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枣粘虫性信息素研究进展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76年至今,对枣粘虫性信息素的成分、结构进行了测定;人工合成了枣粘虫性信息素并制成聚乙烯塑料管诱芯;还系统地研究了枣粘虫性信息素的化学通讯系统、雄蛾对性信息素组分的风洞行为反应、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结构、成虫触角感受器、性行为时辰节律以及性诱剂推广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2.
3.
枣粘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枣粘虫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吐丝卷叶为害,将叶片纵卷呈饺子形,或用丝把几片叶子连缀在一起。幼虫还蛀食贴叶果,对产量影响极大。 1 发生规律 此虫一年繁殖3代,以蛹在枝干粗皮缝等处越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很强,羽化后1~2天产  相似文献   

4.
5.
枣粘虫越冬规律与冬季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以来进行研究。枣粘虫越冬蛹的分布规律是,枣树主干越粗,其树体上越冬蛹就越多,而且主要分布在主干上,南面树体上的数量又多于北面树体。在枣粘虫越冬蛹期采取人工细致刮树皮的防治措施,能显著减少越冬代蛹量和第一代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枣小尺蠖和枣粘虫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进行详细介绍,总结了枣小尺蠖和枣粘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枣粘虫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总结了枣粘虫防治措施,以减少枣农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枣粘虫,又名枣镰翅小卷蛾,俗称贴叶虫,卷叶蛾等,是为害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大枣,近年来在河北省发生日趋严重。为害时幼虫吐厚厚的白丝,将寄主的小枝与叶片相互粘贴在一起,隐居其中为害,并串食花蕾、花,咬食幼果,后期大量食害叶片及枣果,如不及时防治,不仅造成当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且导致二次发芽,严重影响翌年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枣粘虫又名枣镰翅小卷蛾、枣小蛾、粘叶虫等,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近年来,枣粘虫对枣树的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食害叶片,并将枣树小枝吐丝粘在一起进行为害,小枝上的花、果被害后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枣树主要害虫之一——枣步曲的性引诱现象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大田试验的结果表明:树冠中心部位挂碗诱蛾的效果分别好于树主干中部挂碗诱蛾、树冠外围枝挂碗诱蛾、树基部地面挖坑诱蛾、距枣园三百米处设碗诱蛾。从这一趋势来看枣步曲成虫一出土就往树上爬可能是对枣树某些化学成份具有强烈的趋性,但性诱的效果不好。室内利用触角电位仪测定触角电位的结果也证明:枣步曲具有很微弱的性诱现象。分段提取枣步曲雌蛾体躯的结果表明其产生性信息的腺体位于腹部六节以后和完整的前庭上,因这部分产生的触角电位明显地高于头、胸和腹部1~5节分别产生的电位,且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玉米螟性诱剂田间诱捕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田间安放不同密度的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捕玉米螟。结果表明:玉米螟性诱剂可以诱捕到玉米螟成虫,应用玉米螟性诱剂进行测报具有可行性,同时采用性诱剂也能减少玉米螟产卵和幼虫数,密度为每0.13 hm2设置1个诱捕器较经济。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韶关地区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发生规律进行测报,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的诱集作用,对二化螟发生的世代、始发期和盛发期进行预测预报。[结果]韶关地区6~10月共出现2代水稻二化螟,第1、2代二化螟的始发期出现在6月的中旬、8月上中旬。第1、2代二化螟的盛发期为7月的中下旬、9月的上中旬。[结论]通过性诱测报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水稻二化螟在韶关地区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3.
黄斑长翅卷蛾是我国北方果园的重要经济害虫之一。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果树害虫是安全治理害虫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黄斑长翅卷蛾性信息素的生物学、化学、感受系统、行为学及其田间应用等研究现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研究重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沙棘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取沙棘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分泌物,对雄蛾进行触角电位(EAG)检测和风洞及田间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雌蛾在特定时间(20:00~0:00)释放性信息素,且22:00时释放量最大,对雄蛾引诱作用最强。此项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性信息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枣粘虫成虫性引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粘虫是我国红枣产区的重要害虫。为探求防治新途径,对成虫生物学与性引诱进行了初步研究。枣粘虫一年发生三代,各代成虫发生的始、盛、末期分别为:第一代3/上——4/上—4/下;第二代6/上——6/中——6/下;第三代7/上——7/下——8/中。雌雄性比在0.86∶1和1.19∶1之间。一般雄蛾羽化早於雌蛾。95%以上成虫集中于早晨5——8时进行交尾。雌雄多次交尾,雌蛾平均1.48次,雄蛾3次。成虫寿命一般为一周左右,雌蛾寿命长於雄蛾。田间性诱试验表明:活雌蛾性诱以3头和5头的雌当量效果最好;粗提液以乙醚为溶剂的诱蛾数量最高;摘取腺体以羽化后48小时摘取的诱捕效果较好。通过对雌蛾性腺体所产生的性信息素进行EAG——GC以及色质联仪分析,初步确定枣粘虫性信息素的成份是一元不饱和十二碳烯醇乙酸酯的多元体系。经微量臭氧化测定,双键位置在7位和9位。田间生测表明以反、顺——9——十二碳烯醇酯(E、Z——9—C_(12)∶OAC)在比例为80∶20和83∶17时对雄蛾的诱捕效果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发水稻二化螟信息素的合成方法和路线.[方法]以廉价易得的化工试剂1,8-辛二醇和顺-3-辛烯-1-醇为原料,经选择性单边溴化,2,3-二氢吡喃保护,制成格氏试剂,顺-3-辛烯-1-醇经过对甲苯磺酸氯反应,得到对甲苯磺酸酯经格氏偶联反应,脱保护、氧化得到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结果]反应过程不涉及双键的立体结构变化,得到立体结构单一的异构体,产物总收率为62.80%.[结论]建立了用立体构型保持的原料合成直链不饱和醛类昆虫性信息素类物质的方法,为直链烯醛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实验室合成、小批量生产及后期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枣镰翅小卷蛾是目前陕北红枣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虫,其越冬老熟幼虫在每年9月中下旬有向下爬行在主干翘皮出化蛹越冬的习性。利用该虫这一生物学特性,研究使用无公害粘虫胶涂抹在枣树主干上,形成一粘虫胶环来粘捕枣镰翅小卷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粘虫胶涂抹宽度为20cm时效果最好,越冬蛹数量及来年的虫口数和枣树受害率大大降低,防治效果能达到85%以上。利用无公害粘虫胶粘捕幼虫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轻环境污染,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值得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黄斑长翅卷蛾性信息素测报与诱捕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长翅卷蛾是我国北方果园的重要害虫。研究了利用性信息素在桃园与苹果园对第一代夏型黄斑长翅卷蛾的预测预报及诱捕作用,结果表明,在桃园和苹果园其诱捕数量与田间成虫羽化规律及雄虫的羽化动态表现一致,在桃园和苹果园诱捕量与雄虫羽化数相关系数分别达0.968和0.982。测报结果还表明,黄斑卷叶蛾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桃园比苹果园早,因此利用性信息素测报与防治黄斑长翅卷蛾在果园的无公害治理中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