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RAA)特异性引物和一条FAM标记的荧光探针,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检测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RAA方法,验证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AA方法只需21 min就能出结果,能特异性地检测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最低能检测出102的mcr-1阳性质粒拷贝数,也可很好地检测出临床样品中的mcr-1基因。4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氏菌株样品,有2株mcr-1基因阳性,2株为mcr-1基因阴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超声、紫外线照射及加温等方法对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mcr-1阳性猪场废水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mcr-1基因绝对丰度,以处理前后mcr-1基因绝对丰度变化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因素及水平对mcr-1基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mcr-1丰度有显著影响,其次是温度、加温时间,而紫外线照射对mcr-1的影响甚微。当依次将样品进行超声30 min、紫外线照射15 min、温度40℃作用30 min时,会使mcr-1含量比对照组高5倍多。而当超声时间为15 min、同时提高温度至50℃作用30 min和60℃作用5 min时,可使mcr-1的含量分别降低20.5%和30.6%。可见,不同因素及水平的组合可对mcr-1基因的含量造成相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中应筛选最佳的条件以尽可能地降低mcr-1基因的含量,减少mcr-1基因的进一步污染和扩散。  相似文献   

3.
2017-2018年,从山东省8个大型集约化养鸡场中共采集720份新鲜粪便样品,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697株非重复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利用PCR扩增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并对mcr-1阳性菌株扩增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ESBL)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结果显示,从697株大肠杆菌中共检测到83株(11.9%)携带mcr-1基因,其中mcr-1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2/83,98.8%),其次是阿莫西林(81/83,97.6%)和氟苯尼考(79/83,95.2%),但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18/83,21.7%)。从mcr-1阳性菌株中共检测到5种ESBL基因,其中所有菌株均携带blaTEM(83/83,100%),其次为blaCTX-M(67/83,80.7%);检测到4种PMQR基因,其中aac(6′)-Ib-cr检出率最高(34/83,40.9%),其次为qnrA(9/83,10.8%)。结果表明,山东省禽源大肠杆菌是mcr-1基因的储存库,可能对人类公共健康造成威...  相似文献   

4.
mcr-1基因是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时从耐药菌株中发现的一种质粒介导的多黏菌素类耐药基因,mcr-1的发现突破了对耐药机制的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机制被揭示,其变异体也被发现.论文就mcr基因的分布及传播和引起多黏菌素耐药机制,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和传播风险等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对多黏菌素耐药性的认识和mcr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四川地区致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流行状况及阳性菌株多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试验采用含多黏菌素E(2μg/mL)的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筛选多黏菌素E耐药性大肠杆菌,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多黏菌素E耐药基因mcr-1及mcr-1阳性菌株的β-内酰胺酶类、磺胺类、四环素、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等多重耐药基因的共存状况。结果表明:获得的84株多黏菌素E耐药性大肠杆菌中有49株携带mcr-1耐药基因,阳性率为58.33%。49株mcr-1阳性菌株中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检出率为(100%,49/49);氯霉素类耐药基因FLOR检出率为(100%,49/49);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的检出率最高(100%,49/49),其次为tetM(63.27%,31/49);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以bla_(TEM)与bla_(CMY)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5.51(37/49)和61.22%(30/49);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以qnrS(87.76%,43/49)、acc-ib-cr(61.22%,30/49)、oqxAB(75.51%,37/49)为主,而qnrA、qnrC、qnrD的检出率均为0。说明携带多黏菌素E耐药基因mcr-1的阳性菌株的多重耐药情况非常严重,从而导致耐药基因的广泛存在以及高水平的传播,威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由1626个核苷酸序列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介导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粘菌素产生抗药性。mcr-1基因可携带完整的ISApl1或ISApl1片段,翻译一段由54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介导磷酸乙醇胺转移作用的酶。mcr-1能整合于质粒,可以随质粒在不同细菌中水平传播,甚至可以与其他的耐药基因共同存在于同一质粒,表达后产生多种耐药机制。mcr-1基因介导多粘菌素类药物耐药,但并不耐受目前所有的抗生素。本文对mcr-1基因的发现、分布、流行及耐药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人类共同遏制多粘菌素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及抗生素的安全用药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mgrB变异和携带mcr基因是其对多黏菌素耐药的重要机制,威胁着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为了比较mgrB和mcr在猪源大肠杆菌中对多黏菌素耐药的影响,本试验收集165株猪源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多黏菌素敏感性,并对耐药菌的mcr-1~mcr-5以及mgrB进行检测及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65株猪...  相似文献   

8.
多黏菌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畜禽的生长。近些年,超级耐药菌不断出现,治疗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少,多黏菌素作为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选择"而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多黏菌素的使用,目前已经出现了对多黏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为了解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以及耐药机制,论文对多黏菌素的作用机理、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抑制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耐药性的发生发展及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等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临床应用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性。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黏菌素被视为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宠物和人类中已出现质粒介导的新型移动黏菌素抗性基因,产生的获得性耐药菌株将严重影响黏菌素的疗效,增大耐药基因跨物种传播的风险,给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论文从目前黏菌素的使用情况、耐药性形成和传播机制以及黏菌素耐药菌流行现状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伴侣动物临床用药和耐药性转移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禽源大肠杆菌的黏菌素耐药及mcr-1(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基因携带情况并检测耐黏菌素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分析其多重耐药性,从湖北不同地区分离并鉴定大肠杆菌117株,耐黏菌素大肠杆菌的比例为27.35%(32/117),其中mcr-1基因携带率为71.88%(23/32)。23株mcr-1阳性菌株的黏菌素MIC值均介于4~16μg/mL之间,为低水平的耐药。其中22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并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85%),其次是萘啶酸和环丙沙星(73.91%);对阿奇霉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20%);未发现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mcr-1阳性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这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cr-1阴性菌株(P0.05)。本研究为mcr-1介导的耐黏菌素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多黏菌素B(PMB)具有杀菌与中和内毒素活性双重功效.近年来,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日益增多,使得PMB重新受到重视.由于无法确定单独使用或联合用药时PMB的药物代谢学、药效学和毒效学等参数,PMB的最佳剂量仍无法确定.PMB在去除内毒素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多黏菌素B固定化纤维柱(PXB),通过血液灌流过滤法在体...  相似文献   

12.
黏菌素是一类对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很强体外抗性的多肽抗生素,能治疗由多重耐药性病菌引起的多种疾病。黏菌素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毛细管电泳法(CE)及薄层层析法(TLC)等。本文主要综述黏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硫酸黏菌素在环境中残留对土壤细菌的影响,本试验建立土壤生态模型,施加不同浓度硫酸黏菌素,并在作用于土壤的14 d、35 d、70 d分别采集土壤,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细菌对硫酸黏菌素的敏感性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黏菌素施加浓度的逐渐增大,耐药菌数量逐渐增多;19种抗菌药中,硫酸黏菌素敏感菌对其中10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极显著高于硫酸黏菌素耐药菌(P0.01)。  相似文献   

14.
对兽用硫酸黏菌素的毒副作用及其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其在畜牧兽医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省焦作市、许昌市规模化养殖厂耐黏菌素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对分离到的32株耐黏菌素大肠杆菌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结果显示,32株耐黏菌素大肠杆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32株猪源大肠杆菌可分为30种带型。结果表明,两地市养殖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普遍存在,且以多重耐药为主,PFGE分型结果显示,32株耐黏菌素大肠杆菌整体上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但不同菌株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2月25日消息,英国动植物卫生机构在英国3个猪场的猪只中发现了超级耐药细菌基因。与此同时,英国公共卫生局宣布在与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相关的人类感染病例中发现了数个耐药细菌的样本,猪只体内含有mcr-1基因。11月份,中国的生猪和肉类产品中也曾发现mcr-1基因,目前欧洲一些其他国家,包括丹麦和荷兰也存在这种基因。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多黏菌素风险评估研讨会,专题研究多黏菌素风险管理问题。会议认为,抗生素是控制和治疗人感染性疾病最重要的一类药物。虽然使用抗生素也是控制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一个主要手段,但必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携带mcr-1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及mcr-1基因的传播特性,本研究以从河南、湖北、江西等7个省份分离的182株鸡源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扩增其mcr-1基因,并对mcr-1阳性菌株携带的其他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182株大肠杆菌中,mcr-1基因阳性率达到18.13%(...  相似文献   

19.
20.
<正>近20年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MDRGNR)在全球范围内呈蔓延趋势,严重威胁动物及人类健康;又由于缺乏新的、较为有效的抗生素,使得多黏菌素类(包括多黏菌素B及黏菌素)药物在临床又重新得到重视和应用,并成为治疗MDRGNR感染的最佳选择,甚至是最后的防线~([1])。肾毒性是多黏菌素的主要临床副作用之一,发生率高达60%~([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前临床推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