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流行性腹泻(PED)是目前猪场产房面临的最主要难题之一。流行性腹泻不同于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它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发生了流行性腹泻,几乎一整窝仔猪都面临着淘汰的命运。不过现在猪场的流行性腹泻和蓝耳病又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基本都呈现地方性流行,很少有大暴发的出现。但产房每一批都有几窝感染流行性腹泻,给猪场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为什么难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在很长的时间内,依然会困扰养猪生产。笔者走访大量猪场后发现,很多猪场在健康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正是这些漏洞让PED难以控制!1 PED难以控制的漏洞1.1生物安全存在漏洞猪场发生PED,猪群康复后,场内的PED病原会逐步得到净化,可以看出,每次发生PED的病原都是从外面传入到猪场而感染的,所以,控制PED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安全。但是,很多  相似文献   

3.
<正>回盛生物技术与服务总监唐万勇介绍说,从全球范围看,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和非洲猪瘟是带来最高威胁的猪病,在亚洲地区猪流行性腹泻和蓝耳病备受关注。其中,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圆环病毒病和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同时,呼吸道疾病仍然顽固发生,控制效果不一致,疾病混合感染普遍发生。随后,唐万勇详细介绍了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支原体肺  相似文献   

4.
2021年1-10月份猪场主要疾病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防控相对较差,尤其是猪流行性腹泻与蓝耳病.这与目前猪群后备猪和头胎猪占比过高、猪价过低、非瘟唯一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猪场内发病比较多的是猪蓝耳病,其次是猪伪狂犬病,再次是猪瘟,这些均是病毒性的疾病,在规模化的猪场主要面临猪蓝耳病和猪流行性腹泻的问题。但除了病毒性的疾病,细菌性的疾病也要注意防控,否则也会对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在猪场内细菌性的疾病主要是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疾病,同样也给猪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其中链球菌疾病个别的猪场主要集中在中大猪,所以针对链球菌发病情况,山东烟台某猪场发病较为严重,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能引起猪腹泻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如果不了解引起猪腹泻的原因去治疗,往往不能根治疾病,从而延误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猪的死亡率,从而影响猪场的出栏率,降低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1 病毒性腹泻 引起猪腹泻的病毒性疾病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其中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和猪瘟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1年猪场爆发流行性腹泻至今,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采用了各种措施,很多猪场对流行性腹泻的控制并没有达到预期,致使许多猪场老板"谈腹泻色变"。在近几年发生的腹泻中,实验室检测结果多认为是流行性腹泻的变异毒株,但专家的观点众说不一。笔者根据近几年对猪群流行性腹泻的诊治发现:不同猪场情况不一,也有不少成功控制流行性腹泻的案例。根据近几年在临床上所遇到的情况,对于流行性腹泻谈一下个人的观点,运用这些观点,猪  相似文献   

8.
2018年11月,湖南郴州某规模化猪场发生2~3日龄仔猪呕吐、腹泻为主的疫情,发病率70%,死亡率80%,为确定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从发病猪群中采集2头病死猪的小肠、肺脏、淋巴结等组织进行PCR检测及基因测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蓝耳病均为阳性,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均为阴性。测序分析显示所检测到的猪蓝耳病病毒与JXA1毒株高度同源,为高致病性毒株,检测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变异毒株,隶属于GⅡ-b群。综合分析,引起此次新生仔猪大批死亡系变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所致。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很多猪场把精力过度放到非洲猪瘟防控上,对于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重视不够。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猪场暴发腹泻的风险巨大。因此,猪场需要像防控非洲猪瘟一样高度重视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2月份沈阳市某猪场发生大规模腹泻,仔猪发病率高达100%,临床主要以仔猪腹泻为特征。本文通过对该猪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此次发病为猪流行性腹泻和蓝耳病病毒引起。并对该猪场给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湖南省益阳地区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疑似猪流行性腹泻,通过对该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和实验室RT-PCR技术病原学检测,最终确定该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通过对该场猪群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将诊断与防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21年对猪场主要疾病进行抗原、抗体监测与检测,结果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德尔塔病毒、猪圆环病毒3型、猪轮状病毒检出率在增加,有暴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20年齐鲁合作的第三方实验室对猪场送检的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其中病毒性疾病以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检出率比较高;而抗体检测结果以伪狂犬病gB抗体、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猪瘟抗体相对比较理想。但各种疾病表现不同的特点。综合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看,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防控相对较差,猪场还是需要查漏补缺,提升群体健康度。  相似文献   

14.
国内猪场猪瘟免疫现状及控制、净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连德 《猪业科学》2017,(11):54-55
<正>近10年来,对猪场危害较大、轮番出现的猪病不外乎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和猪瘟等,其中猪瘟的危害一直存在。猪瘟,是我们每一个养猪人都不敢轻视、忽略的一种病。通过10年来的调查,国内猪场的猪瘟疫苗免疫覆盖率可以说是100%。  相似文献   

15.
猪蓝耳病病毒与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流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蓝耳病猪和猪流行性腹泻在近些年广泛流行,均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以及工作实际,对近几年关于猪混合感染蓝耳病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简单介绍。猪蓝耳病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相对较低,但混合感染情况在未来几年可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2018年8月国内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由于疫情原因造成很多母猪淘汰,不少猪场由于引种困难,采购大量三元母猪,或者来源广泛的二元种猪,造成不少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压力大大增加.因为来源不同的种猪混群后,由于毒株和毒力存在差异,加上猪群里有很多易感猪只,很容易诱发疫病.虽然猪...  相似文献   

17.
<正>冬春季节猪场可发生一种呈区域性流行的,以腹泻为主的传染病,这就是猪流行性腹泻。据统计,猪流行性腹泻常发地区的部分猪场,该病阳性检出率达30%~50%以上。猪流行性腹泻主要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和流行特点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该病常发于11月至次年3月,高海拔地区常发于10月至次年4月,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一种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的猪肠道传染病[1]。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后,规模化猪场在复养中由于头胎母猪的增多以及种猪不纯,使得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加重趋势[2]。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生该病,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会使猪群多数猪感染发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南宁市武鸣区某规模猪场存栏母猪2 268头,仔猪6 415头,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5,(6)
2015年2—6月山西省5个规模化猪场3~10日龄哺乳仔猪发生严重腹泻,对采集52份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PCR或RT-PCR检测,结果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75%,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61.54%,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为9.62%,表明这5个猪场发生的腹泻主要是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20.
曲向阳 《猪业科学》2017,34(7):24-24
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对北美养猪业的生物安全措施提出了挑战,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卫生消毒已被提升至更高的水准。本文主要介绍了防控PEDV过程中在生物安全措施方面所作出的改变。众所周知,2013年猪流行性腹泻侵入北美养猪业,并迅速传播、肆虐。虽然有些养猪生产体系通过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将猪场坐落于偏僻的区域)成功预防了猪蓝耳病病毒、肺炎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