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棉蚜是棉花生育后期的害虫 ,过去一般使用选择性的杀蚜虫剂 ,如抗蚜威或是较老的有机磷——乐果或氧乐果。最近几年 ,蚜虫发生早且导致棉花簇顶病。1 998/99年度在埃默拉尔德地区 ,蚜虫对抗蚜威和有机磷产生了抗性 ,只能用新的农药如汽巴—嘉基或高巧防治。但在 Darling棉区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北部未出现抗药性。 1 999/0 0年度在埃默拉尔德地区蚜虫对抗蚜威、氧乐果和多虫清的抗性再次发生 ,某些蚜虫对某一种农药产生抗性但对另一种没有抗性 ,某些蚜虫完全没有产生抗性 ,所有的蚜虫对汽巴—嘉基或高巧未产生抗药性 ,昆士兰州南部和新南威尔…  相似文献   

2.
《江西棉花》2009,31(4):64-64
1.隐蔽施药法把杀虫剂、灭菌剂施于土壤中,使作物通过根系吸收并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分,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此法既不污染环境,同时还可以防止对其他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对蚜虫、螨、螟类及地下害虫均有良好的防冶效果。  相似文献   

3.
付久才 《北方水稻》2012,42(4):47-49
应用除草剂可有效清除水稻田间杂草,减轻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但其使用不当所导致的药害也会对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水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诊断、预防和补救四方面介绍了水田除草剂药害问题,以期指导农户科学、合理地使用水田除草剂,减轻或避免水田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是美国先正达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低毒内吸性除虫剂,它主要用来防治稻飞虱和蚜虫.为明确该药剂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受该公司委托,我们在水稻田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类型及其安全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在除草剂的使用过程中药害事故频繁发生,本文主要介绍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药害的类型,提出了除草剂的安全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棉蚜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长期单一使用乐果,1059药剂,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大大降低。几年来,我们对北京市农药二厂提供的新的药剂氧化乐果和氧敌乳油进行了试验,效果很好。试验方法是,防治前在同一块地上定株挂牌,调查蚜虫基数,喷药后,分别于24小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受气候、生态环境、栽培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新疆棉花蚜虫的发生危害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新疆棉花蚜虫暴发频率增加.结合新疆地区棉花蚜虫发生危害规律,在多年防治试验和示范的基础上,优化形成了新疆棉花蚜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本文主要从棉花蚜虫防控策略、棉花蚜虫种类及形态识别特征、农业防治措施、生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除草剂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化学除草面积和除草剂使用量的增大,使作物药害也不断发生,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因此能够识别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症状及发生原因,对指导农业生产、减轻药害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褐藻胶、黄原胶等天然粘着剂掺入乐果乳油中,防治棉红蜘蛛。试验结果表明,褐藻胶、黄原胶等天然粘着剂,与助剂液体石蜡协同作用,对乐果乳油防治棉红蜘蛛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药后30d,褐藻胶、黄原胶处理的防治效果仍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水稻的一生中,会遭遇多种病虫的危害,为了减少产量损失,农民不得不使用农药来进行病虫害防治,但在用药过程中,随意加大施药量,以期提高防治效果,但往往使用浓度过高,经常造成药害,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轻者叶色褪绿发黄、出现褐斑、焦叶,重者生长缓慢,植株死亡,导致产量下降,药害造成的产量降低有时甚至比病虫害本身危害造成的损失还大,而且还引起农药残留过多,影响人体健康。同时,近年来,由于除草剂使用不当引发的药害也越来越多。一些地方的农民在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有的为了提高药效,随意加大使用浓度进行喷施,因而,水稻因除草剂残留药…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 ,我们在脱毒薯的使用年限内的繁种、蚜虫重新染毒以及有关栽培技术上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 ,使种薯的优良性状退化速度减慢 ,始终保持着繁种和推广的高产量、高效益 ,并重点在 4个方面进行了长期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1 及时防治蚜虫危害传毒春秋两季繁种自出苗—收获前 ,每隔 15d交替用 4 0 %乐果50 0倍液或 10 %大功臣 10 0 0倍液等内吸性药剂 ,连续用药 3~ 4次 ,杜绝蚜虫危害 ,杀死传毒媒介 ,避免重新传毒 ,始终保持各级脱毒种薯的高质量。2 施药预防病毒每次喷药结合防治蚜虫 ,分别混合病毒A、菌毒清、植病灵及高锰酸钾等…  相似文献   

12.
高锰酸钾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兴林 《福建热作科技》2002,27(1):16-16,13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其溶液有很强的杀菌及防腐作用。其不同浓度的溶液可防治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软腐病,枯萎病等各种病害,效果显著,高锰酸钾对人畜安全,无毒,对作物无残留,无药害,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月份在我县的舒洪、东渡、双溪口等乡镇的一些幼龄茶园和改造茶园出现茶树新梢生长变态,茶芽不发或死亡等系列症状,造成当地茶农的恐慌。发现这种"怪病"后,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并请专家鉴定,确诊为施用碳酸服类除草剂双磺隆的药害。1双磺隆药害症状双磺隆是由破酸眠类除草剂甲碘隆和绿磺隆的混合制剂,是一种高活性广谱内吸除草剂,在土壤中持效期长、结构稳定而降解缓慢而对许多作物(如阔叶作物)存在残留药害。茶树是属阔叶作物,茶树体内(特别是新梢嫩叶)含有多种丰富的氨基酸,而该除草剂的药理恰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  相似文献   

14.
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类型及其安全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在除草剂的使用过程中药害事故频繁发生,本文主要介绍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药害的类型,提出了除草剂的安全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和2003年应用虫霉防治大豆蚜虫,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0ml/L虫霉的处理对大豆蚜虫校正 防效最高,两年分别为100%和99. 3% ,虫霉浓度为6. 7ml/L则校正防效分别为93. 5%和95. 6%。2003年采用虫 霉浓度为10ml/L和6. 7ml/L的处理其校正防效与化学农药氧化乐果的校正防效差异不显著。2004年田间小区试 验结果表明,虫霉浓度为10ml/L对大豆蚜虫校正防治效果达100% , 6. 7ml/L的校正防治效果为98. 6%;田间大区 试验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2. 3%和50. 4% ,所以建议使用10ml/L的虫霉防治大豆蚜虫。  相似文献   

16.
大豆蚜虫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素云  暴祥致 《大豆科学》1996,15(3):243-247
1989年,1990年进行了大豆蚜虫田间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对大豆发育、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田设大豆蚜虫自然发生的危害区和用10%增效乐果防治蚜虫危害的控制区。危害区的田间蚜虫,1989年发生早蚜是升快,6月15百株蚜量超过万头,发生盛期持续时间长达490天;1990年比1989年发生稍晚,盛期持续时间短,危害区的大豆植株明显表现叶片卷缩,节间缩短、茎矮化。控制区植株高度均高于危害区。1989年 20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农作物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其总产量的 37% ,其中 13%是由虫害引起的[1] 。而马铃薯是虫害危害较严重的作物之一 ,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 ,有许多害虫对它进行危害 ,不仅影响了生长 ,甚至会造成死亡。而且害虫在咬伤组织的同时 ,还带来了病害 ,或为病害的侵染带来方便 ,因此虫害的防治在马铃薯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铃薯的主要虫害包括 :蚜虫、马铃薯瓢虫、马铃薯块茎蛾、地老虎、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等。1 马铃薯虫害的传统防治措施马铃薯虫害的传统防治措施一般采用综合防治(包括培育抗虫品种、选…  相似文献   

18.
由江苏省激素研究所生产的2毫升装、40%浓度的氰戊菊酯农药开始投放国内市场。它的显著特点是:(1)高效、广谱、杀虫击倒力强。据连云港及常州市蔬菜研究所多次试验,杀虫率均大于乐果、甲胺磷、一六○五等有机磷农药,能防治农作物上一百多种害虫,尤其对蔬菜上的菜青虫杀虫率达100%。(2)低毒是菊酯农药独具的优点,它除对鱼、蚕有毒外,对人畜毒性甚微。(3)用药量少.药效期长,使用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均匀设计法研究了独角莲球根茎的不同提取液对大豆蚜虫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对大豆蚜虫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水蒸汽蒸馏液对大豆蚜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乙醇浸提液对大豆蚜虫48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8.71 mg·mL-1,水蒸汽蒸馏液对大豆蚜虫24、48 h的拒食中浓度(AC50)分别为8.66、7.93 mg·mL-1.乙醚浸提液对大豆蚜虫的触杀和拒食作用不显著.60 h的同时触杀和拒食活性浓度筛选的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24.1545 mg·mL-1和水蒸汽蒸馏液23.014 nag·mL-1联合使用对大豆蚜虫同时触杀和拒食活性最好,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苦参碱对棉花伏蚜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同时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褐藻胶、黄原胶等天然助剂加入苦参碱中防治棉花蚜虫.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天,褐藻胶处理、黄原胶处理的防治效果仍在90%以上,褐藻胶、黄原胶作为天然助剂对苦参碱防治棉蚜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