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红优3号     
红优3号,即矮红9号A/IR661,是江西省抚州地区农科所选育配组而成。是一丰产、稳产、抗病、优质、制种简易的组合。1矮红9号A选育及特征特性1975年,该所以珍汕97A为母本,用常规稻矮红9号作父本,经杂交回交转育而成。在转育过程中,严格选株,多对成对回交,异地加代,至1977年B4F1代稳定,1978年开始与恢复系配组。不育系及保持系简称红A与红B。红A性状特征可概括为株型紧,分蘖强、叶形好、弱感光、翘头穗、穗粒多、小粒型。株高75cm左右,指示性状无色,主茎总叶数为16张,穗总粒数120粒…  相似文献   

2.
金优桂99     
金优桂99是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用该所选育的籼型优质米不育系金23A,与优质恢复系桂99配组育成的。于1994年1月5日破格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该组合生育期比威优46和汕优桂99短2~4天,可在长江流域作中稻和迟熟晚稻,华南作早稻栽培。株高95cm左右,株叶型好,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20~22万。穗长22~24cm,每穗总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5.5g。表现出:(1)米质优良。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分析,该组合糙米率80.4%,精米率7…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粳不籼恢”配组的杂交水稻遗传特性,挖掘优异的种质资源,选取4个BT型粳稻不育系和13个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52个杂交组合,分析了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A/R12、ZJ7A/R3961、J14A/R86是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苗头组合;产量与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在特殊配合力效应上,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发挥了重要作用;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千粒重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结实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互作的共同影响,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产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株高主要依赖不育系,而穗长、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主要依赖于恢复系。因此,以BT型粳稻不育系与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配组时,应侧重于选育半矮秆型粳稻不育系,以及穗长、有效穗数、千粒重较高的恢复系,把大穗型、高结实率作为杂交组合选育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用同核异质体不育系KV型福伊A和WA型福伊A配制12个组合,对构成产量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1超亲优势KV型组合大于WA型组合,由于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增强,使每个组合的单株粒重的杂种优势正效应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盐优K·C57     
盐化K·C57(盐粳902A/K·C57)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78年用滇I型不育系丰锦为母体,盐粳902为父本进行杂交,经5代回交,于1981年育成盐粳902A,1982年与辽宁省农科院育成的K·C57配组。1主要特征特性在苏北属晚熟中粳,徐州夏栽全生育期154天左右,比对照盐粳2号早熟2~3天,比京引119迟熟5~6天,株高95~100cm,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叶片挺直呈瓦状,茎秆粗硬,耐肥抗倒,分蘖中等。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亩有效穗20万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150~170粒,结实率80%…  相似文献   

6.
特优63     
特优63(龙特浦A/明恢6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1986年育成的籼稻组合。其不育系龙特浦A(简称特A)是用龙特浦杂交V41A转育而成。1特A主要特性(1)穗大粒多,平均穗粒数115.9~120粒,千粒重27~28g,穗平比珍汕97A增加37~45粒和2~3g。(2)抗寒性强,包颈短,在不喷“九二0”情况下,特A包颈穗为1/5~1/4,而珍汕97A的包颈穗为1/3~1/2。(3)柱头外露率高达63%,其中双外露率占12%,为提高制种异交率创造了有利条件。(4)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株高100~10…  相似文献   

7.
水稻广亲和广谱恢复系T136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同质恢逐步增加恢复系粳性成份来扩大与籼型不育系遗传差异的方法,选育出偏籼型广亲和广谱强恢复系T136。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其组合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倒性强。配制的汕优136已通过省区试,在1996年生产示范中,出现了许多高产田块,最高产量达11.025t/hm2。  相似文献   

8.
收集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对亲本分别按不同性状进行聚类,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亲本配组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亲本配组,杂种的性状一般表现为中间类型;2)亲本的抽穗期、株高对杂种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单株颖花量等多数产量性状无明显影响。亲本的穗粒结构对杂种的穗粒构成有明显影响,多穗型亲本间配组,杂种每穗总粒数及单株颖花量、产量潜力均较小;大穗型亲本间配组,杂种每穗总粒数及单株颖花量、产量潜力均较大;3)以多穗型不育系与大穗型恢复系配组,产量较高,是现有亲本配制杂交粳稻一种较好的配组方式;4)直立穗不育系与弯曲穗恢复系配组,杂种单株颖花量最多,产量潜力最大,而且株叶形态较好,如筛选到结实率高的组合,该配组方式的杂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优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潭农S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潭农S是用株1S与中鉴100杂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早熟性好,分蘖力强,植株矮壮,穗大粒多,株叶型好,稻米品质优,配组优势强。不育起点温度22℃以下,不育期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均为100%,表现为典败或无花粉型败育,可育期自交结实率42%左右。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制种产量高,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水稻K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胞质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KV型不育系与WA型不育系在育性表现和恢保关系上基本相同,但可恢性更好,恢复谱更广。特别是KV细胞质对杂种的每穗粒数及结实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因而它是个利用前景更广泛的新质源不育系.  相似文献   

11.
十优A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含有爪哇稻(Calotoc)、粳稻(02428)亲缘的籼型野败不育系。该不育系败育彻底,异交习性好,对“九二0”敏感,可恢性好,配合力高,早、晚稻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都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繁殖制种易获高产。该不育系及所配组合十优838均于2006年3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优质软米不育系乐软101A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乐软101A是国内首次育成的优良软质米三系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等特点。杂种一代表现米质软而优、丰产性好,且易于繁殖制种。于2001年8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主持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3.
鑫A是以岳4B/郴优早1号的F3代与岳4B回交制保后再与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可恢性好、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鑫A及其所配杂交晚稻组合鑫优9113均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杂交早稻金优974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优974是湖南省衡阳市农科所以金23A为母本,To974为父本选配出的籼型优质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短,丰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2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优质香稻不育系玉香A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玉香A是利用优质常规稻晚香10号与玉米稻杂交的F4中的优良单株与金23A杂交,经7代回交育成的一个新的优质香稻不育系,于2003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玉香A属中熟早籼类型,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鞘、稃尖均无色;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9%,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25%;品质性状好,米粒香味纯正;开花习性好,易于繁殖制种;配合力强,利用该不育系已选配出农平302、农平202等优质高产新组合.  相似文献   

16.
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钱江1号A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江1号A属野败籼型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好,株型理想;柱头外露率高达72.54%,其中双外露率占57.50%;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达100%;异交结实率较高,繁种田结实率为48.8%,繁制种产量高;米质较优,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4项指标明显优于协青早A;稻瘟病抗性(中抗)优于协青早A;配合力较好,可恢复力强;于2004年1月通过浙江省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7.
灵红A是以珍汕97A为母本,用自选的灵优占为父本杂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籼型新不育系.灵红A不育性稳定,柱头发达、外露率高(92%),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殖制种,而且抗性较强,农艺性状较优良,可恢复性好,配合力高,杂种一代产量高、米质优.该不育系于2000年7月通过广西区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8.
君香A是以岳4B×五岭香丝苗的F_3单株与岳4B回交1次,在其自交F_3代中选株与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后转育而成的香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香味浓郁、可恢性好、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米质优(部颁1等优质米)等特点,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优质籼型不育系金科1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曲  彭海 《杂交水稻》2007,22(6):11-13,16
金科1A是以冈46B金/23B的F3代选系与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籼型三系不育系。金科1A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90%),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殖制种,株型紧凑,叶片窄直上挺,可恢复性好,米质优,于2005年9月通过湖北省技术鉴定。所配组合科优8377(金科1A/R8377),产量高,米质优,2006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优质香软早熟显性不育系乐香202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香202A是用RAS,黄板所,台九B复合杂交,将优良软米性状,香味和早熟显性性状结合在一起,再与珍汕97A杂交并通过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香软不育系,该不育系表现不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其保持系及所配组合稻米品质优,早熟呈不完全显性。可恢性好,配合力强,繁殖制种易获高产,2001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