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榆黄蘑为试材,采用棉籽皮、木屑、玉米芯、杏鲍菇菌渣为主料,按照不同添加比例设计栽培配方,研究了7种发酵料栽培配方(分别为CK、F1、F2、F3、F4、F5、F6)及10种熟料栽培配方(分别为CK、S1、S2、S3、S4、S5、S6、S7、S8、S9)对榆黄蘑菌丝体生长、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提高榆黄蘑栽培效益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料栽培配方为棉籽皮28%、玉米芯60%、麸皮10%、石灰1%、石膏1%,含水量为60%~65%;最佳熟料栽培配方为棉籽皮43%、木屑40%、麸皮15%、石灰1%、石膏1%,含水量为60%~65%。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为主要试材,以榆黄蘑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污染率、商品菇性状、生物转化率、投入和产出作为主要指标,研究这2种混合秸秆对榆黄蘑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评估这2种混合秸秆栽培榆黄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栽培榆黄蘑的产量指标和经济效益较好,故这2种混合秸秆(玉米秸秆30%、大豆秸秆69%、石灰1%)栽培榆黄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菌粮间作是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经营模式,该试验选用黄伞(Pholiota adiposa)、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3种食用菌,与春播玉米进行菌粮间作栽培,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黄伞、榆黄蘑和大球盖菇每公顷分别收获鲜菇58 695 kg、56 400 kg和14 100 kg。间作食用菌区的玉米明显长势强,棒穗大,质量好,玉米产量平均10 870.5 kg·hm-2,比对照区增产20.7%。按当季市场价格计算,黄伞、榆黄蘑和大球盖菇每公顷增加总收益分别为205 065元、182 115元和113 775元。在相同条件下黄伞-玉米间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金顶侧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邬向丽  黄晨阳  高巍 《北方园艺》2018,(11):151-157
以20个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uinopileatus)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其中8株为栽培菌株,12株为野生菌株。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金顶侧耳菌株种内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菌丝长速、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等多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个金顶侧耳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2条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频率为98.91%;在相似度0.65水平上绝大部分菌株按照中国北方和南方来源地不同聚为两大类群,显示较强的地域性。金顶侧耳平板上的菌丝长速与生物学效率(产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生物学效率(产量)与采收时间显著负相关,菌盖直径、菌盖厚度及菌柄直径三者显著正相关,亲缘关系较远的菌株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根据评价结果,筛选出采收时间短、生物学效率高的菌株Pc6、Pc7及菌盖大、菌肉厚的菌株Pc13等携带优势性状菌株,可作为下一步育种研究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5.
金顶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是野生食用菌。由于生于榆树倒木上,故称榆黄蘑;又由于金色菌盖层叠排列如同皇冠,所以又称玉皇蘑;各地又有榆蘑、黄蘑、金顶侧耳等不同名称。多生于夏季榆树或栎树的枯立木、倒木、伐桩和原木上。金顶蘑生活力强,栽培容易,产量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食用菌。但是由于制成干品有失鲜美,所  相似文献   

6.
沼渣沼液对栽培榆黄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桑杆培养基中添加沼渣沼液栽培榆黄蘑,研究沼渣沼液对榆黄蘑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沼液对栽培榆黄蘑增产效果显著,在普通桑杆培养基中添加10%沼渣可增产22.8%,转潮后用10%沼液追肥可增产15.9%;添加10%和20%的沼渣栽培榆黄蘑,可使榆黄蘑的多糖含量分别提高37.0%和39.1%。  相似文献   

7.
以2个金针菇品种的37个单孢杂交后代菌株为试材,采用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3个酶活性指标(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和5个农艺性状指标(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筛选优异的金针菇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各指标变异系数在20.93%~42.75%,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产量指标,为42.75%。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构建金针菇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12、32、33号3个单孢杂交后代菌株,未来可以作为优良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榆黄蘑栽培条件,利用海鲜菇菌糟来栽培榆黄蘑,根据食用菌生长特性、浓密程度以及生长周期等作为衡量指标,并测定其中的粗多糖、蛋白质及脂质含量,探究出海鲜菇菌糟栽培榆黄蘑的最优培养基为:海鲜菇菌糟60%、棉籽壳30%、麦麸5%、玉米芯2%、蔗糖1%、石灰粉2%、p H值7、含水量65%,为榆黄蘑的综合开发以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Shannon-Wiener’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对39个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株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研究毛头鬼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9个毛头鬼伞菌株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1.67,菌盖颜色和菌柄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小,菌盖宽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5个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5.44%~26.23%,所有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都大于10%,变异程度较高。菌丝长势、菌盖顶部凸起、菌盖鳞片数量、菌盖颜色、菌盖顶端颜色等14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Q型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5处将供试菌株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菌株特征为菌盖鳞片数量少;第Ⅱ类群菌株特征为菌柄膨大位置为近基部;第Ⅲ类群菌株特征为菌柄形状为近棒状;第Ⅳ类群菌株特征为子实体长度长,采收期晚;第Ⅴ类群菌株特征为菌盖颜色为浅黄色。R型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81处将农艺性状划分为2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2个性状,菌柄形状与子实体的菌盖与菌柄的相对位置相关性明显,其他性状之间相对独立;第Ⅱ类群包含5个性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合咸阳市栽培的产量高、品质好优良大球盖菇菌株。方法:通过自然选育及杂交育种方法获得5株大球盖菇菌株,进行以菌丝生长速度、农艺性状、产量及生物转化率为指标的对比试验。结果:XDQ-3菌株菌丝洁白浓密,长势良好,菌盖肥厚,菌柄粗壮,生物转化率为67.64%,且抗杂能力强,具有较高栽培潜力,可在咸阳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37个平菇菌株的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个国内平菇菌株,15个外引菌株为试验材料,观测其菌丝长速、子实体颜色、菌盖及菌柄形态等14个农艺性状,对各性状进行多样性及主成分分析,同时对8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平菇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0.393~1.961,国内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611,高于外引材料(1.397)13.28%。各性状间变异系数范围4%~75%,这两个极端值均出现在外引群体中。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14个性状,可以用7个主成分来概括,7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4.44%。各因子所代表的指标总结为单菇因子、发育因子和产量因子3个因素。8个性状的聚类分析把37份材料分为3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子实体农艺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20,(5)
为了寻求榆黄蘑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其生物学效率,进行了6个配方及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的榆黄蘑发菌速度快,但发满前期菌丝较稀疏,后期才逐渐浓白。培养料发酵后短时高温处理接种后均没有污染,而熟料接种污染率较高,尤其是含棉籽壳的培养料,污染率达75%;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后现蕾早,比熟料提前5~10 d;混合料配方的产量总体高于单一配方料,玉米芯+木屑料经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的产量最高。玉米芯40%+木屑40%为主料,经过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栽培榆黄蘑为试验较好配方及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5,(5)
<正>榆蘑异称金顶蘑、黄金菇、玉皇菇、冻黄蘑、皇蘑、杨柳菌、核桃菌、黄树窝、榆黄蘑等,此野生菌分布吉林等数省市,现已有人工栽培。据《吉林中草药》载,此菌有滋补强壮之效,可治虚弱萎症和痢疾等症。榆蘑含蛋白质(42.12%)、脂肪、铁、锌、硒、维生素E、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榆蘑能抑制B  相似文献   

14.
<正>金顶侧耳又称黄金菇、榆黄蘑、玉皇蘑等,其色泽金黄、味道鲜、香味独特、营养丰富。金顶侧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可床栽或袋栽,通常以袋栽为主。现将南方地区栽培金顶侧耳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及菌株选择金顶侧耳属广温偏高温型菌类,南方可以周年栽培。菌株选择吉林省蛟河市食用菌研究所金顶一号。2培养料配方选择木屑、玉米芯、甘蔗渣作为主料(成本低)。配方:木屑30%,玉米芯30%,甘蔗渣25%,麸皮10%,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地区7个常见冬季平菇栽培菌株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比较分析了各菌株拮抗反应、菌丝生长情况、低温季节出菇能力、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农艺性状等方面。结果表明:7个参试菌株之间均有拮抗反应,不同菌株在菌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其中菌龄最短的是菌株PL5、生物学效率最高的是菌株PL3、质地脆嫩的是菌株PL7。  相似文献   

16.
二道白河经济开发区,近几年食用菌发展比较快,尤以榆黄蘑栽培比较多。栽培榆黄蘑的原料很多,笔者经多年的试验与实践表明,以杂木屑栽培最为经济,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可达120%左右,菇的质量也好(见照片)。本文主要介绍冬季木屑袋栽榆黄蘑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以40个灵芝属菌株(包括9个江西野生菌株和31个国内栽培菌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菌丝特征、子实体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丝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菌株G23、G06、G17、G15的菌丝平均生长速率较快,长势较好。不同菌株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以及菌盖大小、形状、菌柄长度、直径等农艺性状差异较大。野生菌株G01、G06和G09具有较大的驯化潜力,可进一步开发利用,栽培菌株G33、G32、G11、G12、G30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江西省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选取7个本地区常见冬季平菇栽培菌株进行试验,通过对拮抗实验、菌丝生长情况、低温季节出菇能力、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个参试菌株之间均有拮抗反应,为不同菌株,在菌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其中菌龄最短的是菌株PL5,生物学效率最高的是菌株PL3,质地脆嫩的是菌株PL7。  相似文献   

19.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20.
榆黄蘑是一种药食两用菌,菌种生产是榆黄蘑栽培的关键环节。该文从菌种分级、母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接种、发菌管理和菌种质量鉴别等方面介绍了榆黄蘑菌种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