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健康和促进生长不可缺少的一类有机物质,它们既非机体的能源物质,亦非构成组织器官的原料,但却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的必需参与者。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会发生代谢障碍,引起特有的疾病,统称为维生素不足症或缺乏症。 在畜禽饲养实践中,常由于饲料中维生素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在畜禽日粮的营养成分中占比极少,是饲料中需要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也有所差别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畜禽体内,维生素既不构成组织和器官的结构部分,也不提供能量的来源。虽然含量极微,但不可或缺的维生素在畜禽正常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动物体内缺乏维生素,其生长发育、繁殖机能均会受到影响,轻则采食量下降,重则导致疾病的发生。为保障畜禽的健康,在饲料中是否添加维生素、加入何种维生素、推荐使用量和最高限量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饲料中,它们是饲料本身固有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是植物正常生长、抵御天敌和适应环境的结果。它在动物体的消化道内干扰养分消化、吸收、利用。研究抗营养因子对于提高动物饲料的利用率和饲料报酬,开发饲料新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意义重大。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法。本文拟对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消除方法作一论述。1抗营养因子种类、分布以及作用目前没有统一的ANFs分类的标准。根据对饲料和动物的作用大致分为5类。1.1抑制蛋白质消化的物质(1)蛋白酶抑制因子分为…  相似文献   

4.
5.
6.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营养因子的概念不断的变化更新。Gontzea和Sutzescu(196 8)将抗营养因子定义为 :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Huisman等 (1990 )指出 ,抗营养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总之 ,将饲料中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 ,统称为抗营养因子。研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提高动物饲料的利用率和饲料报酬、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有重大意义。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的效果有关各种维生素对家禽的反应其研究数据较多,但维生素的需要量还不十分清楚,特别是对某些家禽,例如对火鸡的研究数据就很少。而且维生素需要量的数据均是很早以前的,也不适合最近的鸡品种要求。1各主要环境因素与维生素需要量1.亚热应激:在...  相似文献   

8.
何洁 《饲料广角》1996,(3):29-31
在美国Charlotte召开的第21届卡罗来那州家禽营养会议上,BASF技术研讨会提交了3篇文章,主题都是饲料中维生素的需要量与维  相似文献   

9.
<正> 维生素A分析中的比色法,是根据维生素A与路易斯酸作用形成一种蓝色化合物,该物质在确定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度。路易斯酸中广泛采用三氯化锑作为显色剂。但使用三氯化锑—氯仿体系时有缺点,一是生成的蓝色化合物不稳定,很快褪色,比色测定必须在6秒内完成;二是三氯化锑具有强的腐蚀性及毒性,易吸附水,受温度、湿度影响大。本文介绍的三氯醋酸比色法不存在三氯化锑试剂的上述缺点,新生成的蓝色物质在30秒内稳定;比色溶夜在含有维生素D100μg并在有β—胡萝卜素存在条件下不干扰维生素A的测定,而且灵敏度高,不需贵重试剂及仪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1物理方法 1.1加热法 加热法的原理是通过加热破坏饲料中对热不稳定的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因子、外源凝集素、抗维生素因子、脲酶等。例如,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在常压蒸汽处理30min左右,其活性可降低90%左右。秦贵信等(1995)报道,全脂大豆在120℃蒸汽加热7.5min,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从20.6mg/g降到3.3mg/g。Schmidt(1987)报道,采用炒烤处理,  相似文献   

11.
家禽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差异极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植物性饲料是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但近三十年来,发现几乎所有能作为家畜饲料的物质中存在一些能使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的抗营养因子,这类物质大多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当使用具有这些成分的植物作饲料时,在加工调制不当或摄食过量的情况下,对动物会产生各种毒害作用,如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低、内分泌发生紊乱、间或有器官损坏  相似文献   

13.
饲料工艺对预混料中维生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饲料工艺对预混料中维生素的影响¥盐城市畜牧兽医站@葛建东@杨凌饲料工艺对预混料中维生素的影响盐城市畜牧兽医站葛建东杨凌在矿物质维生素复合预混料广为使用的今天,畜禽的维生素补充越来越方便了,我们只需在能量蛋白饲料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预混料,经饲料加工即可制成...  相似文献   

14.
植物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存在状况植物性饲料是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但近三十年来,发现几乎所有能作为家畜饲料的物质中均存在一些能使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的抗营养因子(见下表),这类物质大多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当使用具有这些成分的植物作饲料时,在加工调制不当或摄食过量的情况下,对动物会产生各种毒害作用,如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低、内分泌发生紊乱、间或有器官损坏等。表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抗营养因子2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根据抗营养因子在家畜体内产生的生物学反应,其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2.1降低蛋白质消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微量元素、维生素复合预混料已被广泛应用,其销售额迅速上升,但在生产过程中,维生素会受到光、热、酸、碱及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其活性降低,本文对此进行简单介绍。1维生素的稳定性1.1维生素A,即视黄醇,为不饱和一元多烯醇,很不稳定,因此常将醋酸对其进行酯化,加有适量抗氧化剂,采用明胶、淀粉等包被制成灰黄色或淡褐色颗粒.熔点62~64℃,易溶于油脂.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对热、碱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空气中易氧化失去活性,受紫外线照射也易失去活性。稀有金属盐可使分解速度加快,七水硫酸盐和胆碱对其…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设计的新技术经乳胶和碳水化合物交叉处理反应,维生素 A 的稳定性会增高。处理后得到一种不溶于水的珠状物,有一层能承受较高压力、摩擦、温度和湿度的保护膜。用交叉处理后的维生素 A 所作的研究表明,其稳定性比处理前的研究结果要高。Chen 1990年测定了市场上微量矿物质预混料和饲料中三元处理珠状维生素 A 的稳定性。在高温高湿下经3个月贮存后,依珠粒中抗氧化剂的差异,维生素保存率为30~80%不等。在200.5℉下制粒而得的30%的乳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能同时准确测定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试验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65℃水浴超声皂化提取,冰乙酸调pH至中性,乙醇稀释后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维生素A在0.036~108IU/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00,检出限1000IU/kg,方法回收率为95.8%~98.8%,RSD为0.8%~4.4%(n=5);维生素E在0.6~125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8,检出限15mg/kg,方法回收率为95.3%~102.2%,RSD为0.8%~4.2%(n=5)。本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配合料、浓缩料、维生素预混料和复合预混料中同时准确测定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相对于国标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试剂,可应用于日常大批量饲料检测中。  相似文献   

18.
19.
鱼虾饲料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维生素 C 供给量的推荐值可配合鱼虾的饲料。但这不能保证养殖的鱼或虾摄入充分的这一重要的养分。按照推荐的比例增加常规类型的维生素 C 或抗坏血酸效果也不好,因为维生素 C 在水中迅速被氧化和不稳定。这是由于大多数鱼虾饲料中继续添加了高水平该维生素的结果,并导致饲料价格昂  相似文献   

20.
曾正 《饲料工业》1992,13(2):28-29
<正> 维生素E是一类与生育有关的维生素总称。在化学结构上,都是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环上C_2都有甲基和烃链,在苯环上含有一个酚羟基。维生素E类已知有8种,即α、β、γ、δ、ε、ζ_1、ζ_2和η-生育酚。其中α-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