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83±0.01) g虎斑乌贼幼体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采取周期性饥饿1 d再投喂6 d(S1F6组)、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S2F5组)、周期性饥饿3 d再投喂4 d(S3F4组)和持续投喂(对照组) 4种投喂模式,进行为期14 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饥饿时间对增重率、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3个指标S3F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F6组、S2F5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肌肉水分、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的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S2F5组达到最大值;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脏淀粉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在S1F6组有最小值,肝脏脂肪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在S2F5组有最小值。5)在虎斑乌贼幼体的肌肉组织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10种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TEAA/TAA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6)肝脏和肌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C20∶5n-3(EPA)、C22∶5n-3(DPA)、C22∶6n-3(DHA)以及肝脏DPA、DHA含量在各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S3F4组肝脏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S1F6组与S2F5组的虎斑乌贼幼体均出现了补偿生长,且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从节约成本、减少污染以及补充生长等方面综合来看,建议在虎斑乌贼幼体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的投喂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饲喂蚕豆对草鱼生长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分别以青草、浸泡蚕豆饲喂体质量为2. 92±0. 45kg的官垌草鱼90d和120d,对其生长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投喂蚕豆90d和120d的官垌草鱼增重率分别为80. 51%和101. 06%,均显著高于青草组,其余的指标包括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AST含量、ALT含量和ALP含量也均高于青草组,表明投喂蚕豆后官垌草鱼生长性能有所提高,血液中AST和ALT含量增加说明其肝脏受损;投喂蚕豆后官垌草鱼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高于青草组。综合以上表明投喂蚕豆的官垌草鱼在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上均优于普通的官垌草鱼,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吕云云 《中国饲料》2022,1(15):123-137
为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以(1.28±0.26)g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组养殖试验,其投喂频率分别是2次/d、1次/d、投喂1 d停喂1 d、投喂2 d停喂1 d、投喂3 d停喂1 d ,标记为A、B、C、D、E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粒鲍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成活率以B、E组最高,与A、D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显著高于C组(P < 0.05)。B组增重率(45.83%)和终末平均体重(1.87 g)最高,较C组分别提高了4.68个百分点、0.06 g(P < 0.05),和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2)C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A、B、E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 0.05),B组粗蛋白质含量较C组和D组分别提高了0.53个百分点和0.51个百分点(P < 0.05),与其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3)胃蛋白酶活性以C组(12.09 U/mg prot)最高,较A、B、E组分别提高了0.48、0.41、0.12 U/mg prot(P < 0.05),C、D、E组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综上所述,1次/d的投喂频率,皱纹盘鲍的生长性能最佳,但投喂3 d停喂1 d组的生长性能与其无显著性差异,生产上为节约养殖成本,可采取投喂3 d停喂1 d的投喂频率,该结果可为皱纹盘鲍人工养殖提供参考。[关键词] 投喂频率|皱纹盘鲍|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牛磺酸含量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质源配制低牛磺酸含量的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4%、0.8%、1.2%、1.6%的牛磺酸,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将300尾平均体重为(19.14±0.06)g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每组投喂1种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牛磺酸添加组试验鱼的增重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增加(P0.05),内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肥满度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牛磺酸添加组试验鱼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鱼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各牛磺酸添加组试验鱼肝脏和肌肉中总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游离丝氨酸含量以及肝脏游离蛋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鱼血清、肝脏、肌肉和全鱼中牛磺酸含量随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与饲料中牛磺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07,P0.05)。随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的增加,肝脏牛磺酸保留率呈上升趋势,而肌肉中牛磺酸保留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各组试验鱼肌肉牛磺酸保留率均高于肝脏。由此得出,饲料中一定含量的牛磺酸能促进斜带石斑鱼生长和摄食,降低全鱼脂肪沉积,增加全鱼蛋白质沉积,降低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增重率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斜带石斑鱼饲料中牛磺酸的适宜含量为1.04%。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团头鲂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试验选用初始均重为(1.007±0.004)g的团头鲂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天分别投喂1、2、3、4、5和6次),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在循环流水控温养殖系统中饲养10周后,测定鱼体生长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血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与每天投喂1、2、6次相比,每天投喂5次能够显著提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P0.05);与每天投喂2、6次相比,每天投喂1和5次可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2)与每天投喂1、3次相比,每天投喂4次能够显著降低鱼体肌肉中水分含量(P0.05);与每天投喂1、2、3次相比,每天投喂5次可显著提高鱼体肌肉中粗脂肪含量(P0.05)。3)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血浆总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以每天投喂5次时最高,且此时血浆葡萄糖含量最低。根据本试验结果得出,在循环流水水控温养殖方式下,投喂频率为每天5次时团头鲂幼鱼可获得快速、健康的生长,且依然可保持鱼体肌肉品质,因此建议团头鲂幼鱼养殖的投喂频率为每天5次。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设定不同的投喂量,饲喂大、小两种规格的黄鳝,通过对其生长性能和体成分进行合理的分析,根据综合数据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评价,以得到两种规格黄鳝最适宜的投喂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两类饲料糖源在低、中、高三个饲养频率下(分别为S1、S2、S3、C1、C2、C3)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营养组织和免疫力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实验组对虾的生长、体组成成分、肝胰腺指数和免疫相关指标。实验结果显示:(1)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的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了对虾增重率、特殊体重增长率、特殊体长增长率和肥满度(P<0.05);(2)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的全虾水分、全虾粗灰分、全虾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投喂频率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3)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肝胰腺AKP、ACP、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血淋巴中ALT和AST及肝胰腺中T-AOC无显著影响(P>0.05)。高投喂频率投喂下S3、C2、C3组南美白对虾肝胰腺中的AKP、SOD活性显著高于低频率投喂S1组和C1组(P<0.05)。综上,提高投喂频率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提高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锌源对湘东黑山羊生长性能及羊奶的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取体重(38.1±9.7) kg、胎次相近的21只怀双羔妊娠湘东黑山羊(妊娠日龄在90~100 d),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锌含量22.00 mg/kg DM)中添加硫酸锌(对照)、蛋氨酸螯合锌、甘氨酸螯合锌,各组锌添加量均为60 mg/kg DM。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42 d。正试期3组妊娠母羊分别饲喂不同锌源饲粮,产后母羊饲喂无添加锌源的饲粮,母羊产后15 d采集奶样。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妊娠母羊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 2)与对照组相比,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羊奶体细胞数量、乳脂、乳蛋白、乳糖、尿素氮、去脂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氨酸螯合锌组羊奶总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 3)与对照组相比,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羊奶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4)与对照组相比,蛋氨酸螯合锌组羊奶正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酸、γ-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甘氨酸螯合锌组羊奶木蜡酸、顺-11-二十烯酸、γ-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蛋氨酸螯合锌可增加羊奶中的总干物质含量,甘氨酸螯合锌可增加羊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且均可提高妊娠母羊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说明饲粮中添加蛋氨酸螯合锌和甘氨酸螯合锌均可提高妊娠母羊的生长性能并改变羊奶品质。  相似文献   

9.
10.
试验研究黄粉虫替代鱼粉对锦鲤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55.49±2.28)g、体长(114.127±4.060)cm的锦鲤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黄粉虫替代鱼粉比例为0%(G1组)、20%(G2组)、40%(G3组)、60%(G4组)、80%(G5组)、100%(G6组),饲喂周期56 d。结果表明:G3组增重率和肝体比显著高于G4组(P<0.05)。G3组前肠淀粉酶显著低于G1、G2组(P<0.05)。G3组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组(P<0.05),G3~G5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1组(P<0.05),且G3组最高,G5、G6组灰分显著高于G1组(P<0.05)。研究表明,黄粉虫代替鱼粉的最适替代量为40%时对锦鲤幼鱼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究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对延边黄牛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生长发育良好的30月龄的延边黄牛公牛20头,体重为(351±20)k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和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粮,每组5头。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有提高,但变化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的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8.93%(P0.05)和22.85%(P0.05)。2)试验Ⅰ、Ⅱ、Ⅲ组肌肉中亚油酸含量分别提高了9.21%(P0.05)、11.26%(P0.05)和17.06%(P0.01);各组间肌肉中其他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Ⅲ组肌肉中赖氨酸含量提高了3.81%(P0.05);试验Ⅱ、Ⅲ组肌肉中丙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7.81%(P0.05)和7.56%(P0.05);试验Ⅱ组肌肉中谷氨酸含量提高了4.98%(P0.05);各组间肌肉中其他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可知,饲粮中添加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延边黄牛饲料转化率,提高肌肉中亚油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提高肌肉中风味氨基酸(赖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改善牛肉的风味,建议在延边黄牛饲粮中添加0.2%富硒和锗酵母培养物。  相似文献   

12.
在(25±1)℃水温、自然光照条件下,设3种投喂方式饲养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er):第1种连续投喂整个试验期间不间断,第2和3种分别连续投喂3、7 d 后饥饿1 d,3种方式分别以R0(对照组)、R1/3、R1/7表示,试验周期共45 d。结果显示:R0、R1/3和R1/7组胃、后肠和肝脏中蛋白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前肠和中肠内蛋白酶活性影响存在差异(P<0.05)。R0、R1/3、R1/7组的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中淀粉酶影响不显著,R0、R1/3、R1/7的胃、前肠和肝脏内脂肪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而R0、R1/3、R1/7组中肠和后肠中脂肪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锰含量分别为3.45、8.26、15.98、23.16、28.67、33.83 mg/kg的等氮等能微颗粒饲料,对初始体重为(17.11±0.12)mg的方格星虫稚虫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用以研究饲料中锰含量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性能、体成分、体腔液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组织锰含量的影响。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400条方格星虫稚虫。结果表明:饲料中锰含量对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虫体粗脂肪含量、虫体锰含量以及体腔液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虫体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以及体壁锰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锰含量的增加,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虫体粗脂肪含量以及体腔液中Mn-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料锰含量为23.16mg/kg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成活率、虫体粗脂肪含量、体腔液中M n-SOD活性则在饲料锰含量为28.67 mg/kg时达到最大值。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方程得出方格星虫稚虫对饲料中锰的适宜需求量为22.58 mg/kg。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5%、10%、20%)和投喂频率(2、4次/d)及其交互作用对鲤生长、肠道消化能力和肝功能的影响,本试验拟选用平均体重为(55.37±3.55)g的鲤为试验对象,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在池塘浮式网箱(1m×1m×1.5m)中进行养殖试验。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鲤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蛋白质效率及肥满度影响显著(P0.05);投喂频率、饲料糖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肝体比影响显著(P0.05)。在5%和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较2次/d投喂组分别提高了33.4%和44.9%,4次/d投喂组的蛋白质效率较2次/d投喂组分别提高了33.6%和45.1%(P0.05)。在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较2次/d投喂组提高了30.7%(P0.05),饵料系数较2次/d投喂组降低了31.3%(P0.05)。投喂频率对前肠蛋白酶、中肠淀粉酶及中肠脂肪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饲料糖水平对中肠蛋白酶、中肠淀粉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在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组(P0.05)。饲料糖水平和投喂频率对鲤血清和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同一糖水平下,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随投喂频率提高而降低(P0.05)。综合分析,从降低饲料成本,提升鱼体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及肝功能的角度出发,在固定日投喂率的情况下,投喂频率为4次,饲料糖水平为10%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钟雷  吉红  王毅 《饲料研究》2015,(2):45-49
研究饲料拌喂微生态制剂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32尾健康无病的体质量(45.12±1.97)g建鲤鱼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2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拌和微生态制剂(150亿CFU/kg饲料)日粮,饲养周期60 d。结果表明:处理组末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和腹腔脂肪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满度、肠体比、肝胰指数、脾指数及全鱼和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肌肉二十碳一烯酸、亚麻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显著高于对照组,γ-亚麻酸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肠道芽孢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拌喂微生态制剂具有促进鲤鱼生长、提高其饲料利用率和调节鱼体脂肪酸组成的明显效果,该作用可能与其影响肠道菌群在肠道的定植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微量元素铁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性能、体成分、酶活性及组织铁含量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6.11±0.09)mg的7 200条方格星虫稚虫,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条,分别饲喂铁水平为11.2、42.5、61.3、115.6、283.7、482.1 mg/kg的饲料56 d。结果表明:饲料铁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养殖的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铁水平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体成分方面,饲料铁水平仅对方格星虫稚虫体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铁水平的升高体粗脂肪含量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但各组体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酶活性方面,饲料铁水平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铁水平的升高先呈逐渐升高趋势后趋于平稳;此外,铁元素能被方格星虫吸收,并储存于虫体之中。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方格星虫饲料最佳铁水平为115.6 mg/kg;以虫体铁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回归分析,饲料铁水平为118.65 mg/kg时虫体铁含量(233.85μg/g)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橡胶籽油替代鱼油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脂蛋白含量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大小均匀、体格健壮的吉富罗非鱼鱼苗600尾,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5组试验鱼分别投喂以橡胶籽油分别替代0(对照)、25%、50%、75%和100%鱼油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记为G0、G25、G50、G75、G100。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橡胶籽油替代不同比例鱼油对罗非鱼幼鱼的末重、体增重、日增重系数、摄食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G25组罗非鱼幼鱼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G25组罗非鱼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G75组(P0.05)。橡胶籽油替代不同比例鱼油对罗非鱼幼鱼肝脏胰蛋白酶、淀粉酶和二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着橡胶籽油替代鱼油比例的提高,罗非鱼幼鱼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大体上呈下降的趋势,肝脏游离胆固醇(FC)含量及FC/TC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以G25组最低。4)G0组罗非鱼幼鱼血浆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G0组罗非鱼幼鱼肝脏GR活性显著高于G50和G100组(P0.05),G100组罗非鱼幼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橡胶籽油替代25%~75%鱼油对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均无明显负面影响。橡胶籽油替代25%鱼油有利于改善罗非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橡胶籽油替代100%鱼油时,罗非鱼幼鱼抗氧化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发酵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日增重相近的4月龄大约克夏育肥猪5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Ⅱ组,每组1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按猪场同期育肥猪平均日耗料量的4%、6%添加发酵桑叶,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54 d,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背最长肌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和Ⅱ组日均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组猪背最长肌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月桂酸、豆蔻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极显著或显著提高(P0.01或P0.05),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花生四烯酸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发酵桑叶能有效提高猪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添加发酵桑叶还能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总量,其中6%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20.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饲料桑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取胎次、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健康公湖羊2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湖羊。C组(对照组)湖羊饲喂50%花生秧+50%精料,F组湖羊饲喂40%花生秧+10%青贮饲料桑+50%精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组湖羊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酮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F组湖羊背最长肌的pH45 min值、pH24 h值、肌肉a45 min值、肌肉a24 h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F组湖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F组的背最长肌中十七碳烯酸、油酸、α-亚麻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