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耳吊袋栽培出2~3潮耳后,由于袋内水分、营养缺乏,就当废料扔掉,但袋内养分还未耗尽,为了多出耳,笔者象平菇后期覆土那样,对黑木耳后期进行覆沙,取得了可喜的效益。现介绍如下: 将出过2~3潮耳后的菌袋脱袋,用大颗粒状的含水量为50%的河沙和1%的石灰拌匀,再将脱袋后的菌料置于每100公斤水中加有磷酸二氢钾100克、硫酸镁180克、硫酸锌60克、高锰酸钾100克的营养液中,浸泡1天,让其充分吸足水分,取出横卧成宽1米、长不限的行,菌筒与菌茼紧密排列,上面及周围覆1~1.8厘米厚的沙,4天后便出现大…  相似文献   

2.
归久溪笔记     
正溪上有典型的乡间小桥,木质略朽。过溪去,山径浮沉曲折,鲜草杂花,蛱蝶翩飞。径外,一水碧中泛雪,叮淙爱人,却是夹在两山间。好在林木葱茏,秀色逸人,行去,如入童话,如在梦境,道不尽那幽那妙。耳有虫啼,耳有鸟鸣,耳有琴韵,初夏的美尽在山中尽在水中,弄弦者身在何处?一溪流韵或急或缓,撩拨得人的思绪浮浮沉沉。古老的曲韵里,  相似文献   

3.
以菖蒲等7种水生植物为试材,用营养液培养法测定了植物对水中总磷的吸收,筛选出对水中磷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结果表明:菖蒲、雨久花、千屈菜、慈菇对水中总磷的去除效果较明显,是净化能力强的优势种,可作为主要植物材料,而泽泻、荇菜、水鳖净化能力较弱,不宜在污水净化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黑木耳丰产栽培技术20a研究和实践,总结黑木耳丰产的3个关键问题是:菌种,耳木边材量,技术管理,优质菌种比劣质菌种可提高产量87.1%,边材量多的耳木比少的提高产量62.9%,所以必须选择优质菌种和边材量多的耳木,昌黑木耳丰产的保证,主要是发好菌,使菌种定植在耳木中,再经干湿交替管理,以保证优质菌种和耳木边材发挥最大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5.
珍稀食药用真菌--榆耳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耳为我国特有珍稀食药用真菌,其子实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享有“森林食品之王”的美称。它不仅是一种高级滋补药材和保健食品,还是一种天然的抗菌剂,被誉为“人类血液清道夫”。近年来,人们对榆耳的食、药用价值认识加深,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野生资源濒于枯竭,加上人们破坏性地采集,加大榆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高温高湿的夏季,正值木耳旺盛生长时期,很容易发生烂耳现象,俗称“流耳”,一般可使产量减少20%~30%,严重时会使整批木耳完全绝收。造成烂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不适宜、耳场低洼、排水不良、闷热闭气、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都能导致烂耳发生。特别是有遮荫棚的耳场内,荫棚水滴和杂草水珠长时间与耳片接触,更易造成烂耳。害虫侵食耳片、耳基,直接破坏了养份输送功能,也是烂耳的重要原因。管理方法不适,浇水不及时,水质不清洁,碱性过重,也能引起烂耳。防治烂耳应以预防为主,要选好耳场,并适当提早接种时间;接种前,用1…  相似文献   

7.
榆耳(GloeostereumincarnatumS.ItoetImai)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日本的北海道。近年来,野生榆耳资源已濒于枯竭,为此,许多人进行人工栽培,但由于缺乏对榆耳营养生理的全面了解和对菌株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第一年:茫茫人海,男人和女人偶遇.他们花前月下,咬耳私语,竹林深处,卿卿我我. 第二年:相思河畔,男人和女人嬉戏,女人的一只绣花鞋不慎落入水中,男人纵身跳下帮女人拾起,交到女人手中的时候,女人紧紧地抱住男人,流着幸福的眼泪说: "我们结婚吧."  相似文献   

9.
木耳新品种"牡耳2号"是从黑龙江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采集的野生黑木耳子实体,经过系统选育获得。其子实体耳状,小孔出耳表现为单片、无根、色黑、碗状、圆边、褶少。小孔栽培单片耳率比对照"黑29"高21.5%,生产试验产量为每100kg干料产鲜耳94.5kg,较对照品种"黑29"增产5.6%。  相似文献   

10.
善战爱民的战斗集体张利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得耳布尔林业局,活跃着一支英勇善战、勤政爱民、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集体。他们承担着得耳布尔林业局各种急、难、险、重情况及火灾扑救和抢险救灾的任务。他们就是得耳布尔林业局公安消防中队。到1995年,他们已创...  相似文献   

11.
鳄龟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鳄龟原产北美洲和中美洲,以其体壮多肉而闻名于世,故又叫肉龟,是龟类中的珍稀极品,具有出肉率高、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出肉率居龟类之首,达85%一89%,是一般龟的2倍,鳄龟年平均增重550~11009,是一般龟的数倍。1生活习性鳄龟在3~45℃水温中均能生活,20—30℃最活跃,28~31℃生长最快,15℃以下冬眠,在一5℃水中的冰层下不至冻死,1℃以上可安全过冬。鳄龟喜栖安静环境.食性较来,喜食水中小动物和水草,在岸上也吃死、活动物、鲜嫩草叶及花果类。人工饲养的饲料有:新鲜小鱼虾、螺、蚌、昆虫、折蚓、…  相似文献   

12.
使用酸催化将甲醛和板栗壳色素进行交联制备合成树脂,并探究其吸附水中Cr(Ⅵ)性能和零电荷点,结果为板栗壳色素甲醛交联树脂适宜的吸附pH值为2;吸附过程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模型,Cr(Ⅵ)容易被板栗壳色素甲醛交联树脂吸附;板栗壳色素甲醛交联树脂能有效吸附水中的Cr(Ⅵ),在工业重金属污水的净化处理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烂耳是木段栽培黑木耳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木耳段资源的浪费,挫伤了广大耳农的积极性。因此,分析烂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烂耳的原因及其分析黑木耳烂耳的原因较多,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1菌种问题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是造成烂耳的主要原因。当前各地菌种厂较多,有些厂家技术管理不严,栽培种内含杂菌较多,这些含杂菌的菌种在培养期间,有些能表现出特殊的颜色,如黑、绿、红、黄等,能和黑木耳纯白色的菌丝区别开,可随时…  相似文献   

14.
《湖北林业科技》2018,(1):10-13
以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为研究对象,将其幼苗作三种不同处理后裸根移栽到试验苗圃,其中处理一为幼苗根部浸泡在由水、土、ABT生根粉、保水剂及粘合剂配成的泥浆水中30 min;处理二为幼苗根部浸泡在由水、土、保水剂和粘合剂配成的泥浆水中30 min;处理三对照组为幼苗根部浸泡在由水、土配成的泥浆水中30 min。定植养护三个月后统计成活率、测量植株株高、胸径,并取其新生叶片,检测水分、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指标。结果表明:闽楠幼苗根部经在由水、土、ABT生根粉、保水剂及粘合剂配成的泥浆水中浸泡30 min后,移栽成活率最高,同时这种移栽苗相比其他两种处理,苗木相对长势快,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是较适合生产上规模化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残疾人用品     
残疾人用品仿生耳法国制出一种能使完全聋的人恢复听力的仿生耳。该仿生耳通过电脉冲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使聋人产生听觉。装在聋人耳上的麦克风接收声音后,传送到1个可随身携带的微型信息处理器上,该处理器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脉冲,再传送到安放在鼓阶15个微电极上,电...  相似文献   

16.
盆花治虫三法一、用半盆清水,将用剩下的肥皂头切碎放入水中,用手将水搅得起沫后,把花木的枝条压在水中洗刷一遍或用软毛刷蘸肥皂水涂抹在枝叶上。几天后,害虫即可死亡。二、用洗涤剂1茶匙和2公斤水搅匀。开始每5天向叶背洒一次,以后每隔一周一次,能消灭白蝇。三...  相似文献   

17.
新技术新产品第三代饮水膜分离净化、淡化设备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众多品牌的净化水设备。这些净水器主要是对水中的感观性状指标(浑浊、色度、肉眼可见物、臭味)有不同程度的降除,而对水中的其它以离子态存在的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没有任何降除作用,据有关报刊发表的...  相似文献   

18.
段木黑木耳以其口感独特、耳片脆嫩、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采伐量减少,尤其是天然次生林采伐量极为有限,木段栽培黑木耳的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因此,合理、高效地利用山区有限的耳木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大幅度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的段木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使辽宁东部山区每立方米耳木产量由原来的不足10kg提高到20kg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简易潜泳器     
简易潜泳器这是一种简易的水中呼吸器具,供游泳者使用,确保泳者在水中正常呼吸,避免呛水。它通过面罩机构固定于头部,面罩连有一根空气吸入管,入水后此管始终露出水面,通过该吸入管泳者在水中能自由地吸入水面外的空气,从而可放心地作四肢动作,不必担心呛水,特别...  相似文献   

20.
黑翅长脚鹬每年4月初从长江以南的越冬地飞到北方;隹备“谈婚论嫁”,仅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繁殖。黑翅长脚鹬是黑龙江省最早飞来繁殖的候乌之一。刚飞来时集小群活动,觅食、栖息于开阔草原地带的河湖岸边及沼泽湿地之浅水处,行走慢而安详,有时也在水中迅跑。在水中以长嘴或将头埋入水中觅食水生昆虫、小软体动物、蛙卵、蝌蚪、小鱼、小蛙,有时也食蜥蜴等。遇到惊忧,集体箭般飞起,觅到安全处又箭般落下。飞翔时红色长脚并排后伸,远超过尾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