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性感染.在自然情况下2~15周龄均可发病,有时可提前到1周龄内,以3~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眭感染。在自然情况下2~15周龄均可发病,有时可提前到1周龄内,以3~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鸡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主要危害2~3周龄雏鸡。现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IBDV和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雏鸡,在自然情况下2~15周龄均可发病,15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BID)是由双股核糖核酸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3~12周龄的雏鸡、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主要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2~6周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文从发病情况、发病症状、诊断措施、治疗方案等方面分析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蛋用雏鸡是指0~6周龄的幼鸡,饲养好坏不仅影响雏鸡成活率,还影响鸡群以后的整齐度、开产时间、高峰产蛋率等,搞好雏鸡常见病防治是养好雏鸡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尤以雏鸡发病快、死亡快、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尤以20~60日龄鸡易感。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或幼龄鸡,发生本病可导致幼龄鸡大批死亡,给养鸡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5月辉南县一养鸡户4周龄左右雏鸡突然发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变化,实验室综合性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家禽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疾病也越来越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在自然情况下2~15周发病,以3~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染。肉鸡的育雏期为4周,蛋鸡的育雏期为6周,都在法氏囊病易感周龄内,所以育雏期要重点做好法氏囊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幼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发病,只感染鸡,多侵害3-6周龄的雏鸡,小鸡在0-6周龄时,主要靠法氏囊对疫苗病毒产生免疫抗体,如果鸡感染了法氏囊病毒,那么就使鸡失去了免疫的一道屏障,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感染。1病史某肉鸡养殖户,饲养肉鸡7000只,38日龄就诊时值7月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刚出壳的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保护不容易感染.12周龄以后的鸡法氏囊逐渐退化也不容易感染或成为隐性感染,3~6周龄的鸡最易感,在特殊情况下.1~15周龄的鸡也可被感染。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卫生管理和接种免疫工作,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肌注抗体和抗生素等。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病,其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本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感染雏鸡,2~15周龄均可发病,以2~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是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但以2-8周龄的鸡只最易感,但是近来笔者发现有7日龄的雏鸡发生该病的病例,有的养鸡户怕鸡过早患传染性法氏囊病,于是就采取一日龄免疫的措施,这种做法不但见不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事得其反。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10周龄的鸡群,其中以3-6周龄鸡最易感。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感染率可达100%。美国农业部已将该病与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列为养鸡业的三大病。该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3~4d内全群鸡均发病,发病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10周龄的鸡群,其中以3-6周龄鸡最易感。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感染率可达100%。美国农业部已将该病与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列为养鸡业的三大病。该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3~4d内全群鸡均发病,发病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2-11周龄的鸡,其中以3-6周龄发病最为多见,但近两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该病发病日龄有向两端扩展之势。现就一起3日龄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l发病?..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 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此病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导致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 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对养鸡业危 害巨大.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