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铃薯脱毒苗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为全国第三大马铃薯产区。种植面积已达46万hm^2.其中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到全省的1/2。近年来定西市在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方面有了迅猛发展。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具有先进水平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该中心直接用脱毒瓶苗通过无基质栽培(雾培)和基质栽培生产脱毒薯原原种(微型薯)。为了提高微型薯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心围绕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茎尖脱毒、病毒检测、脱毒苗组培快繁、微型薯生产、原种扩繁等种薯生产各环节,开展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探索出了较为经济合理的马铃薯脱毒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植物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在甘蔗快繁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透明硬质塑料盒为培养容器,以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进行甘蔗无糖组织培养。在普通培养条件及高CO_2浓度条件下探讨新型培养容器和基质及CO_2浓度对甘蔗快繁的影响。[结果]无糖培养的甘蔗植株株高比常规培养的植株高1.03 cm,差异不显著;无糖培养的植株鲜重比常规培养的重0.73 g,差异显著;无糖培养的甘蔗生根数和根长分别为3.60根和1.08 cm,与常规培养的差异显著。[结论]用无糖培养方式培养的甘蔗组培苗在株高、鲜重、根数和根长等生长指标上优于传统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安县魔芋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因其自然繁殖效率低,用种量大等原因,该优良品种在绵阳市魔芋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种芋严重供应不足的问题。为促进安县魔芋在我市的健康发展,研究了其组培快繁技术。通过对安县花魔芋组培过程中的外植体消毒、增殖培养、微型芋诱导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出较为成熟的安县魔芋组培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4.
杭州天艺园林植物开发有限公司自2007年引进金叶络石后,采用黄泥、泥炭、珍珠岩和泥炭、珍珠岩按比例混合基质扦插快繁,成活率在95%以上,并将快繁金叶络石的技术应用到红叶石楠、络石糸列、六道木糸列、变色火棘、菲白竹、菲黄竹、东方杉、金森女贞、罗成大楠、槟柃等植物的快繁中,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商品化快繁及容器种苗生产技术。已累计繁殖金叶络石200多万株,产值达2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脱毒原种的繁殖系数,降低生产成本,我们采用高倍繁殖方法(也叫快繁技术),加快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所谓快繁技术,即单芽眼切块育苗,再进行顶端扦插培育,一粒微型薯一般可扩繁12株以上,多者达60余株。这种高倍繁殖方法既能扩大繁殖系数,同时也不影响种薯质量。  相似文献   

6.
微型月季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型月季是一种目前流行的微型花卉种质资源,其应用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微型月季的快速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微型月季组培快繁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相结合,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是当前国内外繁育健康种薯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在马铃薯试管苗扩繁、脱毒苗切繁、微型薯规模繁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结果,为新疆马铃薯脱毒种薯良繁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马铃薯离体快繁与微型薯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开展转基因马铃薯再生植株的快繁与微型薯诱导技术的研究,为下游种薯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以不加任何外源激素的MS培养基为最适壮苗增殖培养基。以二步培养法进行微型薯诱导,诱导率较高,即MS 蔗糖8% 琼脂6 g/L的固体培养基上光照培养两周后加入诱薯液体培养基MS 6-BA 4.0 mg/L NAA 0.02 mg/L CCC 500 mg/L 蔗糖8%,结薯率达41.4%。移栽基质选用草炭和珍珠岩以2∶1搭配,优化移栽方法,成活率达80%以上,3月后结薯,微型薯均重3 g。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广西自主选育香蕉品种"桂红蕉1号"的推广应用,针对传统香蕉品种在组培生产过程中变异率高的问题,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开展外植体获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综合比较发现,无害化处理的木薯渣或甘蔗渣与椰糠配比的育苗基质更为理想,在培养最后1代继代苗时,采用聚丙烯袋代替传统培养瓶作为培养容器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该研究表明这一套优化后的快速繁殖技术具有应用于香蕉种苗繁育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茎尖组织培养、脱毒苗切段快繁、微型薯生产、网室温室原原种生产、雾培法微型薯生产、收获保存等方面总结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