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采用tlh和toxR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双重PCR检测,扩增出450 bp和368 bp目的片段。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仅副溶血弧菌可同时扩增出2种基因片段,4株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该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1.660 7×103cfu/mL菌体浓度的副溶血弧菌。说明试验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方法简单、用时短,可用于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快捷、准确、高效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以副溶血弧菌种属特异性基因toxR和毒力因子tdh、trh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及相应TaqMan探针,并在toxR、tdh和trh基因的3个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FAM、HEX、CY5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BHQ1淬灭荧光基团,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建立一种基于Taq Man探针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本试验所建立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达到了10 CFU/m L,重复性试验中每组变异系数均小于1%;检测人工染菌的虾肉和贝类样品时,最低检出限亦达到10 CFU/m L,且整个检测扩增时间大约为1 h。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且耗时短,是高通量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单增李斯特氏菌(LM)和副溶血性弧菌(VP),根据各菌的相关基因设计引物,分别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单增李斯特氏菌溶血素O上的hlyA基因和副溶血性弧菌的热稳定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建立一种MPCR快速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三条特异性扩增片段分别为279bp、243bp和202bp,经DNA测序证明其序列与模板被扩增片段一致。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是引起全球范围的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建立一种能准确鉴别这3种弧菌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groEL基因是包括弧菌属在内的多种细菌检测的分子标记。本研究根据3种弧菌的groEL基因分别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这3种弧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应用多重PCR技术对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能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418、644、192 bp的目的片段。检测其他非目标供试菌时,不出现任何扩增条带。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对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2、102、103CFU/m L。人工染菌水产品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目的细菌,而未染菌组均为阴性。本文通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实现了对这3种弧菌的同时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对水产品中这3种弧菌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tls,SA)耐热核酸酶(nut)基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ST)鞭毛抗原(H1-d)基因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基因,分别设计了三对引物Nuc-F/Nu-R、H1-d—F/H1-d—R和Tdh-F/Tdh-R,预计PCR扩增的DNA片断分别为279bp、202bp和458bp。通过对单个基因PCR和单管多重PCR扩增的特异性、敏感性分析以及对单管多重PCR扩增条件如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dNTP浓度等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单管多重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47.8PgST的基因组DNA.22.7PgSA的基因组DNA和0.3745PgVP的基因组DNA。模拟试验显示最低检测限度为分别为:SA150CFU/反应体系,ST98CFU/反应体系,VP53CFU/反应体系。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东省候鸟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携带的毒力基因、抗生素敏感性和遗传进化特征,收集广东省候鸟粪便,用国标法和toxR基因PCR检测的方法进行分离鉴定获得副溶血性弧菌;通过PCR对毒力基因进行鉴定、用Etset测定MIC值,通过ERIC-PCR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获得122株副溶血性弧菌,这些细菌仅含有tlh(不耐热溶血素基因),而tdh(耐热溶血素基因)与trh(耐热溶血素相关毒素基因)等均为阴性。通过ERIC分群发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与湛江的鹭源菌株和湛江雷州的鹭源菌株具有高度相似性,深圳华侨城湿地菌株分布在3群,与雷州的鹭源相似度较高,为95%;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分离株与深圳华侨城湿地菌株相似度大于75%。广东省候鸟携带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毒力基因携带单一,保持着较高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和35 min条件下检测效果最佳;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对副溶血弧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对其余8种常见的弧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vuA为内标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应激条件下副溶血弧菌热稳定直接溶血素基因tdh的表达量。pvuA和tdh基因的荧光定量PCR融解曲线分析表明,两者均为特异性扩增。尽管相同来源的不同菌株间tdh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的tdh mRNA平均表达量显著高于海产品分离株((57.2比13.8)。在pH4.0、0.5%和8%NaCl应激条件下,临床株ZJ2和海产品分离株FJ14A的tdh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另一海产品分离株KP34在8%NaCl条件下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低pH应激时tdh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不同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tdh mRNA表达差异显著,临床分离株的tdh mRNA表达量总体上高于海产品分离株,副溶血弧菌在不同应激条件下主要表现为tdh mRN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9.
基于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常规PCR检测,副溶血弧菌扩增出大小为368bp的目的片段,其他4种病原细菌均为阴性;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扩增曲线反映了PCR的指数增长阶段和平台阶段;在Tm为85℃,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所制作的标准曲线在2.7×108~2.7×102拷贝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能对副溶血弧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4~5h,较传统方法敏感、操作简单,耗时短,是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快速诊断及食品中针对副溶血弧菌安全检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从目前检测弧菌的9对特异性引物中筛选出分别以溶藻弧菌胶原酶基因、副溶血弧菌fla E基因和创伤弧菌vvh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的3对引物,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准确应用到人工感染的大菱鲆(Psetta maxima)的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法方便快捷,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对上述3种弧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0~2、10~2和10~3 CFU/m L,对水产动物病原弧菌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ASBA)技术,以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为扩增的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可快速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NASBA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NASBA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102 cfu/mL,高于普通PCR方法,而且与其他种属的菌无任何交叉反应.此外,本研究将副溶血弧菌扩增产物采用通用型核酸扩增物快速检测板进行检测,实现了特异性强的快速副溶血弧菌的检测.该方法对仪器要求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副溶血弧菌的现场快速筛查,降低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食品安全,试验利用副溶血弧菌tdh基因建立了可以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恒温环介导扩增(LAMP)方法,并通过添加钙黄绿素实现现场快速判定水产品中是否存在副溶血弧菌,同时利用建立的方法对螃蟹及贝类共40份水产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可达7.92×10~(-3) ng/μL,实时浊度仪观察只有副溶血弧菌扩增出曲线,采用钙黄绿素法观察只有副溶血弧菌的扩增体系见到黄绿色。检测方法初步应用结果显示,从1例板蟹和1例蛤蜊中检测到副溶血弧菌核酸,证实2例水产品中存在副溶血弧菌。说明试验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3.
舟山沿海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与毒力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舟山沿海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我们于2008年3个不同季节,从不同的农贸市场采集贝类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常规培养方法,对舟山沿海贝类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检测,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60份贝类产品中,采用常规的分离培养方法,阳性率为83.33%,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全部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对分离到的5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热溶血素(tdh)基因检测,结果4株tdh阳性。监测结果表明舟山贝类海产品中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基于tlh基因病原副溶血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的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试验以副溶血弧菌特异性tlh基因为分子靶标设计引物,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检测仅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且反应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后呈现明显的绿色阳性反应;而鳗弧菌、河口弧菌、美人鱼弧菌、霍乱弧菌、哈氏弧菌、鱼肠道弧菌这6种对照病原菌均未出现任何扩增条带,且反应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后呈现橙色阴性反应;灵敏度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42 cfu/mL;对人工染菌的9种水产品检测均可获得阳性扩增结果;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1 h左右,较传统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不需昂贵仪器。说明该方法可用于针对副溶血弧菌的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检测及由该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贝类单孢子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基因库中单孢子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贝类单孢子虫的PCR方法。用该方法对单孢子虫模板进行扩增,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44 bp的特异性条带,而对派琴虫、折光马尔太虫、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和拟态弧菌等病原体的扩增结果全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能检测到100 fg的单孢子虫DNA。  相似文献   

16.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hero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是其公认的主要致病因子。本研究根据已发表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M10069)设计引物,以副溶血弧菌SHJLA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编码TDH蛋白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质粒p ET28a(+)中,重组质粒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后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片段长度为576 bp。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tdh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诱导可表达分子量约为27 k Da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对包涵体进行复性,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经过复性后的重组蛋白能够被感染副溶血弧菌SHJLA株的小鼠血清识别。重组蛋白免疫家兔,ELISA检测多抗血清效价在1:256 000以上。将该多抗初步应用于斑点-ELISA(DotELISA)方法的建立,TDH阳性的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检测到阳性斑点,而TDH阴性的副溶血弧菌及其他细菌未检测到特异性斑点。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TDH的蛋白功能,建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免疫学快速诊断方法以及保护性疫苗的研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适于基层单位应用的针对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的特异PCR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基因序列.针对该菌的属特异性基因t1基因进行引物设计,扩增片段大小为449 bp.运用该PCR法可特异性的从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标准株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发表的序列同源性为100%.而经常污染海产品的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茵标准株J-1,铜绿假单胞茵标准株ATCC27853结果均为阴性.该PCR法最低检出菌体DNA量为10-2ng以及最低检出菌数为5.7 × 103 CFU/mL.对临床上送检的35份样品进行菌体DNA PCR方法检测并同时与国标GB/T4789.7-2003中使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比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完全符合,与国标中使用的检测方法相比可大大缩短鉴定时间.因此该PCR法能快速鉴定当前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群,有利于流行病学溯源等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Bank中单孢子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半套式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本研究建立了检测贝类单孢子虫的半套式PCR方法。该方法对单孢子虫模板进行扩增,得到与预期相符的333 bp特异性条带,而对折光马尔太虫、派琴虫、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河弧菌等病原体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最低能检测到0.011 fg单孢子虫质粒DNA。用该半套式PCR对青岛沿海的贝类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从牡蛎和菲律宾蛤仔中分别检出单孢子虫6和8份,提示青岛沿海的养殖贝类中存在单孢子虫感染。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半套式PCR方法可用于贝类单孢子虫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以出现明显清晰斑点者判为阳性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direct heat hemolysin,TDH)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方法。根据棋盘试验,确定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0。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TDH阳性的副溶血弧菌可以呈现明显清晰斑点,而不能产生TDH的副溶血弧菌及其他对照菌(如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斑点显示。该方法与PCR方法的符合率为82.5%。本研究所建立的Dot-ELISA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适合基层和现场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20.
致病性哈氏弧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2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牙鲆及大菱鲆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在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的同时,使用API-ID32E对分离菌做了进一步鉴定;同时,测定了该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比较了2种基因在相似细菌的检测和鉴别能力,结果gyrB基因用于细菌种间鉴定更具优越性.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 1854)的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 Johnson and Shunk 1936).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DNA酶和卵磷脂酶,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以哈氏弧菌溶血素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