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或无规律波动等临床症状及瘤胃炎、蹄叶炎等代谢疾病,并对目前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及常用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防治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许涛 《中国乳业》2023,(8):57-62+68
高淀粉含量的谷物精料能够为奶牛提供较多的能量,因此在奶牛的泌乳期,往往会加大其饲喂比例,但奶牛摄入高含量的精饲料后会导致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含量上升,pH下降,从而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此病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发现,还容易诱发乳房炎、肝脏损伤、蹄炎等多种疾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较大危害。本文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定义、危害,以及目前行业内较为认可的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三种学说进行了概述,同时对预防该病的营养调控措施进行了综合讨论,以期为奶牛场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分追求养殖效益,使得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分析病因,主要是由于精饲料过多,优质粗纤维较少;诱发因素是没有使用全混日粮、不能及时分群。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具有滞后特征,症状不明显,如果发现不及时,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就会造成较大损失。1临床症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主要发生在产前1周,产后1个月以及高精料日粮饲喂期间。由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临床症状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常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奶牛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的累积,瘤胃pH值长时间介于5.0。5.5之间,从而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群中。泌乳初期和中期奶牛日粮及饲养管理的变化均会导致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继而造成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消瘦、蹄叶炎、角化不全-瘤胃炎-肝脓肿综合征、粪便粘稠度下降、乳脂率下降等。本文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继发症状等方面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5.
奶牛亚急性瘤胃中毒(SARA)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在临床上发病慢、病程时间长、病症隐匿.在大规模的养殖中,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不是急性酸中毒,而是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产奶量、乳脂率下降和繁殖率低下(Oetzel,2000),主要的临床症状是间歇性腹泻、瘤胃炎、肝脓肿以及蹄叶炎(Kleen等,2003),还表现采食量下降和不稳定,奶牛体况下降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瘤胃酸中毒是奶牛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紊乱性疾病,主要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类型。发病主要是由于奶牛摄食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产生过多有机酸,导致瘤胃内p H出现非生理性下降,同时伴有有毒物质产生,最终引发瘤胃内微生物菌群失调、瘤胃内消化机能紊乱、代谢异常等问题。本文主要综述急性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主要发病机制、集约化饲养模式下的诊断方法、营养调控措施,以期为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概念、症状、诊断及预防。  相似文献   

8.
在不引起瘤胃酸中毒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牛奶产量是大多数奶制品生产商面临的挑战。喂食高能量的食物提供高产奶量所需的能量前体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风险也会增加。本文将论述瘤胃酸中毒、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和日粮中的添加等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奶牛场近年来关注的主要问题,该病会降低采食量,降低纤维消化率,改变乳成分及引起腹泻等疾病而影响奶牛的健康,进而降低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导致奶牛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也称慢性瘤胃酸中毒,是瘤胃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形式之一。该型奶牛的发病率比较高,会直接影响奶牛健康以及饲养场的经济收益。本文分析了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原因,介绍了病牛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结合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提出了防治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在临床上发病慢、病程时间长、病症隐匿。在大规模的养殖中,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不是急性酸中毒,而是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类营养代谢病,是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采食大量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将导致瘤胃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瘤胃pH降低,进一步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由此造成瘤胃液中组胺及脂多糖浓度的提高,加重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程度。文章综述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机理及调控措施,并提出了用乳酸菌调控瘤胃菌群结构,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假想,以期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是目前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 pH下降,从而引起瘤胃亚急性酸中毒。奶牛发生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瘤胃液细菌内毒素浓度升高。高浓度的内毒素转运至血液引发急性期反应,血浆中矿物质和代谢物水平发生改变,从而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高精饲粮下瘤胃中内毒素的产生和转运以及内毒素引发的急性期反应进行综述,同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一些减少内毒素产生和转运的新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或减少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内毒素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是目前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pH下降,从而引起瘤胃亚急性酸中毒.奶牛发生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瘤胃液细菌内毒素浓度升高.高浓度的内毒素转运至血液引发急性期反应,血浆中矿物质和代谢物水平发生改变,从而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高精饲粮下瘤胃中内毒素的产生和转运以及内毒素引发的急性期反应进行综述,同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一些减少内毒素产生和转运的新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或减少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内毒素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6):68-72
为研究麦秸型粗饲料条件下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对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自身对照法对奶牛逐渐饲喂高精料日粮,诱导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结果表明,在饲喂低品质粗饲料为麦秸的条件下,饲喂精粗比为80∶20时成功诱发轻度SARA,试验动物无急性酸中毒的的临床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此状态下,瘤胃p H值下降,粗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液乙酸含量、乙酸/丙酸都随着日粮精粗比的增加而下降,丙酸、丁酸含量则随着日粮精粗比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采样点各组瘤胃氨态氮差异显著(P0.05),当精粗比为70∶30时除前两次采样外,其他采样点氨氮含量均最高,此试验期瘤胃氨氮浓度较高,利于微生物合成增加(即氮沉积)。可见在低品质麦秸型粗饲料条件下,增加精料比对瘤胃代谢参数影响不大,对SARA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淀粉、低纤维日粮已成为当前高产奶牛或育肥牛羊的典型营养特征,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会增加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本文分析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负面影响,并总结了其营养调控措施,旨在为养殖业预防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高产奶牛群一种常见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多.临产牛和产后3 d内的牛发病率高,产奶量愈多发病率愈高.本文主要就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诊断及预防措施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危害及与日粮的关系为切入点,从营养和管理角度,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降低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发生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精料喂养奶牛可导致其瘤胃形成大量挥发性脂肪酸积聚,导致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瘤胃液pH值降低,革兰氏阴性菌快速且大量崩解,刺激内毒素释放。探讨内毒素与高精料导致奶牛酸中毒的相关研究,可为科学养殖奶牛、减少内毒素对奶牛生产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主要从奶牛内毒素的产生及其影响机制、内毒素对奶牛生产的具体影响,以及防控处置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20.
奶牛过食碳水化合物精料或酸败的糖化饲料后易导致瘤胃酸中毒。肥育中期的牛及高产奶牛易患此病。该病以急性消化不良、严重脱水、酸中毒以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本人2011年5月在叶城县铁提乡兽医站接诊一例因食入大量的玉米面发生瘤胃酸中毒的奶牛,采用瘤胃切开术和纠正酸中毒,强心补液的输液疗法治疗使病牛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