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临界CO_2萃取油茶籽油的工艺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油茶籽进行萃取,提取油茶籽油。考察了油茶籽平均粒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油茶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试验得到的油茶籽油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的最佳实际工艺条件为:油茶籽平均粒径0.605mm、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30L·h-1和萃取时间90min,最佳实际工艺条件下油茶籽油萃取率为91.17%。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5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8.28%。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法从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青海444中萃取麸油,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萃取工艺.结果表明,萃取压力对燕麦麸油的萃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萃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优化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燕麦麸油的萃取率为8.572%.GC-MS分析表明青海444燕麦麸油中主要含有5种脂肪酸,其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366%,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41.175%和40.558%.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燕麦麸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燕麦麸皮中萃取燕麦麸油,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麸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因素对麸油萃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萃取燕麦麸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在此工艺条件下燕麦麸油提取率为5.45%,且其理化指标优于米糠油.  相似文献   

4.
大活籽挥发油超临界萃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超临界CO2萃取大活(Angelica dahurica Benth. et Hook)籽挥发油过程中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将试验结果与水蒸汽蒸馏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比分析了超临界油与水蒸汽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压力的变化对萃取率的影响最大,萃取温度次之,而萃取时间最小.从GC-MS分析结果看,超临界CO2萃取大活挥发油的萃取率较水蒸汽蒸馏法高,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时间2h,挥发油收率为2.78%.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高原加拿大燕麦麸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高原加拿大燕麦麸皮中萃取燕麦麸油,同时研究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麸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加拿大麸油萃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萃取燕麦麸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0h,提取率为5.4%。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雪梨籽油,考察了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并对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35℃、时间130 min 、CO2流量15 kg/h,其油脂得率为23.9%。油脂中主要含有7种脂肪酸成分。超临界CO2提取方法得率高、时间短,是一种合适的提取雪梨籽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江晨  白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79-3080,3083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芫荽籽油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子试验考察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萃取温度对芫荽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多项式拟合。[结果]对纯粹二次拟合模型进行拟合可信度的F检验,结果表明多项式各项对y线性关系极显著(P〈0.01),从而确定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萃取温度对萃取率影响的较为合理的拟合模型为纯粹二次多项式模型。将上述二次多项式代入MATLAB的无约束最优化工具,计算出超临界CO2萃取芫荽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21.84MPa,CO2流量33.26 L/h,萃取时间142.90 min,萃取温度42.6℃,该条件下最佳萃取率为12.61%。[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芫荽籽油工艺中,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对各工艺条件的改变可以大幅度提高芫荽籽油萃取率。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林纳燕麦麸油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高原燕麦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林纳燕麦麸皮中萃取燕麦麸油,并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麸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燕麦麸油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各因素对林纳燕麦麸油萃取率的影响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燕麦麸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燕麦麸油的萃取率为7.772%;以乙醇为夹带剂可提高燕麦麸油的萃取率0.35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燕麦麸油中含有亚油酸。[结论]超临界CO2萃取燕麦麸油具有高效、无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文冠果种子为原料,测定文冠果种子的理化指标,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文冠果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萃取文冠果油的最佳条件:压力40 MPa,温度50℃,时间120min。对超临界萃取的文冠果油进行了理化性质及GC/MS分析,结果显示,酸价为0.4mg KOH/g、过氧化值为0.042g/100g、碘值为113g/100g、芥酸9.49g/100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01g/100g,其中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超临界CO2萃取的文冠果油工艺稳定可靠,并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棘油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沙棘籽为原料,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棘油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原料颗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CO2流量对沙棘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后原料颗粒度为1.0 mm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 h、CO2流量10 kg/h,沙棘油得率可达8.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