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偏热环境温度对肉鸡行为、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和禽类解偶联蛋白(av UCP)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00只26日龄、体重(1 635±123)g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5个组(20、23、26、29、32℃组),每个组20只鸡(公母各占1/2)。肉鸡适应期为7 d,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0%。在34日龄,环控舱温度在1 h内分别调整到20、23、26、29、32℃,相对湿度为60%,维持设定温度2 h。结果表明:1)与20℃组相比,29和32℃组肉鸡的采食次数显著降低(P0.05),23、26、29、32℃组肉鸡的饮水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23、26、29、32℃组肉鸡的站立次数显著降低(P0.05)。2)与20℃组相比,26、29、32℃组肉鸡坐着休息次数显著降低(P0.05),23、26、32℃组肉鸡伸展休息次数显著升高(P0.05),29、32℃组肉鸡俯伏休息次数显著升高(P0.05))。3)与20℃组相比,26、29、32℃组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显著升高(P0.05),23、26、29、32℃组肉鸡鸡冠皮温、耳垂皮温、小腿皮温、脚蹼皮温显著升高(P0.05),26、29、32℃组肉鸡眼睑皮温显著升高(P0.05)。4)与20℃组相比,29、32℃组肉鸡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26、29、32℃组肉鸡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23、26、29、32℃组肉鸡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5)与20℃组相比,23、26、29、32℃组肉鸡胸肌av UCP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32℃组肉鸡肝脏av UCP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急性偏热处理2 h,23℃时肉鸡就已启动化学调节,26℃时体核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延胡索酸(FA)对急性热应激状态下肉鸡的采食、饮水量和行为学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ROSS 308肉鸡180只,在适宜环境中饲养至21日龄,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CONT组)、热应激对照组(HS-CONT组)、热应激+0.5%延胡索酸组(试验1组)、热应激+1.0%延胡索酸组(试验2组)、热应激+1.5%延胡索酸组(试验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热应激组饲养在(34±1)℃的高温环境中,CONT组饲养在(24±1)℃的适宜环境中。结果表明:与CONT组相比,HS-CONT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饮水与喘息行为极显著增加(P0.01);试验3组耸翅、坐行为极显著减少(P0.01),且采食、走动行为显著增加(P0.05);HS-CONT组采食、耸翅、站立、走动、伸展、啄、俯卧等行为变化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站立变化不显著(P0.05)。与HS-CONT组相比,试验3组耸翅与站立行为极显著增加(P0.01),坐行为极显著减少(P0.01),走动行为显著增加(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采食、饮水、喘息、伸展等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可以增加肉鸡的采食次数,影响肉鸡行为,从而缓解热应激对肉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玉米-花生仁饼型低粗蛋白质(CP)水平饲粮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氮利用率的影响。选取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1920只(公母各占1/2),公、母鸡各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4个组的饲粮CP水平分别为22.5%、21.5%、20.5%和19.5%。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水平CP和性别对21日龄肉鸡末重和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2.5%CP组和21.5%CP组ADG均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饲粮CP水平对肉鸡ADG的影响具有显著线性效应(P<0.05)。22.5%CP组公鸡ADG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CP水平组(P<0.05),21.5%CP组公鸡ADG也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22.5%CP组和21.5%CP组母鸡ADG均显著高于19.5%CP组(P<0.05)。2)饲粮不同水平CP对肉鸡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22.5%CP组F/G最低,显著低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21.5%CP组F/G显著低于19.5%CP组(P<0.05)。3)饲粮不同水平CP均对肉鸡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21.5%CP组肉鸡氮利用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19.5%CP组氮利用率也显著高于20.5%CP组(P<0.05)。由此可见,以玉米-花生仁饼为基础饲粮,低CP水平饲粮中尽管补充添加了晶体氨基酸,但是还是会影响公鸡生长。1~2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母鸡饲粮CP水平可以降低1~2个百分点。建议将公、母鸡分开饲养,以实现对其营养的精准调控,提高氮利用率,降低氮排放。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LED光源对肉鸡行为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8日龄54只健康817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饲养在规格相同的笼内。3组(即Ⅰ、Ⅱ、Ⅲ组)光照分别采用荧光灯、白炽灯和LED灯,各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观测鸡的行为和生长性能变化。结果显示:肉鸡采食、饮水和站立行为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趴卧行为在25、30日龄时Ⅰ组与Ⅱ、Ⅲ组相比呈增加趋势,但在35、40日龄以及整个试验期内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肉鸡的梳羽、舒展等舒适行为及啄物行为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肉鸡生长性能在20~50日龄,其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LED光源对肉鸡的行为和生长性能均无影响,建议生产中采用LED替代荧光灯与白炽灯。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湿度(RH)对递增性偏热环境下肉鸡体热调节及下丘脑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的影响。选取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80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温度20℃,RH 60%。正试期15 d,28日龄开始试验,将3组的RH分别调整到35%、60%和85%,温度仍为20℃;3 d为1周期,共分5个周期,从第2周期开始每周期的第1天将3组的温度均在10:00开始升高3℃并在0.5 h内达到稳定;5个周期的温度分别为20、23、26、29和32℃。结果表明:1)85%RH组肉鸡的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60%RH和35%RH组(P0.01),60%RH组的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35%RH组(P0.01);85%RH组肉鸡的体核温度显著高于60%RH组(P0.05);35%RH组肉鸡小腿和脚蹼的皮肤温度极显著高于60%RH和85%RH组(P0.01),35%RH和60%RH组肉鸡鸡冠、耳垂和眼睑的皮肤温度极显著高于85%RH组(P0.01)。2)85%RH组肉鸡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35%RH和60%RH组(P0.05);35%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高于60%RH组(P0.05)。RH对递增性偏热环境下肉鸡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85%RH组肉鸡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高于35%RH组(P0.05);35%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显著高于60%RH组(P0.05);60%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极显著高于35%RH组(P0.01)。4)35%RH组肉鸡下丘脑HSP70含量显著低于60%RH和85%RH组(P0.05)。综上所述,在为期15 d的20~32℃递增性偏热环境下,高湿(85%)和低湿(35%)调节28~42日龄肉鸡体热平衡的途径和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湿度(RH)对31℃偏热环境下肉鸡生长性能、行为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180只22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和Ⅲ组),转入环境控制舱,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舱内温度21℃,RH60%。正试期14 d,从29日龄开始,每天10:00—16:00(6 h)鸡舍环境温度都维持在31℃保持不变,Ⅰ组、Ⅱ组和Ⅲ组RH分别为30%、60%和85%,剩余时间环境温湿度与预试期相同。结果表明:1)第1~14天,Ⅲ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饮水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2)试验第1、7和14天,Ⅱ组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组采食和饮水行为频次占比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3)试验第1和7天,Ⅰ组、Ⅲ组坐着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第7天,Ⅲ组伸展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第14天,Ⅰ组、Ⅲ组伸展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第1、7和14天,Ⅰ组、Ⅲ组俯伏休息行为频次占比显著高于Ⅱ组(P0.05)。4)Ⅲ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31℃间歇性偏热环境下,不同RH对肉鸡生长性能、行为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不同,高湿对肉鸡ADG、ADFI和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比低湿大,适宜的RH为60%。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冷刺激时间对肉鸡行为指标的影响,试验从22~42日龄对随机选取的120只AA商品肉鸡从冷刺激时间角度施加低温刺激,试验组(Ⅰ、Ⅱ、Ⅲ组)冷刺激时间分别为1、3和6 h,冷刺激温度比对照组降低3℃,冷刺激结束后鸡仍然在正常的饲养温度条件下饲养。通过行为方面来鉴定肉鸡低温刺激的效果,并从中找到有益的刺激手段。行为指标主要包括趴卧、采食、站立、饮水、走动和修饰等。结果:冷刺激时间对采食和趴卧行为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修饰、饮水、站立和走动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表明:冷刺激时间影响AA肉鸡的采食和趴卧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舍内不同湿度对肉鸡体热调节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禽舍内湿度的合理调控提供数据支持。将270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雏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3个处理组分别为正常湿度组(60%RH)、低湿组(30%RH)和高湿组(90%RH)。试验在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气候舱内进行,试验期为42d。在肉鸡21和42日龄时,分别测定直肠温度、呼吸频率、血液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21日龄时,与正常湿度组相比,低湿组和高湿组肉鸡直肠温度显著升高(P0.05);低湿组和高湿组呼吸频率有升高的趋势(P0.1)。在42日龄时,低湿组肉鸡直肠温度显著降低(P0.05)。2)在肉鸡21日龄时,与正常湿度组相比,低湿组和高湿组显著降低血液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P0.05),低湿组血小板数目显著高于高湿组(P0.05)。在肉鸡42日龄时,低湿组和高湿组显著降低血液白细胞数(P0.05)。3)在肉鸡21日龄时,与正常湿度组相比,低湿组和高湿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湿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湿度组和低湿组(P0.05);在42日龄时,低湿组和高湿组肉鸡血清总蛋白、尿酸、尿素氮含量高于正常湿度组,而肉鸡血清白蛋白、溶菌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低于正常湿度组。4)在21日龄时,低湿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低于高湿组(P0.05)。在42日龄时,与正常湿度组相比,低湿组显著降低血清IgA含量(P0.05),高湿组显著降低血清IgM含量(P0.05)。由此可见,长期高湿和低湿影响肉鸡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改变血液白细胞数量、总胆固醇含量和尿素氮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降低免疫功能,不利于肉鸡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在22日龄到42日龄期间对随机选取的120只AA商品肉鸡从降低不同幅度饲养温度的角度施加低温冷刺激,试验组比对照组的饲养温度分别降低3、5和7℃,冷刺激时间均为3 h,冷刺激结束后鸡只仍然在正常的饲养温度条件下饲养。该试验通过行为方面来鉴定肉鸡育雏过程中低温冷刺激的效果,并从中找到有益的刺激手段。行为指标主要包括趴卧、采食、站立、饮水、走动和修饰等。结果显示,冷刺激降低温度对走动行为影响显著(P〈0.05),对采食、趴卧、修饰、饮水和站立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不同温度(21、26和31℃)处理对肉鸡生长性能、生理指标、采食量和饮水量及相关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水料比(W/F)能否作为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试验选取144只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适应期7 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F/G)极显著升高(P0.01),其中21和26℃组肉鸡F/G无显著差异(P0.05);肉鸡平均日饮水量(ADWC)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全期W/F、水重比(W/G)极显著升高(P0.01)。2)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极显著升高(P0.01);相比21℃,31℃组肉鸡血清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利尿激素(ADH)含量显著降低(P0.05);26℃组与21、31℃组肉鸡血清LEP、AD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鸡血清胆囊收缩素(CCK)、醛固酮(AL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第1天、前3 d、前7 d及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ADG、ADF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第1天、前3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前7 d、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显著正相关(P0.05)。4)肉鸡每日W/F与环境温度、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本试验条件下,肉鸡W/F反映出不同温度下肉鸡的冷热程度,可作为偏热环境下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小肠发育性变化、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肉鸡(Ross 308)360羽,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抗生素组、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1~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鸡的饲料增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28日龄肉鸡回肠的体重校正长度(P0.05),显著增加了14、28日龄肉鸡小肠相对肠重(P0.05)和14、21、28日龄肉鸡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组42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显著增加,7和21日龄肉鸡血清中IgG和IgM的含量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行为学方法研究大棚饲养条件下风扇降温和水帘降温以及舍饲、35日龄开放运动场、70日龄开放运动场对黄羽肉鸡采食、饮水、修饰、站立、运动、觅食、攻击、休息、沙浴,栖架10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帘降温组鸡群采食和修饰行为的百分比极显著高于风扇降温组(P〈0.01);而饮水、站立和觅食行为的百分比则极显著低于风扇降温组(P〈0.01);沙浴行为百分比也显著低于风扇降温组(P〈0.05),其他的行为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2)放养措施可以极显著增加鸡群的采食、饮水、修饰、运动、觅食、休息以及沙浴等7种行为的百分比(P〈0.01),极显著降低鸡群的栖架行为及站立行为的百分比(P〈0.01);其他的行为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不同降温措施和不同时间放养措施显著影响肉鸡采食、饮水、站立、修饰、觅食和沙浴行为百分比,上述6种行为指标可作为评价黄羽肉鸡福利养殖水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温度对黄羽肉鸡后期生产性能、消化功能和热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将840只29日龄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含3个重复,每重复70只。试验采用密闭鸡舍,4组均装置空调控制实际室温分别为20、25、28、30℃。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21.6~22.9℃下黄羽肉鸡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最佳;同30℃组比,20℃和25℃组显著提高了日增重并显著降低了耗料增重比和死亡率(P0.05);20℃和25℃组较30℃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较28℃和30℃组提高了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P0.05);同比20℃组,30℃组血清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肝脏和胸肌中热应激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比30℃组,20℃和25℃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肝脏过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黄羽肉鸡生长后期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恒温与昼夜循环温度对肉鸡氮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92只22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4个处理(21、26、31、21/31℃),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试验共14d。试验第1、7、14天对肉鸡进行空腹称重,记录每日采食量,收集试验第1和第7天新鲜粪便,结合凯氏定氮法,分析恒温与昼夜循环变温对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和氮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31℃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21、26℃组(P0.05),料重比(F/G)显著高于21、26℃组(P0.05);试验1~7d、1~14d,26℃组肉鸡ADG、ADFI显著低于21℃组(P0.05),F/G和21℃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持续31℃相比,21/31℃昼夜循环组肉鸡ADFI显著升高(P0.05),ADG和F/G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7d,与持续21℃组相比,31℃组显著降低STP(P0.05)、显著升高SUN(P0.05);与持续26℃组相比,21/31℃昼夜循环组显著降低STP(P0.05)。试验14d,与持续21和26℃组相比,31℃组显著降低STP(P0.05)。3)与21、26℃组相比,31℃组肉仔鸡氮利用率(NU)显著降低(P0.05)、单位体增重氮排出量(NEDG)和单位采食量氮排出量(NEFI)显著增加(P0.05);试验7d,与持续26℃相比,21/31℃昼夜循环组肉鸡NU显著降低(P0.05);试验14d,与21相比,26℃组NU显著降低(P0.05),NEFI显著增加(P0.05),与持续26℃相比,21/31℃昼夜循环组肉鸡NU显著降低(P0.05),NEDG、NEFI显著增加(P0.05)。持续偏热处理(26、31℃)与21℃组相比,影响肉鸡氮代谢,并降低肉鸡生产性能;21/31℃昼夜变温与26℃相比,降低肉鸡氮利用率,增加氮排出量。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筛片孔径、调质温度、模孔直径的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玉米-豆粕型全价配合饲料为肉鸡试验饲粮,在相同配方及模孔长径比一致的条件下,设计3因素2水平(筛片孔径:2.0和2.5 mm;调质温度:70和80℃;模孔直径:3和4 mm)的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试验,选用864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饲养试验共42 d,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以及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硬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筛片孔径和调质温度的交互作用以及筛片孔径、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耐久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耐久性有显著影响(P0.05)。2)调质温度对1~21日龄肉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22~42日龄肉鸡末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3)肉鸡1~21日龄,筛片孔径、调质温度以及2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肉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肉鸡22~42日龄,筛片孔径、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得出:相同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下,颗粒硬度和耐久性随调质温度升高有增大趋势;相同筛片孔径和调质温度下,颗粒硬度和耐久性随模孔直径的增大有降低趋势;肉鸡1~21日龄,筛片孔径选择2.0和2.5 mm均可,调质温度为70℃时肉鸡的生长性能极显著高于80℃时,且料重比显著低于80℃时;肉鸡22~42日龄,当筛片孔径为2.0或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肉鸡生长性能较高、料重比较低;肉鸡1~42日龄,当筛片孔径为2.0或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肉鸡的生长性能较高、料重比较低;当筛片孔径为2.5 mm、调质温度为80℃时,1~21日龄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高;当筛片孔径为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22~42日龄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研究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黄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Ⅰ组为正常日粮,Ⅱ组为低能日粮(在Ⅰ组基础上能量降低209k J/kg),Ⅲ组为低能日粮+复合酶制剂(200g/t)。试验结果为:1-21日龄,各组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22-42日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Ⅲ组(P0.05)。42-65日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全期(1-65天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日均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对黄麻鸡生长周期增重及料比具有显著影响,在黄麻鸡料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可以适当降低饲料能量浓度,而又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1~28日龄云岭红肉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8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云岭红肉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各组肉鸡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8.0%、19.0%、20.0%、21.0%和22.0%,饲喂28 d.结果 显示,21%...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合对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健康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630只1日龄的麻黄肉鸡(母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mg/kg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20 mg/kg阿维拉霉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EO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t植物精油+250 g/t酸化剂。试验期分为4个生长阶段:1~21日龄、22~42日龄、43~63日龄和64~84日龄,共计84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1~84日龄),EOA组肉鸡末重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1~21日龄,EOA组肉鸡末重相较于其他2组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EOA组料重比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3~63日龄,EOA组肉鸡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降低(P 0.05)。2)21日龄时,EOA组肉鸡法氏囊指数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42日龄时,EOA组肉鸡法氏囊指数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升高(P0.05)。3)21和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升高(P0.05);且42日龄时,EOA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和V/C值均显著优于抗生素组(P0.05)。4)63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胸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胸肌24 h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84日龄时,EOA组肉鸡胸肌蒸煮损失与其他2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63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8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腿肌剪切力、24 h亮度值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腿肌45 min红度值和pH显著升高(P0.05),腿肌45 min亮度值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合可以提高麻黄肉鸡生长性能,改善免疫器官指数、空肠形态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桉树精油对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择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公雏,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Ⅵ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75、100、125和150 mg/kg桉树精油,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21日龄,Ⅱ~Ⅴ组肉鸡21日龄时平均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Ⅳ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Ⅵ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Ⅳ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Ⅵ组(P0.01);1~42日龄,Ⅳ组肉鸡42日龄时平均体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2)各组之间肉鸡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时,Ⅴ组肉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或P0.01),Ⅵ组肉鸡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Ⅵ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Ⅳ~Ⅵ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Ⅴ组肉鸡血清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Ⅱ组、Ⅲ组、Ⅳ组和Ⅵ组(P0.05)。42日龄时,Ⅴ组肉鸡血清T-SOD活性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或P0.01),Ⅳ组和Ⅵ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鸡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和Ⅴ组肉鸡血清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Ⅲ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Ⅵ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4)回归分析显示,饲粮中添加95.25~105.00 mg/kg桉树精油,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生长性能最佳;饲粮中添加105.83~115.00 mg/kg桉树精油,肉鸡生长全期(1~42日龄)生长性能最佳;肉鸡抗氧化机能最佳的桉树精油添加水平,生长前期为151.13~205.60 mg/kg,生长后期(22~42日龄)为93.38~158.57 mg/kg。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桉树精油可显著提高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机能,饲粮中桉树精油适宜添加水平为105.00 mg/kg。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酵母多糖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3%的酵母多糖。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组22~42日龄和1~42日龄肉鸡体增重显著高于1,3组(P0.05);22~42日龄和1~42日龄肉鸡料重比2组显著低于1组、3组(P0.05);日粮中不同酵母多糖水平对1~21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及22~42日龄和1~42日龄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酵母多糖能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且适宜添加水平为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