合四川省秋季的气候生态特点,在表明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技术应用与推广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秋马铃薯种植发育期存在的问题,探讨该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马铃薯植株基部遮光就能结薯的原理,研究成功的一项轻型农业适用技术。试验表明:该项技术操作简便,省工省时,比当地常规栽培每亩净增马铃薯144公斤,增产6.47%。马铃薯的商品率和经济价值较高,每亩节本增效6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是将秸秆还田、免耕和轻型栽培三者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组装形成配套新技术。该技术不仅能使农民增收增效,而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极为显著。与常规马铃薯种植方法相比,该技术省工省力,低成本,生产出的马铃薯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稻田半免耕覆盖栽培是作者引进"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在玉溪市应用过程中,结合当地的气候及生产条件改良的马铃薯轻型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方式大大减少了稻草用量,仅为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用量的1/3,即稻田内的稻草就地利用,不必远距离搬运,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由于稻草、泥土双重覆盖,更有利于增温保湿,改善了出苗环境,使马铃薯出苗快而齐;马铃薯薯块在生长过程中不容易接触阳  相似文献   

7.
四川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技术优势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根据我省土壤、光热、降水和耕作制度等特点,对传统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改革创新的集免耕、稻草覆盖还田、间套作三大技术为一体的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是一项节本增效增收的轻型栽培技术,为了探讨不同施肥量在该项技术中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施肥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王旭春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205-206
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是一项可满足循环农业技术要求的轻型栽培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栽培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是一项可满足循环农业技术要求的轻型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方县大力推广一项新技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技术,即在水稻收割后,通过开沟排湿、整理厢面后,将马铃薯摆放在地表上,然后用稻草覆盖,并进行适量施肥和相应管理,最终完成采摘,本文就此技术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秋马铃薯可于12月份收获作为菜马铃薯上市,效益较好。而采用稻草覆盖免耕种植秋马铃薯不仅省工省时,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可防止稻草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可比翻耕种植增产10%以上。其栽培要点如下。1、选用早熟优良品种秋马铃薯有效生育期短,一般80~90天。因此种薯应选用熟期早、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免耕覆盖稻草栽培马铃薯是21世纪初我国农业技术部门新研发的一种马铃薯栽培新技术,是秸秆还田、免耕和轻型栽培三者的优化组合而形成的配套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 稻茬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当前秋马铃薯生产上一项省工节本、增产高效的新技术。它是在早中稻收获后的茬口田上,采用免耕土表播种,播后施肥再覆盖稻草栽培马铃薯的一种新方法。稻茬田实行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秋马铃薯,具有省工省力省时,保温保湿防渍防草,优化马铃薯生产环境,秸杆还田培肥地力,促进马铃薯及后作增产增收等好处。加快推广对促进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深沟高厢,规范整田。收获水稻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的粮经饲菜兼用作物,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种植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在两熟制稻区增种一季秋马铃薯,是发展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方式。为适应现代农业对生产技术简化、高产、高效的要求,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集成了免耕、稻草覆盖还田、间套作三大技术为一体,有着广阔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粮饲菜兼用的作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只要能遮光就可以正常生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展起来的轻型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一是省工省力.免耕种植不必犁田碎土,收获时只需刨开覆盖稻草就能采收,节省了劳力,一般每667 m2减少用工5~6个,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收获时不伤薯块,提高了马铃薯的商品性和贮藏性.二是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覆盖模式对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草、黑地膜做为秋马铃薯免耕栽培覆盖物,采用4种覆盖模式与无覆盖常规栽培(对照)进行秋马铃薯免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免耕覆盖单层黑地膜后加盖3 cm厚稻草,产量达36 234.85kg·hm-2;总产值达46 105.3元·hm-2,纯收益29 515.3元·hm-2,净增效益率74.98%。  相似文献   

18.
<正>秋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半浅耕栽培模式,是指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稻田和稻草,进行稻草覆盖半浅耕种植秋马铃薯,当年11~12月收马铃薯后,把残留在田间的马铃薯茎叶和半腐烂的稻草直接还田。它是根据达州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我市土壤、光热和耕作制度等特点对传统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减少地下害虫为害、增加经济收入、降低地膜污染、实施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项切实有效地栽培措施。实施免耕栽培技术为元江县秋马铃薯高产栽培和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提供了保障。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收获  相似文献   

20.
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华俊  江芹  董玲  宁志怨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18-10020,10030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获得产量高于16320.52kg/hm^2的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6.255万~7.050万株/hm^2,施用基肥(N∶P∶K含量45%的三元复合肥)1025.4~1211.7kg/hm^2,最适播种期8月17~21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时期,其次是播种密度,最后是基肥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