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造林概括地说,就是参照国家管理基本建设的程序,对重点造林项目进行工程管理,区别于一般造林。工程造林至少应具备以下4个条件。①造林项目具有一定的规模;②有一定的资金保证;③有经过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④造林成果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凡具备了以上条件的造林项目,无论是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风景林,都应属工程造林。工程造林的内容包括6项,可归纳为  相似文献   

2.
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在山西省左云县实施多年的重大工程,造林实践中通过推广应用抗旱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覆盖率。笔者介绍了抗旱造林中树种选择的原则和可选择的阔叶类、针叶类、灌木类树种,并从整地技术、容器苗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新抗旱造林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左云县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抗旱造林技术,以期为今后相似地区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造林工程中实行监理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造林质量及绿化速度。如造林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规范化不强,栽后管理跟不上,造林成活率低,使造林任务难以完成。 为了有效地实行科学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加强培育管理,更快地扩大森林资源,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应在造林工程中引进工程监理制,强化造林工程中的质量监督与规范管理。 一、造林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的意义 造林工程中实施监理制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 实行造林工程中监理制,能够进一步促…  相似文献   

4.
工程造林的技术管理现代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造林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广泛使用,由于没有按照科学、严格的工程造林程序操作,存在盲目性、低效性和局限性,本文从工程造林的指导思想、原则,工程造林的现代化技术及工作质量管理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林业建设确定了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了六大工程建设,工程造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面积水分大等质量问题。笔者对如何保证工程造林质量有几点看法。一、提高工程造林质量,必须紧密联系林业工作实际第一、要有一个中短期工程造林计划。国家制定的六大林业工程规划,没有延续到最基层单位,县、乡、村、根本不可能制定与国家林业工程相对应的工程造林规划。年度工程造林计划往往要到下半年才能下达到县,在没有多少措施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县、乡为了能按时完成工程造林任务,不免显得“手忙脚乱”,出现作业设计粗糙、实施办法简单、苗木准备不足等问题。要实施好工程造林项目,有必要将一段时间(至少也要五年)的国家工程造林计划下到县,使县级有较充足的时间按实际情况做好规划设计、措施落实和苗木生产等工作。第二、要适度控制年度造林规模。近年来,工程项目造林实施县的年度造林任务都在万亩以上。人力、物力分散,顾此失彼,工程造林质量难于保证。项目县年度工程造林任务不宜过大,规模应控制在5000亩-10000亩,且相对集中,以利于控制质量。第一年实施时规模宜小,以后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和措施的完善,年度造林规模再...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为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启动了16个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全面科学地评估造林成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了一套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利用专家咨询法设置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包括当年造林成效、造林保存成效、森林抚育成效、封山育林成效、"万村绿"大行动成效评价指标,实现了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数据逻辑检查、造林成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结合常规造林方法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了杨树大苗造林成活率,加快了工程造林步伐,解决了东北地区春季大风、干旱、无雨的干燥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程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达到一季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同时节省了造林资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五年浙江省重点工程人工造林结果的综合核查,总结分析了浙江省重点工程人工造林的成效特点,指出其当前造林存在的符合工程造林的地块较难落实、工程建设规模逐年萎缩,造林资金缺口大、投入机制不健全,非规划林地造林比重大、后期管理较为困难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高水平推进绿化美化、积极开拓绿色生态空间,规范造林作业设计、提升工程成果质量,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巩固工程建设成果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9.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树种选择及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作为与退耕还林的配套工程,由于大多数造林地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基本无灌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年年造林不见林,造林任务难以完成。各工程县组织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仍难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荒山造林工程国家补助资金少,因此选择一种既经济又有效果的造林方法,成为本课题的技术关键。2004年,该所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立项,试验研究我州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技术,重点解决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困难问题,在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造林方式、造林模式方面作试验研究,总结和分析出该州荒山荒地造林技术,加快工程造林进度,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荒山荒地三大效益发挥。现将造林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河北省沙河市如何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基层乡村工程造林成功与失败案例,总结了工程造林成功的关键,提出了一些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精品造林工程是提高营林效益的有效途径。从选择适宜的造林时间、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确保造林技术到位、保障造林工程质量方面介绍了关帝山林区营造精品造林工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造林工程病虫害特点及处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随着我国造林工程的不断开展,病虫害对林区资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鉴于此,分析了造林工程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及造林工程病虫害特点,并提出了几种处理造林工程病虫害的方法,以期为造林工程病虫害特点以及处理办法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广东省造林更新工程成效,选取核实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密度、树种选择、林木长势、当年抚育管护率和保存率(造林3年)等7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造林更新工程成效评价体系,运用造林更新工程成效评价指数(EI)对广东省2018年度造林更新工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2018年度造林更新工程成效评价指数EI为0.85,评价结果为优。  相似文献   

14.
盐碱地造林是一个现实难题,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造林绿化成活率和绿化实际效果,如何通过工程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提高工程造林绿化效果,已成为盐碱地造林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结合鲁北地区盐碱地造林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盐碱地造林改良利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具体的工程造林常用技术措施,具体分析了盐碱地上造林的土壤处理、树种选择、抚育管护措施取得的绿化效果,对指导盐碱地造林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长防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开展,铜都街道能造林的荒山已逐步绿化,当前从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及配置等是营林工程最关注的问题,铜都街道于2013年在达贝村黑马山人工培植清香木作为造林的配置树种。探讨了清香木荒山造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随着“长防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开展,铜都街道能造林的荒山已逐步绿化,当前从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及配置等是营林工程最关注的问题,铜都街道于2013年在达贝村黑马山人工培植清香木作为造林的配置树种。探讨了清香木荒山造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黎辉 《绿色科技》2013,(3):12-13
分析了工程造林的一些特点,探讨了在总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把质量互变规律引入目前的工程造林中,为工程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能够起到调节水文的作用,必须加大对其的研究重视程度。基于此,分析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的措施,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选种,以及符合水土保持的选择原则两点策略。探讨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包括:合理排布林业造林布局、完善造林前准备工作、引入抗盐碱造林技术以及调整林业造林防护管理模式,这些措施对提高山丹县林业造林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事工程造林十四年,总结了北方工程造林的关键技术措施:筛选优质适生树种、造林时期、对树种的造林、育苗技术及栽后的管理等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绿化与生活》2011,(3):34-36
2000年以来,延庆县在川区实施了工程造林5200公顷,治理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5.8%增加到2009年的32.1%,十年增加了16.3个百分点。虽然工程造林力度逐年加大、措施不断增加、技术日渐成熟,但在造林设计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十年间工程造林的设计思路、模式等入手,简单分析一下目前工程造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对策建议,为今后延庆工程造林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