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盐酸赛拉嗪对家兔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耳缘静脉注射(IV)保定组、臀部肌肉注射(IM)保定组、IV未保定组、IM未保定组,每组3只;按照不同给药途径给予家兔3 mg/(kg·BW)盐酸赛拉嗪,给药后保定处理方式为仰卧保定四肢及头部,未保定的家兔自然俯卧;第1次给药后30 min,再以相同给药途径给予家兔2 mg/(kg·BW)盐酸赛拉嗪;于给药前10 min以及第2次给药后5、30、60 min监测家兔基本生命体征及麻醉反应指标。[结果]给予盐酸赛拉嗪后不同时间,4组家兔呼吸频率和脉搏次数与给药前相比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给药后60 min IM保定组脉搏次数最低,显著(P<0.05)低于IV未保定组。4组家兔给药后30 min直肠温度与给药前相比均显著(P<0.05)降低;除IV未保定组外,给药后60 min各组家兔直肠温度与给药前相比极显著(P<0.01)降低;给药后60 min IM保定组的直肠温度最低,极显著(P<0.01)低于IV未保定组。IM保定组家兔给药后不同时间均未出现翻正反射、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IV未保定组在给药后60 min,3只家兔均出现翻正反射、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IM保定组家兔的麻醉期最长,显著(P<0.05)长于IV保定组,极显著(P<0.01)长于IV未保定组和IM未保定组。[结论]用盐酸赛拉嗪麻醉家兔时应使用IM给药途径,推荐首次给药剂量为3 mg/(kg·BW),之后30 min再补充2 mg/(kg·BW),给药后应即刻保定确实。  相似文献   

2.
应用放射免疫学方法 ,检测腹腔注射二甲苯胺噻嗪后大鼠血浆、下丘脑和垂体中 β-内啡肽 (β- Ep)含量的变化 ,以研究二甲苯胺噻嗪对大鼠体内β- Ep的影响。结果 ,不同时间组与对照组相比 ,血浆在给药后 5 min即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大约在 30 m in时达到最高峰 ,然后缓慢下降 ,其中麻醉组持续到给药后 12 0 min(P <0 .0 1) ,而镇痛组只持续到给药后 90 min。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 ,下丘脑的 4mg/kg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浆的 4mg/kg组、垂体的 4mg/kg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其他组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 ,组织内的β- Ep含量变化呈增加的趋势 ,这种趋势经相关分析表明 ,给药剂量在 4~ 6 0 mg/kg的范围内时 ,组织内的β- Ep含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 (r血浆 =0 .9748,r下丘脑 =0 .96 7,r垂体 =0 .977,均 P <0 .0 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喹酮片剂、阿苯达唑干混悬剂对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的治疗效果,确定最佳剂量和用药次数。[方法]应用吡喹酮片剂按35、70 mg/kg剂量口服、阿苯达唑干混悬剂按25、50 mg/kg剂量口服治疗牦牛多头蚴病。[结果]吡喹酮片剂两个剂量的治愈率分别为72.73%和91.67%;阿苯达唑干混悬剂两个剂量的治愈率分别为81.82%和83.33%。从吡喹酮片剂35 mg/kg的剂量组死亡的2头牛检出多头蚴8个,平均感染强度2.67个;从阿苯达唑干混悬剂25 mg/kg的剂量组死亡的1头牛检出脑多头蚴2.0个,平均感染强度2个。从阳性对照组死亡的10头牛检出脑多头蚴37个,平均感染强度3.7个。[结论]吡喹酮片剂70mg/kg剂量间隔5 d三次给药达高效,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4头成年健康水牛采用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分别进行吡喹酮注射剂肌注和吡喹酮片内服给药的药动学试验.吡喹酮注射剂按10 mg/kg的剂量单次肌注,吡喹酮片按20 mg/kg的剂量单次内服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吡喹酮的质量浓度,方法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 mg/L和0.062 5 mg/L.吡喹酮注射剂单剂量肌注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45±0.029)h,t1/2(ke)(5.04±0.1 0)h,T(peak)(1.72±0.029)h,C(max)(0.87±0.006)mg/L,V(c)(8.58±0.010)L/kg,AUC(7.99±0.005)mg·L-1·h-1.吡喹酮片单剂量口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有吸收-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Lagtime(0.13±0.010)h,t1/2(ka)(0.76±0.11)h,t1/2(ke),(1.31±0.076)h,T(peak)(3.84±0.026)h,C(max)(0.51±0.006)mg/L,V(c)(26.07±1.221)L/kg,AUC(7.99±0.005)mg·L-11·h-1.肌注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32±12.9)%.研究结果表明,20%吡喹酮注射剂肌注给药吸收迅速且完全,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吡喹酮吸收后在体内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鹿血浆盐酸苯嗯唑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探讨盐酸苯噁唑在鹿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6只临床健康的梅花鹿,同一环境下饲养后肌内注射盐酸苯恶唑(0.44 mg·kg-1),颈静脉采血8 mL后分离血浆,通过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各采血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盐酸苯噁唑单剂量肌内注射给药后,药代动力学符合吸收一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Ka)、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2.09±0.34)、(13.18±0.24)min,血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70±3.50)(μg·mL-1)·min,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4.70±0.50)μg·mL-1,血药达峰时间(Tpeak)为(12.46±0.12)min.试验结果提示,盐酸苯噁唑在鹿体内吸收快,消除迅速,4 h后血浆中无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10%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对鸡的安全性,将雌雄各半的64只广东黄麻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按体重以空白、1次单剂量(10 mg/kg)、1次3倍(30 mg/kg)和1次5倍(50 mg/kg)单剂量的10%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混饲给药,观察各组鸡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并于给药前1 d、给药结束后第7、14 d剖检鸡进行病理学检查、血液生理生化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生长性能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病理变化。提示:10%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对鸡安全。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替米考星对塞北兔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剂量替米考星对塞北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测定其变化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将24只健康塞北兔随机分为6组,替米考星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0 mg/kg),Ⅰ组(20 mg/kg),Ⅱ组(40 mg/kg),Ⅲ组(60 mg/kg),Ⅳ组(80 mg/kg),Ⅴ组(100 mg/kg),测定用药后7 d的血压和心率。收缩压随着替米考星给药剂量的加大逐渐降低,舒张压逐渐升高,心率逐渐加快,且Ⅴ组家兔临床症状变化最显著。结果表明,依据本试验数据可以得出20 mg/kg 的剂量对塞北兔是安全的;试验中100 mg/kg的最大剂量仍未致死试验兔,说明替米考星对塞北兔的安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舒泰与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对新西兰兔麻醉效果,将1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分为2组,每组6只,其中舒泰右美组静脉注射舒泰50(15 mg/kg)和盐酸右美托咪定(0.02 mg/kg),舒泰丙泊酚组静脉注射舒泰50(15 mg/kg)和丙泊酚(6 mg/kg),对2种麻醉方案进行麻醉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结果显示:麻醉时期,舒泰右美组诱导期(2.6±0.4)min,麻醉期(31.2±5.2)min,苏醒期(8.5±2.6)min;舒泰丙泊酚组诱导期(3.6±2.24)min,麻醉期(50±5.48)min,苏醒期(3.8±1.31)min。镇静镇痛肌松效果显示,麻醉中舒泰右美组好于舒泰丙泊酚组。舒泰右美组体温、心率下降明显,舒泰丙泊酚组呼吸抑制明显;2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肾功能指标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舒泰右美复合方案麻醉诱导期短,对新西兰兔体温和心率有抑制作用,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舒泰丙泊酚复合方案麻醉期长,呼吸抑制明显,对肾功能影响较小。2种方案麻醉效果良好,均可用于兔的麻醉。  相似文献   

9.
盐酸多西环素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其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T-HPLC)法测定盐酸多西环素的浓度,探讨了盐酸多西环素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特征。结果表明,盐酸多西环素以2.5mg/kg单剂量肌内注射给猪(n=6),药物动力学模型符合有吸收一室模型,药物动力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ka)、消除半衰期(t1/2ke)为(0.400±0.312)h、(9.530±0.95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4.414±4.123)mg·h·L-1,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2.811±0.136)mg/L,达峰时间(Tp)为(1.910±0.213)h。另外,以相同剂量肌内注射给猪(n=6),每天1次,连续给药4d后,在不同时间测定盐酸多西环素在猪的肌肉、肝脏、肾脏、皮肤和脂肪中的残留量。在给药后16d,盐酸多西环素在各组织均能检测到,且残留均低于残留限量。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在猪体内消除缓慢,残留期较长,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6d。  相似文献   

10.
动物全身麻醉剂——846麻醉合剂对牛麻醉效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实验黄牛7头,分别按1.5ml/100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846麻醉合剂(每毫升含保定宁60mg、双氢埃托啡4μg,氟哌啶醇2.5mg)后,1~3min出现垂头反应,4~10min平稳倒地进入麻醉状态,麻醉时间持续45~100min;对实验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和血液指标监测,仅见心率减慢、轻度酸硷平衡紊乱以及ECG的P—R间期延长,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氯胺酮/静松灵复合麻醉对照组比较,具有麻醉时间长、副作用小、用量少、给药方便、经济等优点。进而在临床上按0.6~4ml/100kg体重的剂量,试用于109头黄牛、水牛、奶牛的27种手术麻醉,麻醉效果优者达77%,良者为23%。  相似文献   

11.
芬苯达唑干混悬剂对绵羊裸头科绦虫的驱除效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芬苯达唑干混悬剂,分别按5,10,20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裸头科绦虫,并设吡喹酮片剂20mg/kg体重剂量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粪检结果:芬苯达唑干混悬剂5,10,20mg/kg剂量对裸头科绦虫的粪便虫卵(节片)转阴率分别为70.0%、100.0%和100.0%。用药后14d剖检结果:芬苯达唑干混悬剂5mg/kg体重剂量对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的驱虫率分别为70.7%、63.0%;10、20mg/kg体重剂量的驱虫率均达100.0%。结果表明10mg/kg和20mg/kg体重芬苯达唑干混悬剂试验剂量对绵羊裸头科2属绦虫均有效,其中10mg/kg以上剂量驱除绵羊裸头科绦虫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人工感染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papillosus)的兔作为动物模型,对国内常用的高效广谱驱虫药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噻苯唑和磷酸左咪唑进行了对比驱虫试验。通过临床症状、给药后日增重、虫卵转阴率、驱净率、驱虫率、e.p.g.、肠道内残留虫体数七项指标的观察,认为丙硫苯咪唑(40mg/kg)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噻苯唑(200mg/kg)和甲苯咪唑(30mg/kg);较差者为磷酸左咪唑(20mg/kg);其驱虫率分别为100%,99.99%,99.88%,75.54%。同时作者还注意到,在兔体内乳突类圆线虫成虫除寄生于十二指肠外,尚寄生于空肠和回肠,而且以寄生于空肠中的数量居多。  相似文献   

13.
用灌胃法给予小鼠安定2.5、12.5、25.0mg/kg后,在热应激(45±1℃)和冷应激(-5±1℃)条件下,给予安定2.5 mg/kg的给药应激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与应激对照组无差别;而12.5、25.0 mg/kg的给药应激组的存活时间与应激对照组比较,热应激小鼠存活时间延长,而冷应激小鼠的存活时间缩短。安定(12.5 mg/kg)可明显抑制热(38±1℃)应激10min和冷(-5±1℃)应激5min条件下小鼠血浆皮质酮的升高,而当热应激(38±1℃)时间延长至60min,冷应激(-5±1℃)延长至30min时,安定对应激导致的小鼠血浆皮质酮升高则无作用。安定(12.5mg/kg)对热(38±1℃)应激60min引起的小鼠皮质醛固酮、甲状腺素T_4的变化也无明显影响。在热(38±1℃)应激30min的条件下,肌肉注射安定10mg/kg的给药应激组大鼠,血清肌酐,脲氮、谷草转氨酶(SGOT)、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升高,而应激对照组仅有血清肌酐,SGOT的升高。总之,安定对动物抗环境热和冷应激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盐酸克仑特罗对小鼠心电图(ECG)的影响,选用4周龄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5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组(0.1mg/kg b.w.)、2组(1mg/kg b.w.)、3组(2mg/kg b.w.)和4组(5mg/kg b.w.),各组小鼠均通过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给药30d。末次给药后24h,监测小鼠的心电图(ECG)变化。结果表明:第2、3和4组小鼠心率加快,窦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J点下移,第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3组和第4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盐酸克仑特罗导致小鼠ECG异常,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对健康成龄本地犬20只分5组进行了39次静脉胆道造影。分别缓慢(3~4mL/min)静注胆影葡胺0.2、0.4、0.6、0.8和1.0mL/kg,于注药后20、30、40、60、120和180min分别摄取胆区X线照片。结果,注药后20min,72%的胆囊开始显影,60min时,显影率达100%;造影剂剂量以0.4~0.8mL/kg为宜,以此剂量注入后120min,胆囊显影良好者达97%,180min达100%。当剂量在0.4mL/kg体重以上时,胆管显影率为59%。饲喂缩胆剂后1~2h左右胆囊收缩到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蜘蛛香胶囊对靶动物犬的安全性,试验选择24只试验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倍推荐剂量(50 mg/kg)组、3倍推荐剂量(150 mg/kg)组和5倍推荐剂量(250 mg/kg)组,每天口服给药2次,连续给药3 d。分别在给药前1天、给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集血液,对犬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观察给药前后犬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犬临床症状正常,给药后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给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蜘蛛香胶囊在5倍推荐剂量(250 mg/kg)范围内连续给药3 d,对靶动物犬的临床体征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该药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阿苯达唑对波尔山羊消化道线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阿苯达唑片对波尔山羊消化道线虫的驱除效果,探讨其对波尔山羊线虫病治疗的最佳剂量,将150只波尔山羊随机分成5组,其中设阿苯达唑7.5、15、30 mg/kg作为试验组,同时设左旋咪唑7.5 mg/kg作为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药前后检查虫卵和虫体,计算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盐酸左旋咪唑片对照组(P0.01),而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差异不显著。15 mg/kg的阿苯达唑片对波尔山羊线虫的驱除效果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对家畜局部肌肉组织的刺激性,文章选用健康合格的新西兰家兔为试验动物,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进行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局部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按5mg/kg及10mg/kg体重剂量对家兔肌注,刺激性较小,可用于肌肉注射,因此按临床推荐剂量肌注给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可溶性粉对靶动物兔用药的安全性,3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公母各半)。试验采用多剂量水平给药进行靶动物安全性研究,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1倍推荐剂量组(6 mg/kg/d)、3倍推荐剂量组(18 mg/kg/d)和5倍推荐剂量组(30 mg/kg/d),另设一空白对照组。受试药经混饮给药,连用21 d。用药期间通过观察一般临床表现、体重和摄食量变化,血液学和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以及大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受试药的靶动物安全性。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所有受试动物均存活,对照组和受试药组临床表现均正常,病理剖解主要脏器无明显眼观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可溶性粉按推荐剂量给药对兔的生长性能有正性作用;3倍和5倍剂量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方面,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剖检后对主要脏器进行大体和显微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病变,个别高剂量组中的兔肝组织出现部分肝细胞肿胀现象。靶动物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可溶性粉按推荐剂量连续给药21 d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12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或静脉注射喹胺醇,检测了给药后48 h内血抗氧化酶活力、MDA含量和血药浓度,旨在评估喹胺醇诱导氧化损伤的潜在性作用。结果,猪单次口服200 mg/kg喹胺醇后,血CAT活力在2~48 h间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GSH含量与CAT活力变化呈相反趋势(P〈0.05),SOD、GSH-Px、GSH-ST活力、MDA含量未见明显变化;单次注射3.0 mg/kg喹胺醇后,SOD活力在5~30 min内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MDA含量与之呈相反变化,CAT、GSH-Px、GSH-ST活力、GSH含量给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血药浓度与抗氧化酶活力均呈负相关性,与MDA含量呈正相关性。结果表明,断奶仔猪单剂量口服或注射喹胺醇后,有导致抗氧化机能短暂紊乱的可能,但不会诱发氧应激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