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区境内水网密布,滩地较多,鹅产业一直是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区袁集乡党委、政府把发展四季鹅产业列为农民增收的主产业,把大力培植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以销促养,作为不断扩大四季鹅饲养量和养殖规模的重要抓手,有力的推进了全乡鹅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乡已形成6支鹅业营销队伍,共有从业人员382人,拥有货车7辆,机动三轮车297辆,年贩运总量达400余万只,年创销售利润达1000万元左右。贩运业的发展,促进了四季鹅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2003年底该乡四季鹅累计出栏量达80余万只,形成产销两旺的…  相似文献   

2.
1 立华水禽发展现状 常州市四季鹅业公司集水禽研发、种禽培育、饲料生产、商品禽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养殖公司,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共同养鹅致富.目前存栏种鹅2万套,年孵化鹅苗80万只.公司合作农户为52户,饲养面积2.3万平方米,年出栏肉鹅40万只.自设有麻鸭研发项目.计划到2014年年出栏肉鹅达到150万只以上.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教兴牧的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以及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拉动,江苏省扬州鹅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如何发挥品种、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扬州鹅产业,已成为扬州市畜牧业的重要课题。一扬州鹅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1养鹅业是扬州畜牧业传统特色产业扬州市是全省养鹅大市,具有悠久的养鹅历史,养殖基础较好,2003年饲养量2200万只,全市有种鹅专业户1000多户,年养种鹅80多万只,有商品鹅专业大户3000多户,有炕坊150多家,年炕孵苗鹅2500多万只。在养鹅迅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显现,已形成里下河地区、丘陵山区和沿江地区三个鹅业生产基地,涌现仪征市陈集、高邮送桥、宝应县黄塍乡、江都的昭关、邗江县黄珏镇等一批养鹅过50万只的乡镇。2发展扬州鹅业有优良的种质基础为改良鹅种,上世纪90年代,我们引进四季鹅、隆昌鹅、朗德鹅、莱茵鹅等优良鹅种进行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由扬州大学和扬州市农林局等单位联合进行鹅新品种——扬州鹅的选育研究,该鹅种经过7个世代选育,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稳定,生长速度快,种鹅产蛋多,雏鹅成活率高。已建有扬州市华鸿扬州鹅种鹅场有限...  相似文献   

4.
通过“西繁东育”项目的实施,大通县牛羊贩运育肥规模户由2001年的898户发展到2005年的4170户,贩运育肥出栏牛羊由2001年的12.12万头只增加到2005年的65万头只,纯收入由2001年的456.76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4548.97万元,逐步成为大通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养鹅业的发展比较迅速。我区把发展养鹅作为全区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先后通过无偿扶持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渠道与方式帮助农户发展养鹅,农民养鹅积极性高涨。全区现存栏鹅1200余万只,鹅业产值4亿余元。通过几年努力,养鹅逐渐由家庭散养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对养鹅大户进行科学调查,发现懂科学、精技术的养殖户收效高,如渔沟镇蒋口村朱某,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掌握了精湛的养鹅技术,年养2000只,纯收入2.4万余元;五里镇涧桥村徐某,种植黑麦草0.2公顷(3亩)地,科学饲养种鹅420只,年…  相似文献   

6.
江苏养鹅业发展迅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鹅业生产发展迅猛,1998年,全省鹅饲养量为7 043万只,占全国鹅饲养量的13.16%;1999年鹅饲养量超过7 300万只,鹅业经济总量达13亿元,已成为全国鹅业的领头雁。现有养鹅场(户)已达2万多个,年出栏鹅1200多万只,分别比 1997年增长35%和21%。目前江苏省年出栏鹅百万只以上的县有21个,其中扬州的高邮、宝应、邗江,苏州的吴江,南京的江宁,镇江的句容等县市年出栏量均超过200万只。特别是扬州市,养鹅业已成为畜牧业的特色产业,1998年饲养量已达1300万只,占全省…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上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青冈县从2000年开始狠抓了投入少、周期短、效益高的养鹅项目的开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0-2008年全县白鹅饲养量750万只,其中2008年白鹅饲养量100万只,商品量600万只,经济效益2400万元,养鹅户纯收入1200万元。养鹅生产初具规模。全县养鹅小区发展到19个,家庭养鹅场9046个,养鹅大户2856户,专业村屯92个,孵化场18个,孵化户5458户。养鹅业的发展搞活了屠宰加工企业,8年来县内3个屠宰加工场共宰鹅510万只,吸纳城镇下岗职工1435人,企业总增收245万元,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280万元。现就青冈县自鹅实行产业化开发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四川省养鹅业发展很快,鹅的出栏数由1982年的288万只上升到1988年的2304万只,但这种发展多是自发的,广大农村仍沿袭传统方式养鹅,生产水平低。为此,我们于1989年选择川东养鹅大县开江县,川西平原的新津县和地处丘陵的仁寿县,采用普查和定点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了22个乡,923个养鹅户、87个孵化户,推广科学养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养鹅业现状 农户采用传统方法养鹅,除少数用电灯供温育雏外,绝大多数都采用自温育雏,即用纸箱、箩筐育雏,保温期一般为1~10日龄;雏鹅、肉鹅补饲米饭、玉米、谷糠等单一饲料,30日龄体重530~820克,肉鹅上市多  相似文献   

9.
江苏鹅业成为全国领头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4):28-28
我省鹅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鹅业领头雁,1998年全省鹅饲养量7043万只,占全国的13.6%,1999年饲养总量预计将超过7300万只,鹅业经济部量达13亿元,现全省有养鹅专业户、场2万多个,年出栏鹅1200多万只,比1997年分别增长35%和21%。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市场上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青冈县2000年狠抓了投入少、周期短、效益高的养鹅项目的开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县白鹅饲养量86万只,商品量70万只,经济效益1680万元,养鹅户纯收入770万元,养鹅生产初具规模。全县养鹅小区发展到19个,养鹅一条街36条,家庭养鹅场9 046个,专业村屯32个;孵化场8个,孵化户10 458户。养鹅业的发展搞活了屠宰加工企业,2000年县内三个屠宰加工场共宰鹅60万只,吸纳城镇下岗职工435人,企业总增收45万元,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80万元。下面就青冈县白鹅实…  相似文献   

11.
陈寿南 《中国家禽》2002,24(1):40-40
吴中区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流域,近年来,靠近太湖的横泾、浦庄、阳澄湖、郭巷等乡镇鹅,饲养量大,形成了专业性强的区域格局.初步调查统计,1999年全区鹅的饲养量达到112万只,2000年已达150万只.占苏州市鹅总饲养量的28%,预计今年可达到250万只.规模养鹅发展很快,饲养1 000只以上的专业大户超过千户.选留种鹅8万多只,比1999年翻了一番还多,提供苗鹅300万只.  相似文献   

12.
畜牧产业化把生产、加工与销售融为一体,形成一条龙生产格局,是科学、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畜牧业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青冈县于 2000年狠抓了投入少,周转快,效益高的养鹅项目的开发,收到了较好的效益。全年鹅饲养量 86万只,商品量 70万只,经济效益 1 686万只,养鹅户纯收入 770万元。养鹅生产初具规模。养鹅小区发展到 19个,养鹅一条街 36条,专业村 (屯 )32个,家庭鹅场 9 048个,孵化户 10 458户,孵化场 8个。养鹅业的兴起活化了龙头加工企业,三处屠宰加工厂共宰鹅 60万只,企业总盈利 45万元,吸纳城镇下…  相似文献   

13.
《水禽世界》2012,(6):2-2
日前。记者在普顺镇采访了解到,依托清水湾鹅业公司,该镇东风、东湖两村今年已出栏肉鹅30万只,现存栏8万只,参与养殖肉鹅农户近千户,产值达1000万元,利润200万元。肉鹅产业带发展初具规模、已见成效,成为全县鹅业产业带的核心区域、示范基地。清水湾鹅业公司旗下有种鹅场3个,孵化育雏中心2座,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年利润超过300万元。清水湾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冷安斌2011年被评为“全国农民科技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14.
一芦山县养鹅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从2005年芦山县大力实施养鹅产业以来,已在全县9个乡镇发展天府肉鹅养殖农户720户,已养殖商品鹅近15万只,发展批次300只以上的养殖户81户。2007年投资近1000万元的肉鹅加工厂已基本建设完成。  相似文献   

15.
<正>大同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地区,是大庆市行政区中唯一的农业区,现有耕地86万亩、草原104万亩、水面21万亩,这里水源充足,草原茂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有着较好的资源优势。自2002年以来,该区注重大鹅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给予养鹅户在鹅雏供应、棚舍建造、防疫灭病、打井配套等方面进行了政策扶持,使全区大鹅生产得以较快发展,到2013年饲养规模达到了200多万只,年出栏商品鹅150多万只;  相似文献   

16.
平泉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水草资源丰盛,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鹅绒生长,具有发展养鹅业的优势。目前,全县发展养鹅达到18个乡镇,297个行政村,养鹅专业大户9893户,全县形成了五个规模养鹅带。1995年全县鹅饲养量达到46.7万只,其中出栏活鹅达30.5万只,存栏16.2万只;销售白条鹅29.3万只,毛绒5.2万千克,产肉753吨,产值达到1358.7万元,创利税388.2万元,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畜牧兽医报消息,重庆市垫江县从2007年开始对“天府肉鹅”新配套系进行推广,引入了清水湾良种鹅业有限公司。到目前为止,公司饲养“天府肉鹅”祖代和父母代种鹅8000多只,拥有年孵化400万只鹅苗的孵育中心1个,在全县的18个乡镇300多家种鹅户形成了父母代种鹅养殖基地,共养殖着6万多只父母代种鹅。农户养天府肉鹅,种蛋不愁卖、  相似文献   

18.
陈君  孙则昌  谢彦  黄苏华 《中国家禽》2005,27(24):33-33
近几年,泰兴市鹅业发展迅猛,每年呈几何级数上升,2005年已发展到栏存20多万只,年上市达60万只的规模,并形成了以焦土港、古马干河、宣堡港为主的三条养鹅产业带,养鹅正从产品型向商品型、效益型转变,从千家万户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泰兴鹅业已成为泰兴农民致富的又一新经济增长点。通过走访了解,笔者认为泰兴鹅业在短期内之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辽宁省养鹅业发展很快,成为部分地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品种。笔者会同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对辽宁省鹅业发展概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形成了本调研报告。1产业发展概况1.1养殖数量及分布2011年,全省饲养量在1000万只左右,鹅肉产量达2万多吨。以地方良种豁眼鹅最为著名,产蛋量达到120枚以上,也有德国莱茵鹅、台湾鹅(白罗曼)、匈牙利鹅霍尔  相似文献   

20.
绥化地区有十二个市(县)。在确立了开拓节粮型饲养业目标以后,几年来养鹅生产获得高速发展。1988年全区饲养量达642万只,比1981年102.1万只增加5.3倍,比1986年257.5万只增加1.5倍。养鹅数量占饲养家禽总数的比例也由1986年的15.9%上升到1988年的29.7%。1988年全区平均每个农户养鹅7.5只,人均1.5只,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一、新形势下的新特点鹅生长快、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尤其具有节省精料,不受粮食丰欠制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