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研究证实,与其它集约化生产的动物一样,大多数人工养殖的鱼类都必须由日粮提供脂肪。这是因为,某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HUFA、n-3和n-6)都是鱼类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日粮中的脂肪,除了作为容易消化的能量来源外,还在脂溶性维生素利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日粮中脂肪含量较高,可改善饲料转化率。这对于减少粪便排泄量和改善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通过调节EPA和DHA高浓度油来配制四组等氮(42.00%~44.10%)、等能(18.26~18.67 k J/g)含有4种不同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水平(0.52%、1.12%、2.33%和4.02%)的试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5只螃蟹,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n-3 HUFA水平影响了三疣梭子蟹的增重率,2.33%组显著高于0.52%组和4.02%组(P0.05)。随着实验饲料中n-3 HUFA水平的上升,饵料系数(FCR)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2.33%组,为1.02±0.11,显著低于0.52%组和4.02%组(P0.05)。肝体比(HSI)随着实验饲料中n-3 HUFA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其中4.02%组显著低于0.52%组(P0.05)。三疣梭子蟹肌肉和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明显受到了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肌肉和肝胰腺脂肪酸中n-3 HUFA含量与饲料脂肪酸中n-3 HUFA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综合饲料n-3 HUFA含量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再结合生长的折线模型,估算出三疣梭子蟹配合饲料中n-3 HUFA的适宜添加量为2.36%。  相似文献   

3.
饵料中高不饱和脂肪酸对海水鱼苗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鱼类的营养生理作用很多研究报道表明,鱼类需要3种长链高不饱和脂肪酸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它们是DHA(Docosahexaenoicacid,22∶6n-3)、EPA(Eicos鄄apentaenoicacid,20∶5n-3)和AA(Arachidonicacid,20∶4n-6)。这3种脂肪酸在鱼体内具有重要的生化、生理功能。1.1维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维持鱼类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既需要DHA和EPA,也需要AA。鱼类视杆细胞外膜和突触接点处的膜中DHA含量特别丰富,鱼体内所含DHA和EPA的量比AA多,所以鱼类要求饵料中含有高水平的n-3HUFA。尽管鱼类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考察饲料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较大规格军曹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确定较大规格军曹鱼饲料中n-3HUFA的适宜水平。以白鱼粉、酪蛋白和去皮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源,调节饲料中鱼油和玉米油的添加量,制成n-3HUFA水平分别为0.49%、0.73%、0.98%、1.41%、1.51%、2.06%及2.83%的7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投喂初重为70 g的军曹鱼8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鱼。结果显示:1)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73%~1.51%组的WGR和SGR显著高于0.49%和2.83%组(P0.05)。2.83%组的成活率(S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鱼体粗脂肪含量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98%和1.41%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06%和2.83%组(P0.05)。2) 0.49%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2. 06%组(P 0. 05); 0. 49%组血清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CHOL)含量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以0.73%组最高,显著高于0.49%、2.06%和2.83%组(P0.05); 0.98%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0.98%~2.83%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0.49%和0.73%组(P0.05)。3)肌肉和肝脏C14∶0和C21∶0含量均以2.83%组最高,各组肌肉和肝脏C16∶0含量和饱和脂肪酸总量(∑SFA)无显著差异(P 0.05)。肌肉和肝脏C18∶1n-9、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MUFA)及C18∶2n-6含量均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而下降。随饲料n-3HUFA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n-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6PUFA)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C20∶5n-3(EPA)、C22∶5n-3、C22∶6n-3(DHA)含量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3PUFA)和n-3HUFA总量(∑n-3HUFA)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综上,饲料中添加n-3HUFA有助于提高较大规格军曹鱼的生长性能,降低体脂沉积,促进脂肪代谢,并可影响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以SGR为评价指标,由折线模型得出较大规格军曹鱼饲料中n-3HUFA的适宜水平为0.95%。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4.12±0.02)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将270尾试验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以鱼油、豆油、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5.76%、11.05%、17.65%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1)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肥满度、肝体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脂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上升,17.65%脂肪组显著高于5.76%脂肪组(P0.05);脏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以11.05%脂肪组最高,显著高于5.76%和17.65%脂肪组(P0.05)。2)5.76%脂肪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6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比例显著低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而n-3 HUFA/n-6 HUFA显著高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5.76%脂肪组肝脏n-3 HUFA比例显著高于17.65%脂肪组(P0.05),n-3 HUFA/n-6 HUFA显著高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而n-6 HUFA比例显著低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3)饲料脂肪水平由5.76%升高到11.05%或17.65%,大口黑鲈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显著下降(P0.05),但上述指标在11.05%和17.65%脂肪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11.05%脂肪组大口黑鲈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76%和17.65%脂肪组(P0.05)。4)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11.05%脂肪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17.65%脂肪组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脂肪水平能够影响大口黑鲈的脂肪沉积,改变大口黑鲈组织脂肪酸组成,并且通过影响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变大口黑鲈对脂肪的转运和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n-3和n-6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是海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本文综述了必需脂肪酸的生理作用和HUFA对海水亲鱼的产卵性能与仔鱼的体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鱼虾必需脂肪酸是指一些不能由机体自身合成而只能由食物提供,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维持细胞组织功能所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对鱼虾的正常生长以及发育繁殖至关重要.本文就水生生物对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和n-6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6 HUFA)系列营养需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不同缓释处理氨基酸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当鱼类摄取的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和含量比较合理,其吸收到体内的各种氨基酸就能更有效地被合成新的蛋白质。在通常情况  相似文献   

9.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当鱼类摄取的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和含量比较合理,其吸收到体内的各种氨基酸就能更有效地被合成新的蛋白质。在通常情况下,饲料的配方成本决定了主要蛋白源的结构组成,往往会导致必需氨基酸组成与鱼类的营养需求相差较大。因此,研究者们试图通过补充外源性氨基酸的方式,使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更趋于满足鱼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当鱼类摄取的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和含量比较合理,其吸收到体内的各种氨基酸就能更有效地被合成新的蛋白质.在通常情况下,饲料的配方成本决定了主要蛋白源的结构组成,往往会导致必需氨基酸组成与鱼类的营养需求相差较大.因此,研究者们试图通过补充外源性氨基酸的方式,使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更趋于满足鱼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需要量。挑选均重为(6.0±0.6) g的多鳞鱚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n-3HUFA水平为0.53%、0.80%、1.22%、1.62%、2.12%和2.56%的等氮等脂饲料8周。结果表明:1) 2.12%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0.53%组(P0.05); 2.12%组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0.53%组(P0.05); 2.12%组的肝体比最低,显著低于0.53%组和0.80%组(P0.05); 2.12%组的肥满度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2)各组之间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1.62%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3) 2.56%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除2.12%组外的其他各试验组(P0.05),0.80%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2%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80%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0.53%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80%组的血清CHOL、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各组之间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12%组和2.56%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1.62%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除1.22%组和2.1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5)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肝脏C18∶3n-3、C20∶5n-3、C22∶6n-3含量显著升高(P 0. 05),肝脏C18∶2n-6含量显著降低(P 0.05)。6)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肌肉C18∶2n-6、C20∶4n-6含量呈降低趋势,2.12%组和2.5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肌肉C20∶5n-3、C22∶6n-3含量呈升高趋势,2.56%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以增重率为依据,折线模型拟合得出多鳞鱚幼鱼对饲料中n-3HUFA的需要量为2.21%。  相似文献   

12.
猪禽赖以生存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3种最为重要,但它们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必需从饲料中摄取。尤其是赖氨酸,在一般谷实饲料中含量  相似文献   

13.
雷绍荣  胡谟彪 《饲料工业》1997,18(12):31-32
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雷绍荣胡谟彪罗玲色氨酸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在体内参与酶的反应,其代谢产物对人畜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人畜缺乏色氨酸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而畜禽自身又不能合成色氨酸,必须从所食食物中摄取,因...  相似文献   

14.
赖氨酸是多数鱼类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鱼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生长期的鱼类生长速度快,对赖氨酸的需求量大,因此赖氨酸又称为"生长性氨基酸"。赖氨酸对维持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的机能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饲料中赖氨酸缺乏或过量,鱼类都表现为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鱼类赖氨酸需要量受评价指标、添加形式、水温、投喂频率、饲料蛋白质含量、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对鱼类赖氨酸需求量的最新研究,文中对赖氨酸的营养功能、代谢途径、营养需求量的研究进展、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及确定需要量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饲料赖氨酸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饲料原料的质量监测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动科系张志英饲料是畜牧生产的物质基础,畜禽从饲料中摄取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和合成自身的物质。我们怎样才能通过降低饲料成本而又保持其质量来提高饲料效率从而提高动物生产的效率呢?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生产实践认为: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一、饲养效果蛋白质由23种氨基酸组成。这23种氨基酸中有相当一部分可在动物体内合成,不一定要从饲料中摄取,因而称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另外一些氨基酸,动物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很少,不足以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因而叫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对猪来说有10种,对鸡有12—13种。  相似文献   

17.
着色剂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色剂是一类增加畜禽和水产养殖动物产品色泽的添加剂。它能在动物体内转化和代谢 ,但不能在体内合成 ,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对禽产品起着色作用的是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 ,其中起着色作用的主要有叶黄素、隐黄素、黄体素、桔黄素等。这些化合物被肠道吸收后仍保留原来的结构和颜色 ,并在家禽皮肤、脂肪和蛋黄内沉积 ,使皮肤加深为黄色、蛋黄色、桔黄色或橙黄色 ,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提高了禽产品的市场价格 ,因此近几年来着色剂备受养鸡户的关注。1 着色剂的着色机理家禽从饲料中摄取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溶于脂肪 ,当形成胆汁——类胡萝卜…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不同脂肪酸对草鱼组织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实验选用初始作重约1.4g的草鱼,在60天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不含脂肪的饲料和8种含3%不同脂质的饲料,观察了饲料中添加油酸(18:1n-9)、亚油酸(18:2n-6)、亚麻酸(18:3n-3)和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20:5n-3+22:6n-3)对草鱼肝胰脏、肌肉、头部和去肝胰脏内脏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摄食单纯含油酸饲料的草鱼相比,含1%18:2n-6和1%18:3n-3或1%18:2n-6和0.5%n-3HUFA饲料组草鱼的肝胰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但内脏脂质含量升高。向饲料中添加18:2n-6、18:3n-3和n-3HUFA能明显影响草鱼肝胰脏、肌肉和头部脂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组织中n-6系列和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与饲料中添加18:2n-6和18:3n-3有相关关系,表明草鱼具有生物转化18:2n-6和18:3n-3为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花生四烯酸(C20:4)以及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的 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饲喂鳟鱼,观察生长发育和肝脏中脂肪的含量,进行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的研究。试验共进行二次。第一次试验选用平均体重0.95克幼鳟鱼。对照组的精制饲料中添加5%硬脂酸(18:1),试验组的精制饲料中单独或联合添加0.5~1%的亚油酸、亚麻酸和 HUFA 代替硬脂酸。试验期为14周。第  相似文献   

20.
以鱼粉、豆粕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源,小麦粉为糖源,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7.5%的牛油(BT)、鱼油(MFO)、豆油(SO)、玉米油(CO)或花生油(PO)作为不同脂肪源,制出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并以此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8.3±0.5g)8周。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的脂肪源显著影响军曹鱼的生长(SGR)和肌肉、肝脏的脂肪酸组成(P<0.05)。投喂饲料中含有鱼油的军曹鱼表现出最好的特定生长率,其次分别为豆油组、花生油组、玉米油组和牛油组。鱼油对军曹鱼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EPA和DHA等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是军曹鱼的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