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鲍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第1潮,头潮菇如果出得不好,就会影响后潮出菇,进而影响到整个栽培季节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后熟期对头潮菇出菇影响很大,为此,我们就杏鲍菇菌袋后熟期长短对杏鲍菇出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
不同木腐菌菌糠对双孢蘑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来源的木腐菌菌糠,以编织袋为包装材料,采用常压灭菌的方法生产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培养基。测定各种培养基上双孢蘑菇的产量,以及不同菌糠的蛋白质、木质素、纤维素含量,主要培养基的C:N,研究不同菌糠的生产能力。结果表明,以采收过1潮菇的杏鲍菇菌糠产量最高,料层18 kg·m~(-2),产量14.918 kg·m~(-2);平菇菌糠是很好的基质生产料,以采摘过6潮菇的平菇菌糠生产的双孢蘑菇,虽然产量不是最高,但仍比合成料产量高,且具有出菇集中、周期短的优势;双孢蘑菇产量不仅取决于培养料的含氮量和C:N,还取决于培养料中纤维素的含量。以平菇菌糠、采摘过1潮菇的杏鲍菇菌糠、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糠添加5%的麸皮作为栽培培养基,可以生产出具有高产能力的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3.
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菌渣部分替代木屑,试验其对秀珍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菌盖颜色逐渐变浅,菌盖和菌柄的硬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为60%时秀珍菇产量最高,生产收益最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较未添加杏鲍菇菌渣的配方显著增加。杏鲍菇菌渣60%、木屑20%、麦麸18%、碳酸钙1%、白砂糖1%为工厂化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4.
以“白灵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2潮出菇期和出菇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及其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2潮白灵菇出菇早晚、子实体出菇率、商品性能及产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脱袋地埋覆土和双排墙式覆土方式是较理想的2潮菇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杏鲍菇菌渣与废棉的不同配比料栽培草菇,通过对铺料厚度、菌丝生长情况、料温变化、原基出现日期、子实体分布密度、采收日期、菇形(菇的商品性)、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以及杂菌情况等指标观察,结果配方3(80%菌渣+20%废棉)与配方4(纯废棉)比较接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杏鲍菇菌渣、碎稻草和杏鲍菇菌渣、牛粪两种栽培基质,草炭土、黄泥土、石灰和谷壳、黄泥土、石灰两种覆土材料,组合成3种栽培模式,以双孢蘑菇W192为试验品种,通过测定生育期性状、菇体性状及产量等农艺性状的考察结果:菌丝生长时间模式1短于对照,采菇期比对照提前19天;模式1前三潮菇平均产量较高,每平方米达12.57kg,产投比较高,为3.26,但不同潮次间子实体菌柄性状有显著差异,且春菇子实体肉质没有对照紧密。  相似文献   

7.
以杏鲍菇的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分析菌渣对双孢蘑菇产量、子实体农艺性状以及成本利润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与牛粪比例3∶1时双孢蘑菇产量和菇质最好,比稻草栽培和纯菌渣栽培分别提高5.23%和13.36%,且菇体紧实致密,单朵菇平均重35.7 g;纯收入最高的为纯杏鲍菇菌渣,达到42.91元/m2,比对照增加39.8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杏鲍菇菌渣作为猪肚菇的栽培原料,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案及回归统计分析相关因素影响力和交互作用,以产量最大值为响应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是猪肚菇较好的栽培原料,可以通过添加棉籽壳、麦皮和豆粕实现增产效果;猪肚菇最佳的生产配方为杏鲍菇菌渣45%、棉籽壳15%、木屑10%、麦皮23%、玉米粉5%、豆粕2%。  相似文献   

9.
对生产上已采完1潮菇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废菌棒进行及时补充营养L 9(34)正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补营养效果明显好于仅补水的对照.大多数试验配方处理均较对照现蕾和成熟早、生物转化效率和产量高.以2潮菇子实体产量和补液总成本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应用Fuzzy变换进行正交优化分析,得到产量高且成本低的最佳补充营养液配方为:葡萄糖2.5%,蛋白胨0.6%,酵母膏0.2%,KH 2PO 4 0.06%(MgSO 4 * 7H 2O 0.06%).4个营养因素对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次序是: KH 2PO 4>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冬季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菇房内由于温度控制系统的局限性,菇房内上下层温差较大,严重影响了菇架下层产量。试验对常规菇房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没有改造之前的菇房上下菇架间温湿度有差异,改造后具有相对一致性,下层菇床产量基本与上层相当,提高菇的品质和商品性,增加冬季杏鲍菇产量。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03,(1)
“食用菌栽培方法”(专利ZL94 1110 4 6 .X)和“菌蕈栽培技术”(专利申请号95 110 791.7)的关键是 :覆土材料“特种四合土”和培养基添加剂“DK31活化剂”。本专利技术的最大优点 ,是最适宜于杨树菇、杏鲍菇、金福菇、白灵菇、大球盖菇等野生和驯化成功的珍稀菌的人工高产栽培 ,生物转化率12 0 %以上。例如 :以棉子壳主料 1t,应用本专利技术栽培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综合成本约 2 5 0 0元 ,比常规技术提前 1/ 3时间菌丝发满成熟 ,采 3~ 4潮菇 ,产量12 0 0kg左右。鸡腿菇达 15 0 0kg~ 2 0 0 0kg。本专利技术栽培珍稀菌的转让…  相似文献   

12.
木薯秆屑木薯渣营养成分及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启苞 《食用菌》2008,30(2):30-31
以木薯秆屑、木薯渣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培养基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木薯秆屑、木薯渣经过合理搭配,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要求,其中以配方3产量高,品质好;配方1出菇快,第一潮菇产量高,在木薯产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菌包冷刺激强度和转潮养菌时长对秀珍菇产量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的冷刺激时长(0.5、3.0、6.0、10.0 h)和转潮养菌时长(6、12、18、24、30 d)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秀珍菇菌包在8~10℃条件下冷刺激维持6 h,转潮养菌24 d为宜,能满足秀珍菇菌包营养积累,实现秀珍菇高产。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5,(5)
在栽培秀珍菇配方中添加杏鲍菇菌渣替代部分棉子壳,观察其对秀珍菇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可有效替代价格较高的棉子壳,作为秀珍菇生产的栽培原料。随着菌渣比例的提高,秀珍菇发菌期会延长1~3 d,产量也逐渐下降;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发现,试验中菌渣替代棉子壳,经济效益提高0.2~0.3元/袋。  相似文献   

15.
木薯秆屑、木薯渣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木薯秆屑、木薯渣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培养基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木薯秆屑、木薯渣经过合理搭配.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要求,其中以配方3产量高,品质好;配方1出菇快,第一潮菇产量高,在木薯产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1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香杏菇是由香菇和杏鲍菇孢子远缘杂交获得的,菇体形态与杏鲍菇相似,菌盖颜色与香菇相似。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较耐中高温的特性,但菇体形态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香杏菇菌丝白色,初期纤细,后逐渐浓密蔓延,有锁状联合。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菇盖宽8~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菌糠是目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主要副产品之一,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组成结构,是栽培双孢蘑菇的优良基质原料来源。基质中采用处理B(杏鲍菇菌糠70%、牛粪26%、CaCO_3 2%、CaSO_4 2%)发酵生产培养基,以及处理C(杏鲍菇菌糠96%、CaCO_3 2%、CaSO_4 2%)经加热灭菌100℃保持8 h生产培养基的方式均可以获得双孢蘑菇栽培成功。菌丝生长速度方面合成料栽培快于杏鲍菇菌糠料;产量结构方面,菌糠发酵料栽培出菇主要集中在前2潮,合成料和菌糠灭菌料栽培趋势一致;产品质量方面,合成料栽培的子实体个体大于菌糠料,合成料栽培菌盖直径5.1 cm,菌糠发酵料为4.7 cm,灭菌料为5.0 cm;菌糠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大于合成料,合成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5 kg·L~(-1)和64.2 g/100g,菌糠发酵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8 kg·L~(-1)和73.1 g/100g,灭菌料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78 kg·L~(-1)和74.1 g/100g。合成料栽培菌褶色泽较菌糠料颜色深。  相似文献   

18.
去年 ,我们首次试种杏鲍菇获得成功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适时栽培 杏鲍菇出菇最适宜温度是 10~18℃ ,因而按照出菇温度要求安排好季节 ,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而且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未能正常形成 ,将影响到第二潮的正常出菇。我县安排在 11月下旬进行栽培较适宜。2 适增氮源 在常规配方基础上 ,我们把麸皮的量提高到 2 0 %~ 2 5 % ,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特别是第二潮菇长势较以前旺盛 ,后劲足产量明显提高。3 充足水分 在配料时水分加得稍多些 ,一般以手握料水 ,手缝间有一滴水滴为度 ,…  相似文献   

19.
为减轻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在刺激出菇阶段使用带孔薄膜替代全封闭膜覆盖菌包和出菇架以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膜相比,采用孔径为2 cm的孔膜,菌包发病率下降7.23%,发病菌包病情指数降低9.23,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提高7.89%,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科间融合品种金凤2-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凤 2 - 1进行配方实验结果表明 :在以稻草 ,蔗渣为主料栽培金凤 2 - 1时 ,添加 15 %的麸皮 ,可以使其产量与纯棉壳栽培相当 ,使用麦草和杂木屑为主料时 ,添加 2 0 %的麸皮其产量仍低于对照 ;在菇房内收三潮菇后 ,移至室外脱袋埋土栽培 ,比继续留在菇房内出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在菌袋不太紧和培养料含水量70 %时能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