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利用长期人工瘤胃系统——Rusitec系统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壳聚糖对体外瘤胃发酵甲烷产量和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2×2两因子试验设计,2个因子分别为饲粮精粗比[30∶70(低精料饲粮)和70∶30(高精料饲粮)]和是否添加壳聚糖(0和1 500 mg/罐),共构成4组,每组4个重复。结果表明:与低精料饲粮相比,高精料饲粮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质的降解率,发酵液乙酸和丁酸含量、乙酸/丙酸、氨氮浓度(P<0.05),显著提高了总产气量和丙酸含量(P<0.05);添加壳聚糖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和总产气量、粗蛋白质的降解率、发酵液乙酸和丁酸含量、乙酸/丙酸、氨氮浓度(P<0.05),显著提高了丙酸含量(P<0.05);在甲烷产量和总产气量,粗蛋白质的降解率,0、6 h发酵液氨氮浓度,0、12 h发酵液乙酸/丙酸上,2个因子存在互作(P<0.0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壳聚糖对甲烷产量和总产气量、粗蛋白质降解率、发酵液氨氮浓度的降低幅度大于低精料饲粮,对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丙酸的降低幅度小于低精料饲粮。以上结果表明,改变饲粮的精粗比和添加壳聚糖均能够改变瘤胃发酵模式,且二者之间存在互作,壳聚糖在精粗比为70∶30的饲粮中添加效果优于精粗比为30∶70的饲粮。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应用Rusitec系统研究不同粒度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分为两个处理组,日粮颗粒分别为5和0.45 mm,每个处理4个重复,适应期10 d,采样期2 d,测定不同时间发酵液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及发酵参数。结果显示,5 mm颗粒组的总产气量极显著高于0.45 mm颗粒组(P<0.01),甲烷产量不受粒度的影响(P>0.05);5 mm颗粒组投料后6 h的pH、6和9 h的乙酸、6 h的异丁酸、12 h的乙酸/丙酸、0和12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6和9 h的总氮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0.45 mm颗粒组(P<0.05;P<0.01),而5 mm颗粒组12 h的丙酸及3、6、9、12 h戊酸则显著或极显著小于0.45 mm组(P<0.05;P<0.01),不同粒度对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人工瘤胃试验中日粮的不同粒度可影响发酵特性,较大颗粒有较高的总产气量、乙酸、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总氮含量。  相似文献   

3.
吕芳  李文红 《中国饲料》2021,1(24):115-118
文章旨在评估水果渣(柿子皮和葡萄渣)发酵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体外瘤胃发酵指标及其对肉牛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收集的新鲜柿子皮和葡萄渣在密闭发酵桶中青贮4周后用于分析化学成分和瘤胃体外发酵指标。将体重接近的20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添加10%的青贮柿子皮或葡萄渣的全混合日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养试验为期18周。结果:青贮前,葡萄渣的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不溶性酚类及不溶性单宁含量均显著高于柿子皮(P<0.05),而可溶性酚类含量显著低于柿子皮(P<0.05)。青贮后,葡萄渣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酚类和可溶性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柿子皮(P<0.05),不溶性酚类和不溶性单宁含量显著低于柿子皮(P<0.05)。青贮葡萄糖渣瘤胃体外发酵的pH、氨氮、乙酸、甲烷产量及乙酸与丙酸比值均显著高于青贮柿子皮(P<0.05),但青贮柿子皮瘤胃体外发酵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青贮葡萄渣(P<0.05)。青贮柿子皮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较青贮葡萄渣组显著提高6.61%(P<0.05),但青贮葡萄渣组肉牛的料重比较青贮柿子皮组显著提高7.13%(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贮柿子皮具有抑制蛋白质降解和甲烷产生的能力,与青贮葡萄渣相比,全混合日粮补充10%青贮柿子皮可以改善肉牛日增重和饲料效率。 [关键词]水果渣|化学成分|瘤胃发酵|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绵羊瘤胃发酵及瘤胃周转率的影响.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相近的哈萨克绵羊,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设计,分为对照期和试验期(每天每只羊1.2万亿个),每期18d.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后,瘤胃液pH显著降低,氨态氮质量浓度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甲烷质量浓度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2)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使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乙酸质量浓度及乙酸/丙酸的比例显著升高,瘤胃液丙酸质量浓度没有变化,丁酸的质量浓度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3)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后,绵羊瘤胃周转率和瘤胃相对稀释率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影响.在哈萨克绵羊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改善瘤胃发酵环境,提高瘤胃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牛瘤胃内环境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头平均体重(455.00±19.50)kg的健康秦川杂交肉牛,随机分配到4×4拉丁方试验设计中.4组分别为:1)对照组,40%精料+60%玉米秸秆黄贮料;2)S25组,40%精料+45%玉米秸秆黄贮料+15%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3)S50组,40%精料+30%玉米秸秆黄贮料+30%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4)S75组,40%精料+15%玉米秸秆黄贮料+45%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结果表明:各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S25、S50和S75组肉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58.96%、36.35%、26.17%.各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比例及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替代部分玉米秸秆黄贮料能提高肉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对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可以替代肉牛饲粮中75%的玉米秸秆黄贮料.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青贮金针菇及尿素对奶牛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甲烷排放及原生动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选择15头荷斯坦奶牛[(542±68)k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一共设计5种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各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处理1组(90%青贮金针菇,10%玉米秸秆),处理2组(90%青贮金针菇,9%玉米秸秆,1%尿素),处理3组(80%青贮金针菇,20%玉米秸秆),处理4组(80%青贮金针菇,19%玉米秸秆,1%尿素)。试验期分为2周适应期和1周数据收集期。饲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酸性洗涤木质素的摄入量(P<0.05);金针菇添加水平和尿素对干物质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处理组日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显著增加总短链脂肪酸(SCFA)和丙酸含量(P<0.05),但乙酸含量及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添加青贮金针菇和尿素对短链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80%青贮金针菇和1%尿素时,乙酸浓度显著高于未添加尿素组(P<0.05);青贮金针菇日粮添加尿素显著降低了瘤胃丁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可显著降低瘤胃原生动物总数(P<0.05)。饲粮中添加青贮金针菇可导致荷斯坦奶牛瘤胃原生动物总数逐步减少(P<0.05)。青贮金针菇日粮组中螺旋体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青贮金针菇的荷斯坦奶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甲烷排放量(P<0.05)。综上所述,用金针菇废弃底物与尿素、玉米秸秆混合日粮可以提高奶牛日粮的营养价值,日粮添加青贮金针菇显著降低了奶牛瘤胃原生动物种群和肠道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Rusitec系统研究壳聚糖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发酵体系由400 mL瘤胃液、400 mL缓冲液、70 g瘤胃内容物和20 g饲粮(装于尼龙袋内,精粗比为40∶60)组成,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Rusitec系统的发酵罐分为4个处理,壳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00、1 000、1 500 mg,每个添加量2个罐,重复进行2期试验,即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罐,每期预试期7 d,正试期2 d。检测甲烷产量、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00、1 000、1 500 mg组甲烷产量分别降低了17.71%、31.67%、50.37%,差异显著(P<0.05)。2)添加壳聚糖显著降低了各时间点乙酸和丁酸浓度以及乙酸/丙酸(P<0.05),显著提高了丙酸浓度(P<0.05);添加壳聚糖显著降低了总氮、氨态氮、尿素氮浓度(P<0.05),显著提高了微生物氮浓度(P<0.05)。3)1 000、1 500 mg组粗蛋白质降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甲烷产量,总氮、氨态氮、尿素氮、微生物氮、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乙酸/丙酸以及粗蛋白质降解率与壳聚糖添加量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由此可知,壳聚糖能改变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提高发酵液丙酸浓度,降低乙酸浓度,减少甲烷生成,提高能量利用,同时减少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利用人工瘤胃产气法比较不同品种肉牛瘤胃发酵特性和产甲烷(CH_4)等温室气体的差异。选用健康无病、年龄相近(24月龄)的麦洼牦牛、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犏牛(藏黄牛×麦洼牦牛)阉公牛各5头,相同舍饲环境下饲喂相同饲粮42 d后,采集各品种肉牛瘤胃液进行相同饲粮底物的体外发酵,比较分析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参数、发酵参数以及CH_4、氢气(H_2)、二氧化碳(CO_2)产量。结果表明:1)各组产气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犏牛组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和潜在产气量显著高于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和麦洼牦牛组(P0.05),而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和麦洼牦牛组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显著高于犏牛组(P0.05)。2)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发酵24和48 h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48 h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72 h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同时,麦洼牦牛组乙酸、丙酸和丁酸理论最大产量以及乙酸和丁酸产量潜在增幅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3)各组发酵液pH均处于正常范围。犏牛组和麦洼牦牛组发酵24和48 h发酵液pH显著高于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24、48、72 h发酵液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麦洼牦牛组发酵48、72 h发酵液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综上所述,麦洼牦牛、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犏牛的瘤胃微生物发酵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的效果,试验共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50%+50%、40%+60%、30%+70%、20%+80%、10%+90%)及玉米秸单独青贮,每个处理4个重复。真空袋青贮,室温青贮55 d。结果表明:与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相比,随着玉米秸混合比例的提高,青贮料的青贮品质明显提高,其中感官评分、乳酸含量持续升高(P0.05),p H、氨氮、乙酸、丁酸含量持续降低(P0.05)。在营养成分上,混合青贮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综合考虑,20%马铃薯茎叶和80%玉米秸混合青贮可获得与玉米秸单独青贮相似品质的青贮料。  相似文献   

10.
饲粮中添加燕麦干草对绵羊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燕麦干草不同添加量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选用6头体况相似、体重 (70.24±2.03) kg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按粗饲料中燕麦干草和青贮玉米比例(干物质基础)将饲粮分为C1组(精料+100%玉米青贮),C2组(精料+50%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和C3组(精料+100%燕麦干草)。饲粮精粗比为35∶65。结果表明:1)饲粮中加入燕麦干草显著提高了体外发酵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2)饲粮中加入燕麦干草对体外培养液pH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培养液NH3-N浓度(P<0.05),未明显改变试羊瘤胃丙酸摩尔比,但TVFA浓度、乙酸、丁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上升;3)燕麦干草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IVDMD和IVCPD,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降解有促进作用;4)多项指标综合指数以C2组最高,C1组最低。由此可知,在精料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燕麦干草与青贮玉米1∶1混合作为粗饲料能改善绵羊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发酵能力,得到最大组合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槲皮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在体外发酵底物中添加0、0.5%和1%的槲皮素,以不添加槲皮素为对照组,在39℃下进行瘤胃厌氧培养发酵,记录不同时间的产气量(GP),测定48 h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和甲烷产量,同时,利用体外两步法测定发酵48 h后的干物质降解率(DMD)。结果显示:1) 48 h后,1%槲皮素组产气量、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各组间pH无显著差异(P> 0.05);0.5%和1%槲皮素组NH3-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槲皮素对干物质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 0.05); 0.5%和1%槲皮素组的乙酸、丁酸和总VFA均无显著差异(P> 0.05),1%槲皮素组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因此,肉牛饲粮中添加槲皮素会降低肉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降低NH3-N的含量、提高丙酸的含量,降低甲烷的产生量,其中以添加1%的槲皮素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沙棘黄酮对绵羊体外产气量、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以精粗比为60∶40的育肥羊全混合日粮为发酵底物,各组分别添加0(对照)、0.1%、0.2%、0.3%、0.4%和0.5%的沙棘黄酮。体外发酵24 h后,测定产气量、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3%、0.4%和0.5%沙棘黄酮显著提高了各时间点产气量(P0.05),且在沙棘黄酮添加水平为0.5%时产气量均达到最大值。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3%和0.4%沙棘黄酮显著提高了干物质降解率、有机物降解率和代谢能(P0.05),且均在沙棘黄酮添加水平为0.3%时达到大值;但0.5%组有机物降解率和代谢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沙棘黄酮对发酵液pH和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0.4%组和0.5%组的发酵液微生物蛋白质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3%组发酵液甲烷产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0.1%组、0.2%组和0.5%组(P 0.05)。4) 0.3%组发酵液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1%组(P 0.05),0.3%组发酵液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3%组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0.1%组(P0.05)。5)0.4%组和0.5%组的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原虫、产甲烷菌和总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沙棘黄酮可以改善绵羊体外发酵,抑制甲烷产生。本试验条件下,沙棘黄酮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  相似文献   

13.
选用3只健康并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羯羊,平均体重为24 kg,采用3×3无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用3种不同日粮(全混合颗粒料日粮、粉碎精料+铡短粗料日粮和未粉碎精料+铡短粗料日粮)来研究对绵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食未粉碎精料+铡短粗料日粮绵羊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采食全混合颗粒料日粮绵羊(P<0.05),采食未粉碎精料+铡短粗料及粉碎精料+铡短粗料日粮的绵羊瘤胃丙酸摩尔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采食全混合颗粒料日粮绵羊(P<0.05,P<0.01),而(戊酸+异戊酸)摩尔比极显著低于全混合颗粒料日粮绵羊(P<0.01),乙酸/丙酸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采食全混合颗粒料日粮绵羊(P<0.05,P<0.01)。因此,用粉碎精料+铡短粗料或未粉碎精料+铡短粗料日粮饲喂绵羊能改善绵羊瘤胃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发酵试验研究蜜蜂肽对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40±3)kg]相近的高山美利奴羊(n=4)作为瘤胃液供体。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3个处理,在每千克干物质基础上,分别添加0、0.75、1.50 mg的蜜蜂肽,每个处理7个重复。发酵24 h后,冰水终止发酵,收集产气和发酵液,测定瘤胃发酵液pH,确定蜜蜂肽对发酵液气体产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部分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发酵24 h,与不添加蜜蜂肽相比,添加0.75 mg蜜蜂肽能显著提高瘤胃内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降低丙酸比例(P<0.05),显著提高甲烷产量(P<0.05),有提高瘤胃pH(P=0.080)和普雷沃氏菌数量(P=0.078)的趋势。综上所述,在体外发酵24 h条件下,蜜蜂肽对绵羊瘤胃发酵有一定影响,能够调节绵羊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比例的玉米秸秆饲粮对肉羊不同时间点瘤胃发酵及甲烷排放动态变化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将12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按维持水平分别饲喂NDF/NFC比为饲粮1(3.60)、饲粮2(2.70)、饲粮3(1.75)和饲粮4(1.05)的全混合饲粮。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23d,在正式期内利用Sable系统呼吸测定箱测定不同时间点甲烷排放量和瘤胃液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表明:采食0h、6h、8h饲粮4瘤胃pH显著低于饲粮1(P0.05)。同一时间点,各组之间的氨态氮差异显著(P0.05);采食量4h时,饲粮1的乙酸占总挥发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三种饲粮(P0.05),采食后0h、2h后,饲粮4丁酸占总挥发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三种饲粮(P0.05)。采食后4h,饲粮4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他三种饲粮。而在采食后的0~2h、2~4h、6~8h,饲粮4甲烷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种饲粮(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维持饲喂水平下,随着饲粮NDF/NFC降低,NDF/NFC为1.05的饲粮瘤胃液pH、乙酸占TVFA的比例较低,甲烷排放量也较少。同时,甲烷排放量随着瘤胃发酵的动态变化而变化,在饲喂0~2h内,肉羊甲烷排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只平均体重为(40.83±4.11) kg的4周岁新疆细毛羊×杜泊羊杂交的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牛至油),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5%、0.030%和0.045%牛至油的试验饲粮。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2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 d。第1天于早餐采食后2、4、6及10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第2天利用尼龙袋法测定基础饲粮的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添加牛至油对饲粮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2)添加牛至油对各组在各时间点的绵羊瘤胃液pH、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3) 0.030%和0.045%组绵羊瘤胃液4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0.015%组绵羊瘤胃液0、2、6 h乙酸比例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6 h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2 h丙酸比例显著高于除了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牛至油不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对瘤胃氮浓度也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添加0.015%牛至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作为淀粉来源的低淀粉饲粮条件下不同瘤胃降解淀粉(RDS)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组分别以不同RDS水平饲粮作为发酵底物,体外产气法测定培养48 h时产气量和瘤胃发酵参数以及24 h时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48 h时产气量、潜在产气部分和产气速率呈线性升高(P0.05),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呈线性下降(P0.05),干物质消失率呈线性升高(P0.05);2)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48 h时发酵液微生物蛋白、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线性升高(P0.05),pH和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3)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24 h时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和嗜淀粉瘤胃杆菌的相对数量呈线性升高(P0.05),黄色瘤胃球菌、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和溶淀粉琥珀酸单胞菌的相对数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合考虑,低淀粉饲粮条件下提高RDS水平有利于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花菜茎叶青贮对滩羊瘤胃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择体质健康、体重[(21.60±1.09) kg]相近的滩羊公羔羊8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根据饲粮中黄花菜茎叶青贮和玉米青贮添加比例进行分组,对照组饲喂含100%玉米青贮的试验饲粮,试验1组饲喂含20%黄花菜茎叶青贮+80%青贮玉米的试验饲粮,试验2组饲喂含40%黄花菜茎叶青贮+60%玉米青贮的试验饲粮,试验3组饲喂含60%黄花菜茎叶青贮+40%玉米青贮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瘤胃液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以试验1组最高,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8.65%、36.34%、26.70%、41.62%和3.00%。2)各试验组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目均高于对照组,OTU数目顺序为试验1组>试验3组>试验2组>对照组。3)试验1组的Ace、Chao1、Shannon、Simpson指数均最高,且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门水平上,滩羊瘤胃中厚壁菌门、拟杆菌...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比例(NDF/starch)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玉米青贮、燕麦干草和玉米调整饲粮NDF/starch,配制0.86(Ⅰ)、1.13(Ⅱ)、1.56(Ⅲ)和2.38(Ⅳ)4种NDF/starch的全混合日粮,采用3头体况良好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利用体外发酵试验结合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测定累积产气量(2、6、12、24、36、48 h)、产气动力学参数和瘤胃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NDF/starch的提高,发酵48 h体外干物质降解率逐渐下降,I、Ⅱ组均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48h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呈下降趋势,Ⅳ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组间达1/2理论最大产气量的时间、最大产气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2)NDF/starch对发酵液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饲粮NDF/starch的增加,p H、乙酸/丙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浓度及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4)不同NDF/starch饲粮营养水平与体外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48 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淀粉含量、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含量、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质(NDS/CP)、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体外产气法测定饲粮NDF/starch在0.86~1.13之间对体外瘤胃发酵较好。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日粮(RDPB,g·kg-1 DM)对瘤胃发酵、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美国Ankom产气系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配置6种不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日粮,分别为日粮1(-20 g· kg-1 DM),日粮2(-10 g· kg-1 DM),日粮3(0 g· kg-1 DM),日粮4(10g·kg-1DM),日粮5(20 g·kg-1 DM)和日粮6(30 g· kg-1 DM),每组2个重复,培养期为24 h.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6种类型日粮发酵液的pH、乙酸/丙酸、产气量和CH4产生量表现为日粮3(P<0.01)或日粮4(P<0.01)值最低.(2)挥发性脂防酸乙酸、丙酸、丁酸以及氨氮的浓度随着瘤冒降解平衡值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改变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可以影响瘤胃发酵.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对总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原虫数量无显著影响.(3)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值影响不同时间点甲烷的浓度和24 h甲烷产量.其中以日稂4(P<0.05)甲烷总产量最低.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改变日粮RDPB影响了瘤胃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总产气量、CH4产生量,综合考虑其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体外产气条件下适宜的RDPB水平为0~10g·kg-1 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