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混凝土作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在工程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用.为了深入的了解纳米混凝土的特性及更好的应用于实际工程,科学工作者对纳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进行了的研究,本文从纳米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两方面介绍了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纳米混凝土下一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高耐久的新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其深入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善丝素膜作为医用材料的物理性能,以丝素和纳米SiO2为基材,乙醇为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对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微观形态与结构进行表征:共混膜表面呈凹凸状,横截面为多层次的网络状结构,丝素蛋白分子主要为β-折叠结构。对不同质量比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当丝素与纳米SiO2共混质量比为80∶5时,共混膜的断裂强度最大,为94.86 MPa;当共混质量比为80∶3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最大,为55.20%;共混膜的溶胀度和热水溶失率与纳米SiO2含量成反比,而透气性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测试结果表明,在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素溶液中加入具有补强增韧功能的纳米SiO2制备的共混膜,更接近优良人工皮肤材料的物理性能特征,丝素与纳米SiO2的共混质量比以80∶3和80∶5为宜。  相似文献   

4.
将纳米TiO_2掺入沥青混合料以降解汽车尾气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但其是否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掌握掺入纳米TiO_2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发现掺入纳米TiO_2后对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与疲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5.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新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其深入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快速分散、研磨、高速离心的方法对高纯蒙脱石进行分级,研究普通蒙脱石和纳米蒙脱石抑制黄曲霉菌的效果。结果表明:蒙脱石在水中分散后,逐步由悬浮液转变为凝胶体,当中位径为3.9μm时,抑菌效果较差;中位径为0.92μm时,抑菌效果明显提高;中位径为0.26μm时,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电子仪器使用范围的增加,导致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逐日增大,如果想提高国家的军事能力并解决电磁污染的问题,就必须要在这些领域广泛的运用吸波材料[1]。但是由于吸波材料对性能的损耗很大,所以要想提高吸波材料的性能,就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并研制出其他性质的吸波材料,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2]。本文系统的研究了通过结合自蔓延燃烧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多层结构的符合粉末,该多层材料包括以铁氧体作为外壳并以空心微球作为核心,或者是在中间加入一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并分析研究其吸波性能和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总结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几点措施。并对结构耐久性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选用纳米铜、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作为共混材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蚕丝,研究这3种材料对再生蚕丝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纳米铜、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后,与不加共混材料的再生蚕丝相比,再生蚕丝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共混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铜明显提高了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共混纳米铜制备的再生蚕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86.42 MPa和34.70%,相比未共混纳米铜制备的再生蚕丝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166.95 MPa和24.23%)分别提高了71.56%和10.47百分点。该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固体纳米复合维生素是纳米技术在动物营养领域的应用突破,是将纳米技术和动物营养学有机融合起来的一项前沿创新技术。采用独特的纳米载体和生物包埋技术,使各种单体维生素形成等量均质稳定的双层纳米结构,颗粒直径在10~30纳米范围内,形成超大的表面活性,可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无竞争跨膜方式吸收,使复合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由原来的30%左右提高至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氧化锌与普通氧化锌抑菌性能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纳米氧化锌与普通氧化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纳米氧化锌质量分数为3%时,纳米氧化锌的抑菌效果出现了一个陡然的上升;当纳米氧化锌质量分数为4%时,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明显抑菌效应,紫外线光照时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7.1%和98.3%;当纳米氧化锌质量分数为5%时,无论是紫外线光照还是日光灯照射时抑菌率几乎达到了100%。在日光灯照射条件下,无论是对大肠杆菌还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纳米氧化锌均比普通氧化锌有更好的抑菌作用。当纳米氧化锌和普通氧化锌质量分数均为5%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7.9%和52.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8.8%和68.3%。由此可知,纳米氧化锌在紫外线光照射下的抑菌作用高于日光灯照射;纳米氧化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高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纳米氧化锌的抑菌性能强于普通氧化锌。  相似文献   

13.
现代工程中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愈来愈高,提出耐久性指标的工程设计也愈来愈多。未来的工程设计中将用耐久性设计取代目前按强度进行的设计。在施工中,铁路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要遵循的原则:选用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适当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严格执行铁道部耐久性混凝土强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活性矿物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本文结合作者的工程经验对影响掺矿混凝土耐久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工程都是使用混凝土来工程的主体材料,而在混凝土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促使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和性能在不断的提升,这对于现代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来说有着极大的益处。而在广泛应用混凝土进行工程修建的过程中,如果是的混凝土结构获得更好的耐久性以及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需要我国的建筑行业针对这一方面来进行深入的研究。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其他建筑工程修建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配比的纳米TiO2加入到丝素溶液中,经过冷冻干燥,得到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及溶失率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丝素多孔材料的内部孔为不规则的多角形,且孔与孔相互贯通,平均孔径为22~68μm,孔隙率为85%~92%;随着纳米TiO2加入量的增大,丝素蛋白的结晶结构从silkⅠ向silkⅡ构象转变,在水中的溶失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的体外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生物活性功能,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了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并在人体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进行了体外降解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具有较好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分别为22~53μm和86%~92%;降解20 d后,孔洞界限逐渐被破坏,复合多孔膜的失重率增大到35%以上;降解后多孔膜的结晶度有大于降解前的趋势;在多孔膜的内壁有羟基磷灰石的生成,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据此认为,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软骨替代材料或创面涂敷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结构性能,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纳米TiO_2改性的丝素蛋白复合膜。对生成的纳米粒子进行粒径分析表明,成膜前后纳米粒径约为80nm左右。对丝素膜的结构和热性能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和DTG)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O_2的加入,复合丝素膜的结晶结构从SilkⅠ向SilkⅡ转化;SEM测试结果表明,TiO_2能与丝素形成较好的键合;TGA和DTG测试表明,复合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较之于纯丝素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 O/Ag纳米复合粉体。用高压汞灯和太阳光照射降解掺有复合粉体的次甲基蓝溶液,通过时间和降解率曲线,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银掺杂量和降解条件。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电泳沉积法和激光纳米焊接工序,在没有结合剂的情形下完成了CNTs和Al基层间较好的嵌入式粘合,从而制备出CNTs和AL复合材质形成的场发射阴极薄层。对该复合材质进行膜场发射机能测量,开启电压下降了约60%,发射ρ(I)表现出稳固晋升。正是由于激光的快速、稳固和纯净,使得处理后的界面阻抗减小,电子发射更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