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质-低苏氨酸饲粮组和低蛋白质-低含硫氨基酸饲粮组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不同纤维来源饲粮和细胞壁降解酶对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其组成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平均体重为(35.0±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统一安装回肠末端T型瘘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试验分4期,每期每组猪按4×4拉丁方设计饲喂小麦麸、小麦麸加酶、大豆皮和大豆皮加酶4种试验饲粮之一。每期预试期15 d,正试期6 d。试验结果表明:1)大豆皮饲粮组猪回肠食糜微生物的多样性显著高于小麦麸饲粮组(P0.05)。2)小麦麸饲粮组显著提高猪回肠食糜中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丰度(P0.05),而大豆皮饲粮组则显著提高猪回肠食糜中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及粪便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毛螺菌属(Lachnospira)的丰度(P0.05)。3)添加细胞壁降解酶显著提高各饲粮组猪回肠食糜中Lachnospira、真细菌属(Eubacterium)及粪便中Lachnospira的丰度(P0.05),但也同时降低了回肠食糜中Lactobacillus、Prevotella及粪便中Lactobacillus、Bacteroide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丰度(P0.05)。综上所述,纤维饲粮可显著提高猪肠道内非淀粉多糖降解菌的丰度,而细胞壁降解酶则可选择性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及其组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评定8种不同来源菜籽饼粕对生长猪的氨基酸回肠消化率。选取初始体重相近(33.21±1.56)kg、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并恢复良好的DLY生长阉公猪12头,随机分配到2个6×6拉丁方试验中,每个拉丁方均含1个无氮饲粮、1个基础饲粮和4个试验饲粮处理。试验共6期,每期7 d,前5 d为适应期,后2 d收集回肠食糜。结果表明:除蛋氨酸外,不同来源菜籽饼粕中其他氨基酸回肠表观(标准)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4种限制性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变化范围依次为41.73%~60.19%、69.35%~76.90%、50.72%~61.37%和52.49%~68.14%;回肠标准消化率变化范围依次为48.65%~66.14%、73.85%~81.15%、57.42%~67.67%和57.10%~73.04%。总之,菜籽粕中绝大部分氨基酸回肠表观(标准)消化率显著高于菜籽饼。  相似文献   

4.
张桂杰  鲁宁  谯仕彦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2):2326-2334
本文旨在研究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肌肉品质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初始体重为(17.02±1.4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16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质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93%)和低蛋白质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1.03%)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39 d。在试验结束当天对生长猪进行称重、结料和采血,并屠宰所有生长猪用于测定胴体品质、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正常蛋白质饲粮相比,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背最长肌的亮度值(P<0.01)和黄度值(P<0.05);对小肠各肠段的绒毛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的趋势(P=0.09);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蛋白质饲粮相比,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1.03%的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能够维持生长猪正常生长性能,并有改善肠道健康状况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家兔食欲肽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0日龄断奶伊拉肉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8%、16.0%和19.2%的试验饲粮,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预试期7d,正试期35d。试验结束后,采集弓形核、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测定弓形核中阿片促黑色素原(POMC)、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ART)、神经肽Y(NPY)、刺鼠基因相关蛋白(AgRP)、胆囊收缩素(CCK)和肠道中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十二指肠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肠、回肠和弓形核(P0.05);与16.0%和12.8%蛋白质饲粮组相比,19.2%蛋白质饲粮组十二指肠中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其回肠中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16.0%和12.8%蛋白质饲粮组相比,19.2%蛋白质饲粮组弓形核中POMC和CA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其弓形核中NPY和AgR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得出,饲喂低蛋白质水平(12.8%~16.0%)饲粮家兔的食欲增加与肠道和中枢中脑肠肽有关。与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相比,高蛋白质水平(19.2%)饲粮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CCK和弓形核中CART和POM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表明这些基因形成食欲网络共同参与饲粮蛋白质调控家兔食欲的过程。此外,回肠和弓形核中CCK、弓形核中NPY和AgRP基因对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饲粮和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3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4种饲粮分别为抗生素饲粮、无抗生素饲粮、低蛋白质饲粮和大麦饲粮,3种添加剂分别为酵母培养物(XPC)、谷氨酰胺(Gln)和大豆异黄酮(ISF)。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792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饲粮分别添加XPC、Gln和ISF对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及体重(BW)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饲粮类型而言,与其他3种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使肉仔鸡的BW、ADG和ADFI显著降低(P0.05),F/G显著提高(P0.05);抗生素饲粮显著降低肉仔鸡的F/G(P0.05)。饲粮类型与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与添加Gln相比,抗生素饲粮中添加ISF显著改善19日龄肉仔鸡回肠形态(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与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相比对肉仔鸡回肠形态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与添加XPC相比,大麦饲粮中添加ISF显著改善19日龄肉仔鸡回肠形态(P0.05)。除35日龄肉仔鸡回肠隐窝深度外,饲粮类型与添加剂对回肠形态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大麦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Gln和ISF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干扰素-γ水平(P0.05);与添加ISF相比,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可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免疫球蛋白A(Ig A)水平(P0.05),添加Gln可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Ig A水平(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回肠Ig A水平(P0.05);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ISF比添加XPC显著提高35日龄肉仔鸡回肠IL-10和Ig A水平(P0.05);而大麦饲粮中添加ISF比添加XPC显著降低35日龄肉仔鸡回肠IL-10水平(P0.05)。对于回肠IL-10和Ig A水平,饲粮类型与添加剂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4)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P0.05);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提高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以及35日龄肉仔鸡粪便中磷残留率(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比添加Gln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残留率(P0.05);大麦饲粮中添加Gln比添加其他2种添加剂显著降低19日龄肉仔鸡粪便中氮和磷残留率(P0.05)。对氮、磷残留率而言,饲粮类型与添加剂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见,4种类型饲粮中添加3种添加剂对1~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能氮比固定的低蛋白质饲粮降低了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XPC可改善回肠形态结构;在不同类型饲粮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具有改善肉仔鸡回肠免疫状态及降低粪便中氮磷残留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旨在建立利用嘌呤衍生物排出量估测微生物氮产量的模型。本研究选择10只平均体重为(47.4±4.4)kg健康的杜寒杂交成年公羊。10种全混颗粒饲粮,单一精料替换比例30%,每个处理10只羊,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按时间和饲粮划分为10期进行;每种饲粮饲喂20d,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5d;整体试验持续200d。试验测定了饲喂10种不同精料饲粮肉羊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及尿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结果表明:1)饲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与营养成分含量存在相关性,精料类型不同饲粮消化率有差异,饲粮可消化蛋白质(DCP)的最佳预测因子是粗蛋白质(CP);10种饲粮的摄入氮、尿氮、粪氮等均因精料类型不同呈极显著差异(P0.01)。2)10种饲粮的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包括次黄嘌呤)占PD排出量的比例均因饲粮类型的不同呈极显著差异(P0.01),占PD排出量的比例范围分别是85.60%~92.47%、2.54%~7.18%、3.20%~7.41%;10种饲粮的嘌呤氮指数(PNI)因饲粮类型的不同呈极显著差异(P0.01),变化范围是0.03~0.10,然而PD排出量与摄入氮和微生物氮(MN)存在强的线性相关。摄入氮与氮表观消化率、尿氮和氮沉积具有强相关关系,建立的沉积氮(Y)估测方程式:Y=0.244 9×摄入氮-1.319 9(R2=0.825);PD排出量与摄入氮以及MN均存在线性强相关关系,建立的估测方程式分别是PD=0.119 7×摄入氮+10.161(R2=0.925)、MN=0.746 1×PD+1.785 4(R2=0.898)。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即中蛋白质饲粮组(对照组)、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2 d低蛋白质饲粮—2 d高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2 d高蛋白质饲粮—2 d低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预试期16 d,正试期12 d。通过全收粪尿法、嘌呤衍生物法和同位素灌注法测定山羊氮代谢、内源尿素氮循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粪氮、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沉积氮/摄入氮显著降低(P<0.05),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量显著降低(P<0.05);2)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后,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进入尿中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返回鸟氨酸循环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用于再合成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的利用受消化率的影响最大,消化吸收后的氨基酸仅有很小一部分不能为体内代谢利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经常把可消化氨基酸与可利用氨基酸看作等同的概念。目前普遍认同的是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测定应在回肠水平而不是粪水平。但由于回肠食糜蛋白中包含了相当数量的非日粮蛋白质(内源和微生物),M oughan等(1989)研究报道,代谢氨基酸及胃肠道内源氨基酸的损失占生长猪氨基酸维持需要量的绝大部分。D eLange等(1995)也研究报道,内源氮损失在畜禽维持氮需要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准确量化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的方法学问…  相似文献   

10.
3种内源氨基酸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无氮口粮法(PF法)、回归法(REG法)、高精氨酸法(HA法)测定生长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流量,并以3种方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值对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AID)进行校正,通过校正后消化率值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变化的平稳性来判断内源氨基酸测定值的准确性.选用体质量28 kg的阉公猪6头,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形瘘管.饲喂6种试验H粮.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5%、10%、15%、20%和25%.采用6×6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持续时间8 d.其中前5 d为H粮适应期,第6天连续采集食糜24 h,以测定AID和采用PF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值计算回肠标准消化率(STID).第8天每头猪日喂1次高精氨酸饲粮,然后连续24 h采集回肠食糜,以便用HA法测定内源氨基酸值并计算回肠真消化率(RID).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EG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流量,除廿氨酸、脯氨酸外,都比PF法的测定的值低(P<0.1);PF法与HA法比较,在10%~25%日粮蛋白质浓度范围内,低估了内源氨基酸的损失(P<0.01).除苯丙氨酸、缬氨酸外,必需氨基酸AID随蛋白质水平增加呈二次性提高(P<0.05).必需氨基酸STID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性降低(P<0.05).而RID在20%的饲粮粗蛋白水平内呈恒定平稳状态,完全不依赖于饲粮蛋白质水平(P>0.05).本试验可得出以下结论:REG法和PF法低估了饲粮内源氨基酸损失,HA法是估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较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与纤维来源对生长猪盲肠液消化酶活性及水解能力的影响,为生长猪大肠消化液的模拟提供参考。试验1考察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饲粮1和饲粮2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03%和13.96%)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2头在盲肠安装瘘管的生长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5 d,正试期10 d。试验2在试验1结束并经过10 d恢复期后考察饲粮的纤维来源(饲粮3:玉米-大豆皮饲粮;饲粮4:玉米-小麦麸饲粮)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1。试验3在试验1和试验2获得猪盲肠食糜的基础上考察盲肠液的来源与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采用4×8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盲肠液来源设4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猪饲喂饲粮1、饲粮2、饲粮3和饲粮4后收集的盲肠液;底物为8个处理,包括饲粮1~4、2个玉米-豆粕饲粮(饲粮5和6)和饲喂饲粮5和6后获得的回肠冻干食糜。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饲粮1)与低蛋白质饲粮(饲粮2)相比显著降低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盲肠液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纤维来源对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盲肠液来源和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两者对还原糖释放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盲肠液中水解酶活性高,饲粮纤维含量低,则盲肠液体外消化后还原糖释放量多。盲肠液中木聚糖酶、葡聚糖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饲粮的消化能力,而木聚糖酶与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回肠末端食糜的消化能力。由此表明,饲粮营养水平虽然对生长猪盲肠液中6种水解酶活性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多种水解酶微小的差异叠加后引起了水解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与纤维来源对生长猪盲肠液消化酶活性及水解能力的影响,为生长猪大肠消化液的模拟提供参考。试验1考察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饲粮1和饲粮2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03%和13.96%)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2头在盲肠安装瘘管的生长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5 d,正试期10 d。试验2在试验1结束并经过10 d恢复期后考察饲粮的纤维来源(饲粮3:玉米-大豆皮饲粮;饲粮4:玉米-小麦麸饲粮)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1。试验3在试验1和试验2获得猪盲肠食糜的基础上考察盲肠液的来源与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采用4×8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盲肠液来源设4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猪饲喂饲粮1、饲粮2、饲粮3和饲粮4后收集的盲肠液;底物为8个处理,包括饲粮1~4、2个玉米-豆粕饲粮(饲粮5和6)和饲喂饲粮5和6后获得的回肠冻干食糜。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饲粮1)与低蛋白质饲粮(饲粮2)相比显著降低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盲肠液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纤维来源对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盲肠液来源和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两者对还原糖释放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盲肠液中水解酶活性高,饲粮纤维含量低,则盲肠液体外消化后还原糖释放量多。盲肠液中木聚糖酶、葡聚糖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饲粮的消化能力,而木聚糖酶与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回肠末端食糜的消化能力。由此表明,饲粮营养水平虽然对生长猪盲肠液中6种水解酶活性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多种水解酶微小的差异叠加后引起了水解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2个试验探讨了饲粮纤维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猪内源磷损失(EPL)和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磷的标准回肠消化率(SID)、标准全肠道消化率(STTD)的影响。选用28头回肠末端安装了简单T型瘘管、平均体重为(25.1±2.0)kg的生长猪,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1饲喂4个纤维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3%、6%和9%的无磷饲粮。试验2饲喂4个纤维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3%、6%和9%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个试验均包括5 d的预试期、2 d的粪样收集期(第6天和第7天)和2 d的食糜收集期(第8天和第9天)。以三氧化二铬作为指示剂测定生长猪EPL和磷的消化率。结果表明,生长猪全肠道EPL随饲粮纤维素添加水平提高而线性降低(P0.05);磷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SID和STTD也随饲粮纤维素添加水平提高而线性降低(P0.05或P0.01)。根据以上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猪对无磷饲粮纤维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6%,而玉米-豆粕型饲粮建议不添加纤维素;饲粮纤维素添加水平显著影响生长猪EPL和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磷消化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金灵 《广东饲料》2012,(7):48-48
为研究淀粉与蛋白质消化率对生长猪氮存留率的影响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试验一,选用6只去势公猪(体重=18.0±0.5kg)测定玉米、啤酒大麦、瘤胃慢降解大麦(slow-rumen-degradable barley,SRD-大麦)的血糖指数(GI)。啤酒大麦的GI高于(P〈0.05)SRD-大麦(分别为71.1和49.4),但两个大麦培育品种的GI都小于(P〈0.05)玉米的GI(104.8)。试验二,用5只回肠造瘘管的去势公猪(体重=20.7±2.3)测定3种原料的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消化能。原料的总消化道表观能量消化率的比较中,玉米(86.1%)和啤酒大麦(85.7%)大于(P〈0.05)SRD大麦(82.3%)。玉米、啤酒大麦和SRD大麦的标准回肠赖氨酸消化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94.0%、92.6%和92.4%。试验三,利用实验2得到的结果配制6份以下营养成分相等的饲粮,即消化能(3.40 Mcal/kg)、标准回肠赖氨酸消化率(8.6g/kg)、淀粉(424.9 g/kg)、可消化粗蛋白(180.0g/kg)。选用36头去势公猪(体重=32.2±2.5 kg)进行3×2双因子的试验,即3种水平的G(I从高到低分别为玉米、啤酒大麦、SRD大麦)以及2种蛋白质消化率(快速的为大豆蛋白水解产物,较慢的为大豆分离蛋白)。试验猪饲养在代谢笼中,每天饲喂2次,持续2周,提供的能量为维持能量需要的3倍,并分开收集粪便和尿液。试验结束时,从均分为4段的小肠中收集内容物。对于大豆分离蛋白,其第一段小肠中未消化粗蛋白质与饲粮粗蛋白的比值大于(P〈0.05)大豆蛋白水解产物(两个比值分别为170.3%和116.5%)。对于第一段和第二段小肠中未吸收淀粉的比率,SRD-大麦饲粮大于(P〈0.05)啤酒大麦和玉米饲粮。  相似文献   

15.
回肠难消化蛋白质可能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一个重要因素。受未消化蛋白质数量的影响,可能会造成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失衡,从而导致病原菌的过度生长。日粮粘度可能会影响养分的消化率和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率。因此,本试验研究了日粮粘度在仔猪营养中的作用。将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一种模型物质以此提高日粮粘度,以26日龄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研究断奶后3周1%的CMC添加量对养分消化率、仔猪肠道形态学参数和生理学参数的影响。CMC产生的主要作用有:◆可使胃内容物的排空率降低10%(P=0.18);◆通过测定胃内容物中液相食糜增加的氮含量,得到CMC可提高蛋白质在肠道中的水解率(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肠道内氮浓度分别为26%和34%,P=0.13);◆可使蛋白质水解酶氨基肽酶的产量从359U/g(对照组)显著提高至516U/g(试验组)(P<0.01);◆可使蛋白质回肠表观消化率从75.2%提高至79.5%(P=022),蛋白质粪便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5%(P=0.044)。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日粮粘度可能会对蛋白质消化率产生有益的作用,我们假设,日粮粘度对胃内容物排空率的作用是提高蛋白质消化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山谷型藏羊公羊胃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试验采集了10只放牧+补饲饲养方式下的周岁山谷型藏羊公羊的瘤胃和直肠内容物(指粪便),分别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16S rDNA V3~V4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瘤胃和粪便样品微生物门和属水平组成结构、标志微生物、α和β多样性及微生物功能。结果表明:山谷型藏羊瘤胃和粪便样品共得到5 383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anomic units, OTUs),其中2 144个OTUs为瘤胃样品所特有,1 860个OTUs为粪便样品特有,1 379个为二者共有。瘤胃微生物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相对丰度分别为53.2%、34.9%和3.1%;优势菌属为理研菌科_RC9_肠道菌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和普式菌属_1(Prevotella_1),相对丰度分别为13.5%和12.0%。粪便微生物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分别为47....  相似文献   

17.
肠道不仅是动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和内分泌器官.饲粮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可以通过对胃肠道激素、微生物菌群和相关基因的调控来影响猪的肠道健康,而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有效缓解断奶仔猪腹泻,对肠道健康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猪肠道屏障、消化吸收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断奶仔公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筛选廉价的碳水化合物原料用于配制断奶仔猪日粮。选用60头体重为(8.0±0.1)kg的三元杂交断奶仔公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以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作为对照组;4个试验组分别用6%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和玉米淀粉取代基础日粮中的等量玉米。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时,采集试猪肠道内容物,通过平板计数法和PCR/DGGE技术,观察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断奶仔公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回肠和结肠乳酸菌数量乳糖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盲肠乳酸菌数量也有高于其他各组的趋势(P>0.05);回肠和盲肠肠杆菌数量依次为玉米淀粉组>对照组>蔗糖组>葡萄糖组>乳糖组(P>0.05),结肠肠杆菌数量依次为蔗糖组>玉米淀粉组>对照组>乳糖组>葡萄糖组(P>0.05)。在DGGE图谱上,仔猪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种类较少,而结肠内容物微生物数量较多;各处理组间及不同肠段间DGGE图谱相似性在50%~75%之间,表明日粮不同碳水化合物来源对DGGE图谱的影响不太明显。综合以上结果,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6%的乳糖能改善断奶肠道微生物区系,玉米淀粉对断奶仔猪的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较差,不宜单独添加于断奶仔猪日粮中。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4种饲粮条件下生长猪空肠液组成的差异,探讨一般生产条件下,饲粮蛋白质来源与水平对生长猪空肠液组成的影响.试验采朋4×4拉丁方设计,从8头体内安装空肠T型瘘管的荷术猪中挑选健康、体重接近的试验猪4头,试验猪分期、分号分别饲喂4种试验饲粮,即玉米-豆粕型饲粮、玉米-豆粕低蛋白质饲粮、玉米-豆粕-棉籽粕-菜籽粕饲粮和玉米-豆粕-棉籽粕-菜籽粕低蛋白质饲粮.每期试验为15 d,其中预试期为10 d,在试验期第11天、第13天和第15天每天的09:30、13:30和17:30采集食糜样品1 h.通过低温离心收集食糜上清液,分装后-70℃保存,待测酶活和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在正常蛋白质水平与低蛋白质水平条件下,饲粮的蛋白质来源对生长猪空肠液中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及Na+、K+、Cl-、Ca2+、Mg2+浓度与pH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的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空肠液中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及Na+、K+、Cl-、Ca2+、Mg2+浓度与pH也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表明,生长猪空肠液的组成对饲粮蛋白质来源与水平有较大范围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新产玉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88只1日龄健康科宝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4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饲喂占饲粮总比例60%旧玉米(对照组)、占饲粮总比例40%旧玉米+占饲粮总比例20%新产玉米(处理Ⅰ组)、占饲粮总比例20%旧玉米+占饲粮总比例40%新产玉米(处理Ⅱ组)、占饲粮总比例60%新产玉米(处理Ⅲ组)4种饲粮。试验期为42 d,分前期(0~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进行。21、42日龄末测定各试验组试鸡生长性能,42日龄末采集对照组和处理Ⅲ组肉仔鸡回肠、盲肠食糜测定肠道微生物丰度。试验结果显示:(1)处理Ⅲ组显著降低了前期和后期肉仔鸡平均日增重(P<0.05),增加了前期和后期肉仔鸡料重比(P<0.05)。(2)对照组和处理Ⅲ组样本中盲肠和回肠相对丰度较高的菌门为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回肠相对丰度较高优势菌属为Lactobacillus、Romboutsia和CandidatusArthromitus;盲肠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