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金叶苔草茎尖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增殖、壮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和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0.05 mg/L;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 6-BA 0.05 mg/L+NAA 0.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1 mg/L+ IBA 0.1 mg/L,生根试管苗移人泥炭∶珍珠岩=2∶1的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增殖培养过程中选择光照时间8 h/d、光照强度1 500 lx,生根培养选用大容器育苗,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李艳玲 《现代农业科技》2023,(22):90-92+109
泡桐一般通过埋根来繁殖后代,多次埋根繁殖后泡桐感染丛枝病的概率增大,严重影响泡桐的生长量及材质。利用泡桐茎尖组织培养可以繁殖出大量无毒苗,能加速无性系或有性世代的繁殖,促进优良品种和新品种的繁育。本研究通过对泡桐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 mg/L+KT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或MS+6-BA 1.0 mg/L+KT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2.0 mg/L+NAA 0.2 mg/L+B9 0.5 mg/L;最佳移栽基质为腐殖质土和新蛭石+草炭土(3∶1)。  相似文献   

3.
以红树莓品种海尔特兹和秋福的单芽茎段外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树莓组培快繁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及出瓶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为MS+6-BA 0.1 mg/L时两个红树莓品种的诱导腋芽萌发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海尔特兹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1 mg/L+NAA 0.05 mg/L,秋福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NAA 0.1mg/L。最佳出瓶移栽基质为蛭石、河沙、育苗基质、园土按体积比0.15∶0.15∶0.2∶0.5配制。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优选红千层新萌发的嫩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结果表明:红千层的启动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0.3mg/L最为合适;增殖培养基以改良MS+6-BA0.6mg/L+KT0.2mg/L+NAA0.2mg/L较好;生根培养基以改良1/3MS+NAA0.2mg/L+IBA0.25mg/L+Ac0.15g/L为最佳,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赵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44-1344,1346
采用不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葡萄水仙鳞片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鳞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1.5 mg/L+NAA 0.2~0.4 mg/L;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 mg/L;蛭石是葡萄水仙试管苗最佳的驯化移栽基质,在该基质中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金果榄组织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吲哚-3-丁酸(IBA)、萘乙酸(NAA)、激动素(KT)、赤霉素(GA),研究不同培养基对金果榄试管苗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果榄启动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2,4-D,腋芽诱导率达95.1%;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GA+0.2 mg/L NAA,增殖系数达到16.1;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2 mg/L IBA+0.4 mg/L NAA,30 d时生根率为85.4%,10 d后炼苗移栽到塘泥和河沙(3∶1,体积比)的混合基质中,30 d后移栽成活率可达87.3%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建青黛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顶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顶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6-BA0.2 mg/L+NAA 0.05 mg/L+IBA 0.05 mg/L。  相似文献   

8.
以白桃成熟胚为试验材料,无菌萌发获取试管苗,并筛选出试管苗培养最合适的增殖及生根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白桃试管苗培养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0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增殖系数为3.45。生根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4 MS+IBA 0.0 mg/L+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生根率为82.22%。生根数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NAA 0.0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生根数为5.96。  相似文献   

9.
以欧李幼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2.0mg/L+IBA0.2mg/L;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0.5mg/L+NAA0.5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IAA2.0mg/L+琼脂5.0g/L+糖50 g/L,培养25d,生根率达80%以上。移栽时用灭过菌且通气透水性强的基质为好,移栽成活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牛大力种子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大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牛大力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以芽繁芽途径,比较3种不同种源牛大力种子无菌发芽率、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的表现差异。[结果]以MS+6-BA 0.4 mg/L+NAA 0.2 mg/L为诱导培养基,种子无菌发芽率分别为98.23%、92.13%和95.01%;以改良MS+6-BA 0.6 mg/L+IBA 0.3 mg/L+KT 0.2 mg/L为继代增殖培养基,添加半胱氨酸8 mg/L,FeSO_4·7H_2O加至MS用量的1.2倍,增殖系数分别达5.57、3.20、5.30;以1/2MS+NAA 1.0 mg/L+IBA 1.5 mg/L、1/2MS+NAA 1.0 mg/L+IBA 3.0 mg/L、1/2MS+NAA 1.5 mg/L+IBA 1.0 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分别达78.00%、67.33%、70.33%;生根苗移栽在V黄心土∶V细河沙∶V泥炭土=8∶1∶1基质中培育60 d后,成活率分别达94.00%、85.43%和89.97%。采用控根容器培育大苗,可实现育苗与种植同步。[结论]该研究为牛大力种苗快速繁殖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野生资源,实现人工栽培,以大三叶升麻茎为试验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生根、生根继代培养和试管苗的移栽、定植的研究,建立起野生大三叶升麻无性系。结果表明:MS+BA 0.2 mg/L+2,4-D 2.0~2.5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0 mg/L+GA30.5 mg/L+ZT 0.8 mg/L+NAA 0.1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把不定芽的基部在NAA 4.0mg/L的溶液中处理约5 min,接种到1/3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IBA 0.6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方法;1/3MS+IBA 0.6 mg/L+NAA 0.1 mg/L也是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定植易成活。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大三叶升麻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2.
“早钟6号”枇杷离体胚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早钟6号"枇杷的离体胚为外植体,建立了枇杷试管苗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试管苗茎段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05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4 mg/L+IBA 0.2 mg/L,本研究为枇杷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红叶石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红叶石楠红罗宾的半木质化嫩茎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诱导、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3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最高可达8以上;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IBA 0.2 mg/L。从多种基质配比试验中发现,蛭石∶珍珠岩∶泥炭=5∶3∶2较好,红叶石楠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何首乌嫩茎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何首乌生根培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何首乌生根培养因子的作用大小为培养基〉IBA〉蔗糖〉NAA,诱导何首乌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2mg/L+IBA1.0mg/L+30g/L蔗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东北扁核木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方法]以东北扁核木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NAA和GA3,探讨不同培养基对东北扁核木芽诱导、增殖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IBA浓度对东北扁核木初代培养的启动率影响显著,6-BA浓度和GA3浓度的影响不显著,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IBA浓度、GA3浓度、6-BA浓度;6-BA浓度对其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影响显著,IBA浓度和NAA浓度的影响不显著,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6-BA浓度、IBA浓度、NAA浓度;IBA浓度对其生根培养的生根指数影响显著,NAA浓度的影响不显著,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IBA浓度、NAA浓度。[结论]东北扁核木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0.2 mg/L IBA、MS+1.0 mg/L 6-BA+0.1 mg/L IBA和1/2 MS+2.0 mg/L IBA+0.1 mg/L NAA。  相似文献   

16.
以未萌发的秋福树莓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MS+BA 2.0 mg/L+NAA0.2 mg/L为最佳的分化培养基;MS+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的增殖培养基;1/2MS+IBA 1.0 mg/L+细沙+珍珠岩为较经济、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金线莲组培快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产地金线莲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的筛选,建立不同产地金线莲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金线莲最佳初代培养基分别是,福建永安产地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1.0 mg/L KT,台湾南投产地为MS +3.0 mg/L 6-BA+0.2 mg/L NAA+1.0 mg/L KT,广西玉林产地为MS+4.0 mg/L 6-BA+0.2 mg/L NAA+1.0 mg/L KT;最佳继代培养基分别是,福建永安产地为MS+2.0 mg/L 6-BA +0.2 mg/L NAA,台湾南投产地为MS+3.0 mg/L 6-BA +0.3 mg/L NAA,广西玉林产地为MS +2.0 mg/L 6-BA+0.2 mg/L NAA;在壮苗培养阶段,使用外源添加物蛋白胨后,不同产地金线莲外植体苗的生长状况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最佳生根培养基分别是,福建永安产地为1/2MS +1.5 mg/L NAA +0.5 mg/L IBA+2.0 mg/L ABT1,台湾南投产地为1/2MS +0.5 mg/L NAA+0.5 mg/L IBA,广西玉林产地为1/2MS +0.5 mg/L NAA+1.0 mg/L IBA+1.0 mg/L ABT1,同时添加1.5 g/L Ac;炼苗移栽基质V (蛭石)∶V(泥炭土)=1∶1,移栽生根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菝葜。[方法]以菝葜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1、/2 MS1、/4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菝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式为0.1%升汞消毒9 min。1/2 MS1、/4 MS培养基更有利于菝葜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6-BA对芽丛的增殖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最佳启动培养基为1/2 MS+6-BA 2.0 mg/L+IBA 0.1 mg/L+NA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6-BA 3.0 mg/L+IBA 0.2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 MS+IBA 0.1 mg/L+NAA 1.5 mg/L+活性炭1 000 mg/L,生根率最高,达75%。[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菝葜的组织培养繁殖体系,增加了菝葜的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半枝莲是一种应用范围广使用量大和药效功能多的传统中药,近年研究表明其还具有良好 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添加量对半枝莲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院不同的细胞分裂素和生 长素比例对半枝莲继代培养的影响不同半枝莲继代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IAA 0.2 mg/L,不同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对半枝莲根的生长影响也不同,半枝莲壮苗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 NAA 1.0 mg/L+IBA 0.2 mg/L。  相似文献   

20.
韩德伟  王振龙  关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70-14271
[目的]寻找龟背竹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建立成熟的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龟背竹成年茎段扦插后生成的腋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寻找合适的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并进行生根培养。[结果]确定龟背竹不定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5.0mg/L(单位下同)+ZT0.5+NAA0.1,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3.0+ZT0.3+NAA0.1,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NAA0.2。[结论]为龟背竹工厂化育苗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