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主要鸽病最新流行情况及发病特点胡文娥,陈益填(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510430)养鸽业自1990年销售市场回升后,发展迅速,数量和规模仅次于"三鸟"而位于珍禽之首.可是,随着养鸽业的发展,鸽病也随着发展.不但鸽病种类增多、新病出现,而且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一批群养鸽发生新城疫邱杨帕夏(乌鲁木齐动植物检疫局830011)1临床症状1.1发病情况:患病鸽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渴欲增加,病鸽垂头缩颈,羽毛松乱,翅下垂,个别有呼吸罗音,呆立,呼吸困难,头向后仰,消化障碍,排黄绿色稀便,最后饮水停止,消...  相似文献   

3.
2003年8月20日起,牡丹区皇镇某鸽场1200只14周龄幼鸽陆续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闭口困难。四天内发病85只.死亡18只。病鸽表现常有吞咽动作.口腔流出气味难闻的液体;食欲大减。渴欲增加;消瘦;拉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眼内有水状分泌物;死前病鸽眼结膜、口腔粘膜发绀,个别病鸽张口呼吸、咳嗽、气喘。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5年10月,我省荥阳某养鸽场,饲养8600羽肉鸽,2005年3月中旬用鸽副黏病毒灭活苗仅免疫1次。10月初个别雏鸽(20--40日龄)开始出现精神沉郁,缩头闭目,羽毛松乱,不愿走动,张口呼吸,病初拉黄白色稀粪,后期排出蛋清样排泄物,有的同时出现神经症状,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以后陆续出现一些发病鸽,发病率为4.5%,死亡率为20%。曾经用一些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头孢力新进行治疗,几乎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2010年6月,所辖区有一养鸽户从外地新引进300只鸽,回来后,大部分鸽采食量下降,不愿运动,个别的下伏,呼吸困难,有个别死亡现象,来我处诊断,初步确诊为热应激病,现将诊治情况和体会如下:1发病原因本病是由于天气炎热,管理上没有随季节变热而及时改善鸽舍通风条件:大量饲养,鸽密度太大,或在大暑天时高密度的长途运输;起运前鸽群得不到充分的饮水;运输过程中没有注意通风等原因引起的。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1 临床症状。病鸽的眼睑、鼻部、嘴角、翅膀内外两侧、肛门周围和羽毛稀少的皮肤上,有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棕褐色至灰褐色的、凹凸不平的硬实小结节痘痂,有的病鸽皮肤上的痘痂被细菌感染而发脓。病鸽眼肉有干酪样物质,有的单侧眼睁不开,个别患鸽单侧眼失明,病鸽表现精神萎顿.呆立脚软,头低垂,翅膀松散下垂,食欲减少或废绝。患鸽肛门周围的羽毛黏有粪便,部分病鸽呼吸困难.机体衰弱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组织滴虫病是一种发生什火鸡、雏鸡和其他家禽鸟类的肠、肝炎症疾病。本病是由一种火鸡组织滴虫原虫引起。1997年10月中旬笔者在防治区域内发现两个鹧鸪养殖场发生鹧鸪滴虫病。接诊时.共发病2550多羽,死:320多羽,死亡率为13%左右.通过调查诊断为鹧鸪滴虫病。现报道如卜1发病情况及症状发病嫣的多是50~60日龄的中鹧鸪.30多日龄的小鹧鸪也有发生.据户主口述前不久该场中鹧鸪(12笼)突然采食减少.个别废绝.随后20笼3〔)多日龄的小鹏码也用继发病。大多数病鹏鸽精神差.羽毛政乱.无光泽.严重者消瘦,直至衰竭死亡。个别病鹤码有轻…  相似文献   

8.
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3~40日龄幼鸽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白色念珠菌所引起。鸽采食被其污染的饲料、水、保健砂而受感染,再通过病鸽带菌的粪便、唾液、尸体内脏而传播蔓延。鸽场往往因对个别病鸽处理不及时,而招致全窝、全群发病。死亡率2%~30%不等,但淘汰率相当高。该病常与鸽毛滴虫病混合感染,此时,死亡和淘汰鸽则大大增多。  相似文献   

9.
李宝生 《中国家禽》2001,23(3):17-17
滕州市下岗职工张某,租赁郊区闲置厂房 10余间办起养鸽场。 2000年 7月 16日首批引进美国落地王种鸽 500对。引进种鸽 2周后部分鸽发病,其主要特征是下痢,拉绿色粪便,消瘦,个别病鸽表现震颤等神经症状。后期衰竭而死,死亡率高,损失严重,经确诊为鸽新城疫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现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及症状   引进种鸽后第 15天部分鸽表现精神沉郁、不食、饮欲增加。引进后的第 17天发病率达 40%。粪便呈水样,逐渐变为黄绿色。少数鸽头颈弯曲,全身震颤。后期拉污绿色稀粪、糊状粪,衰竭而死。期间鸽主疑似肠…  相似文献   

10.
鸽分为肉鸽、信鸽、观赏鸽,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为预防和治疗疾病,常需用一定的药物。鸽的用药主要有内服、注射、外用三种途径。一、内服给药1灌服法。此法用药剂量准确,并能使每只鸽都摄入药物,适用于对个别病鸽进行治疗,也适用于要求用量准确的群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川市梅录镇某家庭养鸽户饲养肉鸽432只,1998年5月18日开始发病,25日开始死亡,鸽主自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后,又误诊为鸽新城疫,用鸡新城疫疫苗接种I4d后,仍未能控制鸽发病死亡。至6月13日止,共发病98只,死亡75只,6月14日鸽主携死鸽前往就诊。据鸽主反映,病鸽发病初期,多卧,厌食,喜饮,两翅下垂;随后病鸽精神萎顿,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并有咯咯声,摇头、打喷嚏、下痢;个别病鸽眼睑有少许干酪样凝块。剖检见肺部有散在粟粒大的灰黄色干酪样结节;气囊混浊,气囊膜增厚,内含灰黄色炎性渗出…  相似文献   

12.
蛔虫病是鸽最常见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各种龄期的鸽均可感染,其中以刚分窝的幼鸽最易感。其主要原因是鸽吃了被蛔虫卵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及泥土而引起。笔者在临诊中遇到一起3月龄的鸽发生蛔虫病的病例,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2000年6月丽水市丽东一村养鸽专业户赵某从外地引进一批肉鸽,从2月龄开始,鸽群食欲下降,部分鸽出现拉稀,个别严重者出现脱肛,但未见死亡。据赵某自述:曾用过庆大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未见好转。9月12日发现一只鸽死亡,即送我局兽医门诊部诊断。二、临诊症状病鸽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3.
肉鸽的普通病虽然不像传染病那样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但若不及时治疗,患鸽生长发育受阻,机体的抵抗力以及生产力都会下降,而且很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暴发传染病。因此必须引起重视,下面将肉鸽养殖中常见普通病的防治综述如下。 一.软嗉囊病 又称“嗉囊酸酵病”,是一种常见嗉囊病。发病多因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不洁饮水。有的鸽觅食力强,很易过食而发病。有的鸽因胃肠道疾病引发此病,1-3月龄的幼龄鸽较为多见。 病鸽表现食欲不振或不食,爱喝水,由于嗉囊内饲料发酵产气致使嗉囊部明显肿胀,凸出在颈下,触摸嗉…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合肥市某美国王鸽养殖场暴发一起鸽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达79.9%。经病理检查,人工复病、病毒分离、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A)试验检测。结果,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分离出鸽新城疫毒株.HA试验滴度达1:256,HI试验测得新城疫抗体效价大于Log24。表明该场是鸽副粘病毒病(鸽新城疫)感染。  相似文献   

15.
鸽念珠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口炎或鹅口疮,是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禽上消化道霉菌病。念珠菌为真菌类微生物,对鸡、鸽、鸭、鹅等禽类都有致病性,甚至造成死亡,也可引起人的口腔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2001年11月,海南省琼山市府城镇某肉鸽场饲养的600只鸽发病。经过对送检的病鸽进行剖检观察和进行实验室的细菌分离鉴定,确诊为念珠菌病。经采取综合性措施后,及时控制了疫情。一、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病鸽为120日龄左右,精神沉郁,眼圈发红,咳嗽,呼吸困难,饮欲强,饮水量增加;口腔两侧有黄色的伪膜,个别嗉囊积液,排黄…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接种ND^-gs-1的健康鸽,在攻毒后1-5d不呈现发病症状,大部分在第6天出现典型的新城疫神经症状,并于当天死亡;个别病鸽在出现神经症状的同时,伴有拉稀等症,15d以内死亡。幼鸽、成年鸽均为100%死亡。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9月,宝应县某大型鸽场的雏鸽,发生以呼吸困难、口腔粘膜增厚、羞明流泪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某大型鸽场饲养美国王鸽亲鸽 6 240只,每日出雏 200只。从 9月 2日开始,个别雏鸽发病、死亡,此后,病死鸽逐渐增加。先后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前后共发病 1 560只,发病率 25%,死亡 380只,死亡率 6.1%。2临诊症状  病鸽精神萎顿,少食或食欲废绝。张口伸颈呼吸。眼睑肿胀,流水样眼泪,有的眼睑发生粘连,眼球发炎,眼角变混浊,多数为一侧性,少数为两测性。口腔粘…  相似文献   

18.
2001年5~6月,某规模鸽场因管理上不够严密,导致副伤寒流行,给该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鸽场存栏1.5万对美国种王鸽,2001年5月初,12日龄童鸽开始发病,至6月初,共4000羽童鸽发病,发病率达50%,一个多月共死亡300~400羽。发病期间曾用红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过一段时间又复发。2临床症状病鸽表现精神沉郁,呆立,昏睡,食欲不振或废绝,消瘦,头低垂,翅膀松散下垂,软脚,走路不稳,拉浅绿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  相似文献   

19.
鸽新城疫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安徽省合肥市某美国王鸽养殖场暴发一起鸽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达79.9%。经病理检查,人工复病、病毒分离、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A)试验检测。结果,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分离出鸽新城疫毒株,HA试验滴度达1∶256,HI试验测得新城疫抗体效价大于Log24。表明该场是鸽副粘病毒病(鸽新城疫)感染。  相似文献   

20.
某鸽场存栏成年肉鸽50只,3~6月龄青年鸽23只,2月龄童鸽44只,30日龄以内的乳鸽56只,计173只。1996年8月7日至9月17日,该鸽场发生鸽痘。1发病特点见表1。表1发病情况各群肉鸽数(只)发病数(只)发病率(%)死亡数(%)死亡率(%)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