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草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布置稻草覆盖田间试验,探讨稻草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最终拟定适宜当地的稻草覆盖量。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覆盖量对产量的影响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其中覆盖4 500 kg/hm2稻草处理(S300)商品薯产量和总产均最高,但S300、S400(6 000 kg/hm2)和S500(7 500 kg/hm2)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和总产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0.05的显著水平。稻草覆盖量各处理的商品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达到95%以上。就经济效益而言,S300处理最高,显著高于S200(3  相似文献   

2.
1 前 言秋马铃薯作为粮菜兼用作物 ,生育期短、产量高、耐贮存、经济效益好 ,深受人们喜爱。据试验实收和示范片调查 ,秋马铃薯产量在 90 0 0~150 0 0kg/hm2 ,产值在 12 0 0 0~ 180 0 0元 ,这对于稻田改制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生产经验 ,现将集免耕、稻草覆盖、间套作三大技术为一体的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总结如下。2 栽培技术2 1 选择适宜的品种秋马铃薯生育期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春马铃薯有很大的不同 ,温度由高到低 ,日照逐渐缩短 ,雨量和相对湿度由大到小 ,因而适于春播的品种不一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我们进行了稻草多种覆盖方法的试验。试验结果以盖土+稻草覆盖(A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即直接盖土增产19.5%,达极显著水平。盖有机肥+盖土、盖有机肥+稻草、盖稻草+盖土都比对照增产,但增产不显著,增产率分别为7.6%,7.3%和3.1%。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播种时采用先盖土再盖稻草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以在生产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在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种植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索稻草覆盖厚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以东农303为试材,设不同稻草覆盖厚度6.5 cm、7 cm、8 cm、10 cm 4个处理和常规薄膜覆盖(CK),进行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对马铃薯出苗期存在影响,覆盖量越少出苗期则越短,而对株高和主茎数的影响不大;产量表现以稻草覆盖厚度8 cm为最好,10 cm次之,667 m2产量分别达到1 610 kg和1 520 kg,绿薯率也较低。试验结果为马铃薯冬种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中的稻草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宁德市马铃薯不同稻草覆盖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稻草包芯栽培的增产效果,以紫花851为供试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免耕、稻草包芯等不同栽培方式产量、效益及其商品性的比较。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产量、效益、商品性影响不同,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处理与当地普通栽培处理相比,产量、效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具增产增效、省工省力等优点;稻草包芯栽培处理与当地普通栽培处理相比,产量、效益差异也达显著水平,具有增产增效、操作简便、节省稻草等优点,并较好地解决了稻田土壤板结不利于薯块膨大和裂缝引起绿薯的问题,可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稻草覆盖还田和无稻草还田2种处理和4种氮肥处理,并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稻草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4个施氮处理表现一致。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稻草覆盖还田促进水稻分蘖,最高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协同提高,最终使有效穗数显著增加。稻草还田增强群体物质生产能力,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 (SPAD值)提高,最终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量。稻谷产量与不同时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及茎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稻草覆盖还田的情况下,增加前期施氮量对稻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马铃薯稻草免耕栽培增产机理,我们开展了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薯皮光滑,块茎大小整齐,出苗率高,株高和叶片数较多,中、后期植株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分枝数多、单株块茎重和大薯率高是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稻草不同覆盖厚度对甘薯产量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铮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3):433-437
研究稻草不同覆盖厚度对甘薯产量和氮代谢的影响,并探讨甘薯产量、叶片氮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旨在筛选出适合甘薯栽培的最佳覆盖方式,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各覆盖处理的产量高低顺序为:草2+土>草4+土>草>对照;(2)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的甘薯产量与叶片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全氮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各项指标认为,草2+土可用作甘薯栽培上适宜的覆盖方式,氮代谢相关指标可作为判断甘薯长势与产量高低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从马铃薯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与常规地膜覆盖相比,免耕稻草覆盖的马铃薯产量约高2.9%,但纯收入约低16%。[结论]该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需经技术改良,降低成本后再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稻草不同栽培方法与产量存在差异,马铃薯采用免耕开穴覆盖土杂肥+稻草覆盖10 cm栽培方法,可以获得与普通栽培方法相同的产量水平,具有省工、省本效果,可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种免耕马铃薯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合适广西冬种免耕栽培的高产马铃薯品种,2009年冬我们首次从青海引进了部分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广西开展了不同种植畦面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青薯7号与青薯8号出苗均比较快而整齐;青薯8号在现蕾期与成熟期的株高均比较适宜,茎较粗,叶片数较多,具有夺高产的生长优势;同一马铃薯品种小畦种植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分枝数均大于大畦种植,除青薯8号外,鲜薯产量也以小畦种植处理较高。可见,在免耕马铃薯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马铃薯的品种特性,适宜的安排马铃薯种植方式,以实现免耕马铃薯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龙海市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郑龙川 《中国马铃薯》2010,24(3):145-147
龙海市是福建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笔者经过多年的马铃薯生产实践,在当地马铃薯生产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环节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与种薯的选择与处理、适期早播、小高垄、施足基肥、适当提高密度、稻草包芯、早施提苗肥、高培土、湿润灌溉、有效防控病虫草害、防控低温霜冻危害以及抢晴收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垄作、平作、堆作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植株性状表现等作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大。垄作种植产量最高,为2251 kg/667 m2,比堆作种植增产65.7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平作种植增产21.82%,增产达显著水平;平作种植产量为1 848 kg/667 m2,位居第二,比堆作种植增产36.0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大中薯率垄作种植第一,为89.03%,比堆作种植高20.37个百分点;平作种植位居第二,为86.62%,比堆作种植高17.9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稻田粉垄冬种马铃薯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粉垄栽培技术在国内首次进行稻田粉垄冬种马铃薯试验,探索粉垄栽培技术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以荷兰15为试验材料,进行在稻田粉垄栽培和传统栽培冬种对比试验,粉垄整地稻田耕层深度为20 cm、松土厚度达30 cm,分别比传统整地增加5 cm和10 cm。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栽培方式(CK)相比,粉垄栽培的马铃薯株高增加33.03%,根系数量和长度分别增加37.56%、52.04%;产量增加25.05%,商品薯率增加3.7个百分点。表明粉垄栽培技术可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并提高商品薯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冬种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南方冬种马铃薯区推广的稻草覆盖栽培有多种方式,应用前景较大。为探讨冬种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增产机理,以无覆盖稻草(裸地)为对照,研究了稻草包芯栽培与稻草免耕覆盖栽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包芯栽培为每667m2产量1727.8kg,比对照增产12.04%。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其高产优势缘于该栽培方式具有较高的平均单株薯块重和薯块数,而光合能力强、根系活力高、生物产量高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具体表现为叶面积、光合势、根系活力和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9.1%、68.3%、36.3%和63.7%。稻草包芯栽培操作简便,稻草用量少,农民易接受。包芯后减少杂草,保水增温,疏松土层,能有效减少裂薯率和绿薯率,提高商品率,增产显著,综合表现良好,适于在福建等南方冬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每667 m2施用500 kg有机肥基础上,3 F(每667 m2 13 kg N,N:P2O5:K2O=1:0.93:2.41)、3 E(每667 m2 13 kg N,1:0.56:1.95)和3 G(每667 m2 13 kg N,1:0.74:2.01)处理组合的马铃薯总产量和合格薯产量显著高于9 A(每667 m2 19 kg N,1:0.47:1.47),但三者之间及其与其它化肥处理组合总产量和合格薯产量之间差异没有达到0.05的显著水平。3 G、3 E处理组合的平均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处理9 D(每667 m2 19 kg N,1:0.75:1.75)、9 B(每667 m2 19 kg N,1:1.17:2.17)、6 B(每667 m216 kg N,1:1.17:2.17)、9 C(每667 m2 19 kg N,1:0.70:2.65)、9 F(每667 m2 19 kg N,1:0.93:2.41)和9 A,但与其它化肥+有机肥处理组合的平均效益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每667 m213 kg氮肥处理中3 E处理组合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每667 m2 16 kg(处理6 F除外,每667 m2 16 kg N,1:0.93:2.41),和每667 m2 19 kg的施肥处理组合(P<0.05)。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纯氮13 kg,N:P2O5:K2O=1:0.56:1.95是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效益和氮磷钾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的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马铃薯加工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设5个密度处理,试图找出合适的种植密度。5100株/667m2处理马铃薯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最高为106.57和156.58 kg/36m2,此时地下部与地上部生物量比达到最小,为1.47。5100株/667m2处理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2710 kg/667m2,此时经济效益为3504元/667m2。5400和4800株/667m2处理产量分别为第二与第三,分别为2418和2277 kg/667m2,此时经济效益分别为3033与2888元/667m2。5100株/667m2处理干物质与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0.41%和14.61%。研究表明,当地‘大西洋’的种植密度以51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巴西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模式下,茎高、茎围、叶长、叶宽的生长规律相似;各处理的茎围、叶宽、青叶数、果指数、抽蕾率、果穗轴尾部直径之间无显著差异;茎高、叶长、吸芽数、果指长度与果指围度、果穗轴头部直径之间除了D2(矩形单行植,株行距为2.0 m×3.0 m,种植密度为1 666株/hm2)与D3[矩形宽窄行植,株行距为1.5 m×(3.0+1.0)m,种植密度为3 333株/hm2]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无显著差异,而且茎围、青叶数、吸芽数、果指数、果指长度与果指围度、果穗轴头部与尾部直径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现蕾期与果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延长且收获期较分散;单果重、单株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位面积产量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马铃薯播种时最佳深度,本试验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播种深度(10 cm,15 cm,20 cm,25 cm,30 cm)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出苗期、生育期、株高、大中薯块茎数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播种深度为20 cm时能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