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43头黑白花奶牛产后期的临床检查和直肠检查发现,产前前胃弛缓时,无论产后是否发生前胃弛缓,都与产后子宫弛缓无相关联系;产前无前胃弛缓时,无论产后是否发生前胃弛缓,都有产后子宫弛缓发生;产后子宫复旧过程不良时,明显影响到产后前胃功能状态;产后前胃功能状态对子宫复旧过程的影响大于产后子宫功能状态对前胃的影响。本试验初步为合理的诊疗奶牛产后前胃弛缓和产后子宫弛缓提供了实际根据。  相似文献   

2.
八珍汤对乳牛产后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d至产前第1d灌喂组、产前第15d至产后第15d灌喂组、产后第1d至第30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和第15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d和第30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d和第30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d开始到产后第15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母猪产后综合征是母猪产后因生殖系统物理性损伤及感染、内脏器官收缩复位变化、心理及生理性突变应激等导致其产生的一系列的病理性变化,如产后不食、产后高热、产后便秘、产后出血、三炎症、产后急性脱钙等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养殖者、管理人员争取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置上述产后产科疾病,对促进母猪产后尽快恢复健康体况、保障新生仔猪壮仔率和成活率有积极意义。称其为"母猪产后综合征"是因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普遍存在多重感染、混合感染现  相似文献   

4.
母犬产后身体虚弱、免疫力差,妊娠和哺乳阶段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极易发生产后综合征。常见的有产后低血钙症和产后感染。本文所述病例为产后缺钙、恶露不净继发的急性感染,经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正母犬产后的低钙血症,也称为产后癫痫、产后搐搦症、产后子痫、产后痉挛等,是一种以低血钙和运动神经异常兴奋而引起的肌肉痉挛为特征的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虽然本病在产前、分娩过程中或产后6周之内均可发生[1],但多见于产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母亲角色适应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初产妇进行产后调查。结果: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与产后抑郁呈负相关(P0.05),角色适应、年龄和产后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有影响。结论:护理人员应尽早帮助初产妇适应其角色,了解初产妇的心理,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LHRH—A对华南地区荷斯坦牛产后恶露排出、子宫复旧、卵巢活动、产后发情和受胎率的作用。于产后12~15天用500IULHRH—A处理8头奶牛和8头未经处理奶牛,用EIA方法测其乳汁孕酮变化曲线,研究其产后孕酮变化模式和观察其产后发情受胎情况。结果发现LHRH—A是提高产后奶牛繁殖率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母犬产后低血钙症,也称为产后癫痫、产后子痫或产后痉挛等,是以低血钙和运动神经异常兴奋而引起的肌肉痉挛为特征的严重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产后1~3周的产仔数较多或体型较小的母犬。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围产时间、犊牛初生重及月份与奶牛产后疾病的相关性,为降低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提供参考。本文调查了宁夏某场2 975头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及月份等对奶牛产后疾病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及产后瘫痪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胎衣不下、乳房炎、蹄病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对子宫炎发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其中第6胎奶牛的产后发病率最高。5-7月份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妊娠天数和奶牛进入围产圈时间的增加使得产后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犊牛初生重的增加使得奶牛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升高。患胎衣不下导致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患蹄病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产后瘫痪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发病率增加。不同胎次、妊娠天数、产犊月份、围产时间和犊牛初生重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和产后瘫痪有一定的影响,且产后疾病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1产后瘫痪 母兔产后瘫痪多发生于产后2—5天,且产仔率较高的母兔和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兔场多发本病。母兔营养不良,致使产后血糖、血钙浓度降低和血压下降。此外,母兔产后受雨水淋湿和冷风侵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肌肉、神经等机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乳汁甚少,不能满足仔猪的需要,称为产后缺乳。产后缺乳多发生在母猪产后15天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根据母猪产后乳汁不足,或点滴皆无,不能满足哺乳期的需要即可明确诊断,属中兽医学产后乳汁不行、无乳、乳难等范畴。母猪产后缺乳的发病只数占产猪总数的22.2%,且有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和治疗产后缺乳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3.
林麝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药用价值极高,但在其疾病治疗方面可以借鉴的资料很少,部分疾病治疗只能参照羊等小反刍动物治疗方案。林麝产后瘫痪、产后截瘫、机械性损伤等疾病鉴别诊断难。本文通过对一例母麝产后瘫痪的诊断和治疗,简要阐明了林麝产后瘫痪、产后截瘫和机械性损伤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以期为林麝产后瘫痪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奶牛产后乳热症严重影响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产后乳热症也叫产后瘫痪,是产后奶牛突发的,以意识和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消化道麻痹,体温下降和低血钙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选用产后健康乳牛18例和产后气虚血瘀证乳牛9例,于产后1、2、4、7、10、15和30d采血分离血浆,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血浆NO含量在产后2、4和7d气虚血瘀证组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后10d气虚血瘀证组亦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呈显著差异 (P<0.05);其余时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乳牛产后气虚血瘀证NO自由基含量增加,可能是产后气虚血瘀证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介绍了做好奶牛围产后期健康监控的重要性。同时,笔者结合临床研究成果,介绍了奶牛产后健康监控的7个重点技术措施,其中包括新产牛的标记措施、胎衣不下监控技术、产后1周体温监控技术、围产后期主要代谢病监控技术、围产后期慢性酸中毒监控技术、围产后期子宫健康监控技术和围产后期蹄病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母猪产后的饲养和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产后容易出现的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说明母猪的产后管理中应重视科学饲养并积极检查和预防疾病的出现,这是母猪产后管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瘫痪是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该病多发生于奶牛产后3天之内,尤其是产后12~48h,少数则发生在分娩过程中。除了临床的产后瘫痪,奶牛产后缺钙的另一种表现为亚临床低血钙,影响奶牛产后的产奶量和代谢疾病发生。通过科学的监测,可以准确评估牛只血钙水平,利于对亚临床低血钙牛只及时补充钙剂进行干预。本实验随机选取了20头经产牛,分为未补钙组和补钙组,补钙组分别于分娩结束时和产后12h投喂1丸博威钙缓释钙丸,192g/丸。结果表明,补钙组产后12h和产后24h的血钙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且相对稳定,分别比对照组高12.9%和19.1%;补钙组产奶量比未补钙组高11.4%。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产后首次配种时间、季节、年龄与配种次数对母驴产后情期受孕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017年产后母驴84头,跟踪其产驹日期、产后发情表现、卵泡发育、配种、孕检等数据直到配种结束,分析首次配种时间、配种季节、配种次数和年龄与母驴受孕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首次配种时间在产后21~30 d间的产后情期受孕率最大,为88.89%;春季产后情期受孕率最高,可达90.90%;产后配种次数为1次时的情期受孕率最高,为41.67%;年龄在2~4岁的母驴产后情期受孕率为86.21%,显著高于年龄在5~7岁的母驴的产后情期受孕率(69.23%)。说明随着母驴配种次数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产后情期受孕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测产后健康和产后气虚血瘀证奶牛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动态变化,以期从NO的角度对“证”客观实在性和/或“证”本质的研究提究提供一定的可能线索。选用产后健康奶牛和产后气虚血瘀证奶牛各9头,于产后1、2、4、7、10、15、30d采血,分离血浆,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NO含量产后2、4、7d气虚血瘀证组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产后10d气虚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