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辽宁省水稻生产潜力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人WTO以后,水稻是我国少数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之一。为了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特别对东北地区的水稻全部实行良种补贴.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调动了农 相似文献
2.
高纬高寒稻作区水稻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黑河市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生态条件的特点,在分析黑河市水稻生产历史、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黑河市水稻当前发展趋势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纬高寒稻作区水稻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高寒水稻研究,概述了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稻作起源、生产障碍及科研成就。总结了高寒早熟极早熟水稻品种的特点,提出了高寒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策略,并展望了发展高寒区水稻生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岱地区史前稻作农业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 引言海岱地区这一概念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提出来的(1),其范围是以泰山为中心,包括 山东全省、河北东南部、豫东、皖北和苏北的广大区域。海岱地区史前文化在中国乃 至东亚地区史前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海岱地区史前稻作农业研究的深入开展将推 动对海岱地区和中国史前文化及古代文明发展的综合研究,并丰富中国乃至东亚史前农业研 究的内容。在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2),海岱地区史前农业特别是稻作农业的研究也 取得了初步成果(3)。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岱地区史前农业特别是稻作农业 进行初步研究并展… 相似文献
5.
6.
7.
中国稻作文化东传日本的方式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米的历史是与日本的历史共同开始的。稻作与米可以看作日本历史的象征,至少是 日本历史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日本民族固有的生死观 、世界观乃至宇宙观,都可在这成为日本人生存根基的稻作文化中得到解释(2)。这 种使日本列岛的社会历史发生了最深刻变化的稻作文化,一般都承认是中国稻作文化的东传 。然而,中国的稻作文化到底在什么时候从哪条路线传入日本?对此则众说纷纭。有的主张 “陆路说”,有的主张“海路说”,有的主张“北路说”,有的主张“南路说”,也有的干 脆提出“多路说”… 相似文献
8.
9.
有机水稻稻糠稻作除草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稻糠施入稻田的除草效果、施用方法、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增产效果,通过一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以稻糠施用量每666.7m^2施60kg除草效果最佳,在有机水稻除草技术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侗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最早出现于宋代的文献上,史称“仡伶”,“骆越”,“僚”,“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称谓,是我国古代百越族的后裔之一,现有人口251多万人。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毗连地带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平均温度摄氏十六度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一千二百毫米,为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主要经营农业、兼营林业。在农业方面,盛产水稻,还有小麦、小米、红薯、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油菜、黄豆等。侗族是中国传统的水稻耕作民族,水稻是其基本粮食作物;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侗族在稻作农耕文化上,形成了许多独特特征。侗族传世史诗叙述侗族的祖先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作为居住地,为侗族人从事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事实表明稻作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了侗族文明的发展,成为侗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布隆迪是联合国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60%的财政经费来自援助。人年均可拥有大米不足5 kg,大米成为布隆迪最重要、最奢侈的日常消费品之一。布隆迪地处赤道附近,光温资源丰富,降水充裕,一年四季适宜种植水稻。但布隆迪土地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品种严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产销体系不完善,导致水稻生产徘徊不前。迫切需要发展水稻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阐述了布隆迪水稻生态类型、产量情况和生产主要限制因素,展望了从根本上解决布隆迪水稻生产问题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据考古资料,日本从绳文时代晚期出现稻作农业,到了弥生时代稻作农业已是日本弥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至中世,稻作农耕是日本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本文重点探讨北方寒冷稻作区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途径与方法:(1)加速适应北方寒冷稻区新品种的选育;(2)开展超高产育种;(3)加速选育稳产型的水稻高产品种;(4)大力推广栽培上的良种良法和加强新的栽培方法研究;(5)提高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率,搞好科学种稻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