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围产期是对奶牛的健康、生产、繁殖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时期,奶牛在该时期一旦出现健康问题,会导致其生产性能降低,各种代谢性疾病,以及繁殖障碍等问题。酮病作为围产期奶牛重要的群发性常见多发病,不仅引起产奶量的降低,还增加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对奶牛生产影响巨大。酮病的发生与奶牛机体的能量平衡状态、矿物元素代谢、日粮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随着奶牛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奶牛群体管理和群体疾病监测已成为保障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围产期奶牛酮病的群体监测和预警一直被各国列为重要的疾病防控手段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高温度环境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大利学者Nicola研究了高温度环境(HET)对围产期奶牛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在一家距罗马北部40km的商业奶品公司进行,试验期为5个月。试验动物为34头荷斯坦奶牛,其中有22头在春季分娩(SP奶牛),其余12头在夏季分娩(SU奶牛)。两组奶牛的生产性能相似,并饲喂同种日粮。每头牛都分别在分娩前4,3,2和1周以及分娩后1,2和4周采血样,以评估血液中单核细胞(PBMC)的作用和确定血浆中肾上腺皮质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奶牛因为生理状态、日粮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免疫抑制现象,抗病力下降,严重危害奶牛健康。因此,在围产期如何提高奶牛的免疫功能,降低分娩后的发病率,已成为奶牛养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归纳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营养状况以及免疫系统变化,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提高围产期奶牛免疫功能的研究成果,希望为该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林  高慧  王峰 《饲料研究》2006,(1):42-44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文章对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其发病机制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林  高慧  王峰 《中国乳业》2005,(11):29-32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本文对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其发病机理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作者对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其发病机理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围产期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随机选取产前奶牛29头,跟踪采集产前2周、产前1周、分娩当天及产后3,7,14,21 d的血浆样品,检测血浆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并记录泌乳量。任意采集时间点血浆β-羟丁酸(BHBA)≥1.2 mmol/L则为酮病组, BHBA<1.2 mmol/L则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牛群中酮病发病率为58.6%,酮病主要发生在产后7~14 d;酮病组奶牛产前血液相关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酮病组奶牛分娩当天血钾水平升高,血磷水平显著降低;产后3 d酮病组奶牛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HBA、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产后7,14,21 d血浆BHBA、非脂化脂肪酸(ENFA)、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3 d血液TC、HDL-C、K、BHBA、泌乳量与奶牛酮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将显著性相关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建模,最终建立了基于血液HDL-C、BHBA、泌乳量的奶牛酮病早期诊断模型,即y=17.95-9.81×HDL-C-2.71×BHBA-0.20×泌乳量,当y<0时存在发生酮病风险,模型早期预测奶牛酮病的准确率82.8%、灵敏度81.3%、特异性84.6%。  相似文献   

9.
预防围产期奶牛酮病的营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围产期奶牛的脂肪代谢变化特点,对处在围产期奶牛酮病预防的营养调控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奶牛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硒可提高动物的天然防御能力,通过细胞和体液活动影响乳腺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硒对乳腺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已经大量开展,高于推荐量水平的硒能调节牛乳腺的免疫机制,更好地应对感染。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群发性代谢病,该病主要以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为特征,常表现为低血糖症、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脂肪肝、糖原水平下降等。酮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可对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对提高奶牛养殖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酮病是泌乳奶牛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多发于产犊后10-60天。本病多发于饲养管理良好的高产奶牛,且以3-6胎次的高产母牛发病率较高。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型酮病(Mary,2000),而加拿大的研究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牛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高达59%。在我国高产牛群中,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2%-20%,而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10%-30%,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营养代谢病之一,给牧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奶业的发展。综述近年来在该病的发病机理、类型和危害、临床症状、诊断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奶牛场酮病防控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14.
奶牛酮病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介绍奶牛酮病血液生化诊断指标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Ketosis),也称为乳牛酮血症(acetone-mia),是泌乳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产犊后10~60d。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牧场可能是这个数字的3~4倍;亚临床酮病的发生率则更高。酮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酮病虽能够治愈,也很少引起奶牛死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介绍奶牛酮病血液生化诊断指标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酮病的发生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或缺乏,从而导致奶牛自身脂肪大量动员,产生酮体过多而引起的一种营养性代谢病,与奶牛的饲养管理、日粮水平、机体体况有很大关系,虽然患病牛死亡率低,但治疗成本高。该病主要表现为血液、尿液、牛乳中均有酮体存在的三酮症状,另外还有低血糖、高游离脂肪酸的特征。酮病常发病于高产奶牛群体,对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经济损失惨重,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科  相似文献   

18.
酮病是奶牛泌乳期一种常见的代谢病,可导致奶牛泌乳量快速减少,乳汁质量差,给奶牛养殖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本文就目前关于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诊断措施和防治方法做了一个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是目前集约化养殖场多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主要与能量代谢相关,但由于其发病机理的复杂性,并没有全面性的分析奶牛酮病。本文对奶牛酮病的分类、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奶牛酮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酮病(ketosis)又称酮血症、酮尿病,是泌乳奶牛在产后10~60 d内常发的一种代谢病,各胎龄奶牛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3~5胎的高产奶牛[1]。该病是由于机体内糖类等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引起,致使机体动员体脂代谢使奶牛体内的酮体大量堆积,从而引发全身代谢障碍导致机体功能失调。该病发生后可使患病牛产奶量下降,乳品质降低,体质消瘦,营养不良,影响其繁殖性能和犊牛的成活率,甚至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