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评价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以昆明小鼠和SD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以健康小鼠20只,24 h内按68 g/kg体重灌胃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0 d,测定其最大给药量。长期毒性试验中,将8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雌雄各10只。对照组按20 m L/kg灌服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按34、17和8.5 g/kg灌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每天一次,连续给药35 d。结果显示,小鼠灌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最大给药量为204 g/kg。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试验大鼠的精神状态、脏器指数、生理生化指标均没有影响,且对主要脏器也没有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损伤。结果表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在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LC法对鱼腥草芩蓝口服液中的鱼腥草、黄芩、连翘和金银花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均能检出鱼腥草、黄芩、连翘和金银花的特征性斑点;黄芩苷进样量在0.1057~2.641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3.42325X-214.6128,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74%;绿原酸进样量在0.041~2.051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86.78088+27.5937X,相关系数r=0.9995,回归显著,平均回收率为99.1%,建立的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耐受性良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地对鱼腥草芩蓝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治疗肉鸡感冒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养殖场内感冒的肉鸡65只分成两组,针对A组32只感冒肉鸡开展常规的药物治疗,针对B组33只感冒肉鸡开展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感冒肉鸡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感冒肉鸡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有效性、死亡率及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感冒肉鸡开展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利于肉鸡的康复,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膜分离技术对中药鱼腥草芩蓝水提液除杂效果的影响,以鱼腥草芩蓝水提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滤、超滤和纳滤相结合的方式,对鱼腥草芩蓝水提液进行膜过滤除杂及膜浓缩工艺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鱼腥草芩蓝水提液膜过滤除杂初滤、超滤和膜浓缩工艺的最佳孔径分别为:200 nm、50 kd和1.5 kd;膜过滤除杂所制备鱼腥草芩蓝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1.11、8.53 mg/m L,醇沉除杂工艺所制备鱼腥草芩蓝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95、5.34 mg/m L,且不同批次含量测定的RSD值均3%(n=3);膜过滤除杂工艺制备的样品进行蛋白质检测时未出现浑浊,醇沉除杂工艺制备的样品有浑浊出现;不同工艺制备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稳定性均良好。综上所述,膜分离技术除杂所制备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且绿色、安全,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对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龙地口服液是由龙胆草和地肤子两种传统中药采用水煎醇沉法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清肝明目、利尿通淋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畜禽痢疾、肝损伤、肾肿、隐疹等疾病。本试验所用的龙地口服液主要有龙胆草和地肤子两种成分,虽然国内对于龙胆草和地肤子单独的抗炎作用效果有少量报道[1-2],但是对于两药制备成口服液的研究还没有报道。本试验主要目的是考察龙地口服液抗炎、镇痛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 材料1.1 试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了研究芩黄口服液在止咳平喘方面的疗效,选用组胺喷雾法、氨水引咳法,观察对豚鼠引喘潜伏期、小鼠咳嗽次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芩黄口服液能明显延长组胺诱发豚鼠出现哮喘反应的潜伏期;能明显的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芩黄口服液具有平喘、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芩花注射剂抗炎和免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芩花注射剂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芩花注射剂的抗炎效果;采用迟发型超敏反应、碳粒廓清及脏器系数法,观察芩花注射剂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对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芩花注射剂高(10 g/kg)、中(5 g/kg)、低(2.5 g/kg)三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P<0.05或P<0.01);能明显抑制2,4-二硝基氯苯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P<0.05或P<0.01),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提高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5或P’<0.01)。结果表明,芩花注射剂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天然产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理性的炎症反应常引起组织损伤和疼痛,严重的炎症还将危及动物生命.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天然产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报道,其中主要包括了皂苷、多糖、生物碱、黄酮、香豆素等种类.天然产物的抗炎效果主要表现为可以显著抑制化学及物理刺激引起的炎性肿胀或肉芽肿,并可降低致炎后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因子及其基因的表达等;天然产物的镇痛作用,通常可表现为能延长多种致痛因素如热痛、压痛以及化学刺激的痛阈值.论文对国内外报道的天然产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产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壳肿胀法,50只小鼠随机均分5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连续给药6 d,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镇痛作用,取合格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和水煎液灌胃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安乃近(20 mg/kg),给药后30 m in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其肿胀抑制率以高剂量组最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个剂量组痛阈值均明显提高(P〈0.01);灌胃给药高剂量组有镇痛作用(P〈0.01)。结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对小鼠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灌胃给药镇痛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五倍子颗粒(Galla Chinensis granules,GCG)止泻、抗炎和镇痛的药效作用,通过番泻叶诱导小鼠腹泻模型,二甲苯诱导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诱导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小鼠疼痛模型(热板法和扭体法)的构建,观察GCG对小鼠腹泻、胃肠运动、炎症和痛觉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病理组织学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检测,进一步探究GCG的药效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GCG治疗组(50 mg/kg BW、100 mg/kg BW和200 mg/kg BW)对小鼠腹泻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胃肠蠕动(P<0.01),且对小鼠耳肿胀及足肿胀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极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腹部收缩(P<0.01),其中,GCG治疗组(200 mg/kg BW和100 mg/kg BW)分别在给药后0.5 h和1.0 h开始延长小鼠热板试验中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时间(P<0.05),而GCG治疗组(50 mg/kg BW)只在4.0 h延长小鼠疼痛反应时间(P<0.05)。其次,GCG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角叉菜胶引起的足病理...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兽医杂志》2019,(9)
为了探讨马蹄黄总黄酮对小鼠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采用70%乙醇浸提并浓缩至1g/L,加等体积水,冷却、过滤后将滤液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浓缩干燥后得到总黄酮;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试验复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莱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不同浓度马蹄黄总黄酮对小鼠镇痛作用和炎症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小鼠断尾出血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研究马蹄黄总黄酮止血和凝血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的马蹄黄总黄酮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中、高剂量的总黄酮有明显的镇痛、止血作用。表明马蹄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总黄酮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