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基于有效积温的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的生长动态预测模型及其特征参数,以期为利用有效积温定量模拟夏玉米生长发育动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北廊坊两年大田试验(2019—2020年)基础上,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分为氮、磷、钾3个单因素肥效试验,每个因素设4个水平,分别为不施肥、低肥、适量肥和高肥处理。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下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基于有效积温的动态方程,并利用增长速率曲线及其特征参数定量分析了夏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结果】(1)在本试验条件下,与其他处理相比,适量施肥处理(N2、P2和K2)夏玉米株高最大值均为最大。过量施用钾肥对夏玉米最大株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适量施肥处理夏玉米株高进入平台期所需积温为952.43—958.83℃·d。适量施肥能有效增加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养分过量或过少均影响叶面积的形成。适量施肥处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进入平台期所需积温为849.18—952.43℃·d。(2)各施肥处理条件下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建立的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方程的拟合度R 2分别为0.9949—0.9970和0.98...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花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夏玉米花后干物质运转的影响机制,为夏玉米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干旱敏感型品种伟科702(WK702)和耐旱型品种郑单958(ZD958)为供试材料,于玉米花期设4个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CK(对照,全生育期正常灌水)、T1(花前干旱胁迫)、T2(花后干旱胁迫)和T3(花期连续干旱胁迫),探究花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玉米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花前干旱胁迫能抑制株高、穗位高、茎粗和叶面积的生长,而花后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但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较大。花期干旱胁迫不仅显著降低夏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P<0.05,下同),还抑制茎叶等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降低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使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减少。花前干旱胁迫对夏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的影响大于花后干旱胁迫。花期干旱胁迫导致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花期连续干旱胁迫籽粒产量降幅最大,花前干旱胁迫籽粒产量降幅大于花后干旱胁迫;ZD958在T1、T2和T3处理下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下降20.1%、15.6%和35.9%,WK702分别比对照降低32.3%、19.3%和51.3%。【结论】花期干旱胁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夏玉米的植株形态、有效光合面积、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等,导致夏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对干旱敏感型品种WK702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抑制高于耐旱型品种ZD958。  相似文献   

3.
磷素作为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几种常见磷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玉米生长,增加株高和茎粗;有利于抽雄期和成熟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提高叶面积指数,其中磷酸脲处理的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最高(P<0.05);磷酸脲、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处理较对照处理分别增产23.7%、23.5%和23.2%;施用磷肥可以提高玉米净收益,磷酸脲、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处理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2 896元/hm2、2 422元/hm2和2 205元/hm2。因此,在新疆玉米磷肥选择中,磷酸脲是最佳选择,其次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基质覆盖免耕播种模式下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惠玉甜 3 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 4 种不同种植密度(6.0 万、7.0 万、8.0 万、9.0 万株 /hm2,分别标记为 A1~A4),副区为 4 种不同割苗处理(3~4 叶龄、5~6 叶龄、7~8 叶龄,分别标记为 T1~T3;不割苗为 CK),研究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生长发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的生育周期和灌浆期叶片的 SPAD 值影响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茎秆性状、果穗性状均呈下降趋势。在 A1~A3 种植密度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在 A4 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相对下降。在 A1~A4 种植密度下,割苗使株高、穗位高显著降低,茎粗显著增加,作用效果为 T2 > T1 > T3;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质量和产量显著增加,以 T2 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5~6 叶龄(T2)割苗处理下,A1~A4 种植密度分别增产 13.80%、11.71%、15.49% 和 13.24%;且在 A3 种植密度下,割苗处理产量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种植密度,T1~T3 处理分别增产13.53%、15.49% 和 8.98%。【结论】割苗可降低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的重心、增加茎粗,同时促进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穗质量等果穗性状正向生长发育,有效提高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的产量,且在 8.0万株 /hm2 种植密度下,于 5~6 叶龄进行割苗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郑单958和登海60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河北低平原区玉米一年一熟制度下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以该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5日、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4个播期处理,在仅灌溉蒙头水条件下,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植物干物质积累量均迅速增大,指标值增速均以6月5日播期处理最大;至吐丝期,除登海605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以6月20日播期处理最大外,参试品种其他指标均以6月5日播期处理最大;最终,6月5日播期处理的百粒重最大,穗粒数较多,产量最高。综合考虑2个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认为河北低平原区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为6月5日左右。  相似文献   

6.
多样性种植是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提质增效的一种重要栽培措施,为研究多样性种植条件下青贮玉米生长发育和对氮素的响应,以期在“粮改饲”背景下氮肥高效利用、实现化肥零增长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9—2020年在云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教育科研基地进行,设置3种种植方式(青贮玉米单作、青贮玉米间作苜蓿、青贮玉米混作白三叶草)和3种施肥水平(常规施氮N3=345 kg/hm2;减氮20%N2=276 kg/hm2;减氮40%N1=207 kg/hm2),分析不同处理对青贮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1)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减少而下降,而混作白三叶草能减缓减氮对青贮玉米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变差的影响,减氮40%条件下,能提高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17.87%。(2)单作减氮40%条件下青贮玉米鲜草质量和干草质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0.9%和21.3%;减氮40%和20%条件下,间作苜蓿和混作白三叶草处理较常规施氮单作处理干草质量分别仅降低14.2%、9.3%和9.6%、7.4%。(3)青贮玉米氮素...  相似文献   

7.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持续进行了28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夏玉米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指标影响明显,夏玉米高有机肥、高氮肥配施处理灌浆期平均株高、开花期茎粗、单株叶面积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天津市西青区温室内进行茄子施肥对比试验,以单施复合肥为对照(T0),选用复合肥和微生物菌肥折算质量不同配比设计了3个不同处理:T1(复合肥∶微生物菌肥=3∶1)、T2(复合肥∶微生物菌肥=1∶1)、T3(复合肥∶微生物菌肥=1∶3)。运用SPSS软件分析4个不同处理中茄子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产量、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T0和T3处理茄子生长基质中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对茄子生长基质配施微生物菌肥后,微生物优势群落的数量发生改变,微生物种群的序列条数增加,物种的相对丰度提高,改善了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同时T3处理中茄子的产量最高,且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都较为突出。故T3为最佳肥料配比方案,此结果为茄子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及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割苗和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割苗(割苗处理为A1,不割苗处理为A2)和密度(6.0万、7.0万、8.0万、9.0万、10.0万株/hm~2,分别用B1、B2、B3、B4、B5表示)互作对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高密度栽培条件下提高春玉米产量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育进程推后,生育期延长1~7 d,株高、穗位高增加;茎粗、叶绿素含量、单株叶面积、棒三叶叶面积均降低;穗部性状有变劣的趋势,除百粒质量外,割苗处理在B1、B2、B3条件下各性状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且优于常规种植(A2B1)处理;产量、穗收获率总体上均呈降低趋势,籽粒含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相同种植密度下,割苗使春玉米生育进程推后,生育期延长2~3 d;株高、穗位高、茎节数、单株叶面积、棒三叶叶面积、秃尖长(A1B5处理除外)降低;叶绿素含量、根数、茎粗、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质量、穗粒数、籽粒含水量均增加;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根冠比增加;穗收获率提高;产量极显著提高,其中,A1B1、A1B2、A1B3处理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A2B1处理增产13.81%、24.13%、21.85%,其他处理均低于A2B1处理。综上,在种植密度6.0万~8.0万株/hm~2条件下,适时割苗能增加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沣油68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量(T1:2.25 kg/hm2,T2:3.00 kg/hm2,T3:3.75 kg/hm2,T4:4.50kg/hm2)对洞庭湖平原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发育、部分植株生物学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油菜各生育期无明显影响,播种量大的处理全生育期比播种量少的缩短1~2 d;各处理油菜植株的株高、开盘直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出叶数、绿叶数和根颈粗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T1处理均为最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开花期各处理油菜植株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T1>T2>T3>T4;各处理油菜植株的茎干重和叶干重、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降低;T1处理油菜植株的株高、主花序长、二次分枝数、主花序有效果数、单株总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等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间油菜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为T2>T4>T3>T1,T2处理油菜产量分别比T1、T3、T4处理增产12.9%、8.2%、7.2%;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播种量为3.0 kg/hm2.  相似文献   

11.
将聚丙烯酰胺(PAM)、凹凸棒土(NA)、腐植酸(FA)和秸秆炭(CB)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T1(PAM∶NA∶FA∶CB=4∶3∶2∶1)、T2(PAM∶NA∶FA∶CB=4∶3∶1∶2)、T3(PAM∶NA∶FA∶CB=5∶2∶2∶1)、T4(PAM∶NA∶FA∶CB=5∶2∶1∶2)共4种处理,同时以不施保水材料处理为对照(CK),研究有机无机复合保水材料对玉米苗期土壤水分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玉米生产中保水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保水材料处理的土壤水分累积蒸发率总体上均显著低于CK,具体表现为T4T3T2T1CK,且各有机无机复合保水材料处理土壤水分累积蒸发率总体上均随着有机无机复合保水材料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含水率及玉米幼苗株高、叶面积、茎粗、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CK,均表现为T4T3T1T2CK。当有机无机复合保水材料施用量为0.013~0.053 g/kg时,施用量越高,土壤水分累积蒸发率越低,土壤含水率越高;施用量为0.053 g/kg时,对玉米幼苗长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时,玉米幼苗株高、叶面积、茎粗以及干物质积累量均为最佳。总体上,当有机无机复合保水材料施用量为0.053 g/kg时,T4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水分累积蒸发率,提高玉米苗期的土壤含水率,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相同密度下不同穴播模式及株行距配置对新疆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 以玉米品种新玉59号为材料,在覆膜滴灌条件下,分别设置相同密度的1穴1株(H1)和1穴3株(H3)2种穴播模式,分析不同穴播模式及株行距配置下,玉米生育期内生物学性状指标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 在同一种植密度下, H3处理在拔节期的叶面积显著大于H1处理。H3在抽雄期、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比H1处理分别高16%、9%,光合势比H1处理分别高18%、25%;H1处理的株高为227.70 cm,茎粗为18.01 mm,比H3处理高11%和5%。H3处理的有效穗数、穗粒数比H1处理高10%、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1穴3株(H3)处理的产量为11 825 kg/hm2,较H1增产16%,且显著高于H1处理。【结论】 1穴3株种植模式显著促进了玉米叶面积的增长,延缓后期叶片的衰老,有助于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抽雄期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提高,促进了玉米的生殖生长,提高了穗粒质量和玉米籽粒产量。在新疆玉米主产区,密度为139 500株/hm2(9 300株/667m2)下,1穴3株种植模式及适宜的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3.
玉米节水节肥高产研究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采用旱棚盆栽试验,研究液膜覆盖、灌水与施肥对夏玉米生物学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欠水条件(200mm)与贫水条件(300mm)下,液膜覆盖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的效果显著,L3水平(液膜45kg/hm~2)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比L1水平(无液膜)分别增加了33.88%,36.07%,产量增加53.77%,20.76%;平水(400mm)、丰水条件(500mm)下,夏玉米株高、茎粗与叶面积指数在全生育期均高于欠水、贫水处理,并且产量显著高于欠水、贫水处理,水、肥、液膜对夏玉米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W(水分)F(施肥)L(液膜);以C11(W3F3L1)处理玉米茎粗、叶面积指数、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0.2mm,5.86,148.83g/pot。综上,在缺水条件下,喷施液态膜可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28.18kg/(mm·hm~2);水分充足时夏玉米高产高效的最优方案为:W3(400mm)+F3(N-P-K:180-120-135kg/hm~2)+L1(液膜0kg/hm~2)。  相似文献   

14.
将玉米秸秆还田与玉米-大豆轮作相结合,研究玉豆轮作下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豆轮作下,秸秆还田可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其中玉米秸秆秋季翻埋还田效果最佳,玉米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及产量均得以有效提高。不同玉米秸秆应用方式处理的玉米产量较玉米连作(CK1)增加11.4%,较玉米大豆轮作(CK2)增加9.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蛭石基质对黄瓜穴盘育苗的影响,试验以蛭石为主,加以黄沙、炉渣和菇渣,复配出六种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以商品营养土作对照,以黄瓜为供试材料进行育苗试验,研究以蛭石为主不同基质对黄瓜穴盘育苗的影响,旨在选出适宜黄瓜幼苗生长的较优基质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T2(蛭石∶黄沙∶炉渣∶菇渣=2∶1∶2∶2)、T3(蛭石∶黄沙∶炉渣∶菇渣=2∶0∶1∶1)和T4(蛭石∶黄沙∶炉渣∶菇渣=4∶1∶2∶1)符合黄瓜穴盘育苗基质的要求,处理T2、T3、T4株高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处理T2、T4茎粗、叶面积和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CK);T2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CK);T3、T4叶绿素含量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T3壮苗指数高于对照(CK),综合来看T2、T3、T4适宜作为黄瓜穴盘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最佳的灌水模式,通过抗旱棚试验,分析水分胁迫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间株高、穗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苗期重旱和拔节期干旱对玉米株高影响较大,导致植株生长速度下降和矮化。但不同生育期的干旱胁迫均使植株穗位降低30%以上。(2)干旱胁迫对植株茎粗的影响不显著。(3)干旱胁迫对不同处理间穗长达到显著差异,其中苗期重旱和拔节期干旱对穗长影响较大,分别比T0减少7.9%、26.3%、15.8%和15.8%,而苗期轻旱、中旱胁迫处理和开花期干旱胁迫处理则穗长有所增加;干旱胁迫处理百粒重和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拔节期干旱对产量影响极大,分别比对照降低15.4%、11.5%、27.3%。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密度与玉米生长发育及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8个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密度与玉米生长发育及品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影响玉米最高叶面积指数,同时,由于密度不同,各性状也发生变化,密度与玉米株高、穗位呈正相关,与茎粗呈负相关;与蛋白质、脂肪含量呈负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平展型密度为4.5万株/hm2、中间型为5.5万株/hm2、紧凑型为6万株/hm2的情况下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中耕时间和深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东北北部地区大豆主产区早春低温、保墒能力差,导致单产水平较低等问题,探究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不同中耕时间和深度对大豆田土壤温湿度、大豆光合特性指标和产量的影响,为大豆产量稳定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方法】试验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进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黑河43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中耕处理:常规培土(T1)、提前培土(T2)、常规深松(T3)和提前深松(T4),研究中耕时间和深度对土壤温湿度、大豆叶面积指数、株高、气体交换参数、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相同中耕深度的基础上,提前培土处理(T2)较常规培土处理(T1),盛花期(R2期)土壤温度和湿度分别提高5.88%—6.54%、3.57%—4.03%(P<0.05),鼓粒期(R6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和SPAD值分别提高9.48%—16.86%、5.40%—10.57%、2.39%—6.81%(P<0.05);与常规深松处理(T3)相比,提前深松处理(T4)显著提高R6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净光合速率(Pn)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及大豆产量。(2)在相同中耕时间的条件下,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R2期土壤温度、湿度和R6期株高分别提高4.14%—6.42%、10.08%—13.19%和7.43%—8.29%(P<0.05),R5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同化贡献率分别提高49.75%和32.95%(P<0.05);与T2处理相比,T4处理各时期土壤温度、R6期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Pn)、结荚期(R5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同化贡献率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产量增幅度达5.03%—6.02%(P<0.05)。(3)比较不同中耕措施,与T1处理相比,T4处理R2期土壤温度和湿度分别提高11.68%—17.15%和4.70%—8.66%(P<0.05),R6期叶面积指数、株高、SPAD分别提高12.64%—27.42%、11.67%—13.50%、5.43%—6.87%(P<0.05);T2、T3、T4处理提高R6期气体交换参数和大豆产量,其中T4处理净光合速率(Pn)提高14.25%—29.68%(P<0.05)、产量增幅达10.69%—18.71%(P<0.05)。【结论】提前深松处理(T4)能够改善土壤温度和湿度,提高气体交换参数,促进植株净光合产物积累,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大豆产量,适宜于东北北部旱作农业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干旱对玉米不同生长期的生长性状及果穗性状的影响,以QXH0121(耐盐碱型)、B73(野生型)、PHM57(盐碱敏感型)3种不同耐盐碱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分别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进行干旱处理。结果表明:相较于非胁迫处理,干旱胁迫下3种玉米品种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及抽雄期均表现为株高及产量构成要素降低,而茎粗则无显著差异。无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或者抽雄期胁迫,3个品种耐旱程度均表现为QXH0121>B73>PHM57。拔节期的干旱胁迫对玉米株高影响最大,株高低于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抽雄期的干旱胁迫对果穗性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37.5万株/hm2(A处理)、45.0万株/hm2(B处理)、52.5万株/hm2(C处理)、60.0万株/hm2(D处理)、67.5万株/hm2(E处理)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北疆复播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D、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茎粗变细,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928;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单株干物质重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以52.5万株/hm2的C处理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分别较A处理、B处理、D处理、E处理的分别高出14.26%,4.09%,1.42%,5.88%,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北疆复播大豆的密度控制在52.5万~60.0万株/h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