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大陆绝大多数养殖户在水族箱中养殖热带鱼,水族箱养殖模式优势有三:一是容易观察,能及时防病治病;二是容易捕捞,销售方便;三是温度、水质等环境因子便于人为控制,一年四季可养殖。但笔者认为这种养殖方式主要有两方面弊端:一是成本较高,二是劳动强度较大。笔者在2000年和2001年选取四种热带鱼进行网箱养殖试验,并和水族箱养殖效果进行了比照。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鱼的种类(1)神仙鱼(Pterophyllumscalare),该鱼体态曼妙,翩翩游过,如神仙般悠闲自得故而得名。英文名Angelifish,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其背鳍…  相似文献   

2.
日本诹访湖(贮水量约6298万立方米)的池沼公鱼产量约占该湖总渔获量的70~80%,是日本国内主要的公鱼种卵供应基地,每年均有大量种卵由此移往全国的河流湖沼。日本农林水产省为保护池沼公鱼这一重要资源,于1970年划定该湖池沼公鱼亲鱼的主要上溯河流上川河口区域为保护水面。  相似文献   

3.
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equifasciata)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主要是亚马逊河的一些支流的中上游。七彩神仙鱼分为2种4亚种,分别是黑格尔七彩、棕七彩、蓝七彩、绿七彩。由于七彩神仙的原产地水质偏软且酸性较强,即使人工培育多代的新品种亦要求弱酸性软水,因此七彩神仙鱼一般在玻璃鱼缸内养殖,以前几乎没有成功用水泥池养殖的报导。为探索降低七彩神仙养殖成本及劳动管理强度的途径,作者于2003年5月至11月进行了七彩神仙水泥池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4.
神 仙 鱼(Pterophy11umeimekei)又称燕鱼、小鳍帆鱼、天使鱼等,属于丽鱼科天使鱼属,原生活于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热带鱼,有“观赏鱼皇后”的美称。神仙鱼喜栖息于水中层,对水质要求不甚严格,在 20~32℃中性或微酸性的软水中均能较好生长,养殖比较容易。笔者对神仙鱼的苗种繁育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条件与方法 1.亲鱼来源 神仙鱼亲鱼需“青梅竹马”从小配对。笔者从重庆市北碚区一业余观赏鱼爱好者家里购得神仙鱼亲鱼,体长15cm,体高17cm,体表…  相似文献   

5.
河流水质污染特征的研究是进行河流水质污染评价和水污染状况预测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河流水质监测中,许多监测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使得这些指标提供的整体信息容易发生重叠,不易得出简明的水质污染规律。用因子分析方法,运用Matlab软件对汉江白河省界断面的河流水质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该断面的水质污染状态可以用6个公共因子来反映。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     
《海鲜世界》1993,(3):17-17
淡水白鲳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1982年台湾引进该鱼,1985年引入大陆,目前已在广东、福建、浙江、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养殖。该鱼具有肉质好、体形大、生长快、食性广、产量高、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是一种经济价值高,有发展前景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7.
《重庆水产》2006,(1):22
武隆是典型的山区县,境内有大小河流50多条,总长度达588km,水质优良;鱼类资源丰富,仅乌江就分布着93种天然鱼类资源,有国家级和市级重点保护的中华鲟、白鲟、大鲵、胭脂鱼、水獭、岩原鲤、裂腹鱼等多种珍稀水生动物;分布有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独有的鹰嘴龟(平胸龟),棘腹蛙等。  相似文献   

8.
巴西缺帘鱼鱼种长途运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帘鱼(Brycon cephalus)隶属于鲤形目,脂鲤科,缺帘鱼属,是巴西、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南美洲国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中上游。随着中巴渔业合作加强和交流增多,该鱼也随之被引入到我国,笔者根据引种所开展的试验研究和引种运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进行该类鱼国际长途运输参考。  相似文献   

9.
养殖银龙鱼应人为地模拟一个适合银龙鱼生长的生态环境。银龙鱼是一种大型观赏鱼类,成活率较高。要养好银龙鱼必须有一定的饲养器材,才能使银龙鱼健康生长,真正起到观赏的作用。而且在饲养银龙鱼过程中,需注意水温、水质、水的硬度、水的酸碱度和水中的溶氧量等因素。若长期的水质不良,或感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银龙鱼就会发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一是实施水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和河流综合治理,养殖水域面积扩大N3333hm^2(5万亩)以上,全市大中型水库及重点河流水质普遍达到Ⅲ类以上标准,为养“好鱼”提供了“好水”。  相似文献   

11.
松华坝水库上游牧羊河氮、磷主要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羊河是昆明松华坝水库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松华坝水库的水质。面源污染是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流域内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以及牧羊河丰水期与枯水期水质的测定,对总氮、总磷指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了牧羊河氮、磷主要来源于松华坝水源区面源污染,且流域内面源污染对牧羊河水体总氮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从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状况、河流的物理形态、生物状况和社会环境等5方面,基于2012年各河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56-2010年长序列水文资料分析、各河流水生态现状调查及水质监测结果,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水生态状况评价模型,评价辽河干流、浑河、太子河等12条河流水生态状况。浑江桓仁水库以下、蒲石河、爱河和大洋河总体评价为优,太子河葠窝水库以上段为良,清河、小凌河和六股河为中,辽河干流、绕阳河、浑河、太子河葠窝水库以下段、大凌河为劣。各河段的约束指标,浑江桓仁水库以下、爱河、蒲石河等为纵向连通性,清河和太子河葠窝水库以上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纵向连通性,辽河干流、绕阳河和大凌河白石水库以下为生态基流满足程度和水功能区达标率,六股河为生态基流满足程度,小凌河为生态基流满足程度和纵向连通性,太子河葠窝水库以下河段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功能区达标率,浑河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态基流满足程度、纵向连通性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相似文献   

13.
模拟与分析白洋淀试点区域水质改善工程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探索水质改善效果,为白洋淀水质改善提供思路与经验。基于实测地形、气象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现状污染源、大气沉降、风扰底泥释放等数据资料,运用MIKE软件构建了白洋淀二维水动力和水质数学模型,选取现状水量未清淤(方案一)、增加补水流量1.5倍+未清淤(方案二)、增加补水流量2.0倍+清淤0.1 m(方案三)、增加补水流量2.0倍+清淤0.2 m(方案四)4种优化方案,模拟了典型时刻下白洋淀区域内的流场分布形态和主要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白洋淀淀区内水体流动速度普遍较小,在增大补水流量和清淤的情况下,流场的改变集中于入淀河流的下游,几乎不改变主淀中的流场分布。随着清淤深度的增大,底泥的污染物释放作用进一步削弱,但削弱的幅度较小。由此确定对白洋淀底泥厚度较大、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开展清淤工作,建议清淤厚度0.2 m左右。在清淤的基础上,对淀区进行合理补水,入口河流选用常年水质较好的河段,建议补水体积不超过现状补水方案的2倍。  相似文献   

14.
探究河道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对河道水体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水生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对上海徐汇区代表性的城市河道进行了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调查,共采集到浮游动物32种,其中轮虫25种,桡足类4种,枝角类3种。全年浮游动物优势种12种,包括轮虫10种,桡足类1种,枝角类1种。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差异显著,浮游动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均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浮游动物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氮磷比、叶绿素a浓度和溶解氧是影响该水体浮游动物群落差异的显著环境因子。运用水质理化因子、多样性指数及浮游动物优势种进行水质污染水平评价,判断该河流水质状况属于中污型。调查结果可为上海市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13年-2015年,逐月监测分析了黄河陕西段府谷、吴堡、龙门、洽川、港口、汾河入黄口和渭河入黄口7个段面22项水质指标,并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黄河陕西段处于4级中度污染水平,5级较重污染段面汾河入黄口(P=9.26)1个,其余6个段面处于4级中度污染水平(2.04≤P≤4.67)。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和有机物,部分段面还受到重金属汞、砷、铜、锌的影响,所有段面未受有机氯和有机磷的污染。同期断面比较,上游污染轻于下游,污染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6.
北运河浮游植物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运河水系是北京和天津的主要纳污水系,关乎着京津区域发展的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009-2010年对北运河水系浮游植物和水质进行了4次调查,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等以及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浮游植物有41种;其中,蓝藻门14种,占34.1%;绿藻门14种,占34.1%;硅藻门7种,占17.1%;裸藻门5种,占12.2%;其它种类2种,占2.5%。夏季以蓝藻为主,秋季、冬季和春季均以绿藻为主,整体表现为蓝藻-绿藻型,主要优势种为蓝藻门、绿藻门的耐污种;北运河的CODMn、NH3-N、NO3-N、TP和TN含量大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的2.12~9.79倍,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氨氮和总磷。北运河的水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为中污染,部分断面为重污染,水体质量在中-重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17.
研究湟水流域水生态现状和保护与修复措施,加强湟水流域水生态保护,维持黄河尤其是黄河上游流域及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湟水干流、大通河梯级开发集中,河流纵向连通性遭到严重破坏,且大部分水电站是引水式小水电站,枯水期水电站下游河道脱流现象严重,河流水流连续性及横向连通性遭到破坏,河流生态功能严重下降。根据国家及黄河流域对湟水流域生态保护定位及要求,在湟水流域水生态状况评价及问题识别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域(河段)水生态保护目标,提出了湟水上中下游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重要断面生态需水指标及保障措施和重要湿地、重要鱼类栖息地等保护与修复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主要水系水环境特征分析与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太湖流域苕溪、南溪、太湖、沿江和黄浦江5大水系水体环境特征进行2次全范围调查监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主要水系的水环境特征现状,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主要水系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苕溪和南溪水系外,太湖流域各水系水体透明度都较低,可能与部分水体泥沙含量较大有直接关系,但水体中藻类、有机物和水动力条件等可能也是影响透明度的因素;耗氧性有机污染物指标处于地表水Ⅳ类~Ⅴ类,且B/C(可生化性指标)比较高,分解利用引起水中溶解氧(DO)的快速下降.氮磷营养元素污染相对严重,基本处于地表Ⅴ类~劣Ⅴ类水平,且各水体中都以总磷(TP)污染最为突出.总氮(TN)和TP中分别主要以溶解无机氧( DIN)和PO43-的形式存在,其较高的浓度为藻类快速生长甚至爆发水华提供了必要条件.对污染指标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氮磷和有机物是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贡献指标.富营养化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苕溪水系、南溪水系和太湖基本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而沿江水系和黄浦江水系基本处于重度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严峻。海河流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它却是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本文通过分析评价现有大尺度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建立了适合现有数据条件并有一定精确性的大尺度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一“三维”系数估算法,估算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评价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介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必须由政府主导、公众广泛参与。海河流域要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污染的控制,大力推广生态畜牧业。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20.
应用系列综合评价法对吕四渔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试探性分析评价研究。NQI值法分析结果表明,吕四渔场持续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或中营养化状态下。A值法分析结果表明,渔场有机污染处于轻度和中度污染状态;重金属评价结果表明,部分站位Cu、Zn和Hg处于污染状态,Pb、Cd和As在自然本底值范围内;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吕四渔场环境质量状况大部分时间处于较差状态。因此,其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