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2018年西安市牛羊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布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28901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和确诊。结果显示6997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50份,21904份羊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40份,牛个体阳性率为2.14%,羊个体阳性率为0.64%,牛羊个体阳性率为1.00%。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布病防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2012—2014年贵州省荔波县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该病防控及下一步疫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实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荔波县猪(7个规模场、64个散养户,共计548份样品)、牛(6个规模场、229个散养户,共计647份样品)、羊(4个规模场、268个散养户,共计1 268份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2—2014年荔波县猪、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均为0%,说明荔波县动物感染布鲁氏菌病在国家控制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东莞市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2~2016年采自东莞市动物的血清进行检测,共检测猪血清20221份,牛血清203份,羊血清239份,犬血清4508份,马血清329份,其中,猪、牛、羊、犬、马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0.73%、0.08%、0.09%和0。结果表明,东莞市猪、牛、羊、犬中可能存在布鲁氏菌病的感染,动物和动物产品存在布鲁氏菌污染的风险。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夷陵区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该区科学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对该区13个乡镇(街道、开发区)所有规模养羊场和散养户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并采集39 640份羊血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共检出阳性样品2份,阳性率为0.005%。调查结果表明,夷陵区羊布鲁氏菌病的阳性率较低,疫情处于假定稳定控制状态,但部分地区特别是西北山区的养殖管理水平较低,有潜在疫情风险,应进一步加强对羊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和检疫,采取综合措施,提升区域整体养殖管理和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和掌握大理州4县(市)的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采用布鲁氏菌荧光偏振试验(FPA)和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mCFT)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理州剑川、洱源、大理、宾川4县(市)的7 655份家畜血清(牛血清样品5 467份、羊血清样品1 962份、猪血清样品226份)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发现大理州羊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8%(55/1 962),牛和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果表明,大理州羊群布鲁氏菌感染风险高,牛群和猪群未检测到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布鲁氏菌感染风险低。结果提示,大理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形势严峻,需要加强监测与防控,减少布鲁氏菌由患病羊传染人的风险。本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大理州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江苏省牛羊养殖结构和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从而为该病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借鉴,采用预设表格登记方法,了解全省牛羊养殖、调入和免疫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每县随机抽取24个牛羊场,每场24份血清样品,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组合检测,了解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江苏省牛规模养殖占比83.06%,羊规模养殖占比52.47%,规模化程度较高;外地调入数量较少,但来源地较广;部分牛羊实施了布鲁氏菌病免疫;牛群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2.93%(95%CI:1.01%~4.84%),个体阳性率为0.28%(95%CI:0.21%~0.35%);羊群中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结果表明:江苏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水平较低,利于净化;对其防控,须阻断活畜从一类地区调入,禁止布鲁氏菌病免疫。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镇雄县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布病在人畜间传播。对全县17个乡(镇、街道)97个养殖场(户)1 090份羊血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的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复检。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74份,检出阳性场9个,总个体阳性率为6.79%(74/1 090),总群体阳性率为9.28%(9/97)。镇雄县羊布鲁氏菌病风险较大,应加强疫病防控,积极采取检疫净化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减少布鲁氏菌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融水县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成果,全面了解融水县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2013年,笔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法对辖区内20个乡镇的猪100份、牛100份、羊75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法检测的275份血清检出15份阳性(其中猪5份、牛5份、羊5份,且均来自同一个乡镇),其余260份血清均为阴性;但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法对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的2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伊吾县羊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点和净化效果,依据国家标准《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的方法,2017—2021年连续5年对伊吾县养殖场户所有牛羊采集血样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共检测牛羊血清样品1040792份,检出阳性样品7005份,平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云南省昆明市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预判流行趋势,评估疫情发生风险,2017—2019年,根据昆明市家畜布鲁氏菌病监测计划,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14个县区54 470个场次的420 635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并对不同年份、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县区、不同季节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 年来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5 489份、阳性场次1 367个,总个体阳性率为1.31%,总群体阳性率为2.51%;2017—2019年,个体阳性率从1.91%下降至0.73%,群体阳性率从3.32%下降至0.84%;规模养殖场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散养户(P<0.05);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呈散发态势,区域不均衡性明显,在奶山羊较集中的县区以及养殖分散区流行较为严重(P<0.05);第一季度的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5)。结果表明,昆明市羊布鲁氏菌病流行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须加强高风险季节、高风险地区以及规模场的监测和净化工作。本调查为昆明市羊布鲁氏菌病的预警预防提供了参考数据,也为昆明市羊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形势严峻,为了掌握湘西州现阶段布鲁氏菌病疫源和疫病流行规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有针对性地开展布鲁氏菌病预防控制工作。对辖区内牛、羊开展抽样检测。本次试验对湘西州的681份样品进行检测。首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检出可疑样品再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估计陕西省绥德县规模场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率及分布情况,寻找群间传播风险因素,随机抽取绥德县存栏 60只的规模羊场102个,采集血清样品3 964份,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P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垂直检测,同时对采样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绥德县羊布鲁氏菌病群间流行率为32.6%(95%CI:23.5%~41.6%),以田庄、张家砭为主的西南部乡镇和以薛家河、中角为主的中、北部乡镇群流行率最高;对流产物处理不当、1年内有羊只引进以及生产区与生活区没有有效隔离是该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该研究掌握了绥德县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分布情况,可为绥德县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岑巩县近年来牛羊产业大力发展,规模数量增长较快,肉牛存栏由2020年的3.584 9万头增长到3.928 3万头,肉羊存栏由2020年的5.007 6万头增长到5.677 8万头。为了解贵州省岑巩县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情况,2020~2022年对全县牛羊养殖场、散养户和屠宰场采样牛血清样品571份、羊血清样品8570份进行畜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羊血清样品出现3份阳性,经试管凝集试验对3份初筛为阳性的羊血清样品进一步判定结果为阳性,3份阳性血清均来自散养户,且属于外源性输入型病例。对贵州省岑巩县2013~2022年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贵州省岑巩县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共8例,其中男7例、女1例,从事牛羊产业生产5例。贵州省岑巩县需进一步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力度,加强牛羊调运监管,强化畜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定期对从事牛羊产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贵阳市2018年奶畜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以指导全市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全市7个奶牛场和1个奶山羊场的1275份血清样本进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结果:奶牛、奶山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43%(5/1155)和0.00%(0/120),总体阳性率为0.39%(5/1275)。结果表明:贵阳市奶畜存在布鲁氏菌病感染,但感染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以内,今后需实行检疫和扑杀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采自不同养羊场的7 654份羊血清样本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89份阳性,表明本地区羊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感染。监测结果为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本病的防控措施、净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免疫胶体金法(ICG)在羊布鲁氏菌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选择经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出的羊阳性和阴性血清各15份、经试管凝集试验(SAT)确定的阳性羊现场采集的耳尖全血15份,用胶体金法进行复检。结果表明,平板凝集检出的15份阳性血清用胶体金法检出阳性13份,符合率86.7%;平板凝集检出的15份阴性血清用胶体金法检出阴性15份,符合率100%;试管凝集检出的15份阳性样品,现场采集耳尖血用胶体金法检出阳性15份,符合率100%。初步表明胶体金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微量等特点,适合于羊布鲁氏菌病的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安市羊养殖、监测和调运等情况的摸底调查,采集饲养羊54个行政村、9个普通羊场、8个饲养乳羊点共计1926份血清样品。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筛选,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试验)进行确检,分析本地羊布鲁氏菌的流行病学。检测结果显示946头普通羊的阳性率为0,但980头乳羊中有64头阳性(6.5%)。由此得出南安市由外省引入乳羊布鲁氏菌病引发该地区内羊群疫情发生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择新疆福海县下辖的6个乡镇作为调查点,于2019~2021年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进行初筛,并进一步通过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复测的方法,对福海县牛羊的布鲁氏菌病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采集牛血清8 455份,阳性血清104份,阳性率为1.23%;采集羊血清5 625份,阳性血清60份,阳性率为1.07%。各年份的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各乡镇的感染率略有不同;牛布鲁氏菌病感染率为0.76%~1.96%,羊布鲁氏菌病感染率为0.77%~1.42%;福海镇牛羊感染率均最低;2~6岁感染率较高,应在后期加强监测。研究表明,福海县各乡镇牛羊均存在布鲁氏菌病,后期工作中应加强检疫扑杀工作。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常见传染病。为了解黑龙江省牲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PCR方法对黑龙江省2012—2013年12个规模养殖场12个农村散养户和养殖的牲畜采集血清样品共5 170份进行监测诊断。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12—2013年牲畜布病平均感染率为2.21%,其中规模场平均感染率为1.91%,散养户平均感染率为3.12%;不同牲畜布病感染率为:羊5.44%、肉牛2.44%、奶牛1.13%、猪0.18%。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PCR阳性样品33份,其中规模场14份,散养户19份。通过牲畜布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了黑龙江省牲畜布病流行状况,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六盘水市羊群布鲁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为我市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全市98个乡镇413个村的1 128个养羊场(户)共采集8 177份羊血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经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布病阳性血清样本285份,阳性率3.49%。285份疑似样本经试管凝集试验复检布病阳性血清为219份,符合率76.84%,总检出率为2.68%。从调查结果可见,养殖规模越大,阳性率越低,母羊阳性率高于公羊,六盘水市羊布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建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